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分析及2005年展望.ppt_第1页
经济形势分析及2005年展望.ppt_第2页
经济形势分析及2005年展望.ppt_第3页
经济形势分析及2005年展望.ppt_第4页
经济形势分析及2005年展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2004年经济形势分析及 2005年展望 廖英敏 2005年3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主要内容 一、 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基本特征 二、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三、 2004年国际经济形势 四、2005年经济形势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一、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基本特征 n2004年年初,因投资增长过快引发局部经济过热,经济运 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一 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抓住主要矛盾,遏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 增长的势头。 n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的、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 ,经济增长正在向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改善和质量 提高并重的轨道进发,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 态势。 n2004年市场运行基本是健康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基本 在合理区域和可承受或可控制的范围内运行。 n但市场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未解决,将继续成 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 得较大成就 nGDP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 n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亿元,增长。 n进出口贸易总额万亿美元,增长,由上 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 n工业增加值6.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其中:重工业增长18.2 (一季度20.1) ;轻工业增长14.7 (一季度14.9); n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 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 n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原、燃、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1 。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势头得到遏制,投资结 构有所改善 全社会固定资产资产 投资资额: 投资完成额:70073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上年下降1.9 个百分点,全年呈逐步平稳回落态势,12月份已回落至20.4%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6%;农村增长17.4%。 投资结资结 构有所改善: 第一产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9.6%转为增长20.3%;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3%,比上年回落了8个百分点。 部分增长过快行业如钢铁、水泥、铝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 较 大幅度回落。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增长32.9%和29.3%,高于东部地区投 资增长26.1%的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固定资产增速稳步回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行业2004年增长 () 比2003年回 落(百分点 ) 比04年1季 度回落(百 分点) 房地产28.11.613 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 43.617.773.9 黑色金属冶炼及 压延加工业 26.960.379.5 有色金属冶炼及 压延加工业 23.445.365.8 2004年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二、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1.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短缺约束经济发展 对2004年企业效益进行具体分析可见,根据1-11月的统计数据: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3.7%; 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66.3%, 有色金属业利润增长71%; 石油、钢铁、化工、煤炭、电子通信等五大行业的新增利润,占整 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6.7%。(这些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 媒体86、石油8、铁45、铜26、铝9.7),我国资源有限 ,已经不能自给,对国际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资源价格持 续大幅上涨。 经济粗放型增长现象依然严重,经济增长仍在较大程度上依靠资源 的消耗和投入,经济发展将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2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深层原因并未解决 n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n第一,投资增速仍然偏高。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5.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6%。总体水平仍然偏高。 n第二是投资结构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仍高达38.3%。一些重点调控 行业的投资增幅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房地产投资增幅为28.1%) 。 n第三,导致投资膨胀的机制和制度因素并未消除。如地方政府投资 扩张的内在冲动、政绩考核制度、地方政府对财政、信贷、土地等 资源的动用能力、GDP增长统计制度、现行的财税体制等等,这些因 素仍在顽强地发挥作用。一旦放松行政手段,投资有可能强力反弹 ,进而重新引发经济过热,带来新的问题和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3影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深层原因亟待解决 n煤电油运的根本问题还在于投资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等深层次原 因。在投资体制方面: n主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对投资行为有比较严格的准入限制,各类 投资主体在市场准入环节和市场竞争中尚不能得到公平对待,因 此无法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例如,在运输需求 持续快速增长和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2004年111月铁路运输 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3年同期减少2.1%,运力紧张状况无法根本 缓解。 n价格形成机制方面: n重要能源、原材料价格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成 品油定价机制不能对供求状况和国际价格的变化作出灵敏反映; 煤电之间的价格矛盾也很突出。三是资源利用率低和能源原材料 消耗高等粗放式增长方式也是导致煤电油运紧张的重要原因。中 外,与此相关的行业准入管理和社会规制体系也亟需进一步完善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4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突显体制性矛盾 n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n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城市 化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住房分配体制变革,存在对住房的大 规模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土地资源被大量 占用,土地成本不断提高,建筑装饰材料价格上升,因此,房地产 开发成本不断提高,对房地产价格上涨形成了推动力。 n 然而,更主要的问题还与我国房地产开发体制、供应体制、融 资体制的不完善,以及需求关系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相关。另外, 市场上确实存在大量的投资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地区房 地产出现泡沫化倾向。