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控制及预防对策_第1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控制及预防对策_第2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控制及预防对策_第3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控制及预防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2 工业锅炉 2 0 1 1年第 1 期( 总第 1 2 5期) 文章编号 : 1 0 0 4 8 7 7 4 ( 2 o l 1 ) O l - 5 2 0 4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控制 及预防对策 张振保 , 米立志 ( 河南金大地化工有 限责任公司, 漯河 4 6 2 4 0 0 ) Co n t r o l s a n d Pr e v e n t i n g Co u n t e r me a s ur e t o He a t i n g S u r f a c e W e a r i n g o f CFB Bo i l e r ZHANG Z h e n b a o MI L i z h i ( T h e H e n a n G o l d E a r t h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L i m i t e d L i a b i l i t y C o m p a n y , L u o h e 4 6 2 4 0 0 , C h i n a ) 摘要: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方式与其他锅炉有着本质的差别 , 在实际运行中受热 面磨损问题非常突出 , 往往造成停车事故 , 给企业 的生产带来损失 , 因此认真分析 锅炉受热 面磨 损 的机理并找出 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 可有效减少 锅炉 的非计 划停运 次数 为企业生 产提供 可 靠 的蒸汽和动力 。 关键词 : C F B ; 受热面 ; 磨损 ; 控制 ; 预 防 中图分类号 : T K 2 2 7 文献标识码 : B O概述 我公司目前拥有合成氨生产能力 3 0万 t a , 纯 碱生产能力 1 0 0万 t a , 氯化铵生产能力 1 0 6万 t a , 三聚氰胺生产 能力 1 0万 t a , 工业盐生产能力 1 6 0 万 t a 。由两台循环 流化床锅炉生产的高压蒸汽供 汽轮机发电后 , 全部进入公司压力分别为 0 4 MP a 和 3 5 MP a 蒸汽管网 , 供化工系统生产需要。循环 流化床锅炉所用燃料煤主要为平顶山烟煤和合成氨 造气炉渣。平时人炉煤发热值在 3 2 0 0 k a L k g , 灰分 高达 5 5 以上 , 因此锅炉受 热面磨 损 问题非 常突 出, 锅炉运行 5年来 , 两台锅炉共发生非计划停炉事 故 2 2次 , 其中由于锅炉受热 面磨损 而导致停 炉 1 5 次, 占停炉事故 的 6 8 2 。因此, 必须重视循环流 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问题。 1 锅炉简 介 我公 司热 电厂使用 的是无锡某锅炉厂生产 的 1 6 0 t 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于 2 0 0 5年底投 人运行 。锅炉为单锅筒横置式 、 单炉膛 、 自然循环、 全悬吊结构 , 全钢架 盯型布置。锅炉运转层 以上露 天 , 运转层以下封闭, 在运转层 8 m标高设置混凝土 平台, 操作层 5 8 i n设置钢平 台。