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短文三篇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把握文章内容,思考文章所阐述的哲理。 2.赏析文章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理解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 观。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连线作者 (1)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重要的思想家、散 文家。蒙田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冷峻的 观察家,亦是研究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学者。著有随笔 集等。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2)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 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常被看作法国古典 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 泉,成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一个明证。他以真空论为代表的一 系列科学著作,已成为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辉典籍。 与蒙田随 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3)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他一生经历复杂,职业多变。主要 著作有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 为美国畅销书。后收入人类的声音世界文化随笔读本。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2.探寻背景 热爱生命 蒙田生活在16世纪中后期。在蒙田的时代,哲人们深受宗教的束 缚,鄙视生命,把生活贬低为消磨时光,“并且尽量回避它”“仿佛这是 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蒙田发现了其中的弊病,把生活视为“ 自然的厚赐”,并声称“开心如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在随笔 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成为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 而且认为生命愈是短暂,我们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7世纪的法国处于宗教统治时期,神权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1655年,雅尔修道院的神父德沙西对埃比克泰德与蒙田之间的辩 论提出看法:埃比克泰德正确地认识到人的使命在于追求和遵循上 帝(神),但当他认为人有力量凭自身追寻到上帝和得到幸福时,就不 免流于骄傲和自负;相反,蒙田很好地认识到了人的无能为力,当他 逃避痛苦和死亡,不去努力追寻上帝和永恒时,就流于怠惰了。帕 斯卡尔认为要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 理。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写思想录。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信条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社会的思想也日趋复杂:价值超越的客观 载体“上帝”已不复存在,生命的意义也模模糊糊;人们缺乏对自 己的把握,也很难对他人不怀戒备;精神紧张,容易歇斯底里;行为乖 张,令他人费解;人仿佛与自然的生物界脱节了 在这种情况下,富尔格姆对人生、人的身心的自由、生存的价值 、幸福、爱情、信任和同情心等进行再发现和再解读,重新组装人 的世界。于是就形成了这部极富哲理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 的一切。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3.词语释义 (1)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2)垂暮之年:老年。垂:将、快要。 (3)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4)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5)老练:阅历深,经验多,稳重而有办法。 (6)通达:明白(人情事理)。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4.词义辨析 (1)领会领略 辨析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了解,明白”的意思,但两者侧重点不同 。“领会”指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 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会”着重于理性上的了解,与 “领悟”“理解”近似;“领略”则着重指感性上的体验和欣赏。 应用 “两个务必”耳熟能详,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 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地指导当前党的建设需要认真地思考。 九龙壁广场中心舞台每晚都有文艺表演,泰国民族舞蹈、印度 舞蹈、泰国红艺人表演等一一登台亮相献技,让人一饱眼福,领略 东南亚的异国风情。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2)通达通晓 辨析 两者都含有“知道、了解”的意思。“通达”着重于非常熟悉 明了,常与“人情、情理、事理、世故”等词语搭配。另外还含有“ 畅通”的意思。“通晓”着重于透彻地了解并掌握,多用于学问、专 门的知识等方面。 应用 朱熹认为,那些自以为阅历深、通达事理而不肯放下架 子向别人请教的人,其实是没有智慧的。 通过中层领导与基层干部的上下联动,做到上级精神上下同步 ,重要的业务知识上下通晓,开展日常工作上下齐心,处理具体问题 标准一致。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3)脆弱懦弱 辨析 两者都有“不坚强”之意。“脆弱”指经不起挫折,不坚强,遇 到挫折就退缩、萎靡不振。偏重于感情。也指东西易碎易折。“ 懦弱”指缺乏力量而又没有勇气,胆小怕事。一般形容人的性格、 意志。 应用 人们在痛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为何学业压力、求职失 败等人生中难免遇到的挫折,竟会成为他轻生的理由?他的内心为 何如此脆弱? 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 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4)惋惜可惜 辨析 两者都表示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同情,均可用于书面 语。“惋惜”着重于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表示同情、 可惜。语意比“可惜”重,同情、感叹的感情色彩比“可惜”浓,多用于 书面语。“可惜”着重于对人或事物的缺陷、美中不足之处表示遗 憾,略有同情、感叹的感情色彩。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应用 王大珩先生,以及钱三强、朱光亚、钱学森、何泽慧等 老科学家的相继谢世,让人惋惜不已。这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 一代科学家。 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转眼被拆成废墟,人们纷纷表示太可惜 。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热爱生命 1.那些“哲人”、“我”、“糊涂人”对生命分别是怎样认识的? 提示 那些“哲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 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 它是优越无比的。“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而将希望 全部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2.