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园冶》设计思想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园冶》设计思想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园冶》设计思想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园冶》设计思想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园冶》设计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园冶为1 7 世纪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计成所著,迄今已3 0 0 多年。全书 分为3 卷,它从造园的艺术思想到意境的意匠手法,从园林的总体规划到个体 建筑设计,从结构列架到细部装饰都有系统的论述,其内容极为详尽,阐述了 一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长久以来对园冶的设计思想研究主要是 在艺术史、具体艺术门类的研究中偶尔提及,基本上是蜻蜒点水,未成系统。 在此,本文仅对园冶设计思想作一尝试性的考察与探讨。从历史文献入手, 通过对文本的详尽解读,从而探究出园冶设计思想的真正内涵,从中感悟 古人造物的精思微虑和大智大慧,努力探寻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思想的基本特征 及其对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重要借鉴意义。 全文共四个章节。 第l 章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综述目前对园冶及其 作者计成的研究情况。 第2 章着重分析园冶中的设计元素。这一部分是全篇立论的基础。厘 清其中的一些难懂、有争议之处,并揭示出设计中的关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 上,通过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试图探究出园冶设计思想的精妙所在。 第3 章着重对园冶中的栏杆进行设计分析。计成用第二卷整卷的篇幅来 叙述栏杆,体现了其重要性,并附有图式一百幅。 第4 章分析园冶的空间设计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艺术的境界。首先,园 冶的设计原则这部分是本文的中心,共三个层面:“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任意为持,听从排布 。其次,探讨园冶设 计艺术的境界,这正是园冶所追求的设计观,共两个层面:“虽为人作,宛 自天开 、“天人合一”。这一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这也是作者研究的意义所在。 结论部分是对全篇论文的总结,指出蕴涵在园冶中的设计思想对于当 代设计发展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园冶,设计思想,境界 a b s t r a c t y u a n y e w a sw r i t t e nb yj i c h e n gt h a tae x i m i o u sg a r d e n i n ge x p e r t so ft h e 1 7 t h c e n t u r y ,n a m e l y ,h a sm o r et h a n3 0 0y e a r sh i s t o r y t h eb o o ki sd i v i d e di n t o t h r e ev o l u m e s i td e s c r i b e san u m b e ro fi m p o r t a n td e s i g ni d e a sa n d p r i n c i p l e s , a n dh a sae x t r e m e l yd e t a i l e dc o n t e n tt h a tf r o mt h ea r ti d e a so fg a r d e n i n gt ot h e 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w a y s ,f r o mt h eo v e r a l lp l a n st ot h ed e s i g n so fi n d i v i d u a l 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f r o ms t r u c t u r a lb u i l d st od e t a i ld e c o r a t i o n s t h er e s e a r c h e so f ”y u a n y e ”d e s i g ni d e a sh a v eb e e no c c a s i o n a l l ym e n t i o n e di na r th i s t o r ya n dt h e o t h e rs u b j e c t so fs p e c i f i ca r t t h i st h e s i sa t t e m p t st os t u d ya n dd i s c u s si t sd e s i g n i d e a s t h ep a p e rd i g st h er e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o fd e s i g ni d e a s ,f e e l st h ea n c i e n t p e o p l e sf i n et h i n k i n ga n dw i s d o m s ,e f f o r t st oe x p o r t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s i g na r ta n di tu s e sf o ri m p o r t a n tr e f e r e n c em e a n i n gf o r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e s ea r td e s i g n s t h ef u l lt e x th a sf o u rc h a p t e r sa sf o l l o w e d c h a p t e r