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基于eva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实证分析.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基于eva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实证分析.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基于eva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实证分析.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基于eva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实证分析.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基于eva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实证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按照我国加入 wto 时的承诺,2006 年 12 月 11 日我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 资银行开放。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为一体,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 加激烈。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与国内同业进行竞争,还要面对实力雄厚的国外商 业银行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绩效管理的要求,对我国商业 银行经营绩效作出更科学全面的评价,找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方法,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 应对外来竞争的客观要求。 过去 20 多年来,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在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中迅 猛发展。 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 在实施价值管理的公司中, 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eva 模式。商业银行的传统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传统指标的计算没有扣除股本资本成本、没有体现股东要求的回报率、存在 盈余操纵的空间、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状况等等。经济增加值能够克服这些缺陷, 在西方大型公司和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成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核 心指标,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西方金融管理界已经将经济增加值(eva) 作为新兴的管理工具来评估商业银行的价值, 我国商业银行也迫切需要吸收国外 银行在 eva 价值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改进绩效考核体系。 事实上, eva因其自身优越性已经日益得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视和应用。 2003 年 10 月,建设银行开始实施以 eva 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农业银行、工商银 行分别于 2005 年、2006 年开始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和以 eva 为核心指标的综 合绩效考核办法;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在积极拓展、改进和加强 经济资本管理,开始尝试新的绩效考核体系。那么,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 行基于 eva 的经营绩效究竟如何?传统会计指标所表现出来的银行价值是否可 靠?到底哪些因素在驱动着 eva?基于这些疑问,本文选取 14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04 至 2006 的三年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银行业的特殊性和我国商业银 行的实际情况,对 eva 基本模型进行修正,测算出这些银行的具体 eva 表现,并 从资产规模、质量,资本管理等微观角度筛选银行 eva 的驱动因素,设计回归模 型找出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切入点,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包括 推广战略理念、 提高资产质量、 加强成本观念、 优化资本结构和规范内部治理等。 关键词:绩效评价,上市银行,经济增加值,驱动因素 ii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mise when china bided for the entrance of wto,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 has been open to all the foreign banks after 11th of december 2006. sinc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will face fiercer competition from not only domestic counterparts but also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find a better way to evaluate the banks performanc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eva concept which emphasizes the maximization of shareholders value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evaluation indexes have some unavoidable flaws such as not deducting the cost of capital, negl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so on. however, the new eva evaluation method can just overcome these flaws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used in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he western banking supervision circle has taken it as a new effective tool for ban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o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need the experience to improve ourselves. eva