该文题目是热爱生命,作者认为应如何热爱生命? 提示 一是要热爱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品味生活,不断地 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就会活出激情,活得精彩。二是要珍惜生命的 分分秒秒,让生命的每一刻都活得丰盈饱满,活得有价值。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3.谈谈你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理解。 提示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人是 一根苇草,是说人如一根苇草一样,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 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 命;形象地说明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人是一根能思 想的苇草”,重点突出了人的思想的高贵,思想是人的全部的尊严,有 了思想,人才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由于思想,人囊括了 整个宇宙。这句话用比喻反衬了思想的力量。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信条 4.本文作者一共列出了十六条信条,请归纳分类并完成下表,看作 者共谈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维激活注意文章的第一句,即“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 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 提示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1.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 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 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剖析 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 的,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因此作者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 不惋惜”。“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 待生命的,任何生命的最终归宿都是死亡,因而死亡并不可怕。因 此,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快乐的 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这是作者站在生命哲学 的角度对人生、幸福、死亡的看法,豁达而又深刻。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2.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剖析 思想是非物质性的,是生存环境以及人生经验的反映;而肉 体是本能。二者之间谁主导谁,统一了,平衡了,人的行为就出现了 。高尚的思想主宰了肉体本能,就形成了人的伟大;反之,则形成了 人的渺小乃至卑鄙。这句话中的“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 而是符合理智或良知的思想。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3.这仍然是个忠告,不论你们年纪多大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 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剖析 这是作者反复告诫我们的话。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 样为人,是个容量很大的题目,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举重若轻 地以开列“信条”的方式来大题小做,见微知著。这些信条不仅适用 于幼儿园,而且适用于家庭、社会;不仅适用于孩提时代,也适用于 成年时期。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在幼儿园里就学 过的最基本的规则。作者诚恳地呼吁人们都来积极主动地实践这 些充满人性光芒的忠告。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阅读热爱生命,回答后面的问题。 1.第一段中说“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句中的“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呢? 提示 “度”意为“打发、消磨”。“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是因 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它“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好好享受生活,将生命无限拉长。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2.作者既然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优越无比”,那么为何 又在第三段中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思维激活明确两者各是指什么,将其统一于文章主题来回答。 提示 因为作者认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 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因为生 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在“眼看生 命的时光无多”之时,“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剩下的生命愈是 短暂”,就“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也就是说作者认识到了生的 本质之后,会更加珍惜此生。此时,做到此生无憾了,对告别人生就 没有值得惋惜的了!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阅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回答后面的问题。 3.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 德的原则”? 思维激活要明确思想对于尊严有何作用。 提示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 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 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 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 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也正因为此,我们“必须提高 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 然中的崇高使命。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 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 件,进一步强调了思想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阅读信条,回答后面的问题。 4.“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 玩的沙堆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示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意思是人生的信条并不是 什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下多么大的力气专门去学习,在我们小 的时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就学到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事 和怎样做人的道理,虽是简单的道理,却是做人处事的道德准则。