s1i n t r o d u c e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s u b j e c t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s ,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s i t u a t i o n sa n dj i c h e n s c h a p t e r2f o c u s e so na n a l y z i n gt h ed e s i g nf a c t o r so f ”y u a n y e t h i sp a r ti s 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a r g u m e n t i tc l a r i f i e ss o m eo ft h e s ed i f f i c u l tt ou n d e r s t a n da n d c o n t e n t i o u sa r e a s ,a n dr e v e a l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nd e s i g nf a c t o r s t h i st h e s i st r i e s t oe x p l o r et h e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t h i n k i n go f ”y u a n y e ”d e s i g nb a s e so nf o o t h o l do f t h et e x tt h r o u g hal a r g en u m b e ro fa n c i e n tl i t e r a t u r e s c h a p t e r3a n a l y z e st h ed e s i g np r i n c i p l e so f ”y u a n y e ”t h i sp a r ti st h e c e n t e ro ft h i sp a p e r i th a st h r e el e v e l s :”e l a b o r a t e l yu s i n ga n da r r a n g i n gt h e s p a c e ”f o rt h ew h o l e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s u i t a b l ep l a c ea n dd e c e n tg a r d e n ”f o r c h o o s et h es i t ea n de n d o ww i t ham e a n i n g ,a n d “a r b i t r a r yh o l d i n g ,o b e yt h e a r r a n g e ” c h a p t e r4m a i n l ye x p o r t st h er e a l ma n dc o n d i t i o no fi t sd e s i g na r t t h i si s j u s tt h ed e s i g nc o n c e p t i o nt h a t “y u a n y e ”w e n ti nf o r i th a st w ol e v e l s :”d e s i g n l i k ei n a r t i f i c i a l ”a n d ”h a r m o n y ”t h ed e s i g ni d e a sh a v ei m p o r t a n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 s f o r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n c e p t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d e s i g n t h e s ea r ea l s o t h ea u t h o r ss t u d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 s c h a p t e r5 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 p o i n t s o u t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d e s i g nt h a ti sc o n t a i n e di n “y u a n y e ” k e yw o r d s :y u a n y e ,d e s i g nt h o u g h t ,r e a l ma n dc o n d i t i o n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 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师签名:垒2 堇鉴日期:型! ! 秒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引言 1 1 园冶设计思想研究的目的、意义 园林的设计、建造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非常广泛,要分析、研 究和比较园林设计的思想,就必须从自然环境入手,以园林设计经典著作为线 索,进而深入到文化的层面。 作者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大约生于明万历十年( 公元1 5 8 2 年) ,江苏 吴江县人( 今苏州吴江市) ,自幼学画,工山水兼工诗,园冶中写道:“不佞 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 一生游历广泛,“游燕及楚, 中岁归吴, 计成,精通绘画,平时喜欢搜罗奇岩怪石,许多显赫的官僚都请 他设计并建造自己的私家园林。经过许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又善于总结前人的 营造经验,计成拥有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筑园理论,遂写成了这部著名的造园专 著园冶,详细阐述了造园理论及技艺。园冶这部经典巨作的意义在于: 它不仅是我国造园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具有极高的造园理论水平的学术巨著,还 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园林建造的系统名著。