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90年代以来我国之所以出现投资过热-通胀-宏观调控-通货紧缩的怪圈,其根源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解析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解析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一个基于Keynes-Wicksell非均衡模型的讨论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外生储蓄率的、Keynes-Wicksell型、非均衡多部门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发现产业结构失衡是造成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投资过热-通胀-宏观调控-通货紧缩怪圈的根源。关键词:经济波动、Keynes-Wicksell模型、投资过热一、介绍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即许多宏观经济变量,例如价格、产出、消费、投资和货币存量等,在时间序列上显示出围绕其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的特征,这种对长期趋势的偏离还存在着持续性,各变量之间还存在着共动性。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宏观经济上也展示出围绕其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的特征。图1.1给出了1981年-2005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率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1996年之前我国经济展示出较大的波动;自96年之后,由于政府对反周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应用日趋成熟,经济波动的幅度降低了。(图1.1):1981-2005(一季度)我国GDP增长率(支出法)。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的(/tjsj/ndsj/yb2004-c/indexch.htm)图1.2给出了支出法统计的1981-2005(一季度)我国GDP增长率、最终消费增长率和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GDP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比较接近,投资增长率波动相当大,且超前于GDP和消费的波动。从图1.2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四次“过热”现象(19841985、19871988、19911994、2003- 2004),其中三次源于投资增长(19841985、19911994、2003-2004)。在这三次过热中,投资增长率全都超过了25%,其中1985年为30.1%,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为25.3%和27.8%,2003年为26.5%。当经济增长率下降时,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及其它相关制度刺激投资,投资快速上升;经济过热,政府开始控制投资,投资增长率下降,GDP和消费增长率随之下降,出现了投资过热-通胀-宏观调控-经济增长放慢(90年代表现为通货紧缩)的怪圈。(图1.2):1981-2005(一季度)我国GDP增长率、最终消费增长率和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支出法)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的(/tjsj/ndsj/yb2004-c/indexch.htm)实线、虚线、点划线分别代表GDP增长率、最终消费增长率和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如何分析上述宏观经济波动,现有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传统的AS-IS-LM模型或引入预期的Phillips曲线-IS-LM模型,这类模型的给出主要归功于Keynes(1936)、Hicks(1937)、Phillips(1958)和Lucas(1972, 1973)。在这类模型中,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大的冲击(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货币冲击),政府可以利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抹平经济波动。第二类是RBC(Real Business Cycle)理论,这类理论的提出主要归功于Kydland和Prescott(1982)、Long和Plosser(1983)等,在这类模型中,外生的、小的技术冲击可以通过积累,产生与真实经济类似的大的波动。通过适当的修正,这类模型也蕴涵财政和货币扰动可以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在名义粘性假定下,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来抹平经济波动。第三类是内生商业周期理论,即认为经济波动可能是经济模型内生产生的,即使没有各种外生扰动源,宏观经济也会展示出波动性,参见Behabib和Rebelo(1995)。第四类是政治商业周期理论,即认为经济波动是由于各执政党为了自身利益,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导致宏观经济相应地发生波动,见Alesina(1987)等。在上述各类波动模型中,都假定了经济是均衡的,即个体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相互作用,使得供给等于需求,并由此产生出均衡价格。在分析我国经济的短期波动时,市场均衡假定是值得怀疑的。9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上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经济,这只需从非Walras均衡理论在当时极为流行上就可以看出; 1992年到1996年间我国投资增长迅猛,几年内生产能力增加了近两倍,同期消费的增长只有50%,于是我国突然从短缺经济变成过剩经济,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货紧缩出现。2002年以来,我国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2002年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由2001年下半年的83%上升至86.3%,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比重由2001年下半年的17%下降到13.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2003年在统计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十六类商品中只有四类价格是上涨的,其他十二类商品的价格继续下跌(见林毅夫(2005)。这四类商品分别是:农产品、金银珠宝、印刷品、出版物和燃料。2004年除了上述四类商品之外,价格上涨的商品增加了两类:一类是饮料,另一类是建材;其他十类商品,全部都是制造业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品、电器、通信等等,价格从1998年起已连续下降了近100个月。本文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外生储蓄率的、Keynes-Wicksell型、非均衡多部门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这类模型比较少见(见Orphanides和Solow (1990),在这类模型中,市场并不一定能出清,存货投资的存在可以影响到物价的变化;其缺陷是其缺乏微观基础,属于ad hoc模型。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节介绍,第二节建立模型,第三节利用模型来分析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宏观经济波动,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二、模型的建立这一节我们来建立一个储蓄率外生的、Keynes-Wicksell型、非均衡多部门宏观经济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假定储蓄率s外生给定,整个经济可以被人为地分为三个部门,消费品生产部门、资本品生产部门(主要指机器设备、厂房等)、原材料和能源部门;我们假定各类商品的供求并不一定平衡,商品价格的变化依赖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生产规模(产能)、对价格的预期和总物价水平。