同时,相关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不够也对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有五亿城市人口,城市化率 又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的国度里,如何既实现房地产快速 增长,又保持价格相对平稳,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5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n从2004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看,货币供应和信贷方面基 本上实现了年初的控制目标,利率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 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n但是,从调控结果看,对信贷,特别是对短期信贷的过 度控制使许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增加。同时 ,一些行业的过热增长,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增幅过 快,基本都是靠银行信贷支撑的。因此,信贷“一松就热” 、“一控就死”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n一些重点行业因调控引起的大起大落也使银行信贷的系 统风险增大。 n另外,现有大量资金在银行外“循环”,也对金融安全性带 来了影响。这些问题都迫切需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逐步 解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三、2004年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变化的特点 n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 n呈现多极化的特征 n变化更加复杂化,难以预测 n“中国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所长莱斯 特布朗在2月16日发布的中国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首要消费国 报告中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目前对谷物、肉类 、煤炭和钢材的需求量已经超过美国。首先,中国需求的增长将 带来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其次,它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外交政 策。中国将加强同资源大国的双边关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 n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是近年来发展最好的 一年。 n美国经济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 n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是近 年来最好的。 n日本全年增长 低于预测的 。这表明,日本经济再次出现技术性衰退。 n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是全球发展 最快的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美元持续贬值 n美元走贬近年,兑一揽子货币贬,对欧元与 日元跌和 。 n美元贬值有周期与结构因素,但更受政策影响。 n布什政府纵容美元贬值的真实意图是,让世界共同承 担美国的“双赤字”风险。目前,外国人拥有美元资 产超过万亿,流通美元在海外。美国通过 美元贬值,使全球美元资产缩水,让世界为其“双赤 字”及“战争开支”买单。 n以弱美元压各国购买美国产品,并逼使“欧洲伙伴” 继续与其合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美元汇率走势(2000年1月=100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资源价格持续上涨,价格波动加大 n世界经济较快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增加。 n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时期,对 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增大。 n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结算的资源价格相对提 高。 n世界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影响了资源供给 的稳定性,加大了资源价格的波动程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1.2005年面临的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周期的新一轮上升阶段; 国际上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和加工业向中国转移; 国内社会消费不断升级带动的重化工业化、城市化;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了市场化进程,政府职能不断调整、 民间投资不断活跃,并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经济内生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 四、2005年经济形势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2005年以后,我国一些主要产业的过渡期将到期, 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n2005年我国关税总水平继续下降0.5个百分点,下降到10.1 ,下调产品近千种。其中:工业品关税降到9.3,汽车 降到30,汽车零部件降到13;农产品降到15.6。 n所有非关税措施将取消。 n银行、证券、保险、分销业的过渡期将逐步取消。 2.WTO承诺的兑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3.2005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n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 济政策的协调配合。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 有压的原则, 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 段,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n着力搞好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保 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加快完善 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专项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着力优化投资 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发展的薄弱环节。继续搞好经济运行调 节,进一步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 n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把深化改革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 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问 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 n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中国 将逐渐实行人民币弹性汇率机制,但这是一个复杂和渐进的过程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4.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n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已将 年世界经济增长调低至 ,认为世界经济发展正在回归正常趋势。 n摩根士丹利公司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和 ,符合“软着陆”模式,前景相对乐观。 n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引领世界经济。OECD预测,今明两年 美国将分别增长3.3和.6。白宫报告预测, 年年美国经济将分别增长和。 n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洲中央银行预测 经济增长。 n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估计, 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将回落至亚行则调低为 。 n联合国LINK项目和IMF预测 2005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将达到8.0%和 7.4%,尽管比2004年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将明显高于近10年 来世界贸易量年均6.6%的增长速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2003(实 际值) 200420052003(实 际值) 20042005 世界3.9 5.0 4.3 3.1 4.5 3.8 世界(按 市场汇率 算) 2.7 4.1 3.4 2.6 3.8 3.2 发达国家 (地区) 2.1 3.6 2.9 2.0 3.2 2.5 美国3.0 4.3 3.5 3.1 4.0 3.0 日本2.5 4.4 2.3 2.5 3.6 2.0 欧元区0.5 2.2 2.2 0.5 2.0 2.1 英国2.2 3.4 2.5 2.2 3.3 2.9 发展中国 家(地区 ) 6.1 6.6 5.9 4.4 5.9 5.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美元、资源价格 n2005年初美联储将继续实行审慎有序的加息政策,从 而把联邦基金利率拉回到既不会对经济产生明显刺激 也不会产生抑制作用的更加中性的水平,即经济学家 估计的名义利率3%4%的水平。但是这能否遏制美元 持续疲软的状态,恐怕还是疑问。 n国际能源机构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