园冶中的园林建筑理论和建筑设 计样式,不仅对当时的园林建造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至今仍然为我们许多园 林设计所运用,也是世界建筑学家、科学家非常重视并经常引用的经典。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别很大,而江南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 气候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文人墨客积聚的地方,在这里孕育了中华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吴越文化。它那独有的文化氛围、婀娜多姿的自然山水,为 造园艺术提供了构图的原型。 纵观江南的地理风貌,它表现为有与众不同的自然特质,和独有的文化氛 围,这为计成建立自己的造园理论,探索造园艺术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种冬 暖夏热、四季常青、雨量充沛、季节分明的气候特征,特别适合人类居住,而 且适合万物的生长。如计成在园冶中十分强调借助自然的风光:“夫借景, 林园之最要者也。 在文中计成也强调了许多借助自然的美丽景色作为园林造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4 2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4 2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2 4 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景的要素。 而且当时的经济环境也十分富饶,这也造就造园的物质基础。到了明中叶 后期,江南是全国生产方式最先进、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它成为明王朝主要的 财政收入。经济的发达,使得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到达官贵族、巨贾豪门手中, 成为他们追求奢侈豪华生活的物质保障。处于地位、财富丰厚的贵族豪门为了 显彰自己的地位,鼓吹自己的品味,纷纷解囊投资,营建私家园林,使江南地 区成为了私家园林密集之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计成从事造园林,并撰写 园冶,总结造园实践经验,创造园艺艺术提供了物资基础。这里值得一提的 是,在园冶编著的年代是晚明朝野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的敏感时期,在此书问 世之时,与晚明政治旋涡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这使得园冶蒙上一 层阴影,以至对园冶的传播和价值评估,产生了消极影响。 我们在了解晚明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土壤时,不难发现,任何一部科学著作 和文学艺术作品的产生,都需要有能够孕育它的精神文化环境,正如美国科学 家丹纳所提出的著名论点:“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即“风 俗习惯与时代精神 。而园冶之所以在晚明产生,这与晚明江南的“精神 气候 即思想文化态势有着深层次的密切联系。明朝中后期,随着思想解放的 兴起,以歌功颂德为基调的文学被宣扬道德反叛主义为主的通俗文学所替代, 主要以李贽的“童心说 和“公安派 为代表。主张“独抒性灵说,他强调了 每个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反对以圣人价值观为取向,肯定了每个个体的应有 利益和大胆追求个体利益的合理性。这种价值取向正是代表了平民思想和要求。 而实用学科的应用是晚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又一重大转变。明中叶陆王 学说曾风靡一时,晚明徐光启等人认为空谈道德理性,与世无补,徐光启指出: “方今事势,务须真才,真才必须实学。 因此,一些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冲破 思想的牢笼,打起“反虚务实的旗帜,从而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 的成果。 显然,晚明通俗文学的兴盛与实用学科的应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已形成 了一种“气候”,为计成园冶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园冶作为一部造园理论与技法的专著,包括古典宜居环境理念及其实 施手法,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联姻,与“以人为本 、“保护环境 、“可 。( 美) 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 9 9 8 ,p 7 0 。( 明)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4 ,p 3 5 2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精神恰相暗合,给当下方兴未艾的造园实践提供关照古 今的健全精义,有助于防止悖天逆理的做法的泛滥,指引规划设计走向合情入 理的正途。广而言之,对于今人营造宜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与人的和谐相处都可以提供精神资源。就设计而言,理解和研究园冶的 设计思想,将古典造园技艺的要旨、艺术追求、哲学内涵、审美观念融通于现 代环境设计之中,是本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之 中,古典园林承载并反映了我国历代王朝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技术的 发展水平。并折射出东方文化体系对于自然观、环境观的演变进化,其设计思 想受到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系统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与这 些艺术相同,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并不简单地模仿自然,它追求以有限的景象 传达出无限的韵味。