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论文)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博弈.pdf_第1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博弈.pdf_第2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博弈.pdf_第3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博弈.pdf_第4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博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洲矬嬲y 18 9 8 0 8 8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张糖彳证 日期砂j | 年上月嗲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移毽彳陂 嘲:圳 月彳日 导师签名: 害笏 嘲咖 钳月7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作者签名:。易 呐:训年朋7 日 日期:讥年j 月夕日 硕士掌位论文 m a s t e r ? st h e s i s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交 流工具、传播平台。由各种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公共言论平台组织起来的网络 “虚拟空间 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论的场域。在传统媒介生态系统中一度萎缩 了的公共领域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由于网络公共领域的准入门槛低、主体匿名发表言论、交流的实时性等特点, 公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公众可以在网络公共领域中独立地行 使自由发表言论、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等各项民主权利。另一方面,由于公众民 主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呼吁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重视、吸纳,他们希望通 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权利与权力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围绕 公共决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话。然而,由于权利与权力行使主体的不同、利 益立场的冲突等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多方面的矛盾冲突。 本文在简要分析公共领域在不同媒介生态中的发展的基础上,肯定了网络空间 作为公共领域发展的一个新的平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全文对网络公 共领域中的一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力量公众权利与公共权力进行了辩 证分析。根据现代冲突理论,在看到矛盾冲突的负向影响的同时,笔者也清楚的认 识到其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最后,文章对化解矛盾的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力图寻求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民意表达的民主权利与政府公共决策的政治权力之 间的平衡,以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壮大,保障现实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 权利;权力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 st h e s l s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e t w o r k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e m e ta sa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o o la n d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p l a t f o r mg r a d u a l l yb e c o m e s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i np e o p l e sd a i l yl i f e o r g a n i z e d b ys o r t so fb b s ,b l o g ,m i c r op oa n do t h e rn e t w o r kp u b l i cp l a t f o r m ,t h ei n t e m e ta sa ”v i r t u a ls p a c e ”o f f e raf r e es p a c ef o rt h ep u b l i ct oe x p r e s s i nt r a d i t i o n a lm e d i ae c o l o g y s y s t e m ,t h ep u b l i cd o m a i nh a ss h r i v e l e dw h i l eg o ta 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o p p o r t u n i t y b e c a u s e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d o m a i n c a l lb e a c c e s s e de a s i l y ,s u b j e c tc o m m e n t s a n o n y m o u s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er e a l t i m e t h ep u b l i cd e m o c r a t i cr i g h t sh a v er e l e a s e d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 i nt h ei n t e m e tp u b l i cd o m a i n , t h ep u b l i cc a l le x p r e s st h e i ri d e af r e e l y , p a r t i c i p a t ei n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p u b l i ca f f a i r s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d u et o t h ea w a r e n e s so fd e m o c r a t i cr i g h t s ,p u b l i cc a l lf o ra u t h o r i t y sa t t e n t i o na n dh o p et o p a r t i c i p a t ei n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p u b l i ca f f a i r sb ya f f e c t i n gt h ep u b l i cd e c i s i o n - m a k i n g i nt h ef i e l do fi n t e r n e tp u b l i cd o m a i n ,r i g h t sa n dp o w e r sc o m m u n i c a t ea r o u n dp u b l i c d e c i s i o n - m a k i n gp r o b l e mf u l l y h o w e v e r , b