炉膛采用膜式水 收稿 日期 : 2 0 1 0 1 0 2 2 第 一 作 者 : 张 振 保 ( 1 9 6 9一) , 从 事热 电 调试 和运行管理工 作 2 0余年 , 其 中从 事循环流化床锅炉 8 年 , 现任 金大地 热 电 rr长 冷壁, 在炉膛上部布置有 4组屏式过热器 , 中部是蜗 壳式绝热旋风分离器 , 锅炉尾部竖井烟道内布置两 级四组对流过热器 , 过热器下方布置二组膜式省煤 器及一二次风各三组空气预热器。 锅炉设计主要参数 : 额定蒸发量 额定蒸汽温度 额定蒸汽压力( 表压 ) 给水 温度 锅炉排烟温度 排污率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锅炉热效率 燃料消耗量 一 次热风温度 二次热风温度 一 二次 风量 比 循环倍率 锅炉飞灰份额 脱硫效率( 钙硫摩尔比为 2 5时) 2受热面磨损机理分析 当两个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时, 由于力的作 用或动量的转移 , 接触 物体产生材料损耗的现象 叫 l重殇I= 。 瑚 B加 加加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事故与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控制及预防对策 5 3 磨损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机理与气 固两 相流的流动模式有关。 根据磨损机理不同, 磨损一般可分为粘着磨损、 磨料磨损 、 腐蚀磨损 、 接触疲劳磨损 、 冲蚀磨损、 微动 磨损等。流体或固体颗粒以一定 的速度和角度对材 料表面进行 冲击所造成的磨损称为冲蚀 ( 或 冲击磨 损) 。冲蚀又有两种 基本类型 , 分别 为 冲刷磨损 和 撞击磨损 , 这两种磨损 的冲刷表面流失过程 的微观 形貌是完全不同的。冲刷磨损是颗粒相对 固体表面 冲击角较小 , 甚至接近平行。颗粒垂直于 固体表面 的分速使得它锲入被 冲击物体 , 而颗粒与 固体表面 相切的分速使得它沿固体 表面滑 动, 两个分速合成 的效果即起一种刨削的作用。如果被冲击物体经不 起这种作用 , 即被切削掉一小块 , 如此经过大量、 反 复的作用 , 固体表面将产生磨损 。撞击磨损是指颗 粒相对于固体表面冲击角度较大 , 或接近垂直时, 以 一 定 的速度撞击固体表面使其产生微小 的塑性变性 或显微裂纹 , 在长期大量的颗粒反复冲击下 , 逐渐使 塑性变性层 整片脱落 而形成 的磨损 。在实 际运行 中, 循环流化床锅炉冲蚀是其磨损的主要表现形式 。 锅炉受热面的飞灰磨损 , 是 由于高温烟气携带 的飞灰颗粒对受热金属表面产生 的冲击和切削作用 造成 的。飞灰磨 损程度取决 于烟速 、 烟量、 烟气 温 度 、 烟气 中的飞灰浓度 、 飞灰的含碳量 、 飞灰颗粒 的 硬度和强度 、 飞灰 的几何形状 、 沿烟道截面 的速度场 与飞灰浓度场的不均匀 程度 , 以及管束的几何形状 和管材的抗磨性等因素。锅炉受热面金属表面的磨 损量存在 以下关系 : T=Cr l l, t W 式中 卜管壁金属表面的磨损量 , g m C 比例常数 , 代表飞灰颗粒 的磨损特性 , 与锅炉使用的煤种有关 卵 飞灰撞击 率 , 与飞灰浓度 、 飞灰颗粒 的 直径、 烟气流速、 分布特性以及 管子的 直径 有关 , 同 时与 煤 的燃 烧 特 性 、 细 度、 燃烧方式 以及燃烧条件有关 肛 烟 气 中飞 灰质量 浓 度 , g m 飞灰颗粒的流速 运行时问, h 锅炉的飞灰磨损量同烟气速度的 3次方成正 比 关系, 因此 , 烟气流速是磨损 的主要因素 。对于燃烧 高灰分燃料的锅炉 , 不宜采用过高的烟气流速。此 外 , 飞灰浓度越高 , 对锅炉 的磨损就越强烈 , 飞灰 中 多硬性物质( 残炭) 、 粗大颗粒 的棱角会加速对受热 面的磨损 。 