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oc

FX501细纱机蜗轮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11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382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8-05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fx501 细纱机 蜗轮 轴承 加工 工艺 工装 设计 11 十一 cad 图纸 卡片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1 前言………………………………………………………………………………1
2 机床总体设计…………………………………………………………………3
2.1 被加工零件分析………………………………………………………………3
2.2 机床结构的确定………………………………………………………………3
2.3 本组合机床的特点………………………………………………………………3
2.4 切削用量的确定………………………………………………………………3
2.5 各部件的造型………………………………………………………………4
2.6 绘制“三图一卡”………………………………………………………………7
3 夹具设计…………………………………………………………………………………12
3.1 概述……………………………………………………………………………………12
3.2 设计的前期准备………………………………………………………………………13
3.3 定位装置的确定……………………………………………………………………13
3.4 确定夹紧方案……………………………………………………………………16
3.5 其他元件的设计……………………………………………………………………18
3.6 夹具的公差配合及技术要求…………………………………………………………18
3.7 工序的精度分析……………………………………………………………………21
4 总结………………………………………………………………………………………25
5参考文献…………………………………………………………………………………26
6 致谢……………………………………………………………………………………27
7 附录………………………………………………………………………………………28
前言
     根据工件加工的需要,以独立的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部分专用部件组成的专用机床,称之为组合机床。它适用于小批、大批、大量生产企业,多用于加工量大的大、中型箱体和箱体类工件,完成钻孔、扩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
     通用部件是组成组合机床的基础。用来实现机床切削和进给运动的通用部件,如单轴工艺切削头、传动装置、动力箱、进给滑台等为动力部件。用以安装动力部件的通用部件如侧底座、立柱、立柱底座等称为支承部件。
     组合机床的特点:
     a.组合机床由70~90%的通用部件组成,可以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部分或全部进行改装,以组成适应新加工要求的新设备。这就是说组合机床有重新改造的优越性,其通用部件可以多次重复利用。
     b.组合机床是按具体加工对象专门设计的,可以按最佳工艺方案进行加工。
     c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同时从几个方向采用多把刀具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是实现集中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的最好途径。
     d.组合机床是在工件一次装夹下用多轴实现多孔同时加工,有利于保证各孔相互之间的精度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了工件工序间的搬运,改善了劳动条件;减少了占地面积。
     e.由于组合机床大多数零、部件是同类的通用部件,简化了机床的维护和修理。
     f.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可以组织专门工厂集中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制造成本。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大批量生产多样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高效化的要求,以及产品更新加速的特点,70年代以来发展了新型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它是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
     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很多行业。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所使用的一种工艺设备,用它来准确地定位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实现工件的定位与夹紧,以完成加工所学要的准确相对运动。
     由于夹具能有效地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故已成为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业中产品更新快、品种多、中小批生产的要求,近些年来夹具设计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通用夹具朝高精度、高效率、大范围方向发展;
    b.专用夹具的发展不仅注重高精度与高效率,而且朝标准化与规格化方向发展;
    c.大力发展可调整夹具与组合夹具;
    b.发展能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和性能的夹具;
    e.夹具的设计与制造采用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







1 蜗轮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承座,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传动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轴承座中的主轴是机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减震性能良好。传动箱体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
(1)主要加工面:
1)铣上下平面保证尺寸121mm,平行度误差为0.03
2)铣两端面保证尺寸185与下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2
3)镗φ80孔、φ72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各位误差要求
4)钻侧面12—M8螺纹孔
5)钻侧面8—M8螺纹孔
6)钻其它平面各孔
(2)主要基准面:
1)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轴承座上表面各孔及螺纹孔
2)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主要是下平面各孔及螺纹孔

