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培养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关系刍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培养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关系刍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培养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关系刍议.doc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培养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关系刍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关系刍议摘要:在新改革的浪潮中,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应该是“语言”“文学”并驾齐驱,双管齐下的。而如何在对语言文化现象的梳理探究过程中,既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又丰富他们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并夯实他们的基本语言运用、鉴赏能力,或许成为今后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或许是检验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种依据吧。成语作为汉语语言文学的瑰宝,它既离不开语言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更离不开文学角度的润饰,及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学“生命力”。本人在教学构思中抓住了这些特征,并结合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的认知特点,制定了成语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时撰写了这篇论文。关键词:梳理探究 双基教学 培养兴趣 新理念正文:记得在我儿时有这么一个故事。寺庙里有一个和尚肚子很饿,他吃了第一个馒头,可肚子没有饱;他又吃了一个;但是肚子还没有饱;最后他吃了第三个馒头,这回终于饱了。这个和尚恍然大悟:早知道只要吃第三个馒头能饱,我何必吃前面两个馒头呢!我们的课改能这样吗?如果只靠单纯培养兴趣,一堂课上得琳琅满目,别开生面,但是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两个“馒头”却没吃饱,这样的教育还是不行,因此必须在丰富基础知识和夯实基本能力的大前提下,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我们新课改、新理念下的最终目的。新的人教版教材中虽然融入了“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些新颖生动的模块,但不可或缺地保留了传统的 “阅读鉴赏”模块。可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一年到高二年的上学期的上半段时间,要把传统的“阅读鉴赏” 模块中每篇课文教完,已经是把有些课文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了,更何况是每册的“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三个模块(五本必修书共15个模块)呢?这时我通过基础知识测评(其中包括一次模拟的普通话等级水平测试),却发现近50%的同学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基础知识并不见得十分丰富,而基本能力也不见得十分扎实,当然这里我们不排除本人教学技能不足的因素。但关键是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一则我们都太高估孩子们的知识接受能力了,也就是说每一块海绵的吸水量是不同的,而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吸水量却在远我们的估计之下,很多老师都坚信孩子们“个个海量”!况且这块海面还得吸5本必修数学、5本必修英语、2本必修物理、2本必修化学、2本必修生物、3本必修历史、4本必修政治、3本必修地理!天啊!这包括5本必修语文在内的31本书,如果加上所有选修教材的总厚度估计有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那么高了!所以我们只能坐下来细心反思,我们的目的和途径到底是什么?经过上下求索,我终于明白了。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都不约而同或者说情有独钟地倾向于属于基本能力的“文”,即文学鉴赏或作文创作;至于“语”所谓的语言梳理探究和表达交流则相对薄弱。但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作用则更为明显突出,更加深远些;尽管很多人从中还无法直接察觉到是自己的语言能力在发挥着作用。但是,这可能也是你我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教授和文学领域的工作者很不情愿看到的一种情况。前不久,我曾经对非涉及语文行业的人群做过一番简单而有趣的调查。调查的人群主要是已在社会上工作的年轻人。询问了他们有关以前中学学习语文的印象。可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说高中语文都不怎么读。有的说以前语文课上教的知识很多都忘了;而有一部分人充其量只记得一些纯印象的语文常识,比如对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还略微有点印象;有的甚至说当时学那些诗歌鉴赏技巧纯粹是高考的手段,而如今觉得这些东西在生活中一点作用也没有。那么,我们不由要问这些人他们现在任何语文技能就都荡然无存了么?在我顺便问及一个年轻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时,他竟用夹着个“普通话成语”的“流利方言”告诉我:“近来阿都1觉得有单薄2浑浑噩噩的。”这时,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尽管他忘记当年的诗歌鉴赏技巧,但毕竟他还会用国语清楚地说“浑浑噩噩”一词,而更重要的是他对“浑浑噩噩”的科学含义十分清楚,而且能在平时的语言交际中脱口而出!所以我发现,他文学鉴赏欣赏方面的能力可能有所遗忘,甚至全都忘了,但是他语文语言运用的某些能力却在生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所以我们又回到我们的教育思考上来,我们的“国语教学”就不得不既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兴趣,又得丰富他们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夯实他们的基本语言运用、鉴赏能力。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至少能够像前面所说的那位年轻人虽然丢了“诗歌鉴赏欣赏”的这粒芝麻,却还能留住懂得用成语“浑浑噩噩”的这个西瓜。3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的结论:“能力为体,兴趣为用;通过梳理探究以兴趣激发潜能,以能力提高兴趣。”