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课改前行中的困难与探索_第1页
初中英语新课改前行中的困难与探索_第2页
初中英语新课改前行中的困难与探索_第3页
初中英语新课改前行中的困难与探索_第4页
初中英语新课改前行中的困难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初中英语新课改前行中的困难与探索 初中英语新课改前行中的困难与探索 冯庆萍 当前初中英语课改是与以前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对抗和较量,它既是新方法和老方法的较量,也是教师新思维和老思维的较量,既然是较量,当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问题一:教师理论与行动不平衡,教师新方法运用与学生知识结构掌握有机结合点难以找寻。 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很多老师对于英语课改理论很熟悉,并能在公开课、展示课中贯穿这些理论,然而在平时上课时,教师们依然用“老方法”、“老课堂”模式,老师讲,学生记,强调语法系统法,题海战术,搏取分数,这让课改处于表面现象。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师不知道怎样操作课改,不知道什么地方该“小组活动”,不知道“小组活动”怎么才能不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小老师”们更是不知道知识点、单词、短语如何才能讲清楚;也不知道合作探究重在句型操练、还是语法探究?如若合作探究语法,那么英语课就是语文课了;如若探究句型,那么学生没法考试了。 问题二:教师教学中课堂与生活严重分离,英语教学2 / 7 在生活中的应用难以施展。 联系生活教育是课改一个重点。有些英语老师为追求分数只讲考 点、短语用法,而忽视生活与英语学习的融合。如何使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使用英语、运用英语,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 问题三: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活动肤浅,自主活动与教师点拨难以平衡。 如今的新课程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只有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小组讨论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教师似乎只是“看客”,稍有点拨,也是“不痛不痒”,课堂上一会唱歌、一会表演、一会展示,整堂课忙个不停,但是静下心来时,才发现学生头脑空空,这种教学难道我们该提倡吗? 问题四: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英语课改在小学与初中的障碍难 以统一。 现在我市要求三年级以上小学全部开设英语课,甚至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按理说初中英语教学该简单了,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从我本期接收的七年级两个班学生来看,不是很理想。第一堂课我让两个班的孩子默写 26个字母,只有几个同学全对,大半是书写不规范或与中文拼音混淆。由此可见小学英语形同虚设。开了等于没开,学了等于没学。小学英语要求达到 600 700 字词汇以及 50条常用短语句型,初中教材是与小学教材衔接的,因为小学英语3 / 7 未落实,那么初中英语就有一个空白地带。另外,初中、高中均实行课改,但小学高年级未 实行课改,这就使好几个年级的学生出现“课改真空”,因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严重脱节,这样的状况使得英语教学的所有压力都留给了初中教师。 面对英语课改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作为一名从事课改的一线教师和全国各地英语教师一样,都在爬坡、拐弯,都还有许多困惑。初中英语课改要想调动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参与的确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把我在英语新课改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几点体会提供给大家参考,与课改道路上一起前行的各位同行共勉。 1 语法学习和句型学习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之间的瓶颈。 英语课改 ,关键在于要使语法教学和句型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高效点拨有效统一,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例如:在七上 unit9 1b-1c的教学中 , 主 要 掌 握 的 句 型 -what´t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在教学中我就设计三张关于颜色、食物、运动的图片。引领学生回答我 提 的 问 题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food/sport ? 让 学 生 回 答 My favorite color/food/sport is 同时在问答中我还会加入同义句4 / 7 的替换: what color/food/sport do you like best?然后教师 引导学生回答 I like best。通过三张图片熟悉了同义句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先展示活动基本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 My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然后设计情景挖掘出; what´s his/her favorite subject? His/her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后两个句型是根据教材拓展出的,或预设的句型。在小组活动中,要求学生尽量尝试用同义句 what subject does he/she like best ? He/she likes math best 。小组活动结束后,要求一半的小组展示对话,其他小组倾听并记录错误,每一小组展示完毕后另一小组纠错。对展示组小组加分,纠错组个人加分。通过小组展示和点评、纠错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常见的错误是; I/he/she favorite subject is favorite 读 音 不 正 确 同 义 词what´s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学生的纠错点评后,我们就归纳提升出下列内容; favorite前要用形场代或名词所有格。 what´s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中有助动词 do,不能再用“ Be”动词, what´s your/his/her/ Li ming´s favorite subject ?=what subject do you/does he/she/ Li ming like best ?。这就让小组活动和教师点评有机结合,让句型教学和语法教学有效统一。展示让学生找到了成就感,学生自然会对英语5 / 7 充满信心,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其他同学也会受到鼓舞,从而达到课改目的。 2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关系,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使生活中有英语学习,英语学习中有生活,让学生们感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When is your birthday?”中,教师就应该布置学生做两个课外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叫孩子们回家用英语问父母的生日 When is your birthday?,向父母展示课堂内容的同时,记住父母的生日,和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同时引导孩子们记住英文父母生日,培养孩子孝心,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第二个活动是教会孩子们英文做一个 Calendar(日程表),并用英文注明活动名称及日期。该单元通过这两个联系生活的活动让学生们提升了情感价值,同时又在活动中掌握了各种活动英语词汇、序数词、日历的做法,就让知识在生活和课堂中达到了高度的统 一,从而赋予了英语教学灵气和生动,这种课堂教学才是真实而丰盈的。 3 加强课堂前瞻性设计,让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拨完美结合。 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中仅是个旁观者吗?不是。教师6 / 7 是活动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教师设计、引领、指导、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身对该话题或单词用法的学习,探究得出结论。教师在小组讨论,探究时要质疑,引领,点拨,归纳,提升,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拨高度统一。 课堂活动犹如人生,没有精心的设计是不可能精彩和完美的。为避免学生“课堂忙不停,课后脑袋空”的现象发生, 教师应该预设贴近真实生活的课堂活动,追求精彩和完美的课堂,在活动的重点环节进行多角度设计,使学生既能在新课改中做到快乐学习,同时又能牢固掌握课程的句型结构和语法知识。例如:我们在上新目标英语七上 uni 7 section A 时,教师就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预设活动中顾客不满意售货员推荐的颜色的句型 I don t like red yellow, I like blue,和大小不适合的句型( It s too big small short long for me, please give me a bigger smaller shorter longer one)以及觉得价钱贵( I think it s expensive)的句型,让学生在对话中更贴近真实生活,更丰富,更有吸引力,而不是机械重复表演。在自主活动和探究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动脑挖掘出更深层的不同的东西,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让课堂动态、发展、又有个性。 4 强化小学与初中课程的衔接,让课改精神始终贯穿7 / 7 中小学英语教学。 为避免小学、初中英语脱节,我认为小学英语就应该成为统考科目,这样家长和孩子就会增强对英语的重视。其次应该在小学就学英标 ,让孩子们从一接触英语就知道英语单词、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