e c a u s eo ft h ep o w e ro ft h er i g h t sa n di n t e r e s t s b e l o n gt od i f f e r e n ts u b j e c tl e dt oc o n f l i c t b a s e do na n a l y z i n go ft h ep u b l i cd o m a i ni nd i f f e r e n tm e d i ae c o l o g y ,w ec o n f i r m e d t h ei n t e m e ta san e w p l a t f o r mf o rt h ep u b l i cd o m a i n , w h i c hi sp o s s i b i l i t ya n dn e c e s s i t y o nt h i sb a s i s ,t h e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dp u b l i cr i g h t sa n dp u b l i ca u t h o r i t y , w h i c ha r eb o t h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a n dm u t u a lr e s t r i c tp o w e r ,d i a l e c t i c a l l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t h e o r yo f m o d e mc o n f l i c t ,r e c o g n i z e dt h en e g a t i v e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c o n f l i c t ,t h ea u t h o ra l s oc l e a r l y r e a l i z e di t sp o s i t i v ef u n c t i o nt o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f i n a l l y ,t h ea r t i c l e d i s c u s s e dt h ew a yo f s o l v i n g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 ,a n dt r i e dt os e e kt h eb a l a n c eb e t w e e nt h e d e m o c r a t i cr i g h t sa n dt h ep o l i t i c a l p o w e r ,i no r d e rt op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i n t e m e tp u b l i cd o m a i n , s a f e g u a r ds o c i a ls u s t a i n e d ,s t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i n t e m e t ;p u b l i cd o m a i n ;r i g h t ;a u t h o r i t y l i 二、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对话 ( 一)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民主权利9 1 保障民主权利的必然性9 2 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表达的优势1 0 ( 二)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公共权力1 1 1 公共权力参与“决策气球 的施放1 2 2 公共权力参与的作用1 3 ( 三) 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相互作用1 4 1 公共权力认同下的权利表达1 5 2 民主权利参与下的权力实践15 三、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1 7 ( 一) 民主权利行使主体与公共权力行使主体间的冲突1 7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1 网民结构失衡导致的权利主体非代表性1 7 2 网络匿名性导致的权利主体去责任化2 0 3 “沉默的螺旋”效应导致的“多数人暴政 2 0 ( - - ) 民主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利益冲突2 1 1 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2 1 2 商业化运作与公益性服务的冲突2 2 ( 三) 民主权利表达的自由性与公共权力统治的强制性的冲突2 4 1 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对民主权利的滥用2 4 2 公共权力的专制统治本质2 5 3 权利的自主性与权力强制性间的冲突2 6 四、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共同发展 ( 一) 主体建设2 8 1 规范民意表达,加强主体自律2 9 2 接受公众监督,加强自我完善2 9 ( - - ) 体制建设3 0 1 非正式制度建设3 0 2 正式制度建设31 ( 三) 利益权衡3 1 1 权利为主导,权力为“主持”31 2 一般利益优于特殊利益的原则3 2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 4 3 7 绪论 ( 一) 选题原由和写作主旨 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由于大家都 是“隐姓埋名 的,人们似乎摆脱了现实身份的束缚,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在以 报纸、电视为首的传统媒介生态下一度萎缩了的公共领域,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自由 言论的场域,似乎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网络空间作为公共领域发展的新的场域,由于自身门槛准入低、主体匿 名性等因素导致民主权利表达时的极度自由性,与公共权力对社会管理的规范性产 生了一定的矛盾冲突,以及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共同构成了 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本文的研究是在肯定网络公共领域存在的前提下,以现代媒介生态学、冲突理 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在现代媒介生态环境中,公共领域在网络媒介中复苏,在此 特定场域中公众民意表达权利与政府公共决策权力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矛盾冲突。在 以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a 科塞、查尔斯赖特米尔斯,以及德国社会学家拉尔夫 达伦多夫为代表的现代冲突理论中,他们将冲突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冲突 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 ,在辨证分析了冲突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同时,强调了 在一定条件下,社会矛盾冲突对于社会整体的向前发展、消解社会两极现象产生的 可能性、防止社会各个系统运作的程式化,以及提升社会各个组织的适应性、整合 性等正向功能。他们批判地吸收了结构功能理论中关于社会均衡、稳定、和谐等观 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解释当代社会问题的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力图寻 求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民意表达的民主权利与政府公共决策的专制权力之间的平 衡。 ( 二) 理论研究现状 1 媒介生态学研究现状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早期代表人物主要有哈罗德英尼斯( h a r o l di n n i s ) 和马 歇尔麦克卢汉( m a r s h a l lm c l u h a n ) ,他们作为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物,对媒介生 态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媒介生态 这一概念最早是纽约大学的奈尔波斯特曼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n e l lp os t m a n ) 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媒介生态学就是“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 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对媒介生态的研究是源于学者们对于媒介生存发展环境的 研究。“媒介生态 一词在我国首次提出是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在电视研究第5 期上发表的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中。这对于 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给 我国大众传播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内,引发对于媒介生态学大规模 探讨的有两篇文章,一篇是2 0 0 1 年邵培仁在新闻界上发表的传播生态规律 与媒介生存策略,另一篇是在新闻大学上刊载的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 邵培仁指出,媒介生态系统( m e d i ae c o s y s t e m )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内人一一媒介一一社会一一自然四者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 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 此后,张国良教授、童兵教授,以及张立伟等也着手进行了对媒介生态学方面 的研究,媒介生态学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研究问题的新的视角。例如,王敏芝、 南长森所写的从媒介生态看政治生态一孙志刚案件引发的思考等文章。 2 媒介公共领域研究现状 “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汉娜阿伦特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 域中提出的。她将希腊人的生活分为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并认为两者 的区别“相应于家庭领域与政治领域的区别。 对公共领域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后期代表人物,德国著名 学者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在其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最大的论著公共领域的结 构转型中,系统全面的阐述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展衍变过程,以及公共领域 与大众传媒、法治之间的关系。此后,世界各国学者对于公共领域的研究一般都是 基于哈贝马斯对于公共领域的理解而展开。 国内对于公共领域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为一个热点,新闻传播学界致力于 研究我国传媒与公共领域的研究。他们引用了哈贝马斯的相关理论,积极探讨传媒 在公共领域的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对于我国公共领域构建的可能性展开激烈的争论 等等。展江在其论作中对于哈贝马斯的生平以及公共领域的理论概念作了比较全面 系统的介绍。汪晖在他的文化与公共性这本书中深刻的评析了公共性这个问题, 并且收录了哈贝马斯的一些论述。此外,我国学者对于在我国构建公共领域的途径 以及在媒介构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等做了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国内学者对于公共领域的研究多是围绕着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问题而展开的。研究虽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但是研究缺乏系统,成果也多是 一些论文,对于构建我国媒介公共领域还不能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对 于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与否等问题有所探讨,多数研究者在设定其存在的前提下, 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价值、当前问题、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探讨。 3 冲突理论研究现状 冲突理论作为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到了2 0 世纪6 0 年代逐渐得到西方 社会学家们的重视,并一直作为他们分析社会变迁、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而不 断发展。 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是在批判性的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分,摒弃其 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当时困扰着人们的种种严重社 会问题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社会冲突理 论开辟了新的天地。 当代西方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李普塞特的“冲 突一致论 、寇瑟的“冲突功能论”、柯林斯的“冲突根源论 和科塞的“冲突功能 主义 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 ) 社会体系处于绝对不均衡状态,冲突是社会固 有的特征;( 2 ) 冲突对社会具有整合作用,形成社会安全阀机制;( 3 ) 冲突的积极 功能;( 4 ) 运用疏导的方式来化解与消除社会冲突。 刘易斯a 科塞在其著作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对冲突的概念作了限定, 他认为冲突并不泛指一切社会冲突,冲突概念的限定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指不涉及冲突双方关系的基础,不涉及冲突核心价值的对抗。例如在美国,从堕胎到 核能、繁多的税收等问题上都存在冲突,但这些问题并不涉及核心价值,因而冲突不 会威胁到社会结构。第二,是指社会系统内不同部分( 如社会集团、社区、政党) 之 间的对抗,而不是指社会系统本身的基本矛盾,不是革命的变革。第三,是指制度化 了的对抗,也即社会系统可容忍、可加以利用的对抗。”圆 科塞突破了传统西方社会学中对冲突一贯秉持的“消极分裂现象 的看法,他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冲突的积极功能,即正向功能。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写 道:“我们所关心的是社会冲突的正功能,而不是它的反功能,也就是说,关心的是社 会冲突增强特定社会关系或群体的适应和调适能力的结果,而不是降低这种能力 的结果。社会冲突决不仅仅是起分裂作用的消极因素;社会冲突可以在群体和 。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 0 0 7 ( 5 ) 。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4 3 页。 