庄子秋水中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 认为时空是大而无穷,变化不止的;同时佛教哲学中也强调虚空、幻境般的审 美意识。从技法手段上来看,园冶总结出了一种延伸空间的有效方法:“借 景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瞳,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从此 我们可以看出借景也并不一概受之,而是有所选择、有目的的延伸。还有,“远 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 。在总结延伸空间的范围上,上可延天, 下可伸水,远可伸外,近可相互延伸,内可伸外,外可借内,左右延伸,巧于 因借。借景丰富了空间的内容和意境,增强空间气氛和情趣,往往通过具体的 景象暗示更为深刻的境界,即所谓景有尽时而意无尽。对于造园者来说,这种 生动的意境乃是他们理想、情感和趣味的体现,所以这一设计思想在中国古典 园林中广为应用。 自人类社会形成之日起,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同时, 也形成了许多具有很典型的民族性特征。以园冶作为线索来研究园林的发 展,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以及东亚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从相地选 材开始直至一座综合的园林工程的完成,几乎都难以避免地刻下本民族的某些 烙印,这决不是一种偶然。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呢? 作为设计艺术发展的一种形式,园林设计也自然而然地从一定的角度和层 。张薇著园冶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6 ,p 3 1 1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4 7 - 4 8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2 4 7 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反映社会的心理和现状。换言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性格和心理状况必然会 在同一时期的设计作品中得到折射和体现。我的这篇论文就试图通过分析园 冶这部园林设计著作中的营造元素和设计原则,从而有效的把握从技艺、风 格、塑造到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的特点。 这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不仅仅是更深入地研究和掌握我国宜居环境发展 的脉络,更主要的,是更好地促进我们对于这部著作的再总结和深入的挖掘, 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使得我们在现代环境建设中也能够得到一个思想和观念 的飞跃,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紧密结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能够有一条更为清晰 的道路。 1 2 园冶研究状况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无数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通过 不断努力造就而成的历史。其对文化艺术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学者所做的努力 也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有许多论著, 都是这种研究的成果体现。 明代的科技领域巨著宏篇层出,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徐光启著农政 全书、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宋应星著天工开物等,被誉为晚明四大 科学巨著。计成所著园冶的文化和科学价值,可与这些巨著宏篇并驾齐驱, 而毫不逊色。正如现代著名造园家陈植先生所说:造园“著为专籍,具有系 统者,首推明季崇祯七年( 1 6 3 4 ) 计氏所作园冶一书。迄今为止,园 冶总体上是备受国内外有关人士所关注的,但对它的研究和认知,并非一帆 风顺,甚至经历了跌宕起伏、曲折艰难的过程。 园冶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分兴造论、园说及相地、立基、屋宇、装折 四篇;第二卷论述栏杆诸式;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六篇。 兴造论及园说,叙述造园的意义。在兴造论中,计成进一步阐述了“三分匠、 七分主人 的深刻含义,指出了主人( 主持设计与施工之人) 在造园实践中的重要 地位。此篇中还提出了“巧于因借、精于体宜”的设计指导原则。因,就是因地 d 张薇著同冶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6 ,p 3 8 。陈植陈植造园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年,p 7 3 张薇著园冶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6 ,p 4 4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制宜。造园家应该对现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和现状情况而 采取与之相适合的设计方案,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借,就是借景,是造园中重要 的设计手法,拟在借景一篇中详加叙述。体,就是规划、设计之意。造园首先必 须有一个好的设计、规划,这样才能建造一个好的园林。宜,就是合宜,指造园要 作到与周围大环境相协调、和谐共生,这样才能相互映衬。