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赏析5000字.doc_第1页
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赏析5000字.doc_第2页
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赏析5000字.doc_第3页
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赏析5000字.doc_第4页
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赏析5000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赏析5000字 在兵营军训的零碎记忆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又开始了,这些年来经自己佩戴大红花送去当兵的小伙子也有不少,看着那些稚嫩而又充满活力和憧憬的脸庞,不由得又想起了20年前在兵营军训的点点滴滴。 奔赴军营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学校规定凡是大一新生都要到军营进行为期45天的封闭式军训。 记得报到那天,我们刚放下行李,系里的辅导员就召集我们宣布了这一规定,并告诉我们这个兵营在湖北与河南交界一个很偏僻的山坳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而且我们的军训和生活完全按新兵要求对待,要有思想准备。当时大家都意气风发,谁也不当一回事,有些人还盼望着可以早点启程。 到校后的第三天傍晚,在学校饱餐一顿后,我们带上干粮,军训之旅正式开始了。 在火车呆了差不多十个小时后,我们来了一个叫应城的小县城,那里的样子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当时大家在火车站广场上三三两两地围着,大声地说笑着。接着一辆辆军用大卡车开了过来,把我们装了上车,没有车蓬的车厢里水泄不通。记得当时有点雨,天气也开始变凉,清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而车厢里的拥挤却使穿着毛衣的身子热得出汗。车队开出县城后,村子和行人越来越少了,大家突然都安静了下来,仿佛若有所思。 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了五六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进入了营地。 营地的官兵整整齐齐地列队迎接我们,并按照事先已经编好的连排班秩序,抢着帮我们扛背包、拿行李,和我们说着笑着,大家的心里都热乎乎的,一路上的疲惫和不快一扫而光,营房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融入兵营 真正在军营里住了下来,我们发现,除了严格的训练,军营里的生活也远比我们想像的艰苦。 最难熬的是早上的出操。每天早上5点30分,营地的军号就会准时响起,无论你是否睡得正香,这时都必须马上起床,来不得半点磨蹭。 15分钟后,我们准时在操场上集合完毕,教官会带着我们围绕操场跑10圈,估计不少于3000米。刚开始,有不少同学跑得脸色发青,实在跑不动了也只能稍稍停下来一会儿,最后还是要坚持跑完,因为只要连队里有一个人没完成任务,大家都不能进行下一项内容,包括吃早餐。 然后,休息10分钟后,我们回到寝室,在5分钟内把被子叠成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叠被子要符合要求很不容易,刚开始的几天,我们不少人的被子都因为叠得不好而被教官扔在地上,大家空着肚子在地上反反复复地叠,直到被子叠得棱角分明才能罢休。 无论是早餐,还是正常的饭餐,尽管大家已经是饥肠辘辘,都还是要排着整齐的队列,唱着歌,一起到饭堂。饭堂里没有桌椅,大家就以班为单位,围成一圈,蹲着吃。早餐和正餐的时间都有限制,时间一到,饭堂就会关门了。 早餐后30分钟,是大家最快乐的自由时间,然后就是严格的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班上的小段子他们精力充沛,经常利用这段时间踢会儿足球解解瘾,我们则喜欢躲在树荫下美美地睡一会儿。下午是军事训练或上军事理论课,一直到傍晚17点30分。晚饭后,也有大半小时的休息,然后19点就要准时集队在营地空地上看新闻联播,之后可以继续看一会儿电视,或自由活动。22点就营地就会准时关灯。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只有星期天可以自由休息,但绝不能私自离开营地。 