concept has been increasingly accepted b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recently and some of our banks have applied eva into their practice already. the eva evaluation system has come to effect in ccb since october 2003 and also in abc and icbc two years later. some other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have taken their moves to try the newly introduced evaluation system. so how do the commercial banks perform based on the eva model? are those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exes reliable enough? which are those factors exactly drive eva of the banks? with these questions, the research calculated the performances of 14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from 2004 to 2006 and then did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driving factors of eva, an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s an ending of the research. keywords:performance evaluation,listed banks,eva,driving factors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1 第1章 引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业开放的承诺变为现实的背景下,学术界一直关 注着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问题。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是金融体系 的核心,关系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间接 融资始终保持在我国融资总额的80%以上,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在未来很长 时间内仍将是我国主要的融资方式。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人民收入水平有 了很大的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个人业务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 消费贷款、银行卡业务逐渐成为我国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在未来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内,我国的银行业都将继续处于快速成长时期。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业 中已有14家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四大国有银行除农业银行外已全部上市,上市 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充分代表了我国银行业的现有发展水平 和未来发展潜力,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财务理论的发展, 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上市公司最终目标的理念 得到了普遍认可, 从而要求公司业绩衡量指标必须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 值。在这种背景下,一批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业绩衡量指标应运而生,经济增加 值(简称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指标之一, 被财富杂志称为90年代最热门的财务概念。eva是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 成本后的经营利润,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了获得该 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司价 值评价指标,eva是管理学、经济学和金融学不断发展的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 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是传统绩效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 由于在绩效评价及管理理念上具有突出优点,eva一经提出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广泛推行,至今已有300多家公司采用eva财务体系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包括国际 知名公司可口可乐、西门子、索尼、戴尔、泛美航空、宝洁等。此外,eva也已 经逐渐成为高盛、jp摩根等著名投资银行用来分析公司价值的基本工具之一。 西方学术界对应用eva衡量企业绩效所做研究比较深入,涌现出许多高质量 相关学术论文。但eva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对崭新的概念,尤其是eva在银行业的应 用研究迄今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进行数据实 证分析的文献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商业银行eva的实际测算考察其真实经 营绩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影响我国商业银行eva的驱动因素,从而为各商 业银行未来发展策略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2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是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努力吸收、借鉴前人优秀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和实证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全文采用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逻辑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eva基本理论出发, 借助归纳整理和数理推导等工具来支持相关结论和观点。 在采集整理数据方面,本文的分析样本取自沪深a股市场上的十四家上市商 业银行,数据来自样本银行的2004至2006年年报。 在eva测算方面, 通过借鉴国外银行eva实践经验, 基于国内银行业实际情况, 构建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近几年的年报数据进行处理和实际测算。 