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与《GB 5009.39-1996》相比,在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完善。首先,新版本的标准对适用范围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确保了标准的应用对象更加具体化。其次,在检测项目上,《GB/T 5009.39-2003》增加了对于某些特定物质如氨基甲酸乙酯等的安全性评价要求,这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在技术层面,《GB/T 5009.39-2003》引入了一些新的检验技术和方法,比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酱油中的一些成分含量,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该标准还对原有的一些实验条件、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优化,使得整个分析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0 4 0C 5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5 0 0 9 . 3 9 -2 0 0 3 代替 G B / T 5 0 0 9 . 3 9 -1 9 9 6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Me t h o d f o r a n a l y s i s o f h 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o f s o y b e a n s a u c e2 0 0 3 - 0 8 - 1 1 发布2 0 0 4 - 0 1 - 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via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3 9 - - 2 0 0 3前 二 衡本标准代替G B / T 5 0 0 9 . 3 9 -1 9 9 6 (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 B / T 5 0 0 9 . 3 9 -1 9 9 6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 B / T 2 0 0 0 1 . 4 -2 0 0 1 ( 标准编写规则第4 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 修改 ; 一 增加 了氨基酸态氮的比色法作为第二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邯郸市卫生防疫站、 唐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于1 9 8 5 年首次发布, 1 9 9 6 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5 0 0 9 . 3 9 - 2 0 0 3酱 油 卫 生 标 准 的 分 析 方 法范 围本标准规定 了酱油各项卫生指标 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食和其副产品豆饼 、 鼓皮等为原料酿造或配制的酱油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本标准中氨基酸态氮第二法检出限为0 . 0 7 0 fA g / mL , 线性范围0 -1 0 tL g / mL o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 B / T 5 0 0 9 . 2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2 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 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2 9 食品中苯甲酸、 山梨酸的测定3 感官检 查3 . 1 取2 m L试样于2 5 m L具塞比色管中, 加水至刻度, 振摇观察色泽、 澄明度, 应不浑浊, 无沉淀物。3 . 2 取3 0 m L试样于5 0 m L烧杯中, 观察应无霉味, 无霉花浮膜。3 . 3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试样后 , 尝其味不得有酸、 苦 、 涩等异味。4 理化检验4 . 1 相对密度 按G B / T 5 0 0 9 . 2中相对密度计法操作。4 . 2 氨基酸态氮4 . 2 . 1 第一法甲醛值法4 . 2 . 1 . 1 原理 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 加人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 , 使梭基显示出酸性 ,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 以酸度计测定终点。4 . 2 . 1 . 2 试剂4 . 2 . 1 . 2 . 1 甲醛(( 3 6 %) : 应不含有聚合物。4 . 2 . 1 . 2 . 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 N a O H) =0 . 0 5 0 mo l / L o4 . 2 . 1 . 3 仪器4 . 2 . 1 . 3 . 1 酸度计 。4 . 2 . 1 . 3 . 2 磁力搅拌器 。4 . 2 . 1 . 3 . 3 1 0 ml , 微量滴定管。4 . 2 . 1 . 4 分析步骤 吸取 5 . 0 mL试样 , 置于 1 0 0 mL容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 混匀后吸取 2 0 . 0 mL , 置于 2 0 0 ml 一 烧杯中, 加 6 0 ml , 水 , 开动磁力搅拌器 ,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仁 c ( N a O H) =0 . 0 5 0 m o l / I 习 滴定 至酸度计指示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3 9 -2 0 0 3p H 8 . 2 , 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 . 0 5 m o l/ L ) 的毫升数, 可计算总酸含量。 