3 锅炉受热面的主要磨损部位及磨损预 防 控制措施 根据循环流化 床锅炉实际运行情况 , 其 主要磨 损部位 的区域通常发生在有下降固体粒子回流的突 变 区域 , 这些突变区域包括膜式水冷壁 的凸 凹区域 和焊接缺陷、 测量仪器插入处及使用耐火材料时水 冷壁与耐火材料 的交 界处 、 旋风分离 器 内表面等 。 一 般来说 ,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管壁、 燃烧室下部 床层管壁、 炉膛角落 区域水冷壁、 炉膛 内部屏式过热 器 、 旋风分离器进 口烟道、 吊挂管 、 包墙管等的磨损 比较严重 , 是应该关注的重点领域 。 3 1 水冷壁的磨损及预防 炉膛 四周 由管子和扁钢焊成全 密封膜式水冷 壁 , 为防止水冷壁的磨损 , 在炉膛布风板上部 3 4 m高度范围的水冷壁向火 面焊接销钉 , 浇 注耐高温 耐磨浇注料 , 这个区域称 为密相 区。密相 区是 C F B 锅炉燃烧的中心 , 进行煤粒流化、 燃烧、 物料循环等 过程 。 根据多年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经验 , 水冷壁 磨损的部位主要在 以下几个方面。 3 1 1 落煤管进 口处水冷壁的磨损 ( 如图 1 ) 由于该处正处 于锅炉的密相 区, 工作条件极 为 恶劣 , 除受 到原 煤重力 的作用 外 , 还要受 到风、 烟、 渣、 灰的冲刷 , 该处 的浇注料在恶劣的工况 条件下 , 最容易造成失效 。煤 、 渣 、 灰 、 风 、 烟直接接触该处水 冷壁 , 造成水冷壁磨损变薄而导致泄漏的事故在多 个电厂都有发生 。 图 1 落煤 口处 的水冷壁磨损 情况 预防对策 : 为杜绝该部位水冷壁磨损 , 一定要重视该处 浇注料的质量和施 工 , 可 以在该处浇注料 中增加金 属纤 维 。 控制好原煤质量和粒度 , 最好不使用矸石含 量过大的劣质煤。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工业锅炉 2 0 1 1 年第 1 期 ( 总第 1 2 5期 ) 在该处进行浇注料施工过程 中, 采用 1 2 m m 厚度的耐磨耐高温金属板覆盖在浇注料上方 。耐磨 耐高温金属板下部焊有销钉, 固定在浇注料内部。 每次停炉, 都要对该部位进行详细检查 , 发现 缺陷及时消除。 3 1 2 C F B锅炉燃烧室下部耐火防磨层与膜式水 冷壁交界处水冷壁 的磨损及预防 其磨损原因是沿四周水冷壁下落的床料落到耐 火层台阶上 , 反弹冲击水冷壁 , 产生塑性变形或裂 痕 ; 落到耐火层台阶上的固体颗粒以一定角度冲刷 水冷壁 , 产生切削磨损 。在过渡 区域 内由于沿壁面 下流的固体物料与炉内向上运动的周体物料运动方 向相反 , 因而在局部产生涡流 , 不断对水冷壁产生疲 劳磨损 。根据运行经验 , 该 区域水冷壁磨损最严重 的部位大多数发生在锅炉前墙的右角处( 见图 2 ) 。 图2 燃烧室耐火防磨层台阶上部水冷壁的磨损 预防对策 : 对燃烧室耐火防磨层 台阶上部的膜式水冷壁 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进行喷涂。四周水冷壁喷 涂高度一般为 1T I , 四角水冷壁喷涂高度一般为 3 m 左右( 左右各 5根 ) 。 在耐火防磨层与膜式水冷壁交界面之上一定 距离浇筑耐火防磨梁 , 或加装导流板 , 可以改变粒子 沿水冷壁下流的方向, 以减轻粒子对交界水冷壁 的 磨损 。 定期测量水冷壁厚度 , 根据磨损程度进行堆 焊或更换管子。 在安装和检修膜式水冷壁时 , 其管子对接焊 缝在炉 内部分必须磨平 , 防止产生局部磨损。 3 2 炉膛内屏式过热器的磨损及预防 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 , 采用 1 2 C r l Mo V G 的管子, w i n g w a l l 结构形式, 磨损机理与炉 内水冷 壁管的磨损机理相似 , 主要取决于受热面 的具体结 构和同体物料的流动特性等。