由于位置偏僻,营地基本上没有外人进出,食品物资都要靠炊事班开车到数公里以外的集市进行采购和补充。因此,营地的伙食很简单,早餐不是净面条就是像酒碗一样大的馒头,外加一点榨菜,有时会有包子,白稀饭任吃。午餐主食是面条和白米饭,份量不限,只要不浪费就可以了,菜式基本上是固定的,粉条猪肉或土豆丝炒肉片,一个星期有一次加菜。 当时大家都在长身体,平时训练消耗也比较大,特别能吃,往往一大盘食物吃得干干净净,过一会儿又饿了。营地里有商店,但很简陋,就像我们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合作社,除了极普通的日常物资,基本上没有其他东西可卖,但物品很便宜,最好的饼干也只不过每大包一块多钱。糠巴巴的饼干,平时简直无法下咽,但肚子实在饿得厉害,不少同学还是偷偷地去买。晚上关灯前,有些军属也会偷偷地在营房前做一些饺子来卖,五角一碗,非常抢手。记得班里年纪最小的峰经常光顾,有一次关灯了来不及吃,就把碗藏在床底下,结果被教官发现连碗带料没收,害得第二天连吃饭的家伙都没有了,峰痛心疾首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们所在的连队营地只有两口井,没有外接自来水,用水比较紧张,除了保证饮用水,其他生活用水都有所限制。洗冷水是必然的,因为人多,有时还轮不上洗澡和洗衣服。每天军训都必须穿的迷彩服,晚上轮不上清洗时,第二天又穿在身上,臭烘洪的。时间一长,迷彩服上还结了白白的一层盐渍。 口渴了,我们就会跟着教官直接在水龙头接水或在水井打水喝,随后嚼几颗生的蒜头。生的蒜头有消毒作用,军训期间大家都极少闹肠胃病。 在营地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家还是很开心地融合在一起了。封闭的军营,使得五湖四海、操着各种方言的学子们更贴近了。安徽的老朱和阿龙、湖北云梦的喻头、山东的黄华等,都是从进军营的第一天就成了好哥们,直到现在还常常互相惦记着。 艰苦训练 当年上高中时参加过军训,以为是很辛苦的事情了,但真正在兵营进行军训时,才发现当初的军训太轻松了。 学习标准姿势是军训最基本的要求,往往一个动作就要反复练习好几个小时,胸稍有一点不挺,腹稍有一点不收,臂稍有一点不直,腿稍有一点弯曲,教官的教鞭就会毫不留情地落在身上,而且要马上出列,在全班同学面前保持同一姿势不少于十分钟。当时当地的天气是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晒得猛烈,训练的地方虽然有一点树荫,但完全没有一丝丝的风。大家热得特别难受,身上的迷彩服常常是湿得可以拧出水,但过一会儿又被毒辣辣的太阳晾干了。 匍匐前进也是一项主要的军训内容。我们要拿着枪,趴在操场上,像蛇一样快速向前蠕动,动作要协调,姿势要标准。为了检阅时迷彩服干净整齐,教官要求我们匍匐前进训练时挽起衣袖和裤腿,虽然操场有柔软的小草,但一些沙子还是把我们的手臂和小腿磨得掉了皮。 训练项目中,我们最喜欢的是上军事理论课。虽然给我们上课的教官们大多地方口音很重,但知识面很广,而且讲得很生动,善于与我们互动。 擦枪是我们最渴望的事情,因为这时往往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长短枪。教官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让我们跟着他把枪枝一块块地卸下来,擦干净后又一块块地重新装上去。我的运气比较好,有一次,教官让我单独把三挺机关枪拆装了两遍,还详地了讲解了每一块部件的作用,可惜现在我都全部还给他了。 实弹射击是有限制的,平时训练难得有几次,只是军训差不多结束要考核的时候,教官带我们到射击场让我们着实过了一把瘾。记得那天,我们每人发了50发子弹,要求分五次打,每次十发。那次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发挥得特别好,有一次差不多90环,三次70多环,教官就特别奖励我们各10发子弹,弄得大家都很羡慕。 野外拉练是最辛苦的,但非常难忘。记得那天凌晨3点30分,我们就被教官叫醒了,要求迅速打好被包集合,然后带着十多斤的背包和简单的干粮,空着肚子急行军10多公里。我们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停下时,天才刚刚亮。那是我第一次真正领略到外省乡村的原始与美丽,第一次真正看见高梁和棉花,第一次呼吸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空气。虽然后来我也去过外省很多的地方,但感觉始终没有那天那么强烈。队伍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走了很长的一段山路,直到中午时分才停下,炊事班生火造饭。