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热爱生命 1.开篇新颖独特 本文开篇从“度日”一词引入,阐述了“我”对“度日”的认识,再深入 谈到对生命的热爱。然后,用“不过”一转,更具体、更深入地谈论了 怎样热爱生命。 2.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是 令人不快的时候,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坏日子”和“好日子”)。 然后,对不同的日子采取不同的度日态度和方法。最后再将那些“ 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相对比,这样使观点更加突出。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深刻辩证的哲理思考 本文将人比作“一根苇草”,与自然相比,他是渺小的、脆弱的,被 宇宙“吞没”,“一口气”“一滴水”就可以致他死命,以此来显示人的渺 小。但人可以依靠“思想”来“囊括”宇宙“形成人的伟大”,使人有“尊 严”。这种既渺小又伟大的辩证思考是极其深刻的,给人以理性思 考。 2.善用比喻、对比 文章虽短短几百字,却写得文采飞扬,并不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 觉,这得益于比喻与对比手法的巧妙使用。文章的标题“人是一根 能思想的苇草”,比喻中暗含着对比,人与自然物的对比,既形象生动 ,又意味隽永,特点突出。再如,文章第一段中的一句,“然而,我不能 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这句既是 比喻,把没有思想的人比作无生命的“石头”和虽有生命但缺乏灵性 的“畜生”;又是对比,把有思想的人与“石头”“畜生”对比,充分体现 了思想的价值与人的尊严,可谓深刻透辟。 信条 1.语言凝练平实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平实,在如话家常般的语言中,向我们 传达了深刻的道理,没有赘述,语言的凝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把复杂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是本文的最大特色。 2.以小喻大,富于哲理 本文没有抽象的哲理性的语言,而是如话家常。作者只是从幼儿 园形成的一些良好习惯谈起,指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 边那些条条里”“拿上边的任何一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 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 圈子,都行”,由小到大、步步推进,使文章显得平易亲切而又深刻有 力,将深邃的人生思考寓于日常琐事中。 信条一文中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阐释了深奥的道理。请 以“日子”为话题,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来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 段,阐发人生的哲理。 “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可以看 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 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 题思想。 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应注意什么呢? 1.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时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 节,一草一木,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并用心去感受、思考、发 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富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2.明确“以小见大”的几种类型,比如“以小物见大”“以小事见大”“ 以小人物见大”“以小细节见大”等,合理确定写作角度。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挂在墙上的日历,厚厚的一本,不知不觉就变薄了, 当父亲撕掉最后一张的时候,总会有一声叹息。我从来搞不懂这叹息是什么 意思,我只知道日历撕完了,离我盼望的春节也不远了。换上了新的日历,我 总会抢在父亲的前面撕,有时候还故意多撕一张,总幼稚地以为我撕快了,日 子也变快了。现在再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就是不到一百本的日历吗?算 算你手中储存的还有多少本?用那些还没有撕下来的日历厚度来测量我们 生命的长度是否缺少了一点色彩,多了一点灰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而今当 我也到了父亲当时的年纪时,我终于体味到父亲深深叹息中的含义了。 天天用着电脑,日子在电脑的凝望中流逝,不禁想到:前人过去的日子,不就 是我们生命的退格键吗?那未来人的生命,就是我们日子的延长线了,我们每 一个还活着的生命都是人类生命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环很短,但这一个链条 永不间断。唯一不同的是作为个体生命的键盘当然是没有退格的,日子不能 重复,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轻视生命。 素材挖掘他山之石 (1)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 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 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 的生命的自我超越。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 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 等话题中。 提示“热爱生命”“享受人生快乐”“短暂与永恒”“生命的价值”“大 我与小我”“人生的光辉” 素材挖掘他山之石 (2)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绿色建材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娱乐行业创新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博物馆招聘应届毕业生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年四川安岳县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吉安市2025江西吉安市吉州区社会保险中心招聘就业见习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保定市2025河北定州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143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青海兴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鞍山市台安兴水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4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校园招聘2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龙城创展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氧化工艺)考试题库(含答案)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GB/T 14536.1-2022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 3452.1-199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 洁普利康抗HPVβ乳球蛋白高分子生物肽冷敷凝胶课件
- 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申请表
- 鸡的呼吸道疾病与防治课件
- 八年级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课件
- 插头插座尺寸标准
- 《基因工程》课件第一章 基因工程概论
- 德国凯尔锚固技术公司石陶幕墙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