在分析影响上市银行eva的驱动因素时,本文设计了以reva为被解释变量, ta,l/d,npl/l,fa/ta,car,fn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来测度银行经济增加值回报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相关方向 和程度,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对策建议。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本文分为六部分写作,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文章框架结构、写作 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理清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 总结国内外 eva 指标应用研究概况, 梳理相关文献, 并讨论 eva 模式应用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可行性。 第三章为 eva 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理论概述,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着重阐述了 eva 的产生背景,内涵和计算,分析了 eva 与银行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并从适 用性分析和优势分析两方面深入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引入 eva 指标来评价经营 绩效的原因。 第四章为我国上市银行的 eva 测算, 这部分也是为第五章 eva 驱动因素的实 证分析做铺垫。首先结合银行业的特殊性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 eva 基 本模型各变量进行修正以得出适用我国商业银行的 eva 模型, 然后根据搜集的实 际数据分别测算出了 14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04 至 2006 年的 eva 表现。 第五章为我国商业银行 eva 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设计出以 reva 为被 解释变量,ta,l/d,npl/l,fa/ta,car 和 fn 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测度银行经济增加值回报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程度, 进而说明何种 因素以何种程度影响着我国上市银行的经济增加值表现。 第六章为结论和建议部分,总结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并针对相关结论做出 解释,尝试提出提高我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对策建议。 3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摒弃了传统的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采用 新型指标eva 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真实经营绩效。论文立足我国商业银行 实践,从 eva 测算的一般模型出发,对模型关键变量进行调整修正,得出适用于 我国银行业的 eva 测算模型,并设计出以 reva 为被解释变量,ta、l/d、npl/l、 fa/ta、car 和 fn 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度银行经济增加值回报率 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信的结论和政策 建议。 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1)考虑到银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出于研究方便,本文 在 eva 模型调整确立过程中简化了很多因素, 可能与国外银行的 eva 计量存在口 径差异; (2)由于条件所限,本文只选取了样本银行三年的财务数据,并以能够 取得的五家上市银行系数算术平均值代替我国近年来银行业的风险系数, 可能 影响到实证结果的精准程度; (3)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由于设计模型中的有些数 据在年报中不可得,所以剔除了一些样本,样本数的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回 归模型的拟合优度。然而,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数据采 集和计量层面的操作难度将降低,eva 在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中的应用将有广 阔的前景,也将为本文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更大的空间。 4 第2章 文献综述 第2章 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的推广, 国内外有关经济增加值应用于企业绩效评 价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主要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主 要针对 eva 的模型设计、计算中所涉及的调整事项、eva 业绩评价体系在企业业 绩评价中的运用以及 eva 报酬计划设计等进行研究; 另一类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 法进行, 其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的数据来探测 eva 指标用来评价绩效的 有效性和优越性。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规范研究为多。此外,在 eva 的影响 因素研究上, 国内外的研究角度不够宽泛, 主要集中于企业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 经营效率等方面。 2.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把eva思想引人企业管理中,后来 曾一度被人们遗忘。到了20世纪80年代,总部设在纽约的stern stewart咨询公 司将该思想重新引入价值评估和公司管理领域中。 在考察eva指标解释股价变化方面的有效性上,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 增加值指标解释股价变化的能力强于传统指标。stephen obyrne(1996) 1的研 究结果表明,传统会计评价指标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远远低于eva,eva对公司 市场价值的解释力为56%,而税后经营利润(nopat)的解释力仅为17%;最早由 milunovich(1996)和tseui以及lehn和makhijia(1997)进行了简单的单变量检 验, 他们发现mva和eva的相关性要比与会计收益、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的增长率、 权益收益、自由现金流量或者自由现金流量的增长率的相关性都要强;shimin chen和james l. dodd(1997)的实证研究发现,eva变量和股票收益间有很高的 相关性,并且高于会计变量与股票收益间的相关性。 而将eva指标应用于商业银行,也有不少的学者做过相关研究。uyemura等 人(1996) 2的研究首先涉及到了银行业的eva衡量。