3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其他人际关系中承担起一些决定性的功能 在前言中,科塞写到,社会冲突 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保持社会有机体正常运行,维护社会各子系统的重要功能。在 书中,科塞将社会冲突的正向功能论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 冲突对社会以及群 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2 ) 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 3 ) 冲突对新群体 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 4 ) 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 5 ) 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圆 科塞客观理性的分析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他的社会冲突理论中 的正向功能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冲突的积极作用有着较大的帮助,并且启发我们 正确认识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关系。 刘易斯科塞: 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5 2 页。 。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l o 页。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一、不同媒介生态下公共领域的“失刀与“得 ( 一) 公共领域的概念界定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 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成果对后世产生重大的 影响。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对公共领域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 理,论述了公共领域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公共领域与媒介、政治法治之间的关 系。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写到,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即 公共权力领域是随着等级特权被封建领主特权所取代,使得代表型公共领域逐渐萎 缩而诞生的。“公共权力具体表现为常设的管理机构和常备的军队;商品交换和 信息交流中的永恒关系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国家行为。对于那些完全服从公共权 力,最初只是从否定的角度去寻找其定性的人来说,公共权力凝聚成了一种可以把 握住的对立力量。因为,这些人是纯粹的私人,他们没有公职,被排除在了公共权 力范围之外而无法参与其中。私人作为公共权力的受众组成了公众。”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独立于政治权利之外,并且不受官方干预的 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者公共场所,其范围包括团体、 俱乐部、党派、沙龙、通讯、交通、出版、书籍、杂志等等,这个由私人构成的公 共领域是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 哈贝马斯所构想的理想的自由资本主义公共领域是由一个个私人集合而成的, 这个领域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公众在这里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 的观点,与有识之士进行交流沟通,以形成民意和共识。这里的公共领域受到上层 权力意志的控制,但是又反对公共权力机关,对于一些具有私人公共性质的问题与 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展开激烈的讨论。 哈贝马斯所认为的公共领域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社 会经济靠市场规律支配,私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依靠公共领域或行政力量解决;国 家处理公共事务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影响,因此私人就有必要组成公共领域对公共 事务进行讨论并影响政府的政策;正因为是对共同利益的讨论,所以讨论必须 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只有理性的交流和探讨才可能消解个人间的分歧与偏见,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7 页。 。尤尔根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 9 9 9 ( 3 ) 5 ; j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以达成共识。哈贝马斯称其为基于理性基础上的沟通理性的实践观,是一种 公共的关怀和公共利益。从理论上说,理性共识是公共领域存在的价值所在, 也是其成为合法性来源的依据。”回 因此,根据哈氏公共领域的界定,在公共领域的组构当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 素,即人们自由交流的平台或者场域、参与交流批判的主体公众,以及人们进 行理性的批判。这三要素也成为学者们评判公共领域是否存在的重要依据。 ( 二) 传统媒介生态系统中公共领域的衰退 1 早期公共领域的发展 在我国,由于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政治、经 济发展历史,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在没有其形成、发展的土壤。然而,一种与西方社 会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特征与模式的公共领域在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背景下 悄然而生。 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我国青年学者更多关注的不是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而 是对当局政治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直接参与到激烈的政治讨论中。所以,我国早 期公共领域的产生是直接建构在对国家救亡图存等政治问题的探讨上的。因此,早 期由青年学者组织起来的中国公共领域,从一开始表现出显著的政治属性。根据其 产生的场所以及主要参与的主体不同,我们将早期公共领域分为了两大类:“一类 是以学校、报纸和学会为代表,集会和通电为补充,近代中国的新型士大夫和知识 分子以救国为主旨,聚集起来,实现新型的社会交往关系,并形成批判性的公众舆 论;另一类是以会馆( 公所) 、慈善机构和商会为代表,地方士绅和地方精英在地方 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按照他们指定的规则运行,同时要求公共权力来公断和调 停其内部冲突。刀圆 2 传统媒介生态下公共领域的衰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由战乱年代转为和平的建设时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中国传媒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等各种媒介呈现出一片 繁荣发展的态势。在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为主导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由于媒介 成为政府的传声筒、公众批判意识的薄弱等原因,公共领域出现了不断萎缩的趋势。 