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ppt_第1页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ppt_第2页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ppt_第3页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ppt_第4页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 nursery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俊 徐燕 前 言 本标准4.1.2、4.1.3、4.1.4、4.1.5、4.1.6、4.1.7、4.1.8、4.1.9、 4.1.11、4.2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有关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直接影响 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监督指导和效果评价。为此,我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针对托幼机构的特殊性和卫生要求,结合我省常年监测结果,特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卫生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通市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俊、徐燕、谈智、陈越英、吴小成、周 品众、周明浩、章士军、蒋明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 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饮)具、游 泳嬉水池等消毒卫生要求、指标和检验 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托儿所、幼儿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 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 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4934-199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9664-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966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T17220-1998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8204.910-2000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2001年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2002年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478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2 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 物品进行的消毒。 3.3 物体表面 玩具、毛巾、桌面、卫生洁具、席子、褥具、便 器架子等表面。 3.4 消毒药械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 菌要求的制剂或器械。 3.5 消毒卫生标准 指不同对象经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 生物的最高数量。 4 卫生要求和指标 4.1 卫生要求 4.1.1托幼机构内环境整洁,并有绿化 防尘措施,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场地和室外 活动场所,应做到无积水、无垃圾、无蚊 蝇孳生地、无鼠害。 4.1.2活动室、教室和寝室应有纱窗和 纱门,防止苍蝇、蚊子等有害生物侵入和 隐匿。幼儿被褥单独叠放,不得混杂堆叠 在一起。室内经常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 行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每日消毒一次 。 4.1.3幼儿园里应设有保健室及隔离观察室, 应配备以下物品:隔离衣、体温表、压舌板、手 电筒、毛巾、肥皂、便器、清洁用具、消毒药械 等。隔离观察室应有专人负责,做好观察护理及 消毒工作,记录完整。同一隔离观察室内不能同 时隔离不同病种的患儿,当患儿离室后须进行终 末消毒。当有隔离患儿时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工作 人员,必须换上隔离衣,出室后必须脱下隔离衣 ,并做好手的清洁消毒。隔离观察室内的污物和 污水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处理。室内必须配有 空气消毒设备,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4.1.4托幼机构的食堂(营养室、厨房 )必须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 许可证。厨房应有纱门、纱窗,配有冷藏 设备以及消毒、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 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备餐间不得装有自来 水和下水道。 4.1.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 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严格执 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托幼儿做 到一人一巾一杯一水,一用一消毒。 4.1.6卫生间采用水冲式便池,便器每日消毒 ;临时患有肠道疾患者,便器专人专用,及时消 毒。 4.1.7游泳嬉水池在使用期间应保持清洁无异 味,每日消毒,符合GB9667-1996有关要求。 4.1.8儿童接触的用具、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 ,传染病流行期间每日一次。 4.1.9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如晨检检查制度 和全日观察制度、儿童健康检查制度和消毒隔离 制度;体温表、压舌板等每次用完之后清洗消毒 。 4.1.10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每年健 康体检一次,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工作人员应注重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 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 要勤洗勤换,定期消毒。保教人员上岗前 应接受卫生防病消毒知识培训,合格后方 可上岗,掌握消毒药械的使用方法。 4.1.11 使用的消毒药械必须具有卫生 许可批件,有专人保管,存放安全,标志 醒目,并在有效期内正确使用。 4.2消毒卫生指标 消毒卫生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 消毒卫生指标 5 检验方法 采样及检验方法按附录A执行 6 有关规定 6.1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指定专 人负责组织实施。 6.2各级卫生监督部门按有关法律、 法规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各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按本标准开展监测工作,每年 至少一次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采样及检验方法 A1 采样及检验原则 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应在采样后6h内尽快进 行。 A2 室内空气微生物采样及检验方法 A2.1 样品采集 采样时间分动态或静态,静态选择消毒 处理后与进行保教活动之前期间采样,动态 即正常保教活动中。室内面积不超过30m2, 在一条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点位 置距墙1m;室内面积超过30m2,设东、西、 南、北、中5点,周围四点距墙1m。平板沉 降法采样:将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 置于采样点60cm100cm高度,打开平板盖, 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n,盖上平板盖。溶 血性链球菌监测时采用血平板采样。 A2.2细菌培养 将采样平板置于37培养48h观察结果,计算平板上 细菌菌落数。 A2.3 菌落计算 50000N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3)= AT 式中:N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cfu/平板); A平板面积(cm2) T暴露时间(min) A3物体表面、手表面微生物采样及检验方法 A3.1细菌菌落总数 A3.1.1样品采集 物体表面:将经灭菌的内径为5cm5cm的无 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一浸湿有无菌 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其内涂擦5次,并随之转 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共采集 100cm2,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 20ml生理盐水采样管内送检。 