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_第1页
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_第2页
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_第3页
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_第4页
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 fontsize=6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 16 王菘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 论语开篇三句话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如果我以孔子自居,那么各位就是孔子的三千弟子。(笑) 先说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跟品茶一回事,我们一同到语文中 “ 品道 ” 。 “ 朋 ” 指什么?古人 “ 同党为比,同道为朋 ” ,就是大家的志趣相同,一起来探求人生 之道,处世之道,跟 “ 朋 ” 作交流。 “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难道 “ 有朋自近处来 ” 就不乐了吗?此话怎讲,何谓远方?孔子是山东鲁国人,今曲阜。在古代,交通很不发达,如果从齐国到鲁国行程则需一个半月时间。所以,古人一出门就称远游。所以称 “ 有朋自远方来 ” 。 “ 乐 ” ,就是为自己同道之朋而来而高兴,这样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为之感动,来,意味着主动来,来一起探讨哲理,当然件快乐的事情。 再说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他们都有学习的自觉的意识,一起学,一起习,学、习指什么? “ 学 ” ,小篆的写法,“ 学 ” 上部两只手,中间两个 *,底下是房子,下有小孩。2 / 7 何讲?古时候,狩猎需要占卜,占卜就是解决性命之学,就是预测, “ 凡事预则立 ” ,后来发展为周易。古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学习,学得东西就是生存之道,但后来 “ 学 ”异化了,但回到 “ 原点 ” 对我们审视问题有好处。 “ 习 ” ,一说,上面是两根羽毛,下面是鸟窝,两个 “ 羽 ” ,一个是小鸟、大鸟,展开的翅膀准备飞翔。二说,上面是羽毛,下面是米粒,鸟在啄米。我个人比较倾向第一种说法。学要转化为技术,还得时习之,但为什么 “ 不亦说乎 ” ?孔子对“ 说 ” 有讲究, “ 乐 ” 是外在的, “ 说 ” 是内在的充实,是精神上的愉悦,逐渐修 炼成生存的大道。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素质教育的源泉也在孔子的论语。 最后说说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 愠 ” 意思?就是不开心、生气。君子在从事的学问,人家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生气,这是 “ 沉潜之学 ” ,学习,不是为别人去学,能够沉下来,诸葛亮 “ 淡泊而明志,宁静以致远 ” 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综上,论语开篇讲的是学习,开篇学而章,是有讲究的。我们语文老师们要悟、要品 今天要讲的 “ 诗意语文 ” ,最近我出的新书谈得就是这个问题,看看得了,但为什么还要讲呢?但看跟讲不一样,听讲时候,有一种 “ 场 ” 存 在,转化为铅印的文字后,几乎消失3 / 7 殆尽,学语文以声求 “ 气 ” ,这种气,摸不着,感觉在,体验在。听的时候,气在,可以感受内部的 “ 场 ” 。由此想到课堂,为什么要上课?有人做了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上课,出 10 道题目,结果学生平均得分80分,由此,有人说,语文课不用上课,学生也能掌握知识。对这种说法和现象,我们需要反思、解构。语文课的价值,就是 “ 场 ” ,这种场,一个人是得不到的,只有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生成,且稍纵即失。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 “ 去避 ” ,去孩子的感觉之避,思维之避、形象之避、体验之避 帮他们把 云拨开,去观照学生的自信、情感、灵魂。人有无明,但而已唤醒、点亮、鼓舞、去避,拨云见日,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 各位到这儿来学习,动机各有不同。但有几点是相同的,有个底线:一是,你们在学校,在学区,在县市,是比较体面的语文人物,过来想更体面,在学科中活想活得更加有尊严、高贵,这不过分,这是最原始的动力。二是,思考让自己更高贵的问题,肯定有迷茫的时候,杂乱、困惑捆扰着你,成长的痛苦,是生命必然付出的代价。内在的苦,需要寻找出口。三是,人都希望看到路标,寻找星辰,人都需要引领的人物。而你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 是冲着我王菘舟来的。有朋一起走,对朋的感悟,可以提升自己境界。纯粹的智慧(周4 / 7 国平)一书中说:人类最高的智慧,是敏感和警觉。这种敏感和警觉就 *诗意语文去点亮她 我们不否定语文是求器之术,但上升到及至,其是双刃剑。如果语文知识基本技能的形成,就失去了真正的大智慧。诗意语文回家,回到哪里?回到理想境界。有时候,需要 “ 作秀 ” ,需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建议老师们去看一本新书追寻生存之根 我的退思录。诗意语文,更需要想大问题,一般,一位老师 5 10年进入业务行高原期,这时期很痛苦,后来麻木,再后来习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把假象当作习惯。这期间,就看你敢不敢超越、突破。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分道扬镳:一种是痛苦到极点后,转向麻木;一种,痛苦到极点后,突然爆发、超越。这种境界里,痛苦是能量,到一定程度爆发。每个人都有 “ 慧根 ” ,在当下,要想大问题。在困难面前,不要丢掉了想大问题,要勇于突破高原期。追求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登高处 ”的境界,作为文化人,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于内在的 “ 高峰体验 ” 。我到全国各地去上课,你要说不为钱是不可能的,但仅仅为钱绝不可能 。因为,我出去上课,就有可能再次遭遇 “ 高峰体验 ” 。人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说寸金难买寸体验,这种体验就是高峰体验。诗意语文, “ 高峰体验 ” 就在你的心上,不是没有,而是你的心被遮避了。达摩 “ 面壁十5 / 7 年图破壁 ” ,最后达到极乐世界,慧可问达摩: “ 我想安心,怎么做? ” 达摩说: “ 你把心拿过来 ” ,此刻,慧可彻悟了,那一刻他有了高峰体验。所谓 “ 心无处可求 ” ,就是生命的高峰体验。 一、追求文化的品位 什么是文化品位?要探讨这个问题,前提是要具有反思意识。比如提出语文是什么?隐含着语文是另外的东西。语文前面是什么?是语言文字, 语言和言语,语言和文学(王尚文语),一句话语文就是文化,用语言材料建构的文化。站在文化的层面上去审视,我为大家念几则网上摘的网友的观点,请老师们去感觉: 题目:语文是什么内容: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是语文。 “ 咽不下金莼玉粒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 ,是语文。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是语文。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 ,是语文。 “ 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是语文。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是语文。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愿天寒 ” ,是语文。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是语文。 “ 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6 / 7 来得悲凉 ” ,是语文。 “ 我是你河岸上破旧的老水车, ” ,是语文。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这,才是语文。 在练习册中,没有这种灵魂;在高考试卷中,也没有这种精神。 语文沦落成为科学主义的一种 “ 工具性的学科 ” ,沦落成为各种试卷中的 “ 筛选信息 ” 、 “ 修改病句 ” ,沦落成为 “ 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这里没有子美,没有 太白;不会有子美,不会有太白。他们永远都只是曾经了。 也许,曾经的子美依旧感慨,只是他的感慨快要成为哀哭;也许,曾经的太白依旧醉诗,只是他的诗篇砸落在秋风之中,他却呆呆地望着我们这个世界。 我为子美哭。我为太白哭。我们读,我们绞尽脑汁地读,太想把文后的答案全部填写正确。 我们写,我们搜肠括肚地写,太想让阅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