李薇:青年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之路,当代青年研究,2 0 1 0 ( 5 ) 。 。陈梅龙,苏冲: 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初探, 学术论坛,2 0 0 5 ( 1 1 ) 。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哈贝马斯认为,一方面,社会作为国家政治权力的对立面出现,明确界定了自 己的私人领域性质,不受公共权力的管辖;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作为 公众的私人又跨越了个人家庭的局限,关注公共事务。因此,“那个永远受契约支 配的领域将成为一个批判领域,这也就是说它要求公众对它进行合理批判 。 作为公众对公共事务进行合理批判的一种有效工具的新闻媒体只要将其功能进行 合理转换,公众就完全能够接受这一挑战,对公共事务进行合理批判。媒体作为公 共领域构建中的一个传声筒,应该中立地、平等地、客观地展现各方的意见、观点。 它作为一个沟通的桥梁,应积极引导公众进行讨论批判,同时将讨论批判的结果及 时反馈给公众,促进参与者们的交流沟通。 然而,现实情况是,通过对新闻媒体的严格把关,国家权力当局已经把社会公 共事务变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公共权力事务。公众通过新闻媒体无法对社会公共事 务进行合理批判,公众的声音难以在传统媒介中觅得。在各种传统媒介中,由于准 入门槛较高,媒介人的“把关”,以及媒介版面有限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难以进 行自由的交流,表达各自的观点。更多时候,社会信息的流动呈现出一种国家权力 部门向社会普通大众间的单向性、主体间不平等性,以及社会大众地位不断被边缘 化的特征,因而导致了整个媒介生态系统内权利不平衡现象的出现,公共领域在此 生态系统内正被一点点侵蚀,逐渐呈现出衰退和丧失的现象。 ( 三) 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公共领域的复苏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网络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全球性、匿名性等新特征。这些 特征使网络得如博客、微博、各种论坛等等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追捧 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由于大家都 是“隐姓埋名”的,人们似乎摆脱了现实身份的束缚,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随着 网络社会的逐步完善,公众找到了能够自由发表言论的场域,开始在这个公共的空 间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中,由此,一度退隐了的公共领域找到 了新的发展空间。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其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指出,“从前所说的大 众媒介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 p u s h ) 消费者,相反, 人们( 或他们的电脑) 将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 p u l l ) ,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 7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动中。”回 网络思想家h o w a r dr h e i n g o l d 认为“任何一台电脑和移动设备,一旦联入互 联网,就可以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印刷、发行和组织的机器。在网络上,你可以接触 到成千上万的潜在读者而无需花费多大成本;并且,你不需要说服编辑、出版商或 制片人,你的思想值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随着网络这一媒介的发展与普及, 人民大众重新取得了话语权,人们渴望表达自己观点、与跟自己有相同见解的人进 行交流的激情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各种论坛、博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人们对 身边发生的事进行实时的报道,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社会不公 现象发出自己的呼声。网络俨然成为人们自由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一个特殊场域, 成为现代社会中传统意义上公共领域的一次华丽变身。 随着网络公共领域的不断发展,政府权力部门对这一领域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到其中。例如,政府各部门纷纷施行“网络问政 这一新 举,加强了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度,就是为了加强与网民的交流,积极参与到网络公 共领域中。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4 9 页 。方兴东、王俊秀: 博客e 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9 8 页 8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 st h e s i s 二、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与权力的对话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网络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 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人们行使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 和监督权在内的各项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政府权力部门对于这一现象也给予了高 度的重视,通过网上公开政府信息,网络问政等方式方法不断参与到公共领域的讨 论中,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倾听民众的声音,汇聚民众的智慧。 公众权利与国家权力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对话。一方面,在国 家公共权力的保障与认可下,网民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沟通,行使自己的民主表达 权利;另一方面,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与认同下,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可以充分行使自 己的权力。 ( 一)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民主权利 1 保障民主权利的必然性 近代以来,民主作为社会政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 视。在现代的民主法制国家,人民民主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对民主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民主权利范围的不断拓展,民主权利实现形式的不断 创新,以及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现在世界各国人权基本保障、法治巩 固建设和政治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人民主权作为人民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表现 在公民民主权利的各个方面。