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新兴县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法人治理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新兴县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法人治理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新兴县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法人治理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新兴县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法人治理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新兴县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法人治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摘摘 要要 随着中国入世承诺兑现,国外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成立法人金融机构,并全 方位开展金融业务。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积极开拓市场、追求良 好业绩回馈股东,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而当前信用社无论是在自身建设, 还是在适应为“三农”服务要求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 要原因是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 权和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信社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 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实现经营机制的切实有效转换,真正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 用。 本文重点关注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改革。 采用选点调查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问座谈等方式,对云浮市新兴 县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对新兴县农村信用社乃至云浮市农村 信用社改革进展情况的调查,使我们意识到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依然不完善,农信 社产权制度改革中合作制流于形式。对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农信社产权制度变 迁中农信社改革的动力设计和路径依赖等问题,建议在现有条件限制下农信社产权 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明晰产权,而不在于采取何种产权模式,并提出了广东农信社 较为现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i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abstract with chinas wto accession commitments fulfilled,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nter china to set up a large scale corpor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carry out all financial ope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state-owned joint-stock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actively explore the market, the pursuit of good performance to shareholder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 more intense. however, both in their own building, or in the adaptation of three rural service requirements, etc., the current credit cooperative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problems is the lack of clarity of property rights, corporate governance imperfect structure, operational mechanisms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management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to be further defin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meet the challenge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need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perational mechanisms to achiev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the real financial role as the main force in rural areas to play.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the financial reform context. we select points by the surve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field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including discussion of xinxing county yunfu city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progress in the key survey. from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reform progres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f xinxing county yunfu city we can se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till im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cooperation 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has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this paper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the 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the design of the drive for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path-dependent issues such as proposed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property rights is the focus of clear property rights, not to take what kind of property rights model, guangdo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made more realistic path of reform proposals. key words:corporate governa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property rights reform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绪绪 论论 伴随中国入世承诺兑现而导致国外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成立法人金融机构并 全方位开展金融业务,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积极开拓市场、追求良好业绩 回馈股东,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而当前信用社无论是在自身建设,还是 在适应为“三农”服务要求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 量差,经营困难,潜在风险仍然很大。