加入1 0 . 0 m L甲醛溶液, 混匀。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 . 0 5 m o l l , ) 继续滴定至p H 9 . 2 , 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 . 0 5 m o l / 1 . ) 的毫升数。 同时取 8 0 m L水,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 0 . 0 5 m o l / l , ) 调节至 p H为 8 . 2 , 再加入 1 0 . 0 m l . 甲醛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 . 0 5 m o l / L ) 滴定至 p H 9 . 2 ,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4 . 2 . 1 . 5 结果计算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按式( 1 ) 进行计算。( V, 一VZ )Xc x0 . 0 1 45 X V 3 / 1 0 0X 1 0 0(1) 式 中 : X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单位为克每百毫升( g / 1 0 0 mL ) ; V , 测定用试样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 单位为毫升( m L ) ; V 3 一 试剂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L ) ; V , 试样稀释液取用量, 单位为毫升( mL ) ; 。 一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 mo l / L ) ; 0 . 0 1 4 与1 . 0 0 m 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 N a OH) 二1 . 0 0 0 mo l / L D 相当的氮的质量, 单位 为克( 9 ) 。 计算结果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4 . 2 . 1 . 6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 0 %.4 . 2 . 2 第二法比色法4 . 2 . 2 . 1 原理 在p H 4 . 8 的乙酸钠 乙酸缓冲液中, 氨基酸态氮与乙酞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3 , 5 一 二乙酞- 2 ,6 一 二甲基一 ! , 4 二氢化毗吮氨基酸衍生物。在波长4 0 0 n m处测定吸光度, 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4 . 2 . 2 . 2 试剂4 . 2 . 2 . 2 . 1 乙酸溶液(( 1 m o l / L ) , 量取 5 . 8 m L冰乙酸, 加水稀释至 1 0 0 m L .4 . 2 . 2 . 2 . 2 乙酸钠溶液( I m o l / 1 , ) : 称取们 g 无水乙酸钠或6 8 g乙酸钠( C H , C O O N a 3 H , 0 ) , 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 5 0 0 mL ,4 . 2 . 2 . 2 . 3 乙酸钠一 乙酸缓冲液: 量取 6 0 m L乙酸钠溶液 (( I m o l / I , ) 与 4 0 ml , 乙酸溶液 (( l m o l / l , ) 混合, 该溶液为p 1 1 4 . 8 04 . 2 . 2 . 2 . 4 显色剂: 1 5 ml , 3 7 甲醇与7 . 8 m L乙酞丙酮混合, 加水稀释至1 0 0 ml , , 剧烈振摇混匀( 室温下放置稳定二 日) 。4 . 2 . 2 . 2 . 5 氨氮标准储备溶液(( 1 . 0 g / L ) : 精密称取 1 0 5 干燥 2h的硫酸钱 0 . 4 7 2 0 g , 加水溶解后移人1 0 0 ml容童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 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 . 0 m g N H , - N( 1 0 下冰箱内贮存稳定1 年以! 几 ) 。4 . 2 . 2 . 2 . 6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 0 . 1 g / l , ) : 用移液管精密称取 1 0 m L氨氮标准储备液(( 1 . 0 m g / mI - ) 于1 0 0 ml容量瓶内, 加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1 0 0 fi g N H , - N ( 1 0 下冰箱内贮存稳定1个月 ) 。4 . 2 . 2 . 3 仪器4 . 2 . 2 . 3 . 1 分光光度计。4 . 2 . 2 . 3 . 2 电热恒温水浴锅( 1 0 0 士0 . 5 C) o4 . 2 . 2 . 3 . 3 1 0 m L具塞玻璃 比色管。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3 9 -2 0 0 34 . 2 . 2 . 4 分析步骤4 . 2 . 2 . 4 . 1 精密吸取 1 . 0 m l试样于 5 0 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4 . 2 . 2 . 4 .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氨氮标准使用溶液。 , 0 . 0 5 , 0 . 1 , 0 . 2 , 0 . 4 , 0 . 6 , 0 . 8 , 1 . 0 m1 , ( 相当于N H 3 - N 0 , 5 . 0 , 1 0 . 0 , 2 0 . 0 , 4 0 . 0 , 6 0 . 0 , 8 0 . 0 , 1 0 0 . 0 li g ) 分别于1 0 ml . 比色管中。向各比色管分别加人4 mL乙酸钠一 乙酸缓冲溶液( p H4 . 8 ) 及4 ml 、 显色剂,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置于1 0 0 水浴中加热 1 5 m i n , 取出, 水浴冷却至室温后 , 移人 1 c m 比色皿内, 以零管为参 比, 于波长 4 0 0 n m处测量吸光度 , 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直线回归方程。4 . 2 . 2 . 4 . 