1.2轴承座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1.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由于年产量为5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1.2.2基面的选择
定位基面的选择
定位基面的选择是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确定加工方案中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基面选择得正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
  在选择定位基面时,需要同时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以哪一个表面作为加工时的精基面或统一基准,才能保证加工精度,使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顺利地进行?
(2)为加工上述精基面或统一基准,应采用哪一个表面作为粗基面?
(3)是否有个别工序为了特殊的加工要求,需要采用统一基准以外的精基面?
精基面的选择:根据精基面的选择原则,选择精基面时,首先应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互为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下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底面定位块支承和底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以限制z、z、y、y、五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向自由度,达到定位,目的。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已加工结束的上、下平面作为精基准。
1.2.3确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主要是确定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
(1)选择加工方法应以零件加工表面的技术条件为依据,主要是加工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并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工艺因素的影响。一般是根据主要表面的技术条件先确定终加工方法,接着再确定一系列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然后再确定其他次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2)在各表面加工方法选定以后,就需进一步考虑这些加工方法在工艺路线中的大致顺序,以定位基准面的加工为主线,妥善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其他辅助工序。
(3)排加工路线图表。
当生产批量不同时零件的工艺路线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先在列出零件大量生产时的工艺路线。见附表.
(1)用查表法确定工序余量。
(2)当无基准转换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应首先明确工序的加工精度。
(3)当有基准转换时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应由解算工艺尺寸链获得。
(4)确定工序尺寸一般的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序往前推算,最后工序的工序尺寸按零件图样的要求标注。当无基准转换时,同一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余量有关。有基准转换时,工序尺寸应用工艺尺寸链解算。
切削用量的选择
单件小批生产时,一般可由操作工人自定,大批生产条件下,工艺规程必须给定切削用量的详细数值,选择的原则是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性,具有选用可参考各类工艺人员手册。我要加工的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如下表: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1 粗铣上平面
工序2 粗铣下平面
工序3 粗铣宽度为185mm的端面
工序4 镗φ80孔
工序5 镗φ80孔
工序6 钻上平面12-M8螺纹底孔
工序7 钻下平面8-M8螺纹底孔
工序8 钻侧面3-M10螺纹底孔
工序9 钻2-φ5锥孔
工序10 钳工,攻丝各螺纹孔


2机床总体设计
2.1被加工零件分析
     被加工零件:蜗轮轴承座
     材料:HT200
     硬度:HB180-240
年产量:5000件
加工部位:两端面
     加工要求:蜗轮轴承座两端表面粗糙度被加工到6.3,顶底面尺寸至185±0.05mm。
2.2机床结构的确定
根据被加工零件加工要求:两端面两面粗铣,选择双面铣组合机床。
被加工零件置于移动工作台上,两边分别设两把铣刀,以两个电动机驱动。
另外还应有部件包含:两个侧底座,一个中间底座,两个铣削头,及两个主轴箱及夹具。
2.3  本组合机床的特点
a.结构牢固, b.刚性好, c.尺寸调整范围大, d.单位工作效率高, e.精确度好,f.操作简便,g.可对铸件进行大行程走刀,h.强力铣削。
2.4  切削用量的确定
    在组合机床工艺方案确定过程中,工艺方法和关键工序的切削用量选择是十分重要。切削用量选择是否合理,对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刀具耐用度、机床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可靠性均有较大的影响。
2.4.1切削用量选择的特点
    a.组合机床长采用多刀多刃同时切削,为尽量减少换刀时间和刀具的消耗,保证机床的生产率及经济效果,选用的切削用量比普通机床单刀加工时低30%左右。
    b.组合机床通常用动力滑台来带动刀具进给。因此,同一滑台带动的多轴箱上所有刀具的每分钟进给两相同,即等于滑台的工进速度。
2.4.2切削用量选择的方法
    a.应尽量作到合理使用所有刀具,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
    b.复合刀具切削用量选择应考虑刀具的使用寿命。
    c.多轴镗孔主轴刀头均需定向快速进退时,各镗轴转速应相等或成整数倍。

内容简介:
纱机蜗轮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摘要 : 本 设计 课题为 纱机蜗轮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 完成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完成 工 艺 过 程卡和工序卡 ; 进行一台专用 组合 机床的总体设计 承座 尺寸、形状、材料、加工部位的结构和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确定 选用卧式双面铣 组合机 床 ;为实现工件快进和工进 配以 移动工作台 ; 被加工平面为大平面,材料为 刀具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夹具安装在移动工作台之上。 在被加工零件的定位方面, 本方案采用了“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 ,以达到较好的定位效果 。 夹紧是通过手动夹紧,以 四 个压板实现夹紧 ,这样能很好的防止夹紧力作用下工件产生形变 。 由于被加工零件体积、重量较大,故采用支承板支承。 另外 通过夹具误差设计分析,能够较好地保证加工精度。 通过这样的设计来达到 加工 要求, 以便能完成对 轴承座 的粗铣,满足工厂制定的产量。 关键词 : 组合机床; 夹具; 轴承座 ; 铣削 of of of of of of a is to to so on In to to by Is is in In is at by is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FX501细纱机蜗轮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11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53825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