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产权不明晰,法 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权和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 农信社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实现 经营机制的切实有效转换,真正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信社改革实质上已经 到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阶段,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就是农信社能否真正做到产权明 晰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2003 年 6 月 27 日, 国务院印发了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 号,以下简称国务院 15 号文件) 。经国务院同意,吉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 陕西、贵州、重庆等 8 个省(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参加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 工作。在充分总结 8 省(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4 年 8 月,国务院决定将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扩大到另外 21 个省(区、市) 。依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相 关政策,云浮市新兴县农信社也列入第二批改革范围。2005 年,新兴县农信社被广 东省纳入首批县联社统一法人治理改革试点单位,并于 2006 年 12 月正式对外挂牌 成为统一法人联社。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 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初步 健全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健全了法人治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但由于这 种治理机制的改革很大程度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人民银行票据兑换压力、银 监会指导督促和省联社直接干预的结果,缺乏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形成过程,使 法人治理往往形似而神不似。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考察研究。 同时,研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小型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机制的变迁 对于我们观察西方公司治理理论在我国实践过程中理论对于我国国情的适用性,和 外生体制在原有企业嫁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无疑对于今后中国金融企业加 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强公司治理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2 国内外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动态国内外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国外研究动态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学者伯利和米恩斯提出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以来,众 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法人治理结构 理论。其中最具经典意义的是“两权分离理论” 、 “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 理论” , 这三者之间又紧密联系, 相互补充, 由此构成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理论框架。 两权分离理论即法人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这一理论是随着股份公司 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对股份公司主要特征的描述。在业主制或合伙制这样传统的企 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合一的,所以,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机制得到 了很好的解决。而在股份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是分离的,这 时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伯利和米恩斯(1933)通过对 200 家 美国大公司进行实证研究,首次系统地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进行 研究论证: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股权的分散,股东对财产经营的控制越来越 困难,从而导致了企业权力中心由所有者向经营者转移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企 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越来越分离,控制权越来越多地被经营者所掌握。到本世纪二 十年代末,经营者控制股份企业的财产经营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能观察到的事实,股 份公司的发展已经实现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1。 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内部委托-代理行为的研究,源于制度经济学中对市场和企 业的探讨。coase (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做出了对“有市场存在的条件下, 为什么还需要企业?” 这一问题的经典论述。 他首次提出了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这一重要概念,他认为企业是一种组织,企业的出现正是因为组织的交易 成本比市场交易的交易成本要低2。 所以, 这是一种组织取代了市场交易的情形, 即: 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但 cheung, stevenn. s.(1983)却从合约的角度指出:企业与市 场的关系并非是 coase 所认为的那样,本质上,企业仍是一种市场合约结构要 素市场的合约结构。因此,企业的出现,乃是要素市场合约取代了产品市场合约3。 coase对制度经济学的探讨,让人们认识到“产权”对市场及交易的重要性。然 而,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那么,不确定性如何产生呢?在新制度 经济学中,对于造成交易中的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学者(coase,1937,1960)认为:初 始产权结构的明晰与否是决定交易中不确定性大小的基本因素,明晰交易对象的产 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权界定是消除不确定性,从而确保合约效率得以充分实现的前提。如果产权不能实 现完全的界定,合约的效率将会大打折扣4。阿尔钦(alchain,1965)指出,在产权无 法做到完全界定的情况下,将存在一部分存于公共域中的租(rent),合约的参与者 会对这种租进行争夺,但这会带来合约的效率损失5;而cheung,stevenn .s.(1974) 则提出了租值耗散理论来解释产权明确界定之于合约效率的重要性:产权界定越不 清楚,资产的价值也就越低,资产真实价值与缺乏明确产权界定下的低价之差便作 为一种租,被消耗在公共领域了6。虽然在股份公司诞生早期委托代理问题并不严 重,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20 世纪60 年代,“两权分离”所引起的代理问 题日益突出,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委托-代理模型在战后的发展是得益于两篇经典性论文,一是阿罗(arrow,1965) 对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的分析7; 一篇是阿尔克洛夫(akerlof,1970)对二手汽车 市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的分析。