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oc_第1页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oc_第2页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oc_第3页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oc_第4页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王晓庆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探索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xx年5月xx年4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和入院时间均分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和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致残率以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致残率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分别为13.5%、46.2%、(45.3711.43)min,对照组为30.8%、65.4%、(76.5117.38)min,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入急诊科前未给予任何护理干预,由其家人或路人送至医院,观察组在入院前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院前电话指导急救中心在接到求救电话后,要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自救,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应嘱咐家属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除非在无法特殊场合,应将患者平卧,脱去衣服,去除皮带、假牙,否则不要搬动患者,对于已经昏迷患者,如现场有具有急救资格人员,可指导其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告知家属不必过于紧张慌乱,这样容易给患者本人带来压力,应沉着冷静,与患者聊天,让其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与重视。 1.2.2现场评估到达现场后,尽早展开急救是拯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今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医护人员应迅速评估现场是否安全,询问家属患者病史,治疗情况,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而后进行生命体征检查,测量患者血压、脉搏、体温,同时检查患者意识状态,对于昏迷患者,应检查患者瞳孔、眼球位置以及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对于清醒患者,应询问患者有无四肢乏力、头痛以及视物是否清楚,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1.2.3输液护理应迅速建立至少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确保药物能进入患者体内,并快速生效,推荐使用静脉留置针,因为它能有效预防患者变化体位或在躁狂状态下针头刺破血管形成无效静脉通道,同时快速输入脱水药物,选择静脉血管时,应与平时的原则有所不同,此时情况紧急,需选择较大且直的静脉,且尽量避开大关节处。 1.2.4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往往是非常紧张、恐惧的,此时护理人员应实施心理干预,向其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解除其紧张心态,同时告知患者专业救护人员已经赶到,不用担心生命危险,使其心态平和,这样使血压降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条件3。 1.2.5现场复苏评估现场后,与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进行,对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由于脑出血患者颅内压较高,如果患者体位不合适,将会造成患者颅内压升高,压迫呼吸中枢,导致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情况使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体位,一般提倡清醒患者取平卧位,意识障碍、严重呕吐患者应去枕平卧,同时将头抬高30,当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及时展开心肺复苏,由一人负责胸外按压,一人负责捏气囊,按压、吹气比例为30:2,按压速率为118次/min,捏气囊速率为1次/s。进行5个循环后再次评估。 1.2.6控制高血压大部分脑出血患者都患有高血压病,在发生脑出血时,血压会为平衡颅内高压而变得更高,故及时控制患者血压尤为重要,但此时不宜立即使用降压药,因为大脑此时已经适应高血压下的血液供应,当血压下降时,颅内血液关注将迅速降低,导致脑损伤,正确的做法是可将患者头适当抬高,过度通气;当血压远远高于平时时,则可应用降颅压药物呋塞米等。 1.2.7转运途中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安排患者的转运,毕竟随身携带的医疗药品器械有限,无法满足患者瞬息变化的病情需要,转运的及时与否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在搬运过程中应慢起慢落,避免患者血压再次升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与科室取得联系,确保转运途中的通畅顺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致残率以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致残率是指脑出血患者出院后部分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所占比例4。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用(x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2检验,用n和%表示。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死亡率为(13.5%),致残率为(46.2%),对照组死亡率为(30.8%),致残率为(65.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为(45.3711.43),显著短于对照组(76.5117.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50;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急性脑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每10万人中有185219人会发生急性脑出血,每年死亡人数约150万,且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5,即使能存活下来,因此而导致终生残废者约467万之多;众所周知,脑出血是一类危急重症,对患者的预后来说,及时的救治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在长期高血压状态下,脑实质内的血管形成许多微小血管瘤等病变,当患者过度劳累、兴奋或情绪激动时,血压骤升导致脑血管破裂导致出血6,发病往往比较突然,其家属或同事无法发现一些细微的预兆,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可见,及早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该研究对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死亡率为(13.5%),致残率为(46.2%),接受治疗时间为(45.3711.43)min,对照组死亡率为(30.8%),致残率为(65.4%),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为(76.5117.38)min,综合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分析:完善的院前急救预案和组织,必须制定合理完善的急救预案,保障“120”报警电话的随时通畅,具有专业的急救队伍,完好齐全的急救设备,参与急救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具有相关资格,同时,需要有驾驶技术熟练、熟悉路况的司机,保证能及时到达抢救现场。必要的电话指导,由于发病使患者身边多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不熟悉急救知识,无法正确处置患者,若不及时电话指导,将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谢璇,欧秀娟等研究显示7,在得到正确的院前急救指导的患者死亡率为15.6%,而未得到院前指导,自行入院的患者死亡率为41.4%,这与该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及时有效的现场处理,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尽快评估现场,检查患者病情及询问病史,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建立静脉通道,使救治药物迅速进入患者体内,达到降颅压效果,减少高颅压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呼吸心跳骤停、神经损伤等,同时给氧和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通畅快速的转运,由于急救车上的设备、人员有限,无法满足患者疾病的需要,因此,尽快将患者送人急诊科是十分必要的8-9,在输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对于一些突变情况随时向医生报告,并作出恰当处理,救护车司机应选择距离最近,通畅的道路行驶,在兼顾安全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送至医院,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总之,院前急救是救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必要步骤,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在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方面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玲.脑出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xx(6):248-249. 2李崇娜.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效果评价J.内科,xx(5):551-552. 3张鹏辉.98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xx(2):164. 4王淑娟,董雪霞.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xx(3):132-133. 5任桃真.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xx(5):440. 6郑莹.院前急救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