他选取1986至1995年十年间 美国前100家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对每股收益(eps) 、净收入(ni) 、股权收益率 (roe) 、资产收益率(roa)和经济增加值(eva)各自与市场增加值(mva)的 相关关系做了比较分析, 发现eva与mva的相关系数最高, 其对mva的解释能为40%, 而传统指标的解释力仅为13%;michael t namba(2003) 3研究银行绩效时则同样 1 stephen f., obyrne, eva and market value,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1996, 5, p116-125. 2 uyemura d., kantor c., pettit j. eva for banks: value creation, risk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1996,9, p94-113. 3 michael t. namba,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bank performance and value creation, /wb_articles/value_jun03/value_creation_jun03.htm 2003. 5 比较了mva和eva, 在对eva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步骤分析后表明eva是一种优越的 银行绩效衡量工具,eva可有效地加快银行每年的计划步骤,并且将银行的财务 业绩与股东价值创造联系起来;franco fiordelisi(2004) 4等人肯定了eva作为衡 量股东价值指标的优越性,根据欧洲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eva数学模型进行详 细具体的分析与调整,选取了71家样本银行的数据作实证测算得出eva对银行股 东价值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关于研究eva值驱动因素的文章则相对较少,lawrence fogelberg和john m.griffith(2000) 5通过对商业银行管理层持股与eva的关系研究得出管理层持 股对eva的提升有促进作用;tully(1993) 6在其早期研究中认为可以通过三种途 径来驱动eva的增长:第一可以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润;第二是 使用较少的资本;第三是将资本投资于较高回报的项目;kramer和peters(2001) 7研究了资本集中与eva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如何最大化股东财富,提出相 应见解;ross levine(2004)等人研究了银行的所有权结构问题,但是它侧重于 研究银行监管和法律对于银行价值的影响。 2.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eva理念大概在1999年前后开始被引入中国。 2001年stern stewart公司开始进 入中国,与一些权威机构进行合作项目研究。包括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在内的一些 机构也正在应用这一方法评价上市公司,并以此作为进行投资的参考。大鹏证券 公司也在eva理念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名为“创值”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另外, 基于现实的需要,国内的有些公司(如五粮液公司、托普软件开发公司等)也开 始尝试性地应用eva指标衡量企业业绩。有了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有可能会 带来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以青岛啤酒为例,从1999年到2001年一直在扩张,覆盖 了全国17个省市,有大量的啤酒生产。但是高速扩张之后,虽然上它的利润是增 长的,但是人们发现获得这个利润花费的成本却是巨大的,除去这个成本,实际 上它创造价值有可能是负的,即计算出的eva是负的,它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次管 理上的革命。虽然eva的出现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一些变化,但总的来说,eva的应 用和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企业和投资者对这一财务创意并不熟悉。 在国内来看,对eva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加,尤其是stern stewart中国公司在中 国入驻到撤出的这个过程,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很 4 franco fiordelisi and phil molyneux, value creation in banking, february 2007. 5 lawrance fogelberg and john mgriffith., control and ban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strategic decisions, fall 2000, p63-69. 6 tully, s.,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 fortune, september 1993, p35-50. 7 kramer, j. k. and j. r. peters., an interindustry analysis of economic value added, as a proxy for market value added, 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 2001,11(1), p41-49. 6 多学者对eva的应用,指标的修正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上市公司排名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使eva理论得以深入发展。而在实证研究领域,由于数据的获取和计算 的关系,部分学者只是作了描述性的统计研究,研究欠缺深入。但是最近国内的 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了做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胡继之、吕一凡在经济附加值(eva)在中国证券市场实践中的应用中, 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经济增加值指标反映股票价格变化的 能力优于传统会计指标, 经济增加值指标可以广泛应用于投资分析领域; 王喜刚、 丛海涛、欧阳令南(2003)以上交所402家上市公司三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 分析方法,校检、比较了eva变量与会计盈利性指标在解释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方 面的信息有用性。结果表明,eva变量在总体上的解释力强于传统会计指标,中 国股市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运用了eva所包含的财务思想;赵云阳、李 元 (2004) 认为当前传统会计指标在解释股价波动和衡量公司业绩方面贡献较小, 不能很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 通过对股票收益率进行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eva指标能较好地解释股价波动和衡量公司业绩。 在eva如何切实结合我国实际运用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的研究上, 关新红、 邹刚、 蔡锷生、 谢清河、 李德怀、 朱建武等都做了有益的探索。 