KeynesWicksell模型中经常被使用。1、总需求:假定消费品的需求服从:,。(2.1)其中和分别为t期经济中对商品的总需求和商品的净出口, 为t期经济中的总产出或总收入,为商品的t期价格,为基于t期信息下的条件期望,为关于商品的需求冲击, 、是两个参数。(2.1)蕴涵,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与经济中的总收入正相关,总收入越高,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越高。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还依赖于该类消费品的预期物价变化,当预期商品未来物价会上升时,人们对该类商品的需求上升;对普通消费品而言,这种需求的上升主要源于替代效应;对住房等兼有资产性质的消费品而言,需求的上升除了源于替代效应外,还源于人们的投机行为。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还受到进出口的影响。此处我们引入需求冲击来表示偏好变化等其他会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假定对资本品的需求主要依赖于经济中的投资规模和资本品的净出口,可以表示为: 。 (2.2)其中和是t期经济中对资本品的总需求和净出口,是经济中的投资规模,是对投资品的需求冲击。由三个部门的投资规模共同决定,可以表示为: 。 (2.3)其中、和分别是t期对类消费品、对资本品和对能源及原材料的投资。它们分别服从: , 。 (2.4.1) 。 (2.4.2) 。 (2.4.3)其中、和为t期各类商品的资本存量,、和为t期各类商品在正常规模下的资本存量。(2.4)式蕴涵,t期经济中各类商品的投资量与该类商品的预期价格上升正相关(扣除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负相关,与该类商品的相对价格正相关,并依赖于该类商品的整体生产规模和贷款获得的容易程度。 假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以总供给来刻画),可以表示为: 。 (2.5)其中是整个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是能源和原材料的净出口,是需求冲击。经济中的总需求由这三个部门的需求共同构成: 。 (2.6)其中是t期经济中的总需求。2、总供给:假定消费品的供给演化服从: ,(2.7.1)其中是t期商品的总供给,它与相对价格正相关,同时还依赖于该类消费品的生产规模,我们以来刻画生产能力的过剩,其中为t期资本存量,为t期正常规模下的资本存量,代表t期对商品的供给冲击。资本存量的演化服从: ,。 (2.8.1)假定对资本品的供给服从: , (2.7.2)其中是t期对资本品的供给,它也依赖于相对价格正和该类商品的生产规模,我们以来刻画生产能力的过剩,其中为t期资本存量,为t期正常规模下的资本存量,代表t期供给冲击。资本存量的演化服从: 。 (2.8.2)假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服从: , (2.7.3)其中是t期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总供给,它也依赖于相对价格正和该类商品的生产规模,我们以来刻画生产能力的过剩,其中为t期资本存量,为t期正常规模下的资本存量,代表t期供给冲击。资本存量的演化服从: 。 (2.8.3)在(2.7)和(2.8)中的参数和依赖于生产成本、技术和管理等各种因素。经济中的总供给等于这三个部门供给之和,记为: 。 (2.9)其中是t期经济中的总供给。3、物价变化:考虑到我国经济近20年的现状,我们假定市场并不能出清,存在着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情况,而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不仅依赖于总物价水平,还依赖于市场供求和生产能力是否过剩。假定消费品、资本品和能源及原材料的价格演化分别服从: ,; (2.10.1) ; (2.10.2) 。 (2.10.3)其中、和分别为各类商品的库存,其演化服从:,; (2.11.1); (2.11.2)。 (2.11.3)此处、和分别为三类商品在t期的超额供给。为简化讨论,我们假定负的存货投资(即无法满足的需求)也存在着折旧。经济中的总物价水平是各类商品价格水平按照GDP中所占份额加权和。市场中成交的商品量可以表示为: ,; (2.12.1) ; (2.12.2) 。 (2.12.3)如此便完成了模型的构造。该模型蕴涵,市场的供过于求与生产能力过剩,可以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商品价格的下降可以影响到企业生产和个体收入,进而导致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出现通货紧缩;当投资增加时,如果增加的足够迅猛,个体收入和与投资有关的行业会出现上升,导致部分行业的供不应求和物价上升,整体需求上升,经济走出紧缩趋势。但如果投资的方向不对,例如,消费品部门已经供过于求,进一步的投资可以短时期内刺激经济,但投资带来的生产能力的过剩会到未来进一步制约经济,导致未来的通货紧缩。三、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下面我们来分析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宏观经济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80年代早期农村居民收入迅速上升,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投资快速增加,纺织业、轻化工业等得到快速发展,因此84-85和87-88年间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该时期的经济过热主要来自于对供不应求的响应。根据(2.1-2.3),由于公众的收入上升,公众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上升,消费品价格上升,消费品市场供不应求导致生产消费品的企业投资上升,企业从国外纷纷引进生产线。在这过程中,消费品价格上升,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上升,导致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由于国内资本品生产部门技术落后、管理落后,对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需求被转移到国外产品上,这时期国有企业中资本品生产企业的效益是最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个体的短视行为,各地盲目引进和盲目投资现象日趋严重,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控制,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增长进入低潮。在该时期,经济过热时,物价上升较快,通货膨胀出现;低潮期,由于供不应求的大趋势没有变,除少数产品外,绝大多数产品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物价水平没有下降。1991-1994年间的投资过热主要在家电业、纺织业等,同时投资过热逆转了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直接导致了1997-2002年间的通货紧缩。92-94年投资品价格指数上涨率分别为15.3%、26.6%和10.4%,相应地93-95年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4.7%、24.1%和17.1%。在该过程中,类似地消费品生产部门和能源及原材料生产部门发展迅速,但资本品生产部门没有得到快速发展。在该过程中,生产能力的扩大和产品的过剩开始出现,但出口的增加暂时抵消了这种过剩。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出口的下降,使得供过于求的状况突现出来,消费品价格下跌,公众收入增长率下跌,消费增长率下跌,GDP增长率和对能源及原材料需求的增长率下跌,出现了能源过剩。图3.1刻画了1990-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演化。单位为亿美元, (图3.1): 1990-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演化,其中直线代表进口,虚线代表出口。本图根据2003年:中国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所附统计数据绘出。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投资过热主要由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公共设施投资带动的,房地产、汽车、建材等投资过热,为了满足投资建设的需要,高耗能的建材行业开工猛增,导致能源短缺,燃料需求增加,同时,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进口价格上升,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燃料价格上涨。