由于燃烧室核心区颗 粒向上 的流动以及 外 围颗粒沿壁 面 向下 的回流作 用 , 布置在燃烧室内部的屏式过热器下端会受到磨 损, 同时 , 在屏式过热器底部弯管的上方有时也会形 成涡流, 冲刷该处或底部浇注料 , 使其脱落后 , 对屏 式过热器管子造成磨损泄漏。图 3为屏式过热器磨 损图。 3屏 式 过 热 器 的磨 损 预防对策 : 严格施工工艺 , 重视该处浇注料的质量。 在浇注料施工的同时 , 还可以在其表 面扣上 防磨瓦。 控制好一二次风配 比。 在屏式过热 器底部 浇注料上方 的管子喷涂 5 0 c m高度的耐磨材料。 保持锅炉出 口负压 0 1 5 k P a左右 , 风速不 超设计值。 在屏式过热器底部浇筑前加长销钉 , 焊成 网 状 , 在底部一次浇筑成型 , 底部做成 圆弧状。 3 3 吊挂管及包墙管的磨损及预防 吊挂管和包墙管处于锅炉烟气混合室的出口, 同时在此转 向, 烟气冲刷相当严重 , 转弯处飞灰浓度 和速度不均 , 使局部受热面磨损加剧, 从设计上讲 , 主要考虑吊挂管的防磨。一般锅炉厂家是要求在安 装过程 中吊挂管上部打浇注料 , 下部扣防磨瓦 , 以防 止对吊挂管的冲刷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引发新 的问题 。某公 司一 台 1 6 0 t 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 锅炉在投入运行 1 0 0天时, 左包墙管出现爆管现象 , 当时锅炉厂技术人员认为锅炉调整有问题 , 风量控 制不均 , 造成烟气偏移 , 对左包墙管造成冲刷严重发 生爆管。但锅炉又在运行 1 2天后 , 右包墙管也发生 爆管 , 此种现象 的发生否定 了锅炉厂的结论。经仔 细分析主要还是设计 问题 , 发生爆管的主要原因是 : 临近包墙的吊挂管顶部打的浇注料 , 在锅炉运行 的 过程中, 吸附大量带电荷 的灰尘在其表面堆积形成 坚硬 的锥体 , 烟气从混合室出来后碰到该锥体后 , 改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事故与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控制及预防对策 5 5 变了气流方 向( 相当于导流板 的作用) , 直接 冲刷两 侧包墙管 , 使其磨损变薄, 导致爆管发生 , 如图 4 。 图 4包 墙管的磨损 预防对策 : 将原先浇注在 吊挂 管上部 的浇 注料 全部去 掉 , 改为焊接防磨瓦 的措施来保护吊挂管 , 防止在其 顶部形成坚硬的锥体 , 改变气流方 向直接冲刷包墙 管。 在左右包墙上部 2 m处 , 焊接爪钉并浇筑 3 0 mm厚的浇注料 , 可以有效 防止包墙管爆管( 按照这 种方案 改造 后 锅 炉运 行 3年 没 有 发生 过 类 似 故 障) 。 3 4 过热器、 省煤器管的磨 损及预防 在锅炉的过热器 、 省煤器对流受热面中, 省煤器 的磨损最严重。其 主要原因是省煤器通常是错列布 置 , 烟气对错列管束的冲刷 比较强烈 , 磨损 比顺列严 重得多 , 同时省煤器处的烟气温度 比较低 , 烟气中灰 粒相对较硬 , 这两个 因素使得省煤器磨损 比过热器 及空预器严重得多 , 省煤器磨损爆管 主要发生在 以 下部位 : 省煤器第二、 第三排管子。因为省煤器通常 是错列布置, 省煤器第一排管子受到较低烟速的冲 刷 , 进入第二排管子后由于烟气流通截面减小 , 烟速 提高 , 烟气 中灰粒的冲击力较大 , 所以第二 、 第三排 管子磨损较以下各排管子严重 。 省煤器管弯头处 。省煤器管的弯头与竖井烟 道两侧墙之间的间隙形成烟气走廊 , 因阻力较小 , 烟 气流速高 , 磨损较严重。 预防对策 : 控制烟气流速, 尤其是烟气走廊处的烟气流速。 因此在安装和维修时, 应尽量减小省煤器管子与烟道 侧墙之间的距离, 同时使各蛇形管间距离尽量均等。 对于局部烟气流速过高的地方 , 应在管子易 磨损部位如弯头处、 第二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