这两篇文章指出了委托代理问题中信息 不对称的两种主要类型:隐藏行动(道德风险)和隐藏信息(逆向选择)。其后,威廉 姆森(wiliamson,1971,1975,1985)指出,人类的机会主义(opportunism)天性,是造 成市场交易中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关键变量8。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会使委托、代理 双方在缺乏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执行变得困难。而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的 存在,则可加剧机会主义对效率的破坏。 其后,jensen 和 meckling 所研究的代理问题之一是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 他们认为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冲突是因为经理人不能拥有 100 %的剩余要求权, 经 理人不能从利润增加的活动中获得全部盈利,却要承担这些活动的全部成本。 shleifer 、andrei 和 vishny (1997) 等学者认为, 控制性投资者(例如股份公司的大股 东等) 凭借其实际控制权, 以合法或者法庭很难证实的方式, 谋取私人利益, 使分散 投资者(小股东) 的利益受到损害。以至在这些公司中, 基本的代理问题不是在经理 人与投资者之间, 而是在控制性投资者与其他分散投资者之间9。la porta 等学者 (2000) 甚至把大股东利用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 将低层企业的资金转移到高层企业, 从而使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称为隧道行为(tunneling) 10 。在诸多学者的努力 下,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十分迅速,现己成为了一门系统而全面的理论。 1.2.2 国内研究动态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较为重要的有关法 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人治理的文献的出现,则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的事了。其中,林毅夫指出,所 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 整套制度安排。他认为通常人们所关注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 制或内部治理结构。但是对公司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间 接控制或外部治理。因而他认为应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界定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的核心应该是能够实现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及其绩效的监督与控制。费方 域把公司法人治理的本质看作是一个契约关系,是一种制度安排。法人治理结构给 出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框架,对公司目标、总体原则、决策方法、谁拥有 剩余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定下规则,用于代表和服务于出资者的利益。其主要功能 是用什么根据来评判经营者,并在代理成本过高时,用更好的经营者代替,以更好 地对“内部人控制”加以控制、约束、监督和激励11。 吴敬琏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董事会以及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之 间的一种组织结构,旨在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所有者将公司交给董事会托管, 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聘用、奖惩、解聘等权力,高 级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组成董事会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 企业10。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 文化和指导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 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的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问题12。 在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研究中,谢平(2001)从合作制、农村金融机制、 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行业管理体制、业务多目标冲突、历史包袱、破产约束失灵 与道德风险、政府行为等八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改革的基本思路13。陆磊(2003)则 指出真正的合作制必须基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合作方之间的相互信任,这必然要 求社员的相互了解和合作范围的不能过大;二是社员无法从正规商业性金融获得融 资;三是由合作精神导致的合作契约的完备性14。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结合云浮市新兴县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进程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 绪论。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论文框架。第二章新兴县农 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状况。介绍了云浮市新兴县农信社的概况、特点和改革的背 景及工作进展情况,尤其是产权制度改革和健全法人治理机制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 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成效。第三章法人治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现有的改革 依然没能解决所有者缺位, “谁负责”和“如何负责”等问题。本章指出了改革中存 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农信社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以 政府对农信社的改革意见为指导,就完善和进一步推动农信社改革提出改革的对策 和建议 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新兴县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状况新兴县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状况 法人治理,也就是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因为农信社改革方向有农村 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股份合作制法人,因此为在法律上完善此表述,统一称 为法人治理,实质上与理论界所指公司治理无异15。而农信社的改革便是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按照“明 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 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 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 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 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6。 2.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 2003 年 6 月 27 日,国务院第 15 号文件明确了我国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 体原则。