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1页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2页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3页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4页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文 章来源 m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 冷战 ”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说明: ( 1)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 计划北约华约 “ 冷战 ”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2)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 3)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盟的成立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区域性集团的形成印度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知识结构 2 / 12 走 向 多 极 化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测试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雅尔塔体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据此取 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B、在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c、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D、是美苏两国实力均势的重要体现 2、第二次是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 “ 冷战 ”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3、美国 “ 冷战 ”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3 / 12 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4、下列事件不属于 “ 冷战 ” 范畴的有 A、分裂德国 B、建立北约组织 c、在越南将 “ 特种战争 ” 提升为 “ 局部战争 ”D 、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 5、 “ 马歇尔计划 ” 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 c、以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D、美国蓄意制造柏林危机 6、下列事件中,表明美国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是() A、华约成立 B、古巴导弹危机 c、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欧共体成立 7、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的国家联盟 B、摆脱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 c、地区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D、新的军事政治集团 8、二战后,最终造成德国分裂的重要原因是() A、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B、美、英、法三国同苏联矛盾的加剧 4 / 12 c、战胜国对德国的最终制裁 D、雅尔塔体制存在不稳定性 9、下列关于 “ 冷战 ” 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给世界带来了安宁 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 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 A、 B 、 c 、 D 、 10、西欧在二战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主要原因是( ) A、对抗苏联的需要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D、恢复经济的需要 11、欧洲共同体建立于() A、 1951 年 B、 1958 年 c、 1965 年 D、 1967 年 12、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封建落后因素 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 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接受美国的军事订货 A、 B 、 c 、 D 、 13、欧共体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 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14、二战后,日本经济稳步增长的典型措施是() A、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 B、同西欧国家一起与美国抗衡 5 / 12 c、逐年增加军费 D、实行计划经济 15、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 A、美国有能力来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使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16、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 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开始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17、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18、日本和西欧经济崛起产生的影响有() 开始动摇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日本和西欧开始奉行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A、 B 、 c 、 D 、 6 / 12 19、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东欧国家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 B 、 c 、 D 、 20、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 “ 一超多强 ” 的局面。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c、它是在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形成的 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0 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 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50 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 “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 7 / 12 材料二 1970 年美日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 % 出口贸易 % 黄金外汇储备 % 材料三进入 70 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 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 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它们在 20 世纪 60 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 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8 / 12 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 “ 新思维 ” 的改革之风,西方 “ 和平演变 ” 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二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 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 ( 2)材料二中的 “ 国际形势的变化 ” 的含义是什么?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格局的突出特点。 ( 3)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9 / 12 识? 三、问答题 23、 20 世纪 50 70 年代,国际格局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导致该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日本为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作出了哪些努力? 专题九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ABBccBcBcc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DABADcBDDD 二、材料题 21、( 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无力 单独与之抗衡,必须联合。 1967 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 ( 2)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10 / 12 极世界格局。 (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22、( 1)原因: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伤害了各国的民族感情;苏联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 的改革失败和西方 “ 和平演变 ” 政策的影响。 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冲突加剧,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 ( 3)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坚定不移地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抵制和反对 西方腐朽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完全和主权独立。 三、问答题 23、( 1)趋势: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2)因素及有关史实: A、欧洲走向联合: 1967 年,欧洲共同体形成,推行统一的关税、外贸政策、农业渔业政策,11 / 12 朝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发展。 B、经济大国日本的崛起: 1955年,人均国民收入超过战前水平,经济大体恢复; 1956 1973年,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c、不结盟运动兴起: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1973 年,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D、中国的振兴: 1956 年开始大规模 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努力有: ( 1)在日美关系中,要求增强自主性,谋求更大的积极作用,建立日美同盟关系。 ( 2)谋求扩大在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争取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的权利。 ( 3)加强防卫力量,增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