邹刚、 李玮 (2002) 8对eva从制造业/商业企业到银行的计算公式的转化过程中分析了eva的实质, 论 述了eva在新加坡商业银行的应用情况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意义; 蔡锷生、 王立彦、窦洪权(2003)在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其绩效考察指标时, 提及经济增加值(eva)体系和平衡计分卡(bsc)方法,并就eva体系对银行公 司治理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 他们的研究缺陷在于并没有对二者的数量关系进 行实证分析,从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研究结论;李德怀(2004)认为银行财务管 理的重点是风险而非现金流,银行资本的主要作用是抵御风险。因此,在计算银 行的eva时, 资本是与风险相匹配的经济资本, 银行经营期内每年实现的eva可以 反映其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程度;谢清河(2005)从eva的基本理念入手,探讨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和应用内部eva业绩评价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着 重对商业银行如何完善eva业绩评价机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建议要全面推进经 济资本预算管理,逐步完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加强产品定价管理,有效分配 业务和财务资源,促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关新红(2006)从回顾绩效 考评工作的历史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提出建议。 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迫 切需改变以往的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评价方法, 代之以价值为中心的绩效评价方 法,采用eva绩效评估方法,确切反映商业银行的创利情况。 8 邹刚、李玮,经济增加值及其在新加坡商业银行的应用,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2 年 12 月,47-49 页。 7 在我国商业银行eva驱动因素的研究上,相关文献较少。朱建武(2005)在 计算中小银行26个样本的eva回报率基础上研究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结果 得出中小银行成长中eva回报率的提升并不取决于是否能够公开上市融资与能否 跨区域经营等规模扩张手段, 而在于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与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 机制;关新红(2006)对影响商业银行创值活动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 析,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探讨,认为社会稳定状况、经济增长、社会信 用体系的完善程度、 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 资源配置、 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 经营管理水平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增值增效;郑东岩(2006)对银行 业提高经济增加值的途径,从存贷款营销结构、产品定价管理、降低资本成本、 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深化成本费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大概思路;郑鸣,林潘颖 (2006)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可通过股权 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和市场结构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析 总的来说,上述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应用eva的条件,eva在我国有广大的 发展前景,而且eva指标同样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但是我国对银行 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文献 大都倾向于使用传统评价指标, 如资产利润率、 人均创利率、 资产费用率等。 eva 的应用尚不成熟,仍然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以给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现代财务 制度和提高银行业的经营绩效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同时上述这些既有研究虽都 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但仍然欠缺定量分析,且未能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全面 提升以eva评价的经营绩效,应对外资银行竞争提出系统而有效的建议。 8 第3章 eva 应用于商业银行价值评价的理论概述 第3章 eva 应用于商业银行价值评价的理论概述 3.1 eva 产生的背景 eva源于亚当斯密的剩余收益理论,其最初的含义就是西方经济学上的经 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利润不仅要弥补其经营成本同时还要弥补其投入资 本的成本 9。eva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金融经济学革命相联系的。这场革命始于诺贝 尔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哥利亚尼1958至1961年提出的公司价值经 济模型(即著名的mm理论) ,证明了企业经济模型研究的重点不是传统强调的会 计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将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此外,他们提出了一个理论 框架,把eva作为度量业绩的指标和建立激励制度的基础,以使管理者的行为与 股东利益相一致。乔尔斯特恩和 g贝内特斯图尔特将该理论加以突破和完 善,表述成一个容易理解的体系,以便于管理人员用来指导公司的资源配置。 于是,在吸收米勒和莫迪哥利亚尼的模型以及斯图尔特所作调整的基础上,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 stern stewart 咨询公司首先提出了 eva 业绩评价与激 励系统,并将其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美国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哈 佛商业评论中指出: “作为一种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 反映了价值管 理的所有方面 10。 ”此后,有关 eva 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 eva 为核心的新 型企业管理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成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标 准。 