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摘要 张孝祥诗歌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延辉 指导教师刘明华教授 摘要 张孝祥是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在当时很负盛名。张孝祥不仅词写得好,其 诗歌创作也很受时人的重视,宋人选宋诗,张孝祥往往作为大家而入选。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张孝祥的诗名为词名所掩,历来的研究者不太重视他的诗歌。张 孝祥诗歌的审美价值,艺术成就,历史地位也鲜为后人挖掘评判,基本尘封于绵 延浩瀚的文学史之中。基于此,笔者不避浅陋,从张孝祥所处的动荡不安的时代 背景入手,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历史价值作了全面考察。全文共分 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程。重点考索张孝祥的文化性格、曲折的人 生历程以及动荡不安的时代给他带来的影响。 第二部分为张孝祥诗歌的主要内容及风格。本章依据张诗内容将其分为爱国悯 农、纪行写景、怀古赠答、其他四大部分,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第三部分为张孝祥诗歌的艺术渊源。主要探讨了张孝祥诗歌的艺术特点,并对 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第四部分为张孝祥交游及对其诗歌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张孝祥交游的大致情况 以及与各种人士的交游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五部分为张孝祥诗歌历史地位评价。本章主要对张孝祥诗歌的审美价值、历 史地位进行简要的分析评判。 关键词:张孝祥诗歌研究 西南大学硕+ 学何论文 a b s t r a c t 量罾曼皇量曼寡曼曼曼皇i i 一 一一_ i i i 量皇 z h a n gx i a o x i a n gp o e t r yr e s e a r c h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l i t e r a t u r e : s u ny a n h u i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l i um i n g h u a a b s t r a c t z b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i s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f i r s ty e a r sr e n o w n e de x c e l l e n tp o e t ,a t t h a tt i m ev e r ym u c hh a dt h eg r e a tr e p u t a t i o n n o to n l yz h e n gx i a oi sa u s p i c i o u st h ew o r dt ob ea b l e t ow r i t e ,i t sp o e t r yc r e a t i o nv e r ym u e ht h et i m ep e r s o n sv a l u e ,t h es o n gc a n d i d a t es o n gp o e m , z h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o f t e ni sa l s ot a k e ne v e r y b o d yt ob es e l e c t e d h o w e v e r , f o rv a r i o u sr e a s o n s , z h a n gx i a o sa u s p i c i o u sp o e mn a m e dw o r dn a m ec o v e r s ,t h ea l w a y sr e s e a r c h e rn o tt o ot a k e sh i s p o e t r y t h ez h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p o e t r y se s t h e t i cv a l u e t h e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s i t u a t i o na l s of l e s hu n e a r t h st h ej u d g m e n tf o rt h ep o s t e r i t y , b a s i ci ni sc o n t i n u o u si nd u s t - l a d e nt h e v a s th i s t o r yo fl i t e r a t u r e b a s e do nt h i s ,t h ea u t h o rd o e sn o te v a d em e a n , a u s p i c i o u sl o c a t e st h e u n s t a b l et i m eb a c k g r o u n df r o mz h a n gx i a ot oo b t a i n ,t oi t sp o e t r y s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 ,t h ea r t i s t i c s t y l e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v a l u eh a sm a d e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i n s p e c t i o n t h ef u l lt e x ti sd i v i d e df i v em a j o r p a r t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z h a n gx i a o sa u s p i c i o u st h o u g