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名义增长率为26.7%,投资率达到了42.7%,钢铁、电解铝、水泥的投资增长率分别达到96.6%、92.9%和121.9%;0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继续加快,投资的快速增长使得投资品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强劲,但消费品价格除粮食等农产品上涨较快外,其余仍然比较疲软,甚至还有下降,600种主要商品中仍然有高达80%的商品供过于求。面对房地产的泡沫问题和投资过热,如果政府不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将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膨胀,并最终陷入新一轮的通货紧缩。90年代以来我国之所以出现投资过热-通胀-宏观调控-通货紧缩的怪圈,其根源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80年代,尽管宏观经济也出现过热现象,但商品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并没有出现通货紧缩问题。但90年代以来我国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发展要远快于资本品生产部门,造成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一旦存在新的获利点(比如房地产业),资金将快速疯狂进入,投资迅猛,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终将导致该行业的供过于求。在当前较高储蓄率和产业结构下,要保证市场出清,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惟有两条路径:投资和出口。当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2%,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16% -18%。这种过分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有两个致命的缺陷:1、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会降低本国经济对外在冲击的防御能力,一旦外贸出口受到较大冲击,国内经济便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大的经济波动。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暴发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2、出口增长受国外经济对本国商品需求的限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的增长速度又明显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想依靠外贸增长来长时期地维持当前的增长率,前提条件是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商品需求的增长率不低于我国经济增长率水平,这一点从长期看显然是不可行的。当前我国与西方国家关于人民币汇率之争和其他贸易摩擦便充分反映出了这一点。而在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中,需要正确的投资方向与力度。因为现在的投资蕴涵了未来生产能力的增加,如果投资中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生产能力的增加超过了未来需求的增加,便会导致未来的生产过剩,我国经济当前的怪圈就是一个明证。在较高储蓄率下,如果经济中各部门不能协调发展,资本品部门和服务行业不能与其他行业一样得到长足发展,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打上问号。这一点可以从我们的模型中轻松地看出。由于我国储蓄率较高,因此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商品必须进入到非消费品生产部门和国外市场。由于我国资本品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发展缓慢,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消费品生产部门和能源、原材料生产部门,消费品的生产必然供过于求,惟有靠出口来缓减压力。我国当前正是通过出口消费品,进口资本品,通过一个大循环来维持经济的增长,一旦出口上受到冲击,必然会对经济造成很大压力;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可以缓解这种压力,但现在投资等于将来产能的增加,只会在将来加大这种压力。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很好调整,未来长期通货紧缩趋势将不可避免,也无法走出投资过热-通胀-宏观调控-通货紧缩的怪圈。四、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要从根本上结束我国近年来的投资过热-通胀-宏观调控-通货紧缩怪圈,必须从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入手,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服务业和资本品生产部门的投入,特别是装备行业的投入,努力使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按比例地发展。下面我们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增加资本品生产部门,特别是装备行业的投入。2003年我国进口的各类机械设备达到2000多亿美元,20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万六千多亿RMB,如果我国能在这方面增加投入,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考虑到乘数效应,那么即使在现有经济规模下,我国至少还有3-5万亿的GDP增长潜力。另外如果我国的装备行业不能随着GDP的增长同步增长,核心技术始终依靠进口,那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转变恐怕无法实现,国家的经济命脉将始终受制于他人之手,更不用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和军事强国。因此需要扶持一些重工业基地,提高我国装备工业的竞争力。当前与消费品生产严重过剩相对应的是我国装备企业的相对萎缩,主要原因是我国装备行业技术含量低,效率差,体制僵化,发展缓慢,很难同国际同类企业进行竞争,无法满足国内产业升级的需要,从而新增设备,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振兴我国的装备工业显得日益迫切。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以设备制造为龙头,联系着材料、电子、零配件加工等一批行业,装备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装备工业的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也使得我国经济对国外技术存在太高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会导致经济结构的脆弱,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国家需要实施技术装备国产化战略,通过对装备企业的扶持和改造,形成新的增长点。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德国为68%,法国为71%,英国为70%,意大利为68%)。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吸收大量的富裕劳动力。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达到美国1970年的水平,那么第三产业可以吸收总就业人数的40%,这要比我国2000年的27.5%高出12.5%,如此一来,当前通货紧缩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就可以基本上得到缓解3、政府税收政策应该鼓励技术开发部门的投入和高技术产业的投入。要保证消费品市场的出清,投资就必须分流,不能主要集中在消费品生产部门。考虑到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增长,过分的资本积累将导致宏观经济的动态无效,因此要保持经济长期地以一个较高的速度持续稳定地增长,必须加大技术开发部门的投入。