手:被检人在从事幼教工作前,双手 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棉拭子在 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2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m2),然后剪去 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含20ml无菌 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A3.1.2检验方法 将每支采样管振打80次,取1ml样液接 种无菌平皿内,如污染严重,可做适当稀 释后接种,每个样本平行接种两个平皿, 倾注营养琼脂,摇匀并冷却后置37培养 48h,计算平板上细菌菌落总数。 A3.1.3菌落总数计数 手表面: 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每只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 cm2)= 230 物体表面: 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A3.2大肠菌群 A3.2.1样品采集 使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 A3.2.2检验方法 取样液5ml接种到50ml乳糖胆盐发酵管,置 352培养24h,如不产酸也不产气,则报告为 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酸、产气则划线接种伊红美 蓝琼脂平板,置352培养18h24h,观察平板 上菌落形态,挑取可疑大肠菌落1个2个进行革兰 氏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于352培养 24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最终产酸产气、革 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 群阳性 。 A3.3致病菌 A3.3.1样品采集 使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 A3.3.2检验方法 A3.3.2.1绿脓杆菌 取样液5ml,加入到50mlSCDLP培养液中,充分 混匀,置352培养18h24h。如有绿脓杆菌生 长,培养液表面呈现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 色或蓝绿色。从培养液的薄菌膜处挑取培养物,划 线接种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置352 培养18h24h,观察菌落特征。绿脓杆菌在此培养 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扁平,边缘不整,菌落周围培 养基略带粉红色,其他菌不长。 取可疑菌落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 菌者应进行下列试验:氧化酶试验:取一小块洁净的 白色滤纸片放在灭菌平皿内,用无菌玻棒挑取可疑菌 落涂在滤纸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1%二 甲基对苯二胺试液,30s内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为 氧化酶试验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 绿脓菌素试验:取23个可疑菌落,分别接种在绿 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斜面,352培养24h,加入 三氯甲烷3ml5ml,充分振荡使培养物中可能存在的 绿脓菌素溶解,待三氯甲烷呈蓝色时,用吸管移到另 一试管中并加入1mol/L的盐酸1ml,振荡后静置片刻 。如上层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即为阳性,表示有绿脓 菌素存在。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挑取被检菌落纯培 养物接种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中,置 352培养24h,培养基小倒管中有气者 即为阳性。 明胶液化试验:取可疑菌落纯培养物,穿 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置352培养 24h,取出放于410,如仍呈液态为阳 性,凝固者为阴性。 42生长试验:取可疑培养物,接种在普 通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置42培养24h48h ,有绿脓杆菌生长为阳性。 结果报告:被检样品经增菌分离培 养后,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 及绿脓菌素试验均为阳性者,即可报告 被检样品中检出绿脓杆菌。如绿脓菌素 试验阴性而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产气 和42生长试验三者皆为阳性时,仍可 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绿脓杆菌。 A3.3.2.2金黄色葡萄球菌 取样液5ml,加入到50mlSCDLP培养液 中,充分混匀,置352培养24h。自上 述增菌液中取12接种环,划线接种在血琼 脂培养基上,置352培养24h48h。在 血琼脂平板上该菌菌落呈金黄色,大而突 起,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溶 血圈。 挑取典型菌落,涂片作革兰氏染色 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 菌,排列成葡萄状,无芽胞与荚膜。镜 检符合上述情况,应进行下列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取上述菌落接种 甘露醇 培养液,置352培养24h, 发酵甘露产酸者为阳性。 血浆凝固酶试验:玻片法:取清洁干燥载玻 片,一端滴加一滴生理盐水,另一端滴加一滴 兔血浆,挑取菌落分别与生理盐水和血浆混合 ,5min如血浆内出现团块或颗粒状凝块,而盐 水滴仍呈均匀混浊无凝固则为阳性,如两者均 无凝固则为阴性。凡盐水滴与血浆滴均有凝固 现象,再进行试管凝固酶试验;试管法:吸取 1:4新鲜血浆0.5ml,放灭菌小试管中,加入等 量待检菌24h肉汤培养物0.5ml。混匀,放 352温箱或水浴中,每半小时观察一次, 24h之内呈现凝块即为阳性。同时以已知血浆 凝固酶阳性和阴性菌株肉汤培养各0.5ml作为阳 性与阴性对照。 结果报告:凡在琼脂平板上有可疑菌落生长 ,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并能发酵甘露 醇产酸,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者,可报告被检 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A3.3.2.3溶血性链球菌 取样液5ml,加入到50ml葡萄糖肉汤, 352培养24h。 将培养物划线接种血琼脂平板,352培 养24h观察菌落特征。溶血性链球菌在血平板 上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针尖状突起, 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周围有无色透明溶血圈 。 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应为革 兰氏阳性,呈链状排列的球菌。镜检符合上述情 况,应进行下列试验: 链激酶试验:吸取草酸 钾血浆0.2ml(0.01g草酸钾加5ml兔血浆混匀,经 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加入0.8ml灭菌生理 盐水,混匀后再加入待检菌24h肉汤培养物0.5ml 和0.25%氯化钙0.25ml,混匀,放352水浴 中,2min观察一次(一般10min内可凝固),待 血浆凝固后继续观察并记录溶化时间。如2h内不 溶化,继续放置24h观察,如凝块全部溶化为阳 性,24h仍不溶化为阴性。 杆菌肽敏感试验:将被检菌菌液涂于 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取每片含0.04单位 杆菌肽的纸片放在平板表面上,同时以 已知阳性菌株作对照,在352下放 置18h24h,有抑菌带者为阳性。 结果报告:镜检革兰氏阳性链状排 列球菌,血平板上呈现溶血圈,链激酶 和杆菌肽试验阳性,可报告被检样品检 出溶血性链球菌。 A3.3.2.4沙门氏菌 按GB/T4789.4-2003。 A4餐(饮)具采样与检验方法 A4.1发酵法采样与检验 A4.1.1采样方法 餐(饮)具抽检碗、盘、口杯,将 2.0cm2.5cm(5cm2)灭菌滤纸片紧贴内面各10张 (总面积50cm2)、碟、匙、酒杯等小件物品 以每5件为1份,每件内面紧贴灭菌滤纸片各2 张(总面积50cm2/份),如餐(饮)具较干燥 可将滤纸片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再采样,经 1min,按序取下置入50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 ,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 筷:取每双的下段12cm处约50cm2( 12cm2cm2cm),置入50ml灭菌生理盐水试 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