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 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 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信 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该文件按照“明晰产权 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 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 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 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深化信用社改革,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 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 不论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都要在原有股权范围的基础上,做好清产核资 工作,扩大入股范围,调整股权结构,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 7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要坚持服务 “三农”的经营方向,强化约束机制,按照“四自”原则,建立健全信用社激励和 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防范和控制新的经营风险。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 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 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分别确定 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责任。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印发文件,明确农信社改革中的各方职责。按照国 务院关于“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的要求,由省级人民政府全面承担对 当地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发布关 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 (银监发200423 号) ,明确:农村合 作金融机构应按股金来源和归属设置自然人股和法人股两种股权17。 在对前一阶段试点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2008 年 1 月 3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央一号文 件)并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试点的指导原则,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 提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 准入政策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治理结构,维 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 联保贷款。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 来源不足的问题。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 政策。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 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制定符合农村信贷业务特点的监管制度。完善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 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2.2 新兴县农信社法人治理改革进程新兴县农信社法人治理改革进程 2.2.1 新兴县农信社概况新兴县农信社概况 云浮市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毗邻珠江三角洲佛山、江门等市,距广州 市 130 多公里。 新兴县辖区面积 1520 平方公里, 人口 44.5 万多人, 2007 年全县 gdp 74.85 亿元,在全省山区县排名靠前。新兴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位于新兴县新城 镇,服务于 12 个乡镇、195 个行政村。 改革前新兴县农信社联合社辖新城农村信用社等 14 个法人信用社和联社营业 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部,下设 15 个信用分社,共有员工 301 人。截止 2005 年 3 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总 资产 183250 万元,其中各项贷款 111149 万元。总负债 179782 万元,其中各项存款 176534 万元,资本充足率为 5.11%。2004 年 8 月,国务院决定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 革试点扩大到另外 21 个省(区、市) ,新兴县农信社也列入第二批改革范围。2005 年,该联社被广东省纳入首批县联社统一法人治理改革试点单位。 近年来,联社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一是制定并实施了“三会”和高级管理 层成员的选举、选聘办法,于 2006 年 8 月 28 日召开了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 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聘任了高级管理层。二是建立了以社员 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体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制定了“三会”议事规则, “三 会”职责得到履行。截至 2007 年末,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分别召开 3 次、 10 次、4 次会议。三是制定并实施了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成员的绩效考核 办法。2007 年 1 月,本联社对理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成员 2006 年度履职情况 进行考核,3 人被评为优秀,11 人被评为称职,考核结果已向社员代表大会作了说 明。四是制定并实施了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监事会于 2007 年 8 月对理事长、联社主任及 2 名联社副主任履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 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至 2007 年末,该联社已实行统一法人体制,辖内营业网点 29 个,从业人员 352 人;该社总资产达 264494 万元,各项贷款余额 136244 万元,各项存款余额 249035 万 元, 资本充足率18.10%; 不良贷款占比比2002年末下降34.15个百分点, 降幅68.93%。 2.2.2 改革前法人治理情况改革前法人治理情况 1997 年以来,新兴县辖内各法人农村信用社和县联社均已按“合作制”的原则 进行了规范,并按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和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县级联社管 理规定建立和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三会”制度,同时根据 此规定制定了县联社和信用社章程提交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理事会为 社员代表大会常设执行机构, 信用社理事会由 3-5 名理事组成, 其中非职工理事人数 1-2 名,县联社理事会由 7 名理事组成,全部为职工理事(其他法人和自然人不得向 县联社入股,下同),任期 3 年,可连选连任,根据规定理事会执行社员大会通过的 各项决议,并审定本社的经营方针、年度业务计划,批准本社的内部管理制度,审 议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等。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 任为法人代表,由主任全面负责本社的经营管理、拟定经营计划,目前各信用社和 9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县联社的主任由理事长兼任。 信用社监事会由 3 名监事组成,非职工监事 2 名,县联社监事会由 5 名监事组 成,全部为职工监事,每届任期与理事会相同,监事会负责对本社的经营管理和财 务管理进行监督。