4、改善农村的落后状态,增加广大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为此需要积极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推进农村税费改制,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合理的中小城镇布局;保证民工的合理待遇,增加民工收入。5、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我国当前不协调的经济结构的产生源于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我国的劳动力素质仍然是较低的;巨大的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给)使得高技术产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行业无法得到快速发展,这种现象必将进一步约束我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的投入,使得整个民族的素质都得到较大提高。尽管这些领域的投入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不如形象工程可以炫耀,但这对于我国经济能否长期高速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的宏观调控时期,政府可以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来拉动需求,以保证在挤出房地产泡沫和减少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时经济不产生萎缩。6、适当引导消费品部门的生产。消费需求疲软并不表明所有的消费品生产都供不应求,一些行业或产品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有些公众需要的产品可能市场还没有发现,政府可以建立一些研究单位,定期发布各行业的相关信息,以避免在某些行业盲目发展、盲目竞争。参考文献:林毅夫:“林毅夫称通货紧缩将难以避免 农村消费待激活。”见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6日(参见)。Alesina, A. (1987),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a Two-Party Systems as a Repeated Gam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2(3): 651-678.Behabib, J. and Rebelo S. (1995), Endogenous business cycle model,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Hicks, John R. (1937). “Mr. Keynes and the Classic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Econometrica. Reprinted in J. R. Hick, Critical Essays in Monetary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Keynes, John Maynard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Reprinted Harbinger,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4.Kydland, F. E. and E. C. Prescott (1982).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 (6): 1345-1370.Lucas, Robert E. Jr. (1972). “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4: 103-124.Lucas, Robert E. Jr. (1973).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Output-Inflation Tradeoff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3(3): 326-334.Long, John B. and Charles I Plosser (1983). “Real Business Cycl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1: 39-69.Orphanides, Athanasios and Robert M. Solow (1990). “Money, Inflation and Growth.” Handbook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0), Volume II, edited by B.M. Friedman and F.H. Hahn.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North-Holland; Amsterdam, New York, Oxford, Tokyo.Phillips, A. W. (195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 of Money Wag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957.” Econometrica 25(November): 283-299解析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一个基于Keynes-Wicksell非均衡模型的讨论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外生储蓄率的、Keynes-Wicksell型、非均衡多部门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发现产业结构失衡是造成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投资过热-通胀-宏观调控-通货紧缩怪圈的根源。关键词:经济波动、Keynes-Wicksell模型、投资过热Analysis on the Source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 in ChinaBased on a Keynes-Wicksell Non-equilibrium Model.Abstract: In 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节 创建表格与数值计算说课稿初中信息技术人教蒙教版2021七年级上册-人教蒙教版2021
- 2025年中国甘蔗基PET瓶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4.1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作业(统编版2024)
- 1.1.1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陆兼备的大国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口腔医保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氟化镧(LaF3)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What's the matter第2课时说课稿 译林牛津版
- 6.3碳达峰与碳中和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 保卫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5.1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
- 面向未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5年版)》解读
- 2025-203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流量计培训》课件
- 酒店残疾人服务工作流程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讲稿专家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之第三讲 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 公路工程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 蜗牛与黄鹂鸟(课件)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 3.1水循环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DB11∕1450-2017 管道燃气用户安全巡检技术规程
- JTG G10-201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