(如图1)图1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呢?接下来,我就我所开设的梳理探究课成语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做以下论述: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地认识成语(或者是一种语文现象),并通过整理已学过的汉语成语,对现有的成语知识进行梳理和再积累。而所谓的梳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或依据来进行科学分类,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目的。其次,面对如今许多文化人大量滥用成语的现象,我们要促使学生根据上面的知识先懂得对这些现象大胆质疑,剖析谬误,然后让自己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以达成意想不到的语言书面运用和口头表达的目的,并能够得心应手地、规范地使用汉语成语,懂得成语改错,成语造句。再次,孩子们通过前面的积累和梳理对成语的形成,成语的构成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抓住孩子们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心理,这是一把相当重要的“心灵钥匙”,如果我们把钥匙交给孩子们,他们就会拿起这把“钥匙”,亲自,而且非得亲自去打开中华成语中蕴涵的无穷宝藏。这无穷的宝藏包括广识、修身、达礼的知识,甚至是治理天下的学问。通过“名著导读”,孩子们知道古代有赵普靠半部论语治理天下,而今天孩子们要靠一部中华成语词典报效祖国。同时还让孩子们还从中华成语词典这么一部“百科全书”中领略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明,并对祖国的文化萌生十分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在培养孩子们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层面上,达成了一种十分微妙的真正融合。最后,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培养同学一些民间关于成语活动的兴趣,如写成语对联、猜成语灯谜、填成语九宫格、表演成语故事等。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成语知识储备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领悟了素质教育的“精髓”!而在今年元宵的佳节,我开设的趣味谜语研究性学习课程班的学生们,都纷纷发短信告诉我在文庙猜中了许多灯谜,其中成语灯谜不在少数。但是,无论我们这种方案理论上如何科学,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操作来检验它的可行性,否则都只能是纸上谈兵、雾里看花。因此在“微操”(即细微的教学操作)上,我们就不能忽视一些十分重要而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缺乏了兴趣激发下的双基教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下,也能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但这大多数的知识属于“被动记忆”,也就是“被动记忆”在“艾宾豪斯记忆曲线”中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但是在兴趣的驱动下的学习,双基往往掌握的较为牢固。所以如果不注意这些方法,不光大大扼杀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可能受到毁灭性的削减!这些方法主要是:1、竞赛展示法: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欲望和一定的模仿能力,用竞争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快乐竞争的氛围中获得知识。2、启发分析法:让同学们阅读巧妙使用成语的精美文段、句子,让孩子们说说读后的感觉,然后帮助学生一同概括,使用成语的好处。同样的,让同学们阅读滥用成语的文段、句子,启发孩子们说出句子当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帮助学生一同概括,错用成语的可笑类型或错用成语遇到的笑话等等。3、逻辑思维法:从具体的文学文化现象分析出抽象本质,再利用本质来指导和认识现象,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和培养学生对文学文化现象的敏感度和尝试自主分析的能力。4、总结归纳法:在刺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大量成语和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课堂知识交流之后,帮助学生大胆地去归纳总结今天成语在生活中的作用,自己通过整理得到的收获,对待生活中滥用成语的文化现象应抱以什么样的科学态度等。采用同样的方法,我还做了另一堂课的梳理探究尝试:完整看过红楼梦4想看一下红楼梦能背葬花吟中一两句能对其中一个人物评价能从“判词”明辨12金钗梳理探究前6%28.7%2.7%60.3%10.7%梳理探究后24.6%554.6%15.3%88.3%79.3%以上百分比以三个班级的150学生做问卷统计我们可以对比发现梳理前后的变化: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兴趣较以往浓厚了,受到古典名著的熏陶的学生略有增多,运用小说鉴赏的技巧结合自己感受“百家争鸣”地评价小说人物的同学也多了。那么,我想这些学生如果将来走出大学,投身社会工作,那么那时当问及他们看到中学时学语文感受时,或许有些做了母亲的妇女还会说:“那阵子,我还曾为黛玉的死三天吃不下饭呢!”或者某些男生还会说得出水浒传中108将的不少诨名呢!综上所诉,如果忽视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梳理探究兴趣,而一味地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过于强调传统第一模块“阅读鉴赏”的常规教学,那新课程改革无异于“旧瓶换新酒”,“走老路”,这样注定迟早要失败。这也就是许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法的老教师无法接受“新课程”“新理念”的症结所在,而且他们往往用高考的“一条鞭法”来十分功利地反诘你不能适应高考。那么,我们又不由要问这些“鸿儒学究”们,我们教语文的最终目的,原来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不是教导他们利用语文理解阅读的能力去指导今后各学科的知识学习,难道是为了那么一张“根本不可能完全考察学生所有语文水平”的高考考卷么!“新”并不等同于全盘否定过去,我们正是在兼顾前面两个“大馒头”的前提下,如何让“第三个馒头”吃得更“津津有味”一些啊!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新理念,让我们将来的“语文教育教学”,或者我更愿意叫“国文教学”,在人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交际中,不论是语文的文学性,或是她的工具性,都得到最最充分的体现,作用都得到最最广泛的发挥,并时时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学魅力”。参考书目:学习与兴趣(作者:前苏联心理学家 西索洛维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