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三章脾胃系第七节泻泄.ppt_第1页
课件:第三章脾胃系第七节泻泄.ppt_第2页
课件:第三章脾胃系第七节泻泄.ppt_第3页
课件:第三章脾胃系第七节泻泄.ppt_第4页
课件:第三章脾胃系第七节泻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 泄 泻,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一、定义:,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 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一)病名 1.濡泄: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的泄泻。 2.飧泄:泻下完谷不化。 3.注下:大便如水样向下倾注。 4.大肠泄: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5.溏泄:指泻下清稀垢秽。 6.骛泄:指泻五水粪相杂,色青黑如鸭粪。 7.滑泄:久泻不禁谓之滑泄。 8.难经五泄:指胃泄、脾泄、小肠泄、大肠泄、大瘕泄。 9.大瘕泄: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二)治法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中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故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三、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 2饮食所伤 3、情志失调 4病后体虚 5禀赋不足,病因病机,二、病机小结,基本病机变化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 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最大,但可夹寒、夹热、夹滞。,生理情况下:1、脾主运化,喜燥恶湿 2、大小肠司泌浊、传导 3、肝主疏泄,调节脾运 4、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病理情况下: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则发生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为什么说脾虚湿胜是泄泻发生的关键?,答案: 因为脾主运化,为制水之脏,喜燥恶湿。而泄泻的发生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谓“湿胜则濡泄“。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所以说脾虚湿胜是泄泻发生的关键。,四、诊查要点,(一) 诊断依据,1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 样,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 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或情志 等因素诱发。,(二) 病证鉴别 1、泄泻与痢疾,2泄泻与霍乱,(三)、相关检查,1、粪便检查比较重要,显微镜下粪检包括观察血细胞数及 病原体;粪便培养可找出病原菌等。 2、慢性泄泻可行结肠内窥镜、小肠镜检查; 3、慢性腹泻可考虑做结肠钡剂灌肠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以明确病变部位 4、腹部B超或CT检查有助于胰腺病变、腹腔淋巴瘤等疾病 的诊断。 5、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也 可引起腹泻,可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五、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凡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 2、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属虚证。 3、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多属寒湿之证; 4、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湿热证。 5、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饮食不当,或劳倦过度即复发,多以脾虚为主; 6、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复发,多为肝郁克脾之证; 7、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酸肢冷,多为肾阳不足。 8、泄泻而饮食如常,说明脾胃未败,多为轻证,预后良好; 9、泻而不能食,形体消瘦,或暑湿化火,暴泄无度,或久泄 滑脱不禁,均属重证。,(二) 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暴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分别采用温化寒湿和清化湿热之法。 久泻-以健脾为先,或抑肝扶脾,或温肾健脾。,(三)、证治分类,1、暴泻,(1)、寒湿内盛证 主证: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 兼证: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舌脉: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治法:散寒化湿。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代表方 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紫苏、白芷 苍术、茯苓、半夏 桔梗 陈皮、木香、厚朴、 大腹皮 解表散寒 化湿除满、健脾宽中,散寒化湿,(2)湿热伤中证,主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 气味臭秽。 兼证: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清热燥湿,代表方 葛根芩连汤 黄芩、黄连、苦参 、葛根 车前草、茯苓,增强利湿之效,清热利湿,(3)食滞肠胃证,主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兼证: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脉: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 治法:消食导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代表方 保和丸加减 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 茯苓、半夏、陈皮 酒食 肉食 面食 食热,消食化积,宽中除满,2、久泻 (1)脾胃虚弱证,主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 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 兼证: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人参、白术、茯苓、 甘草、山药、莲子肉,砂仁、陈皮、桔梗、 扁豆、薏苡仁,(2)肾阳虚衰证 主证: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 暖,泻后痛安, 兼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代表方:,四神丸加减,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 附子、炮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五味子、赤石脂、禹余粮,(3)肝气乘脾证 主证: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 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 兼证: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 舌脉:舌淡红,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白术,健脾补虚,养血柔肝,理气醒脾,升清止泻,白芍,陈皮,防风,抑肝扶脾,六、预防调护,1、起居有常,注意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志,慎防风寒湿邪侵袭。 2、饮食有节,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 3、急性泄泻病人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临证备要】,“健脾”与“运脾”灵活应用。 久泻不可利小便。 不轻易用补、涩法。 注意寒热夹错,虚实兼见需辨明标本。,选择题 1引起泄泻的病因病机,尽管复杂,但关键是( ) A、肝脾不和 B、脾虚湿胜 C、寒邪内侵 D、饮食不洁 E、以上均非 2下列哪一项不是脾胃虚弱泄泻的特点?( ) A、大便时溏时泻 B、大便夹有完谷不化 C、稍进油腻食物诱发 D、面黄肢倦 E、腰膝酸软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实证泄泻的特点?( ) A、病程短 B、腹痛急迫拒按 C、泻后痛减 D、完谷不化 E、起病急 4患者感受寒湿后,出现泄泻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白腻,脉濡缓,方选( ) A、新加香薷饮 B、藿香正气散 C、胃苓汤 D、香苏散 E、纯阳正气丸,病案分析,林某,男性,18岁。3天前因军训淋雨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一日十余次。大便前腹中肠鸣。脘闷食少,小便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四肢酸痛,苔白腻,脉濡缓。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药量。,答案: 中医诊断:泄泻 证型:寒湿泄泻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剂:藿香正气散 藿香12g、陈皮10gg、紫苏12、甘草5g、 桔梗12g、茯苓15g、川朴8g、大腹皮15g、 法夏10g、神曲10g、白芷12g、白术12g、 生姜10g。,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