现代政治文明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民主 国家确立和各民主政府践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必然要求。 网络社会作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一个新的产物,人民在网络中也应当享有充 分的民主权利,在网上传达民众意志,对政府公共事务建言献策,逐渐成为普通民 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从胡锦涛总书记在线与网友进行交流到温家宝总 理通过网络平台问政于民,公众通过网络空间问政议政已蔚然成风。这种创新的民 主形式受到人们的推崇,国家权力机构也充分认可了公众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参与自 由讨论的民主权利。保障公民在网络公共领域中的自由民主权利成为当今世界发展 的必然趋势。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一个 9 顾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重要言论场域。网民们在网络空间通过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热切关注与积极参与,已 经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且对政府决策部f - i n 定公共政策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吴广深在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探析一文中对网络民意参与政治对 于公共决策执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决策执行 环境具有双重功效,一是促进了社会整合和群体的认同,人们在这里找到了社会生 活的意义和价值;二是为国家和政治系统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人们在参与政治讨论 过程中认可政治秩序的价值。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公共领域可以就政策议题进行公开 自由的辩论,从而激活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提升公共理性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为 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正确的公共政策方案要变成现实, 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许多政策只有依靠公众的合作与参与才能贯彻、实施, 如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等,若没有公众的支持,即使政策制 定出来了,贯彻、执行起来也相当困难。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将提高其对政策的认同 感和支持度,这也意味着便利了公共政策的执行。 2 网络公共领域中权利表达的优势 网络媒体由于其独有的技术优势,相对于其他媒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主 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权利表达的真实性。网络社会中绝大多数网民都是匿名存在的,这使得人 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时没有后顾之忧,摆脱了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方式对于利益 表达的诸多干扰,也就促使了网络社会中的利益表达更具有真实性。在现实生活空 间,人们处于各种权力、利益的漩涡中,受制于这些社会现实而无法通过正常的程 序去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己的权利。网上发表言论,因为不需要身份的识别, 利益受到侵害的群体可以放心的揭露事情的真相,将事实曝光在公众面前。2 0 1 0 年 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广西烟草局局长“日记门事件,就是一个由网络世界到现 实世界的典型事例。网友“含仙子 在网上公布了烟草局局长韩峰的日记,在 网络公共空间引起热议,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总局纪委进行调查韩峰 的生活作风问题和经济问题。2 0 1 0 年1 2 月1 4 日,原广西烟草局局长韩峰以 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 3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 0 万元。 二是表达的多元化、平等化。在网络公共领域中,由于既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又没有严密的权力结构,以及身份、地位、资格等的限制,每个参与主体都有平等 的发言权。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再现实社会中,由于利益表达渠道中各种条件限制 。吴广深: 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探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 0 0 6 ( 3 ) 。 1 0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导致的利益表达的片面性;另一方面由于利益表达主体的身份的多元性,使得网络 公共领域中对某一问题的讨论不是某一专家、权威人士,而是在平等的行使话语权 的过程中,人们经过交流、分辩,最后达成的对于这一问题的具有共识性的观点。 当前,在网络公共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话题,参与其中讨论的公民在现 实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角色。例如,在天涯论坛上一篇题为“我在苹果工作过,说说 老板乔布斯的那些事 自2 0 1 0 年1 1 月3 日发表到2 0 1 1 年4 月点击量达到3 4 1 5 8 3 次,回贴数达到1 7 9 2 个。在回帖者中,有业内人士、有在校大学生、媒体从业人 员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作者在发帖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观 点。 三是权利表达的实时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意 见、看法相对于现实中的权力渠道更加具有实时性。人们不需要如同在现实利益渠 道中一样,等候审批程序或权力部门的约见。他们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在网络 上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进行实时的“报道 。其他权利主体可以在网络平台上 对同一事件进行实时的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呼吁社会对某一社会现象的 关注,形成公共舆论。针对当前菜价高涨的现状,网民在各大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 看法。网民“周什么伦 在凤凰网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背后根源如此之深:我们为 什么买不到廉价菜”的帖子,具体分析了菜价高涨的三大成因,总结了根源性的问 题是“垄断 。提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呼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 四是权利表达的低成本、高效率。