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课件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课件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课件_第3页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课件_第4页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 苏教版八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李贺 雁门太守行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 宜阳县西)人。他是唐 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 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 称。李贺21岁时,因父亲的名字“晋肃”在当时犯讳 ,所以不准他应考进士。他只做过三年奉礼郎小官 ,辞官后心情一直抑郁不平。26岁就去世了。李贺 的诗歌,除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外,也有一些反 映人民疾苦,揭露统治者残暴荒淫的篇章。在李贺 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 战争。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就是在这样的历 史背景下写的。当时年仅17岁。 背景: 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 自重,不服从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讨伐 ,亦不能制止。河北诸镇为祸尤烈。河 北易水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祖孙三代拥 兵割据39年之长。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 北藩镇之间的战争状况。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乌云弥漫在城上,城郭似乎被催垮了 日光穿过云的缝隙,战士们的铠甲上 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在深秋的季节里吹响号角,长城 附近的泥土在夕阳的掩映下更加 凝重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深夜里,部队行进在易水河边,寒 风卷动着红旗。 浓霜湿透了鼓皮,低沉的鼓声在四 周回荡。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君王招纳贤才的厚爱, 我宁愿手提利剑战死在沙场 1、诗中哪句诗写出战争的危机形势 ? 2、诗中哪句诗写出战场的惨烈? 3、诗中写危城守将誓死报效朝廷决 心的诗句是什么? 讨论 : 构思:大胆凝练 把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集中在一昼 夜里表现。 白天:黑云压城 (严阵以待) 黄昏:角声满天 (浴血奋战) 中夜:半卷红旗 (袭击敌人) 忠效朝廷 思考: 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联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此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急行 军到战斗的全过程。色彩凝重,景 物鲜明,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 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 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总结: 1.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 小隐。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明松江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县)人。14岁随师陈子龙,父 夏允彝起兵抗清。失败后仍为抗清而奔走联 络,被清总统者逮捕,英勇就义,年仅17岁 。有夏完淳集。 2.背景介绍 夏完淳聪颖早慧,五岁知书史,九岁就著有诗赋文 集代乳集。十四岁跟随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 参加抗清活动。夏完淳殉国后,他遵从遗命,尽以家 产饷军,又与陈子龙等佐吴易在太湖起义,奔走于苏 南和浙江一带。顺治四年(1647)七月,因向明鲁王 上表谢恩(鲁王曾诏谥允彝文忠,并封完淳为中书舍 人),事泄被捕,旋即解送南京。他在狱中作诗言志 ,谈笑自若,痛骂大汉奸洪承畴。同年九月就义,年 仅十七岁。夏完淳幼年受老师陈子龙和父亲夏允彝的 影响,模仿古诗,走复古派的道路。参加抗清活动以 后,战斗的磨砺使他的文风大变,形成了悲壮激越的 艺术风格。他生命短暂,但著作极富,除代乳集 已经失传外,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的有玉樊堂集 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3.题目解说 别云间选自夏完淳集。 云间晋书.陆云录载陆云自称“云 间陆士龙”,这是地名的文化渊源。夏 完淳于永历元年(1647)六月在家乡 被捕,这是离别家乡、解赴南京前于 狱中所写的。 4 .内容全解 原文: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重点词语:(南冠) 指囚犯。左传 成公九年 记载,被晋国关押起来的楚国钟仪始终戴着南冠 (指楚国的服饰),后来就用“南冠”代指囚犯。 翻译: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而今又身陷囹 圄间。 句解:诉说别乡的缘由。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 在的遭遇。一个“又”字,流露了诗人无限的伤痛 和遗憾的心情。 原文: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重点字词:(河山泪) 山河破碎的伤心泪 。 (谁言天地宽) 反问句。意思是国土多 已沦丧,还怎么能再说天地宽广! 翻译:因山河破碎有流不尽的泪,( 国土沦丧)谁还说天地宽! 句解:作者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 起来,表示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 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原文: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重点字词:(泉路) 指地下,旧时迷信 者所谓的阴间。这里表示作者必死的决心 。 翻译:自知慷慨赴死期将近,将要告 别故乡情太难。 句解:表明诗人对死的态度与心态。 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重点字词:(毅魄)坚强、果敢的魂魄。语出 楚辞 九歌 国殇 :“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 兮为鬼雄。” (灵旗) 汉武帝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作灵旗 。这里指抗清的旗帜,表示死后仍将抗清。 (空际) 无边远处。 翻译:坚毅的魂魄再来故乡的时候,(化作 抗战)的灵旗在天际(来让人)观看。 句解:表示出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 的必胜信心与殷切期望。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