还有就是比例、尺度 要合宜,这样才能营造出舒适怡人的园林空间。 在园说中,计成除论述了一些造园手法及植物栽植方法外,还用优美的词语 描写了园林美景,深化了造园意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了造园要做到 “虽由人作、宛白天开 的设计思路。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在 造园艺术中的具体体现。造园讲究“师法自然 ,“模山范水 ,以自然山水为 榜样,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的艺术境界。这样的园林才符合中国人民传 统的审美观,与中国人“喜好自然山水风光 的习性是一致的。可以说,园冶 的问世,对中国写意山水园的发展无疑取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地是指分析地形、地貌和园林选址。分别叙述了山林地、城市地、 村庄地、郊野地和江湖地的环境特点,以及园林的状态风格,目的是为了做到 “构图得体 。 “立基 是指园林建筑的设计原则。一般园林皆以厅堂为主,厅堂必须设 在主要地位,其余亭台建筑可以“格式随宜,不作硬性规定。书房位置则 要求偏僻安静,内构斋馆房室,并借助外景,以求自然幽雅。 屋宇、装折、栏杆、门窗及墙垣五篇,虽属建筑艺术,但是它们的形式并不 全是为了配合造园要求而做,而是力求使建筑更好地与园林环境相协调,应归属 于园林建筑艺术。计成总结了前人所尝试的各种式样,并将它们绘制出来,为后 人的效仿提供了形象生动的资料。 铺地篇中,计成把前人最容易忽视的铺地作为一个重要的造园要素加以分 析。铺地按材料可分为乱石、鹅子、冰裂、砖等地;按形式可分为多达十五种 的式样。以及还论述了许多铺装的技法、原则,如园冶中所说的“花环窄 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指堂前庭院须用磨砖铺地,以求整洁平坦。 庭下宜用条砖仄砌,更耐磨损。至于山堂、水际及小径弯路则用乱石铺装,省 费有别,因地制宜。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7 1 圆【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1 9 5 5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掇山篇中,共有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 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崖、洞、涧、曲水、瀑布等1 7 节。特别值得一提的 是,书中提出了掇山要做到“有真为假、做假成真,这也是指导人们进行艺术 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选石篇中,还列举了可供造园选用的各地名石,共十六种。 如与掇山理论结合运用,则可使峰、峦、崖、涧各具神韵、创造出“多方景胜、 咫尺山林”的美好景色。 借景篇中,园冶指出:“构园无格,借景有因 。强调借景是造园设计中 最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 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j 者 也。 所谓因借就是因地制宜,使园林的各部分优势互补,互相配合,互为因 果,做到了因借,才能算是得体。 在园冶问世之初,就有人曾评价为“但变而通,通已有其本,则无传, 终不如有传之足述,今日只国能,即他日之规矩,安知不与考工记 并为脍炙乎? 虽然简略,却很精至【 ,评价很高。但由于明末清初之际天下大 乱,政治局势风雨飘摇,以及奸臣阮大铖的序,使得园冶的流传大受影响, 多年默无声息,在清代更被定为禁书,几乎在中国失传。部分刊本流入东瀛, 并曾改名夺天工。后来也正是在受到日本造园界大力推崇后,才引起中国学 术界的重视。民国以后,研究园冶的学者增多,此书的出版与译注也随即 增加。建国之后各个行业掀起了建设高潮,园林建设也开始起步,于是这种局 面又激起了园林学界的学术热情,对园冶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是上世纪6 0 年代出现了关于园冶肯定和批判两种不同的态度。( 见“计 成和园冶、“读园冶”、“关于园冶的初步分析与批判 三 篇论著) 1 9 8 7 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学者对于园林学的研究 日益深化,做为古典园林学的重要专著,人们对园冶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 强,尤其是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还开设了园冶研 究的专门课程。到目前为止,在对于园冶原著的释义解读上,我们还只是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注释园冶的重要成果,当首推陈植的园冶注释( 如 图) ,此书1 9 8 1 年出版后,在刘敦桢、杨超伯等专家支持帮助下,陈植先生听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4 7 亩余树勋园艺学报第2 卷第1 期,1 9 6 3 2 ,p 5 9 - 6 8 囝张家骥园冶诠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 9 9 3 ,0 3 4 9 - 3 5 6 施奠东园艺学报第4 卷第3 期,1 9 6 5 8 ,p 1 5 9 - 1 6 6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取了同仁的意见,做了进一步的订正,于1 9 8 8 年再版。其后,曹汛先生发表 的“园冶注释疑义举析一文,对该书的注释进行了辨析;还有张家骥著 园冶诠释( 如图) ,之后梁敦睦的“园冶全释商榷”和王绍增的“园 冶析读 ,对园冶全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注释见解。学术界对 待园冶原文的释义进行了反复的辨析论证,为我们能够很好的解读这部著 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对于现代园林建设的实践指导上,有一些专家 学者已经运用到了园冶中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取向,实践性、应用性应该是 目前对其研究的趋势。 1 3 园冶的整体理解与定位 自上世纪3 0 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界的先贤们已涉足古典园林的研究。