3 试样测定: 精密吸取2 ml - 试样稀释溶液( 约相当于氨基酸态氮1 0 0 g ) 于1 0 m l比色管中。以下按4 . 2 . 2 . 4 . 2自“ 加人4 m l 一 乙酸钠一 乙酸缓冲溶液(( p H4 . 8 ) 及4 mL显色剂” 起依法操作。试样吸光度与标准曲线 比较定量或代人标准回归方程 , 计算试样含量。4 . 2 . 2 . 5 结果计算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按式( 2 ) 进行计算。一X 二 一 一 一 匕 一 一 V, vIx - - = x lu u uX 1 uu u 扮U火 1 0 0 式中: X - 一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单位为克每百毫升( g / 1 0 0 m l . ) ; c 试样测定液中氮的质量, 单位为微克( 11 g ) ; V , 试样体积, 单位为毫升( ml - ) ; V p 测定用试样溶液体积 , 单位为毫升( ml ) 。4 . 2 . 2 . 6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 0 0 0 04 . 3 食盐( 以撅化钠计)4 . 3 . 1 原理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氯化钠, 生成氯化银沉淀, 待全部氯化银沉淀后, 多滴加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生成铬酸银使溶液呈桔红色即为终点 。由硝酸银标 准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氯化钠 的含量 。4 . 3 . 2 试剂4 . 3 . 2 . 1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 c ( A g N O , ) 二0 . 1 0 0 m o l / l . o4 . 3 . 2 . 2 铬酸钾溶液( 5 0 g / L ) : 称取5g 铬酸钾用少量水溶解后定容至1 0 0 m l . ,4 . 3 . 3 仪器 1 0 M I . 微量滴定管。4 . 3 . 4 分析步骤 吸取 2 . 0 m L试 样稀 释液, 于 1 5 0 ml . - 2 0 0 m1 _ 锥形 瓶 中, 加 1 0 0 m l . 水及 1 m l . 铬酸钾溶 液( 5 0 g ,/ I - ) , 混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 0 . 1 0 0 m o l / I ) 滴定至初显桔红色。 量取 1 0 0 ml , 水,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4 . 3 . 5 结果计算 试样中食盐( 以氯化钠计 ) 的含量按式( 3 ) 进行计算 。( VI 一V户 5XX 只0 . 0 5 8 5, 八 八一 只 不习 下万 了 一 一一 一入1 VV2 厂1 ( ) 叉 )(3 )式 中 :X 一 试样中食盐( 以氯化钠计) 的含量, 单位为克每百毫升( g / 1 0 0 m l - ) ;V , 测定用试样稀释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 单位为毫升( ml ) ;V Z 一 一 试剂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 单位为毫升( mI J ;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 coo l / l )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3 9 -2 0 0 34 . 9 . 2 . 3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c ( H C I ) =0 . 1 0 0 m o l/ L D o4 . 9 . 2 . 4 混合指示液: 甲基红一 乙醇溶液(( 2 g / I_ ) 1 份与澳甲酚绿一 乙醇溶液(( 2 g / L ) 5 份, 临用时混匀。4 . 9 . 3 分析步骤 吸取2 ml , 试样, 置于5 0 0 m l . 蒸馏瓶中, 加约1 5 0 m L水及约1 g 氧化镁, 连接好蒸馏装置, 并使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解析版)
-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教学
- 题型03 坐标曲线类-2023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专项训练(原卷版)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3 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探索-机器学习技术框架
- 唐朝时期的13个万能素材(历史人物)-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议论文写作
- 热点练06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
-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CN120203152A 具有甜味增强效果的复合茶香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20200555A 一种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热点05 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2023年中考数学专练(原卷版)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
- 小学英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巩固强化练(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真题讲评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供养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 【公开课】第一节+内能及其改变(教学课件)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海事英语阅读 课件Unit 9 Text A Types of Maritime Vessels
- 发型师的职业素养
- 2025科技公司研发部门劳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