饭后,我们又越过一条宽宽的河面,虽然河水不是很深,但河底的石头有点滑,有些同学摔了四脚朝天,惹来阵阵友好的笑声。那天走了多少路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晚回到寝室时,大部分人的脚板上都生了水泡,大家一倒在床上就鼾声一片。 站岗是必须的,每人每周轮一次。上半夜还好一点,下半夜的站岗特别难熬。正是睡得像猪一样香的时候,突然被人挖醒,朦朦胧胧地接过没有子弹的长枪,要记住上一班轮岗的人在你耳边悄悄说的查岗问题和答案,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晚上教官巡岗很严格,不能出一点出错,只好强打精神,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走走望望。 难忘中秋 刚进大学那年的中秋是在部队里过的,这是我在外地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 记得那天全体放假一天,也不用出操,自由活动。 早上7点钟,大家洗漱完毕,一起来到饭堂,发现那天的饭堂有点特别。饭堂里张灯结彩,播放着悠扬的音乐,也摆好了桌椅。早餐特别丰富,肉片面条和久违的包子就不用说了,每桌还有一大盘饺子、馅饼和煎鸡蛋,此外每人分得两个月饼。教官告诉我们,部队里为了让大家欢度节日,每个连队特意抽调了五个人到厨房帮忙,炊事班从凌晨两点钟就忙开了,这是接待的最高标准。 为了减少大家的思乡之愁,连队里特意安排教官带我们到应山县城逛逛。这是我们进了军营后第一次走出去。虽然要走几公里的路程,但大家还是乐呵呵的。 应山县城的印象不深,就觉得跟我们以前的县城差不多,但面积要大得多,而且那天人也很多,非常热闹,到处都有很陌生、很新鲜的东西。我们就像农村的孩子第一次来到城市,东瞧瞧,西望望,对每一样东西都觉得很好奇。 中午时分,大家满载而归。营地里又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拿出私家货,有家里寄过来的,有在县城买的,在营房的空地上铺上报纸,食物一放,开始了联欢。家里有来信的,则悄悄地躲在一边,看着,笑着,眼角里又闪着泪光。 丰盛的晚饭后,部队官兵和我们联欢的中秋晚会就正式开始了。大家发现,原来平时古板严肃的教官们也有活泼搞笑的一面。就像我们的教官,他答应出一个节目,但从来不见他排练,问他,他就神神秘秘的笑而不答。表演开始了,只见他笑呵呵地说:“今天晚上我就露一手,大家不要外传哦!”说完,从背后拿出一张报纸,让我们拿着四个角,然后假装深吸一口气,突然戳穿报纸,把手露了出来,顿时引来一片笑声。当然,部队里也有多才多艺的人才,就如我们另一个连队的教官,他的歌声浑厚有力,一曲北国之春听得大家如痴如醉,一点儿也不比那些上中央台春节晚会的歌手差。我们表演的节目也很受欢迎,虽然表演者都是一班毛头小伙,但表演起来还是有板有眼的,不时惹来阵阵的掌声。 夜深了,晚会早已结束,周围除了虫鸣,万籁俱静。面对着高挂的明月,大家都难免会惦挂遥远的家乡和亲人,但又觉得心里暖烘烘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依依不舍 我们班排有三名教官,其中一名姓李,是山东蓬莱人,个子不高,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训练很严格,但平时待人比较和霭,和我们很合得来,大家都尊称他李大哥。 训练休息的时候,大家都习惯把帽子摘下来凉快凉快,但李大哥的军帽很少脱下来,有时实在热得利害把帽子摘下来了,也放在贴身的地方,不让我们碰。有一次,我们趁他不注意,一下子把他的帽子抢了过来,原来帽子里贴着他和一个娇美姑娘的合照!我们笑着问他是哪家的姑娘时,他突然沉默了起来。后来,他告诉我们,那是他的未婚妻,本来打算八月份正式退役就回去完婚的,但听说军营里学生军训任务很重,就主动留下来做了教官。前几天,他家里又来电了,说家里的老人身体越来越差,估计快不行了,想在临走之前亲眼看见他们办完婚事,估计他也必须回家了。我们听了,都感到很戚然。 果然,两天后营地的领导就告诉我们,李大哥明天就要回去了。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休息日,我们在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祝福的话语,然后默默地帮他收拾好行李,一直送他到营地的大门口。李大哥一步三回头,不停地向我们挥手,直到身影消失在远处。 李大哥走了不久,我们一个半月的军训生活也快结束了。记得临走前的一天,我们把营地里里外外扫了一次又一次,把枪枝、窗户和桌椅擦了一遍又一遍。大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