如 刘敦桢先生的重修圆明园史料、苏州古典园林,陈从周先生的扬州园林、 说园,童寓先生的江南园林志、造园史纲甚至包括日本学者冈大路的 中国宫苑园林史考等。七八十年代之后,学术界日益活跃,业内人士之著 作如彭一刚先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周维权先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史, 张家骥先生的中国造园史,金学智先生的中国园林美学等等。此外,建 筑界以外的学科领域白8 0 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山水诗学、山水画论等方面的 研究蔚然成风,园林审美理念逐渐受到重视。相关论著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 如王毅的园林与中国文化,曹林娣的中国园林艺术论等等。汪菊渊先生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称:“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 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树木花果、营 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 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包括森林 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及修养胜地 。 中国古典园林,所显现的风格特征极为丰富。这也是被广泛关注的基本问 题之一。其中,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理论集成于园冶之中,怎样把握和定位 。张薇著园冶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6 ,p 8 曹汛建筑历史与理论第3 、4 期 张家骥园冶诠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 9 9 3 ,p 5 3 梁敦睦中国园林1 9 9 8 年第l 、3 、5 期;1 9 9 9 年1 、3 期 王绍增中国园林1 9 9 8 年第2 期 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今天我们对于这部设计著作,还需要从几个基本的概念开始展开。 “园 :主要指充当草木、果树、花卉或蔬菜栽培之用的一块土地;一般邻 近寓所,并围起来;与私家花园或者庭园相当。 景观设计、景观建筑:通过布置和修饰给定地域内的自然景观的外表,使其 产生最美的效果。 “风景园林:用装饰种植的手段来设计或改造花园、土地等。 上面所说的“园林”,都还是较为狭义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活动 范围的扩大,“园林的内容和范围也不断地扩大。人的游憩活动的大部分领域 包括了:居住区中的小块绿地,街心广场中的小游园,城市内的各式公园( 动物 园、植物园、游乐园等) ,以及城市郊区的大块绿地、自然风景分区或国家公园、 休养胜地等。这些统统归入了“园林 的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广义的“园林定义:既包括专供体闲游赏的人 造风景空间,也包括有植物参与构建庭院以及植物与住宅、宫殿、寺庙、神坛 或其它建筑物结合组成的户外空间。 “园林文化”:园林文化是通过园林物质实体而反映出的表现园林设计师审 美意识的精神介质,它是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它文化门类结合而形 成的一个综合性文化。园林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 上的反映。它通过空间、布局、形态、比例、色彩、质地等园林语言,构成特 定的文化体,用以表达时代精神和社会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古典 一词,在辞海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古代 流传下来而被后人认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二是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 义或代表意义的。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上古史”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 展史,“古代史 是封建社会的发展史。“近代史 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史。 这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也可以用来规定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区间。因 此,“古典园林”就是指在清代或者清代以前古代社会遗留下的皇家园、官宦大 户私家园以及寺园、陵园等。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和朝代的变迁,较早期 的园林实例或是消失或是荒废了,而大量保存下来的只有明清时期的园林。因 此,中国古典园林的重点,则是明清之际的园林。 我国古典园林的特性就如园林界泰斗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有这样 的一句话,“我国的园林是代表了它那个时代的面貌、时代精神、时代文化。 这句话可以指明,我们在对古典园林的价值进行评判时,应当把它放入历史的 8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框架之中去进行,从中得出它的历史特性。 古代的园林都是私家园,都属于士大夫或文人阶层,皇家的宫苑、宅园、 寺园都是私家园。造园的意图也仅仅服从于园主( 皇族、达官富贾或文人) 的个 人需求和个人品味。由于园主的阶级相似,阶级意识相近,阶级品味相符,古 代园林文化的样式比较稳定,较近朝代看,宋元明清的造园旨趣基本是相似的。 