h ta n dt h el i f ec o u r s e k e yt e s t st h er o p ez h a n g x i a o sa u s p i c i o u sc u l t u r ed i s p o s i t i o n ,t h ew i n d i n gl i f ec o u r s ea sw e l la st h eu n s t a b l et i m et h e i n f l u e n c ew h i c hb r i n g st oh i m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t h ez h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p o e t r yp r i m a r yc o v e r a g ea n dt h es t y l e t h i s c h a p t e rm a i n l yt oo p e n st h ep o e mf r o ms i xa s p e c t st h ec o n t e n ta n dt h es t y l ec a r r i e so nt h ea n a l y s i s ,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z h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p o e t r ya r ta n dt h eo r i g i n t h i sc h a p t e r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s t h ez h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p o e t r yt h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t of o r m st h i sk i n do f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r e a s o nt oc a r r yo nt h ep r e l i m i n a r ya n a l y s i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m a k e sf r i e n d sa u s p i c i o u sf o rz h a n gx i a oa n dt oi t sp o e t r yi n f l u e n c e t h i s c h a p t e rh a sd i s c u s s e dt h ea p p r o x i m a t es i t u a t i o nw h i c ha sw e l la sw i t he a c hk i n do fp u b l i cf i g u r e s m a k i n gf r i e n d sz h a n g x i a om a k e sf r i e n d sa u s p i c i o u st oi t sp o e t r yc r e a t i o ni n f l u e n c e t h ef i f t hp a r tf o rz h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p o e t r yh i s t o r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a p p r a i s a l t h i sc h a p t e r m a i n l yt ot h ez h a n gx i a oa u s p i c i o u sp o e t r y 。se s t h e t i cv a l u e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c a r r i e so nt h e b r i e fa n a l y s i sj u d g m e n t k e yw o r d :z h a n gx i a o x i a n gp o e t r y r e s e a r c h 学位论文题目: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糊:争也弩鳓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历、也宄葬 导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扣、她j 獬 导师签名: 签- :7 - 日期:年月 日i签字日期:日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引言 引言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初年著名词人。其词作六州歌头、过 洞庭等或豪壮酣畅或清绝旷逸,无不令后世读者击节赞叹。其实,张孝祥不仅 词写得好,他的诗歌也同样有独到之处。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械说他“笑语皆成诗”, 叶绍翁说他“浸淫诗酒”,唧刘克庄也把他列为南渡初年的诗文大家,固可见,张孝 祥在当时是很负有诗名的。我们细细的研读于湖居士文集会发现,他的诗歌、 散文与他的词一样都有过人之处,他其实是一个诗文词兼善的文学大家。 张孝祥出生于宋室南渡后的第六年,其时金兵大军压境,南宋小朝廷随时有 倾颓的危险。张孝祥就是在这四郊多垒山河破碎的局势下长大,从小就对上书乞 斩秦桧的胡铨,作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的张元干十分敬佩。受他们地影响, 张孝祥从幼年时起就把爱国与卖国,抗战与投降,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分辨 得特别清晰,也用他短暂的一生去倡导恢复,歌颂胜利,为南宋初年那个风雨飘 摇的时代增添了光辉。 爱国主义是张孝祥诗歌中最明显也是最动人的旋律。