eva 经过 stern stewart 咨询公司的推广,迅速为市场所接受,并在实践中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eva 理论基本上依赖于如下两个原则性的假设: (1)一家 公司只有所获得的资本回报超过资本的机会成本时才是真正盈利;(2)只有当 公司的管理者为其股东所做投资决策的净现值(npv)为正时才会创造财富。显 而易见,经济利润比会计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创值能力,而这一点也正是投 资者们更为关心的问题。eva 作为对经济利润的真实模拟,它能更好帮助投资者 评价企业业绩,使投资者能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从经济学理论来看,eva 无疑 是一个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 3.2 eva 的内涵和计算 eva 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缩写,是从股东价值角 度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种新型指标。从概念上说, “eva 是指扣除所有生产要 9 karen spinner, “a new tool to measure performance”, global financial, november 1997, p24-25. 10 彼得f德鲁克等,公司绩效测评,哈佛商业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第 15 页。 9 素成本后的剩余利润,具体来说就是扣除使用稀缺资本资源的机会成本 11” ,也就 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剩余收入”或“经济利润” 。 eva是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 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eva = 税后净营业利润 - 资本成本 = 税后净营业利润 - 资本总额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nopat - tc * wacc (3.1) 其中,nopat即税后经营利润,是指企业营业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 部经营费用和成本后的净值。 tc为资本投入总额, 是减掉折旧以后的现金投入量, 是所有投资者投入企业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 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相当于投资者在同等风险条件下投资于其他相关领 域如股票和债券的组合上所获得的收益率。 为了使eva有效起到衡量价值创造结果和正确配置资源的目的,首先需调整 相应的报表项目,bennett stewart曾提出160项可能需要调整的会计项目,主要 包括研发费用、递延所得税、存货调整准备金和商誉的摊销等,但是在实务中却 不会进行这么多且复杂的调整,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现状存在差异, 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表3.1为常见的调整项目。 表3.1 eva的常见会计调整项目 表3.1 eva的常见会计调整项目 调整项目 税后经营利润 资本总额 研发费用 计回当期研发费用并减去应摊销费用计回未摊销部分 市场开发费 用 计回当期市场开发费用并减去应摊销 费用 计回未摊销部分 递延税项 加回(减去)递延税项负债(资产) 变动额 加回(减去)递延税项负债(资产) 变动额 商誉 计回当期摊销部分 计回当期摊销部分 准备金 加回(减去)准备金增加(减少)额计回准备金账户的余额 重组费用 计回重组费用增加额 计回重组费用增加额,并减去非持续 性收益 3.3 将 eva 引入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价体系 3.3.1 eva 与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银行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体制竞争、运行机制竞 11 关新红,中国商业银行创值能力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 1 版,第 4 页。 10 争,更是在先进管理方法下价值最大化的竞争。银行要想真正提升自身的价值, 必须将全行的管理工作围绕价值来进行,实施价值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战略要求 通过设立新的指标体系来统帅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外 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新方法层出不穷,而只有 eva 指标符合这一目标要求。 而商业银行是否可采用这一指标来评价其经营绩效?到底 eva 与商业银行价值 存在着怎样的相关性?是否能通过 eva 来判断商业银行到底是在创造价值还是 在毁损价值?本文下面通过公式推导来证明 eva 与商业银行价值存在着正相关 性,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就是来自于 eva 指标的提高。 eva 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税后经营利润大于其所使用的资本成本,就意味着 真正地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因此,未来预期 eva 贴现与未来预期自由现金流贴现 的净现值等价,为股东创造价值可以表述为未来预期 eva 现值最大化。一般采用 dcf 法(根据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对银行价值进行评估 12。用 t cf 表示 t 时刻银行的预期现金流,主要是归属于股东和附属资本中的次级债券等债权人 的现金流量,相应的,贴现率 t r 指 t 时刻银行权益资本和附属资本中的次级债券 等债务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t wacc ) 。 公式如下: tttt tctebittebitcf=+=)1 ()1 (资本性支出折旧 (3.2) 其中 t ebit 表示息税前收益,利息主要指附属资本中的次级债权债务资本的 利息支出,不包括存款利息支出。)1 (tebitt可以用 nopat 来表示。tc为当 期新增投资资本总额,并加上新增的营运资本。其中有会计恒等式: ttt tctctc+= 1 (3.3) 将式(3.3)带入式(3.2)得 )( 1 = tttt tctcnopatcf (3.4) 那么银行价值( t v )可以表述为各期预期净现金流量(cf)的现值之和: = + + + = 1 )1 ( n n nt nt t r cf v = = + + + 1 1 )1 ( )( n n nt ntntnt r tctcnopat (3.5) 将式(3.1)代入式(3.5)有 = + + + + = 1 11 )1 ( )( n n nt ntntntntnt t r tctcrtceva v = = + + = + + + + + + 1 1 1 )1 ( )1 ( )1 ( n n nt ntntnt n n nt nt r tctcr r eva 12 王浩权,商业银行 eva 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4,13-16 页。 11 = = + + = + + = + + + + + + + 12 1 1 )1 ()1 ( )1 ( )1 ( n n nt nt n n nt ntnt t n n nt nt r tc r tcr tc r eva = + + = + + = + + + + + + = 12 1 1 1 )1 ()1 ()1 ( n n nt nt n n nt nt t n n nt nt r tc r tc tc r eva (3.6) 假定 tc 有限,在银行持续经营的假设下,n 趋向于无穷大,式(3.6)的后 两项趋近于 0,因此有 t n n nt nt t tc r eva v+ + = + + 1 )1 ( (3.7) 从上述公式推导可以看出, 在加权资本成本率 t r 不变的情况下, eva 值的增 长才能增加银行价值( t v )。