总的来说,可以用以下的几点来概括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下,在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前提下改造 了自然,创造了和谐的园林景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 的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二、追求意境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把饱含着对自然山水的渴 望和追求,带入到园林的创作之中去,达到了一种意与境、情与景、神与物互 渗互融所构成的文化整体,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出了完整生动的艺术画面。在园 冶兴造论中,计成就将这种颇具意境的造园意匠概括为“主人说”:“世之 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 非主人也,能主之也人。” 可见,在造园之前匠心独运的意境美构思是得以高水准造园的基础。这个道理 与后来郑板桥关于“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的绘画创作模式相 似。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计成还将随缘任运、自然为修的观念与造园理论统一 了起来。他在园冶兴造论中说,园林应“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并提出 “精而合宜 、“巧而得体”的审美标准。沿着这一逻辑推衍,计成在园冶园 说中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随宜合用,因境而成 的创作原则。 三、追求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千变万化的自然之美被加以集中,并 概括到园林之中。但是它不是简单的临摹或缩小,而是在有限的园林之中含蓄 地表现出整个大自然的深广的内涵。 以上特点表现出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追求自然与文化内涵。可以利用不同环 境空间的象征性含义,如大尺度场景令人产生崇敬或震撼感,小尺度空间较为 亲切有情趣,高而挺拔的体形气宇轩昂,水平线条的形体凝重而持久,参差不 齐的体形富有动感等。自然环境中的要素,包括园林中景观要素都可能唤起游 人强烈的情感。由于环境要素因人的联想而所被赋予的种种情感,使得园林应 通过精心的构思,表达出其人们理想的概念,唤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具有深层 内涵的园林环境的价值也就在于人们透过它们,所获得心灵感应,传达了人们 对环境的联想和憧憬。计成提倡造园要做到“从心不从法 ,“更能指挥运斤, 9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使顽者巧、滞者通 ,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高度。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今的园林建设中对文化传统的表达主要体现为传统 形式的借鉴与继承。在现代城市园林中,通过借鉴学习传统造园艺术,以达到 对传统文化继承。这些被一再借鉴的形式可以称为典型,设计中某处景致使人 们联想或回忆起过去某个设计或者某种过去,都是借鉴的体现。这并不局限于 整体风格方面,通过园林元素,或园林形式的抽象变形,也能取得相似的效果。 此外,古典园林中的经典场景,也经常在现代设计中被运用。例如飞檐翼翘、 白墙花窗、小桥流水等园林景观,都极富传统私家园林特色。此外借鉴和继承 还体现为注重场所精神,突出历史文化的表达。凯文林奇认为设计中的每个 基地无论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事物和 活动联结而成的网络。因此在现代园林的立意构思和总体设计之中,总要同先 前存在的场所保持某种连续性。注重场所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使得人们 能够获得某种“方向感 和“认同感 ,“方向感 使人产生心理的安全需求, 不至于产生失落的恐惧:“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的友好与熟悉,并发展成 为归属感,使得环境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园冶中强调的“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 ,就是通过营造有一定意义的空间,建立起人与环境之间情感沟 通的桥梁,营造出注重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5 7 1 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园冶的设计元素分析( 上) 在中国传统的自然环境之中,园林的设计要做到精、巧、宜,一定要熟悉 造园的各种元素。因此,论述这些造园必须的元素,就构成了园冶体系的 必要组成部分。园冶列出的造园元素有屋宇、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 地、掇山和选石。 屋宇方面,有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榭、轩、卷、 广、廊等1 5 个类型,在建造这些建筑类型的时候,其内部结构细节上重要的有: 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草架、重椽、磨角、地图7 类。 小五架梁式 九架梁五柱式 地图式 七架列式 草架式 梅花亭地图式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装折方面,有屏门、仰尘、户桶、风窗( 包括长桶式、短桶式、橘式4 3 种、 束腰式8 种、风窗式2 种、冰裂式、两截式、三截式、梅花式、梅花开式3 种。) 长橘式 短桶式户桶柳僚式之一户桶柳傺式之二户桶柳傺式之三 户桶柳僚式之四 户桶柳傺式之五户柄柳僚式之六 户桶柳绦式之七户桶柳傺式之八 尸桶柳倏式之九户桶柳僚式之十 柳绦燮人字式之一柳绦墅人字式之二人字燮六方式之一 1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字燮六方式之二 柳僚燮井字式之一柳像燮井字式之二柳僚燮井字式之三井字燮雅花式之一 井字燮蕤花式之二井字燮糯花式之三井字燮雅花式之四井字燮稚花式之五井字燮蕤花式之六 井字燮蕤花式之七井字燮雅花式之八井字燮摊花式之九井字燮稚花式之十井字燮雒花式之十一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井字燮勰花式之十二井字燮雅花式之十三井字燮雒花式之十四井字燮疆花式之十五井字燮耀花式之十六 井字燮糯花式之十七井字燮雄花式之十八井字燮蕤花式之十九井字塑蕤花式之二十井字燮旌花式之 二十一 玉礴街式之一玉礴街式之二玉礴街式之三玉礴街式之四八方式 1 4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冰裂式凰窗式之一凰窗式之二雨截式三截式 三r :一? 