每年按照规定定期召开“三会” ,由主任向理事会和监事会述职, 由理事会和监事会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本社的经营状况、财务报告、风险状况、利 润分配等,监事会依法对理事会决议和决策的实施进行监督。 县联社内设七个职能部门和一个营业部:行政管理部、业务管理部、稽核监察 部、资产管理一部、资产管理二部、科技部、安全保卫部。同时,为防范经营风险 和加强内务管理,县联社还成立了“贷款审批委员会” 、 “财务管理委员会”和“采 购管理委员会” 。同时,依法成立了“新兴县农村信用社工会委员会” ,每年定期召 开“职工代表大会” ,听取和审议全辖的年度经营管理情况报告和职工奖惩方案等, 充分发挥职工当家作主和民主监督管理的职能。其具体组织结构见图 2-1 : 图 2-1 新兴县农信社法人治理图(改革前) 社员大会 理事会 监事会(监事长) 理事长(兼联 社主任) 人民银行行业管 理部门县党委 联社党组 职工代表大会 纪检组 工会 委员会 营业部 业务管理部 安全保卫部 资产管理一部 科技部 行政管理部 稽核保卫部 资金清算岗 业务岗 信贷员 科技岗 办公室 保卫岗 资产管理二部 各法人社 10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2.3 改革后法人治理情况改革后法人治理情况 在增资扩股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做好统一法人工作,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 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 、 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管理规定及关 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制定“新兴县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县联社)章程,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法人治 理结构运作机制。 (1)县联社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了其最高权力机构社员代表大会。社员代 表按合作制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社员选举产生,每届任期 3 年;具体选 举办法由社员代表大会制定创立大会之社员代表的选举办法,由筹建工作小组在广 泛征求各认购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报领导小组审核;全体发 起人根据该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参加创立大会的社员代表。 (2)县联社设理事会。理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向社员代表大 会负责。理事会由 7 名理事组成,自然人社员(含职工社员)担任理事的人数,不 得少于理事人数的二分之一;其中职工担任理事的人数,不得超过理事人数的三分 之一。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设立独立理事。理事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和更换。理事 每届任期 3 年,可连选连任。理事会设理事长 1 名,副理事长 1-2 名,理事长为县联 社的法定代表人。理事长、副理事长每届任期 3 年,可连选连任。 (3)县联社设监事会,监事会是县联社的监督机构,对理事会及其成员和主任、 副主任等县联社高级管理人员行使监督职能。监事会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 作。监事会由 3 名监事组成。监事会组成人员中,非职工监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职工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和更换,非职工监事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和更换。 监事每届任期 3 年,可连选连任。理事会成员、主任、副主任及财务主管人员不得 担任监事。监事会设监事长 1 名。 (4)县联社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1-2 名,组成县联社的经营管理层。县联社主 任人选由理事提名,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副主任由主任提名,理事会聘任或者解 聘。主任、副主任每届任期 3 年,可连聘连任。县联社主任不得由理事长兼任。主 任对理事会负责,执行理事会的各项决议,组织领导县联社的各项日常经营管理工 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设业务发展部、财务计划部、资产 保全部、稽核保卫部、计算机中心、办公室。同时设营业部,作为联社的直属机构。 现有分支机构将按有关规定于申请开业时申报更名。县联社财务负责人、信贷负责 人及审计(稽核)负责人等高级管理层成员,由主任提请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具 1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体结构如下图 2-2: 图 2-2 新兴县农信社法人治理图(改革后) 2.3 新兴县农信社改革中相关部门工作新兴县农信社改革中相关部门工作 1)成立的省级联社情况)成立的省级联社情况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于 2005 年 8 月,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农村信用 社,也是广东省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金融机构,拥有 6686 个服务网点, 从业人员达 5.7 万余人。2006 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 4789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2863 亿元,存、贷款总量分别在省内金融机构中位列第三、第二。农信社省级联社职责 如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肖四如在中华合作时报 (2007)2084 期进行 了归纳: (1)自律性行业管理权。即作为法人社联合体通过章程,赋予省联社一种行业 管理的职权。这是由谋取全体法人社共同利益的必要性决定的。农信社要建立统一 社员大会 理事会(理事长兼 党委书记) 监事会(监事长) 联社主任 省联社及其云浮 办事处 联社党委 职工代表大会 纪委 工会 委员会 营业部 业务发展部 财务计划部 资产保全部 计算机中心 办公室 稽核保卫部 资金清算岗 业务岗 信贷员 科技岗 办公室 保卫岗 各分社 1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的业务规范、行为标准,形成统一的防范风险力量,必须有一个机构,为各农信社 谋取最大利益、减少最大损失、创造最佳环境,并必须共同赋予这个管理机构相应 的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职能。这是省联社基本的权力来源,是民主赋予的、自 律性的行业管理权。 (2)行政性行业管理权。国务院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承担一个地区农村信用社风 险管控的责任,省政府必须授权一个部门具体承担,省联社就是省政府授权行使行 业管理权的一个部门。行政性的管理权是政府从公共利益出发,即从一个地方实现 金融稳定,维护大多数金融消费者特别是存款人利益出发,依法对农信社管控。要 求农信社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办法,并对农信社的经营方向 加以引导。 (3)组织性行业管理权。党管金融、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应该在企业中发 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执政党所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特色。因此,我们垂 直管理、统一领导的党的系统,要体现党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党在企业发挥政治核 心作用,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权力和权威,这种权力和权威可称之为组织性的权力来 源,这种权力来源,是为了确保自律性的行业管理权、行政性的行业管理权有效实 现,所赋予的一种权力。21 2)市、县党政部门)市、县党政部门 省政府关于农信社改革方案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采用捐赠资产扶 持、协助清收不良资产等方式支持农信社达到改革目标。为此云浮市政府成立由常 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另一副市长以及市政府一名分管副秘书长和人民银行云浮市中 心支行、云浮银监分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的云浮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 导小组,制定了 云浮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积极开展改革试点 工作。