由于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社会中发表言论 的门槛十分低,社会权利主体在进行权利诉求时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只要在有网络 的地方,权利主体就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公共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权力部门对于网络公共领域的高度重视,人们在网络空间的权 利诉求可以更好、更快的得到回复。这对于人们维护自身权利,保障自身利益都是 十分有益的。当下在网络世界被炒的火热的“中石化天价酒 事件,正是由网民爆 料出来,迅速得到当局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发帖四天时间,中石化党组就做出了相 关决定:“由纪检监察部门、人事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广东 分公司“天价酒 事件展开调查,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停职配合调查。 ( 二)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公共权力 美国现代经济词典把决策定义为“公司或政府在制定其政策或选择实施现 行政策的有效方法时所进行的一套活动,其中包括收集必要的信息以对某一建议作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出判断,以及分析可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等活动。公共权力对 社会各个方面的统筹管理正是通过一个个公共决策的制定得以实现的。在网络空间 中,各种网络言论平台作为社会各阶层人民意志的聚集地,以及广大网民发表自己 意见、看法的自由场所,对国家权力部门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成为政府决策部 门在制定决策时不得不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公共领域为政府权力部门提 供了民意基础。政府权力部门一方面参与网络公共领域收集网络民意,另一方面, 根据网络公共领域中各权利主体的利益诉求,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加强自身管理, 作出更加科学民主的公共决策。通过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实现了公众参与国家公 共事务的管理中,也推动了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对话。 1 公共权力参与“决策气球”的施放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对市场进行有 效的管理,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上升,网络 舆论呼声的不断高涨,国家权力部门对网络公共领域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胡锦涛 总书记在与网民的一次在线交流中曾指出,“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 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 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刀因此,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在进行政策制定、形成的过程中 对于网络舆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目前,国家权力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为了防止出现失误、背离社会现实、 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政府权力部门在制定该政策前会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接 受民众的建议。我国著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孙旭培教授将这种决策制定方式称为施放 “决策气球:“它是在某个公共问题已经形成并有一定的政策诉求后,有关部门在 考虑相关政策制定与否、该如何制定时,尽可能广泛地听取舆情民意的一种试探性 方法,具体做法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有关信息,以激发利益取向不同的公众参与讨 论,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阶层、 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他们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取舍、利弊权 衡的依据。网络公共领域由于其低的门槛准入性、言论真实性、反馈及时性等特征, 为国家权力机关施放“决策气球”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 比如,2 0 0 5 年在7 月份在网上引起热议的物权法草案,就是政府为了征集 。孙旭培,吴麟: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 ,新闻爱好者,2 0 0 5 ( 3 ) 1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群众意见,倾听民众声音的一次“决策气球”的施放。据中国新闻网统计,从7 月 1 0 日至7 月2 6 日间,短短十余天时间内,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6 5 1 5 条 意见,其中通过媒介工具,如网络、报刊等反映的意见有6 1 3 1 条,通过传统书信 方式反映的意见有3 8 4 条。直至8 月l o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总共 收到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意见1 0 0 3 2 条。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给予了高 度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其中,独立自主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这次“决策气球 的施放,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群众的意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稳妥地将决策的制定 在符合社会大众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因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 2 公共权力参与的作用 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对多方面利益关系进行综合统筹、深思明辨的艰难过程。 公共决策作为各种决策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在现阶段缺乏完善的决策体制,更 是容易造成错误决策的出台。在2 0 0 8 年初的法治影响生活2 0 0 7 中国法治蓝皮书 的新闻发布会上,毛昭晖教授就曾明确的只出过,“我们国家的决策失误率有3 0 , 西方发达国家却只有5 左右。 这主要就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决策机制的不健全, 从而导致的国家权力部门政策制定的高失误率现象。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公共领域制定出符合公众 要求的政策决议、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为国家权力机关思考的重点。各级国 家权力机构通过积极的参与网络公共领域,参与到民众的讨论中,不断加强自身建 设,在出决议、做决策时广泛倾听群众的声音、吸纳民众的意见。 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