二:。 豳 画。:圈一圆 束腰式之一束腰式之二束腰式之三 束腰式之四 圆圈圈圃 束腰式之五束腰式之六束腰式之七束腰式之八 圆 梅花嗣式梅花式圆镜式 栏杆方面,有笔管式,包括笔管式、双笔管式和9 种笔管变式、条环式、 横环式( 4 种) ,套方式( 1 2 种) 、三方式( 9 种) 、锦葵式、六方式、葵花式( 6 种) 、 波纹式、梅花式、镜光式( 4 种) 、冰片式( 4 种) 、联瓣葵花式( 5 种) 、尺栏式( 1 6 种) 、短栏式( 1 6 种) 、短尺栏式( 8 种) 。( 见第三章) 门窗方面,有方门合角式、圈门式、上下卷式、入角式、长八方式、执圭 式、葫芦式、莲瓣式、如意式( 2 种) 、贝叶式( 2 种) 、剑环式、汉瓶式( 4 种) 、 蓍草瓶式、花瓣式、贝叶式、片月式、八方式、六方式、菱花式、梅花式、葵 花式、海棠式、鹤子式、六方嵌栀子、栀子花式、罐式。 墙垣方面,有白粉墙、磨砖墙、漏砖墙、乱石墙。 铺地方面,有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砖铺地( 包括人字式、篇纹式、间 方式、斗纹式、六方式、六方式、八方间式、套六方式、长八方式、八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海棠式、四方间十字式、香草边式、毯门式、波纹式。) 掇山( 包括叠山和理水) 方面,有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 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崖、洞、洞、曲水、瀑布。 选石方面,有太溯石、昆山石、宜兴石、龙潭石、青龙山石、灵壁石、岘 山石、宣石、湖口石、英石、散兵石、黄石、旧石、锦川石、花石纲、六合石 子。 以上各项,包含了材料种类( 主要体现在“选石”上) 、样式类型( 主要体现 在装折、栏杆、墙垣、铺地上) 、单体类型( 主要体现在屋宇和掇山上) ,但这里 列出的材料、样式、中的类型,不仅是造园的元素,而是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艺 术思想。选石中的“昆山石 :“昆山县马鞍山,石产土中,为赤土积渍。 既出土,倍费挑剔洗涤。其质磊块,峻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无声。其 色洁白,或植小木,或种溪荪于奇巧处,或置器中,宜点盆景,不成大用也。” 再看门窗中的“圈门式 :“凡磨砖门窗,量墙之厚薄,校砖之大小,内 空须用满磨,外边只可寸许,不可就砖,边外或石粉或满磨可也。 最后举一 立基中“厅堂基,讲的厅堂:“厅堂立基,古以五间三间为率;须量地广 窄,四间亦可,四间半亦可,再不能展舒,三间半亦可。深奥曲折,通前达后, 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也。凡立园林,必当如式。”总而言之,各类材料是 经过艺术之眼或工艺之手后的半成品,而其具体的运用,都是依照“精、“巧、 “宜的原则,以一种艺术匠心的总体规划将各类材料、样式、类型像点石成 金一样形成园林之景。因此,对于园冶来说,最重要的是使各类材料、样 式、类型得以成功运用的一种园林精神。 2 1 围墙 园中之墙,一般都在墙顶进行艺术加工。最有艺术特色的要算是“龙墙, 即墙顶形似龙,曲曲弯弯,还做出龙头。上海豫园里的龙墙,用了5 条龙,就 是在粉墙上做出波浪形的墙脊,加砖雕龙头。这5 条龙又有各自的特点。点春 堂与万花楼的分隔墙上的龙叫穿石龙,龙头下部漂浮着朵朵石彩,龙头上翘, 似腾石驾雾,跃向九霄。大假山后面围墙的那条龙叫卧龙,好似潜伏着伺机而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2 2 6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1 7 3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8 ,p 7 3 1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起。还有两条龙是在和煦堂附近的围墙。称双龙戏珠。最后一条龙是在内园, 龙体采用直比,横比空架,由于背景是天空,所以好似一片片自鳞,故称白龙。 园冶中:“凡园之围墙,多于版筑,或于石砌,或编篱棘。夫编篱斯胜 花屏,似多野致,深得山林趣味。如内,花端、水次,夹径、环山之垣,或宜 石宜砖,宜漏宣磨,各有所制。从雅遵时,令人欣赏,园林之佳境也。历来墙 垣;凭匠作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制,不第林园之不佳,而宅堂前之何可也。 雀巢可憎,积草如萝,祛之不尽,扣之则废,无可奈何者。市俗村愚之所为也, 高明而慎之。世人兴造,因基之偏侧,任而造之。何不以墙取头阔头狭就屋之 端正,斯匠主之莫知也。” 闺国 漏礴墙式之一 漏礴墙式之二漏礴墙式之三 漏礴墙式之四 i 1 三 1 , i i i i : 皇 漏礴墙式之五漏礴墙式之六 漏礴墙式之七漏礴墙式之八 漏礴墙式之九 。沈福煦园林上海:园林杂志社2 0 0 7 1 1 0 ,p 3 5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m 版社,1 9 8 8 ,p 1 8 4 1 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i 国一 漏礴墙式之十漏礴墙式之十一漏礴墙式之十二 漏礴墙式之十三 一 漏礴墙式之十四漏礴墙式之十五 漏礴墙式之十六 一般庭院的围墙,多用土造,或用石砌,或栽植有刺的植物,编成绿篱。 绿篱较花屏为佳,因饶有自然风致,深得山林雅趣。假如园内的花前、水边, 路旁和环山的围墙,或宜石叠,或宜砖砌,或宜花墙,或宜磨砖,材料用法各 有不同,总以式样雅致合时,令人欣赏,才是庭园的优美环境。墙垣之上,凭 工匠雕成花草、禽鸟、神仙、怪兽,以为制作精巧,非但在庭园中欠佳,即使 在宅堂前也是不可用的。这种墙垣,引麻雀营巢,杂草从生,高挂如萝,除之 不能尽,击之则易损墙,真使人无法对付! 这都是庸俗人的做法。有见识的人, 应加注念。一般人建筑墙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