他用诗歌去歌颂宋军的 声威气势,展望抗击金军的美好前景,表达光复中原的“中兴”愿望,这些诗在 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他的其他作品如悯农诗直面战乱、灾害、 官府盘剥给农民带来的种种苦难,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的 下层人民真诚代言;他的景物诗描摹刻画能够做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风格兼 具清婉明丽与萧散冲淡,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的纪行诗、赠答诗、怀古诗、 闲适诗也都充满真情实感,各具面目。张孝祥诗歌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一点都 不逊色于同时代的“专业诗人”。 张孝祥的诗歌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水平。他广泛师法前人,对陶渊明、杜 甫、苏轼等诗坛巨子都有继承学习,并且一度向曾几、张元干等诗坛老将请教诗 法。在广泛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再加上其天才的创造,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构思新 巧,意境优美,风格多样,与他的字、策论一道并称为“三绝”,甚至引起了权相 秦桧的嫉妒。宋人选宋诗,他常常作为大家入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张孝祥的诗名为他的词名所掩,他的诗歌慢慢地被人 们冷落了。本论文从时代背景、张诗内容与风格、艺术与渊源、影响评价等角度 着手,力图揭开张诗的神秘面纱,给其审美价值、历史地位一个明确的定位。 “ ( 宋) 叶绍翁p u 朝闻见录乙集,叫库伞书,白湾商务e 书馆1 9 8 6 年影印版,1 0 3 9 吒8 7 页。 。 ( 米) 刘克序后村先生入全集卷九i 七,参见张孝祥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 0 0 6 年版,9 0 贝。 l 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程 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程 张孝祥出生于宋室南渡后的第六年,其时张氏一门正为避难漂泊江南。张孝祥 从小就目睹了金军入侵造成的山河残碎,民不聊生。踏上仕途后,坚定地站在主 战派一边,讴歌胜利,鼓吹北伐,一生为光复事业矢志不移。然而纵观南宋一世, 主和派在朝廷中一直占有相对优势,秦桧及其余党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压主战派的 力量,张孝祥与主和派不合作的态度注定了他的仕途充满坎坷不平。本章从南渡 后和战之争的形势、张孝祥的思想、张孝祥的仕宦经历等角度,对张孝祥的思想 和人生历程做出简要评析。 第一节对金和战之争与南宋士人的分野 崛起于北方的女真政权在11 2 5 年捉获辽天祚皇帝灭辽以后,立即把矛头指向 北宋,对华北及广大中原地区进行军事威胁,并两度包围北宋首都开封。1 1 2 7 年 春,金兵掳走徽、钦两帝,灭掉了北宋政权。同年夏历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 赵构即位于归德府,建立政权,史称南宋。 南宋政权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处于金人的威胁之下,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民族的奇耻大辱震惊了政坛文坛,对金的和战之争代替了长期 的新旧党争。几乎所有参与政治,关心国事的人都不得不在和战的根本问题上作 出自己的选择。这场争论历时之久、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争论之激烈、影 响之深远,都是史无前例的。许多正直的大臣、将军、文人都是主战的,他们在 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就主战一派来讲,主要有赵鼎、 王庶、胡铨、范如圭、尹焯、许忻、张戒、刘大中等。“庶力抵和议,乞诛会使, 其言甚切。”胡铨则“义不与秦桧等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蒿街, 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范如圭“以书责桧以曲穴倍师,忘 仇辱国之罪”,骂秦桧“不丧心病狂,奈何如此,必遗臭万世矣。 尹焊则上书高 宗,以为“今以不共戴天之仇与之和,臣窃为陛下痛惜之,或以金国内乱,惧我 袭己,故为甘言以缓王师,倘或果然,尤当鼓士卒之心,雪社稷之耻,尚何和之 为务? ”许忻也“极论和议不便,请正王伦卖国之罪,以图恢复”。在民族危亡的 关键时刻,他们孥决反对对金屈膝投降, 的民族气节。 主和派主要有秦桧、汪伯彦、王伦、 主张抗击金兵,恢复中原,显示了可贵 李光、汤思退等。在对会问题上与主战 “ ( ,c ) 脱脱宋史卷三七一二f i 庶传,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1 1 5 4 5 - 9 , 。 。 ( 冗) 脱脱_ j 史卷三一b l j t l 胡锋传中4 # 书局,1 9 7 7 年版,1 1 5 7 9 贞。 “ ( 兀) 脱脱朱史卷- - a - 范如土传,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1 1 7 2 9 负。 2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程 派相反,这些人则力主与金和议,不惜以大肆出卖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代价, 在士林中声名极臭。主和与主战两派水火不容斗争异常激烈,然而,终南宋一世, 主和派一直占据着斗争的上风。高宗、秦桧是主和的,偶尔战之也是为了做出某 种姿态,孝宗在和战立场上亦多次动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抗击金军、收复失 地的人数虽然很多,但效果极为有限。 主和还是主战,政治观点相近的士人走到了一起,政治上的分歧导致了文人 集团的分野。王兆鹏在宋南渡词人研究一书中认为,整个南渡时期的词人, 根据创作主体的角色身份,行为出处,及其创作环境,词风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大 群体。