eva 是建立在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基础上的“价值” 概念, 反映了银行的价值观。 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价值最大化, 通过引入 eva 指标体系可以将银行价值量化地表现出来, 能使投资者对银行的经 营现状有更直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预期银行的未来。总之,银行的价值最大化 与 eva 直接相关,二者之间存在存量指标与流量指标、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总 体经营目标与年度经营目标的关系。银行建立以 eva 为核心的经营绩效考评体 系,有助于将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有利于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 现,这也是商业银行引入 eva 的一个重要目的。 3.3.2 采用 eva 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适用性分析 用 eva 来衡量银行的经营绩效,存在两个特殊的地方:一是负债对于商业银 行来说是经营的主要产品,不像一般的工业企业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所以负债 利息成本不应纳入银行的 eva 计算;二是由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特殊性,在实际经 营中并不把资本实际分配到各经营单位,而分配的是虚拟资本经济资本,因 此在衡量经营单位的 eva 时需要把权益资本成本折算为经济资本成本。 因此银行 的 eva 计算公式可变形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分配(或占用)的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成本 eva在我国银行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还表现在我国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客 户的利息收入以及利息支出之间的利差收入。和生产性企业相比,银行分摊权益 资本成本较为清晰,下级机构应分摊成本都能够得到准确地核算,这保证了 eva 评价体系能在各级分(支)行中实施。 如前文所阐述的,stern stewart 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在计算 eva 时需对会计 报表利润进行多达一百多项的项目调整。 但随着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 则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推行,国际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跟踪审计,我国商业银行已 经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财务核算体系, 会计报表利润基本能够反映涵盖资产减 12 值损失等银行实际经营成果,因此计算过程中需要调整的项目也就相对较少,这 也使得 eva 的计算得到简化。 此外,银行的管理人员财务素质相对较高。在实施 eva 管理方案时,要求所 有员工都要对这些相关的概念、方法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而银行大多数员工都 拥有较为丰富的财会知识,这给 eva 在银行的广泛推广创造了条件。事实上 eva 以其优越性越来越得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视和应用。2002 年建设银行正式确立 经济资本的概念, 并于2003年10月率先开始实施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 2004 年实行 eva 总量挂钩,推出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全行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 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初步建立。2004 年又在 eva 的基础上增加了以 eva 为核心 的绩效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了 eva 的计量方法。2005 年,建设银行对各分行 提出统一的资本基础期望回报要求 10%,超出这一回报底线的部分才是分行创造 的 eva。同年,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及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绩效考核办 法在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正式实施,以 eva 指标为核心的平衡计分卡(bcs, balanced score card)系统也在部分银行开始启动。2006 年浙商银行也摒弃了 传统的存贷款任务考核等做法, 建立了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内 容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采取同样举措的还有交通、招商、兴业、光大等商业 银行。这一切都表明着我国商业银行应用 eva 实施价值管理是种趋势。 3.3.3 运用 eva 进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优势分析 eva作为一种新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现了出了以银行价值为中心的经营理 念,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多偏重于静态分析的不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剔除 了会计失真的影响, 更为真实的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通过建立一套以eva 为核心的完整的业绩评价系统, 同时以eva来建立管理层和员工的相关激励机制, 可以将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避免对企业规模利与润增长率的盲目追 求,克服一些短视行为,着重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利润,促进商业银行长期价值的 增长,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更真实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 一般在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下, 会计利润只考虑债务资本成本而没有考虑权益 资本成本,所以不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而eva考虑了企业 全部资金的机会成本,包括所有者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当银行的收益超过银行 的所有资本的成本时,说明经营者为银行增加了价值,而银行的收益低于银行的 所有资本的成本时,说明银行投资者的财富受到了侵蚀。 (2)尽量剔除了会计失真的影响 计算eva的时候,虽然传统的财务报表仍然是进行计算的主要信息来源,但 是它要求在对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进行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