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护理ppt  世界大学城课件_第1页
烧伤护理ppt  世界大学城课件_第2页
烧伤护理ppt  世界大学城课件_第3页
烧伤护理ppt  世界大学城课件_第4页
烧伤护理ppt  世界大学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 伤 护 理 Date 1 一.概述 v定义:热力所致组织损伤的统称 如火焰、热液、热金属物 v烧伤为平、战时常见外伤。 v平时为外科住院病人的35。 v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每颗原 子弹爆炸烧伤约5万人,烧伤率约6080 。 v做好平、战时烧伤的防治工作是很重要的。 v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成功抢救严重大面积烧 伤患者。 Date 2 百年烧伤医学进展 v 1872年 Reverdin首先采用小片皮植皮术。 v 1878年 Billroth首先出版“烧伤外科病理和治疗手册”。 v 1887年 Copeland首先采用暴露疗法,1947年Alastair Wallace改良并推广应用。 v 1897年 Tommesoli用盐水救治烧伤,1943年HEctor 使之完善并推广应用。1944年Fox用高渗盐水。 v 1898年 Bardeen提出烫伤产生特异性烧伤毒素,1956年 Rosenthal分离出“烧伤毒素”。 v 1894年 Sdarling发现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v 1939年 Padgctt发明鼓取皮刀。 v 1940年 Elkinton首先创用烧伤早期补液公式,1952年 Evan根据烧伤面积和体重制定补液公式,得以普通推广。 Date 3 百年烧伤医学进展 v 1951年 Wallace创用九分法诊断烧伤面积。 v 1962年第三军医大学创用中国九分法。 v 1951年 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烧伤研究组。 v 1942年 美国Cocoanat grove夜总会大火,开始重视呼 吸道烧伤。 v 1958年 上海瑞金医院救治89%烧伤病人,揭开了我国救 治烧伤的新纪元。 v 1963年 Teplity提出烧伤创面脓毒症(Burn Wound Sepsis) v 1963年Wallkev建立假单孢属烧伤败血症动物模型。 v 1965年 瑞金医院创用大张异体皮打洞,嵌入小片自体皮的 方法,提高了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水平。我国烧伤跃居世界 领先水平。 v 1975年 Tangekovic创用削痂疗法。 v 1984年 Gallico首先成功用培养自体表皮细胞,永远覆盖 烧伤创面。 Date 4 二.伤情判断 v1.烧伤面积计算: 中国九分法: 手掌法:五指并拢,为1 小儿面积估计:头面颈9(12年龄 ) 臀部及双下肢46(12年 龄) Date 5 人体表面积估计的中国九分法 部位体表面积()部位体表面积() 头颈91 发、面部6(3+3) 颈 部 3 上肢92 手 5(2.52) 前 臂6(32) 上 臂7(3.52) 躯干93 躯 干 前13 躯 干 后13 会 阴1 下肢951 足 7(3.52) 小腿13(6.52) 大腿21(10.52) 臀部 5(2.52) Date 6 人体各部位体表面积估计 Date 7 手掌法 Date 8 v1、男,20岁,头颈及胸腹部烧伤。其烧伤面 积是 vA、18% vB、22% vC、25% vD、30% vE、35% Date 9 v2、8岁男孩,开水烫伤,双下肢有水疱,剧痛 ,胸腹部为红斑,估计该患儿度烫伤面积是 vA、20% vB、41% vC、42% vD、46% vE、59% Date 10 2.烧伤深度的识别 v烧伤深度判断(determination of burn depth) v三度四分法: 一度烧伤 二度烧伤: 浅二度烧伤 深二度烧伤 三度烧伤 临床上将度和浅度称为浅烧伤 将深度和度称为深烧伤。 Date 11 Date 12 烧伤深度的三度四分法组织学示意图 表皮分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棘细胞层、基底层(即生发层,可产生新的表皮细胞) Date 13 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 Date 14 浅二度烧伤 腐皮已部分脱落,创基红 润 大水疱,腐皮完整。 Date 15 深二度烧伤 v 创基红白相间v 深二度,部分达三度烧 伤 Date 16 三度烧伤 v创 面干 痂, 凹陷 v 皮肤结构全层破 坏 可见粗大的树枝样栓塞静脉 Date 17 双下肢混合度烧伤 Date 18 烧伤(burn) Date 19 烧伤深度小结 v度:表皮层,红斑,1周愈合无疤痕 。 