各县(市、区)以及镇政府也要相应成立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 加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按照省和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 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负责组织好当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工作。 各级政府均对农信社给与了捐赠资产、税费优惠和协助清收等政策措施,是农信社 改革得以推动。 具体到新兴县政府,一是县政府于 2007 年 12 月,将评估价值为 7 千多万元的 优质土地等资产捐赠给联社,充实了联社的资本金;二是至 2007 年末,减免营业税 及附加 736 万元,所得税减半优惠 806 万元;三是至 2007 年末,县政府已拨付资金 6 百多万元支持信用社改革。 1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相关金融行政部门)相关金融行政部门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行使对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承担监管责任。人民 银行应对信用社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依法 经营;在改革试点期间,对认购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和使用专项借款的信用社,人民 银行应按规定对其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根据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通报,人民 银行应跟踪信用社的风险变化情况,及时了解省级人民政府、省级联社和银监会对 高风险信用社的处置措施及其落实情况;在信用社发生局部支付风险时,人民银行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给予资金支持。 2.4 改革取得的成效改革取得的成效 2.4.1 经营能力与管理水平提高经营能力与管理水平提高 1)农信社在经营规模扩大,经营效益稳步提高)农信社在经营规模扩大,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1)经营规模扩大,发展迅速,支农投入增加。改革以来,该社结合国家关于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放宽农户贷款条件,简化贷款审批手续,调 整优化信贷投向,重点加强“三农”贷款发放管理,提高增量信贷资产规模。至 2007 年底规模明显扩大,具体见表 2-1: 表 2-1:新兴县信用社经营状况表 单位:万元 时间/项目 各项资产 各项贷款 各项存款 资本充足率 2007.12 26449413624424903518.10% 2005.3 1832501111491765345.11% 增长率 30.72%18.42%29.11%71.77% 资料来源:温志港,新兴县农信社经营状况分析,新兴县农信联社内部工作简报(2008)1 期 2005 年以来,联社累计投放支农贷款 119787 万元,占累放贷款的 72.17,截 至 2007 年末,农业贷款余额 89639 万元,占各项贷款的 65.79%,占全县各金融机构 农业贷款总额的 86.90%, 贷款支持的农户增加到 5500 多户, 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 力军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 (2)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通过拓展增收渠道,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盈利能力显著 增强,账面利润、实际利润、资产利润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 2-2。但考虑税 收减免因素和央行票据(按利率 1.89%计息)因素,实际经营利润增长并不算高。 1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表 2-2:近三年利润指标表 单位: % 年份 项目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账面利润比上年增幅 81.01 12.4 12.97 实际利润比上年增幅 55.68 46.49 68.55 资产利润率 1.53 2.11 2.84 比上年同期增幅 84.34 37.91 34.60 资料来源:温志港,新兴县农信社经营状况分析,新兴县农信联社内部工作简报(2008)1 期 2)内控制度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内控制度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完善并落实了信贷管理制度。一是实施授权管理制度。按照信用社资产质 量、管理水平、业务规模等因素,对信用社划分等级进行授权管理。二是实施授信 管理制度。对客户进行逐级评审,确定授信额度。三是实施贷款利率定价制度。根 据客户财务状况、信用记录、贷款投向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利率。四是实施不良贷 款责任追究制度。2005 年以来,联社累计追究责任人 100 多人。 (2)实行了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联社制定了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成本费 用控制等制度,成立了财务管理委员会,加强了财务管理,有效控制了各项费用开支, 做到了费用支出与业务发展相适应。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2005 年以来,联社在 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表 2-3:成本费用指标变动表 项目 年份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资产费用率 1.68 1.67 1.66 业务招待费占营业收入比例() 15.29 2.38 2.36 业务宣传费占营业收入比例() 1.88 2.16 0.62 资料来源:温志港,新兴县农信社经营状况分析,新兴县农信联社内部工作简报(2008)1 期 如表 2-3 所示,2006 年和 2007 年,联社业务招待费均控制在 5以内。近 3 年, 业务宣传费均控制在 5以内。2005 年、2006 年及 2007 年,联社资产费用率分别为 1.68%、1.67%、1.66%。资产费用率逐年下降。 (3)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稳步推行竞争激励新机制。联社建立并实施了招 聘和竞聘、重要岗位轮换、绩效考核及末位淘汰等制度。2005 年以来,公开招聘大 学毕业生 49 名、退伍军人 3 名,公开竞聘中层干部 13 人,岗位轮换 224 人次,轮 岗交流面 63.63%,末位淘汰 7 人。一是实行了县社机关中层和基层社负责人的竞聘 1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制度,打破县社与各分社之间的界限,使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的职工走上了管理岗 位。二是实行干部交流制度。对在一个基层社工作满 3 年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异地 交流,交流面达到 100%。三是实行员工竞岗制度。对每个分社按人均资产额核定编 制,在编制之内实行竞争上岗,竞争不上岗位的由联社统一调配。四是及时向队伍 补充“新鲜血液” ,充实岗位第一线。上半年,该社通过统一向社会招聘,录用员工, 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综合素质。通过以上制度的推行,增强了全社干部职工干好 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各项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初步化解金融风险)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初步化解金融风险 通过改革,农信社的资金实力得到增强。截至 2007 年底,该社资本充足率达 18.1%;各项存款余额比改革前增长 29%。资金实力的增强也使得抗风险能力不断增 强。在信用社实行二级法人体制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乡镇信用社作 为独立核算单位,资金规模小、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必然造成信用社之间 资金分布的不平衡,以致时有发生单个信用社因资金头寸不足而出现支付困难。实 施一级法人体制后,县联社集中资金统一管理,适时平衡辖区内资金余缺,增加了 资金的流动性和运用效益,有效防范和避免了支付风险的发生。 与此同时,对网点结构进行了优化。2007,该联社按照全县机构布局“一盘棋” 的思想,对所有网点进行了量、本、利综合测算,并对效益低下、资金量小、无发 展前景的 5 个网点有步骤地进行了重组撤并,进一步增强了整体抗风险的能力。经 过一系列的改革后,我们发现该社不良贷款下降明显,资产质量显著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