v浅度:真皮浅层,大水泡,创面红润 ,剧痛,2 周愈合无疤痕,但色素沉着 。 v深度:真皮深层,小水泡,创面红白 相间,痛觉迟钝,4周愈合,留疤痕。 v度:全层皮肤,创面苍白、焦黄炭化 似皮革,疼痛消失,3-4周溶痂后须植 皮才能愈合,留疤痕甚至畸形。 Date 20 三、病理生理 v急性渗出期(休克期): 6-8h最快,48h后稳定并回吸收 休克是烧伤48h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v感染期 v水肿回吸收期 v溶痂期 v修复期 度1周愈合,浅度8-14天愈合,深度 17-21天痂下愈合,度烧伤,植皮愈合。 Date 21 四、处理原则 v1、早期及时输液,积极纠正休克 v2、深度烧伤组织是全身性感染的主 要来源,应尽早切除、植皮 v3、防治感染,维护重要器官功能 v4、预防瘢痕挛缩畸形,恢复功能和 外貌。 Date 22 五.现场急救 v1、脱离致伤源:灭火;冷疗。 v2、抢救生命: v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吸氧、气管切开。 v预防休克,伤后应尽早实施补液 v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出血、窒息、气胸 v3、保护创面:防止再损伤和污染,可用 无菌敷料或干净床单覆盖包裹。 v4、尽快转运:原则是休克平稳后送。 Date 23 六、护理措施 第一个24小时第二个24小时 每1%面积公斤 体重补液量 、度烧 伤补液 成人儿童婴儿第一个24小时 的1/2 1.5ml1.8ml2.0ml 晶体:胶体中、重度 2:1同左 特重 1:1 生理需要量 (510%GS) 2000ml6080ml/ kg 100 ml/kg 同在 1、静脉补液护理 (液体疗法) Date 24 步骤 v1、定量 第一个24h:烧伤补液量+生理需要量 2000ml 第二个24h:前一天计算量一半+2000ml 2、定性 晶:胶=2:1 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 胶体液首选血浆 3、定速 前8h输一半,后16h输另一半 Date 25 举例 v烧伤面积50()。体重60kg。 v第1个24小时输入量: v晶体液 :50601.03000ml(其中等渗盐 水2000ml,等渗硷性液1000ml) v胶体液:50600.51500ml v基础水份:2000ml v输入总量 6500ml v伤后8小时输入电解质溶液、胶体、水份均匀为 第1个24小时的一半,共3250ml,以后16小 时亦输入剩下的3250ml。 v第2个24小时输入量 电解质溶液1500ml,胶 体液750ml,水份2000ml,共4250ml。 Date 26 2、防治感染护理 v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v加强皮肤护理:保护骨隆突处, 暴露创面尽可能避免受压,使用 翻身床 v合理使用抗生素,局部用磺胺嘧 啶银霜 v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Date 27 3、各种创面护理 v度:无需特殊处理。 v浅度:包扎疗法。6-8天更换敷料,继续包 扎数天。如创面感染,应取半暴露或包扎。 v深度:暴露疗法,外涂5-10磺胺嘧啶银。 v度:伤后即暴露,涂磺胺嘧啶银或3碘酊 ,然后按计划分期分批切痂植皮。有残存坏死 组织,继续涂磺胺嘧啶银;肉芽创面用生理盐 水、抗菌液湿敷,感染控制即植皮。 Date 28 包扎疗法 v适 应 症: 四肢躯干,浅度烧伤,植皮病人。 v方 法: 用无菌敷料,从远心端到近心端均匀包扎。 v护理: 每日检查有无松动、疼痛、臭味或脓性分泌物 等,敷料浸透及时更换。 注意肢端末梢血运。 抬高患肢。 发现感染征象及时检查创面更换敷料。 如无感染现象,可延至10天左右更换敷料。 Date 29 暴露疗法 v创面直接暴露,迅速干燥结痂,减少病原菌繁殖 。 v适用:头面颈部、臀部、会阴部。 v护理: 室内清洁,有必要的消毒和隔离条件 室温28-32,湿度70%。 创面渗液应及时用消毒棉签吸干。 用翻身床或定时翻身防止创面受压。 已结痂防止过度活动,避免痂皮裂开出血或感染, 可用碘酊涂擦。痂下积脓及时剪开引流。 保持床单的干燥和清洁。 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抓伤。 Date 30 烧伤创面植皮 v自体筛状植皮。 v网状植皮。 v自体小片植皮:又称点状植皮。 v大张筛状异体(种)皮嵌植点状自体皮。 v自体及异体(种)皮相间移植。 v微粒皮片移植。 v自体表皮细胞培养与移植 Date 31 4、其他护理 v保持室内无菌环境 v调节室温 v预防压疮 v营养支持 Date 32 作业 v男性,60kg,当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