一是志士词人群,主要指叶梦得、徐俯、李光、朱敦儒、吕本中、李纲、 陈与义、王以宁、张元翰、胡铨,其核心人物是李纲、吕本中、张元翰。其二是 杨无咎、周紫芝等隐逸词人群。其三是曾觌、曹勋、史浩、张抡、康与之等宫廷 应制词人群。将志士词人群联为一个整体的既是文学这跟纽带,又是政治这根心 线。志士词人中的人物,都是秦桧的反对者,在和战之争中,他们坚决反对和议, 或在和议的签订中保留自己的意见。从政治和文学层面来看宫廷应制词人群,则 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与志士词人是不同甚至是对立的,他们在政治上同 情或支持和议。这一词人群体多是秦桧党人或是其支持者,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 不失时机的为秦桧歌功颂德,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秦桧的文学爪牙。王兆鹏先生 对南渡初年词人群体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在和战之争的背景下,南 宋文人因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导致地分裂。 张孝祥出生于高宗绍兴二年。靖康之难后,祖籍和州的张氏一门饱受离乱之 苦。张孝祥大伯父张邵于建炎元年任衢州司刑曹事,遂携张氏一门寓居衢州。建 炎三年,张邵出使金国,因坚持民族气节,被金人长期扣留,十年后方全节而归。 二伯父不忍舍弃祖业和祖坟,留守和州故里,后死于战乱。父亲张祁因长兄张邵 使金而补官,任明州观察推官,于是张氏一门又迁居明州,张孝祥就出生于明州 鄞县。绍兴十三年张邵南归,与家人团聚后便带着自己的一房家小移居安徽芜湖。 这些生活经历,使张孝祥“对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对金人践踏 中原表示极大愤慨”。年少的张孝祥就十分关注时局变化,忧心国事。绍兴八年, 时任枢密院编修的胡铨因上书乞斩秦桧被贬广州,张元干为胡铨送行所作的贺 新郎梦绕神州路传诵一时,此事给张孝祥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隆兴 二年,胡铨复出,张孝祥与之同朝为官,曾写七律同胡邦衡夜值,满怀崇敬地 赞扬胡铨反对和议,敢于同投降派作斗争的高风亮节。 踏上政治舞台的张孝祥,始终站在主战派一边,极力主张加强边备、练兵择 将,做好时机成熟恢复中原的准备。先后写有论先备刳子、论用才之路欲广 吴莺莺南采爱困词人张孝祥,合肥学院学报,2 0 0 7 年第3 期。 3 两南火学硕+ 学何论文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程 答0 子、进故事等策论、奏议,表达其力主抗金,重整河山的理想与抱负。终 其一生,张孝祥坚定的抗战立场从未动摇过,即使在倍受打击的艰难处境中,仍 然不改初衷。为本民族免受异族统治,同张浚、王十朋、刘珙、虞允文等爱国志 士一道与投降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南方民众免受铁马胡笳地蹂躏做出了 自己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正直而坎坷的仕宦生涯 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参加科考并高中状元,其实张孝祥中状元颇费了番 周折。张孝祥、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秦埙等人先是参加了礼部的考试,然而 这次考试的结果被秦桧操纵了。首先,秦桧借助这次考试打击异己,排斥与自己 政见不合者。如陆游喜欢议论恢复中原故土,与秦桧一贯的投降主张不符,在这 次考试中被黜落。其次,秦桧借助这次考试提拔孙子秦埙及同党,扩充自己的实 力。早在绍兴二十三年,秦埙与陆游同时参加了浙漕的锁厅试,秦桧令主司置秦 埙为第一,但是试官陈之茂没有理睬,而是擢陆游为第一,秦埙第二,陈因触怒 秦桧几于得祸,陆游也于此时被秦桧怀恨在心。在绍兴二十四年礼部考试中,秦 桧指使心腹黜落陆游,列孙子秦埙第一,张孝祥第二,曹冠第三。就在秦桧自鸣 得意,以为如意算盘得逞之时,情况却有了变化。在这年辛酉举行殿试时,高宗 亲擢孝祥为第一,抑秦埙为第三。此事张安国传记述甚详:“策问师友之渊源, 秦煊之子秦埙与曹冠皆力攻程氏之学,孝祥独不攻。考官魏师逊已定埙冠多士, 孝祥次之,曹冠又次之。高宗读策,皆桧、焙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 御笔批云:议论确证,词翰爽美,宜为第一”。 张孝祥虽然经过高宗的关照取得进士第一,但这次考试的结果还是被操纵了。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桧之亲党周夤名唱第四,仲熊兄子右迪功郎时中第 五,秦棣子右承务郎焯,杨存中于右承务郎俊并在甲、乙科。而仲熊之兄孙缜, 赵密之子成忠郎雏,秦梓之子右承郎熵,德元之子克正,曹泳之兄子纬,桧之姻 党登仕郎沈兴杰皆中第。天下为之切齿。 本该公正、公开、公平的考试,被当 权者弄得一塌糊涂。这让我们想起了天宝六年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李为巩 固一己权势,黜落杜甫等全部士子,向玄宗谎称“野无遗贤”。秦桧与李林甫虽不 同朝,然而手段何其相似,结果何其相同。文入成了当权者争权夺利,耍弄:+ 7 的牺牲品,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悲剧命运。当然,由于宋代科考与唐代一年多、耿 十几、二十几人不同,每次都会取士上百人,这次考试还是选拔了一批有真乃头 “关于张孝祥的爱国思想,脱脱所修宋史颇有保留。张孝祥传:“渡江初,大议惟和战,张浚主复仇, 汤思退祖秦松之说力土和,孝祥入_ 二人之门丽两打其说,论者惜之”。近世学人对此多有辨正参罗敏中论 张孝袢的爱困诗文、傅l h j 善孥定的抗战右清醒的思想者、吴莺莺南汆爱困测人张孝 尊等。 。 ( 朱) 令心传建炎以_ ) l ( = 系年要录卷一六六,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2 7 0 9 贝。 4 两南大学硕十学侍论文 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程 学的青年才俊的,如杨万里、范成大、虞允文、范端臣、钱良臣等。 张孝祥及第后,随后发生的两件事显示了他正直不阿、不惧权贵的高尚人格 精神。一是拒婚曹泳,二是上书为岳飞辩诬。 关于拒婚曹泳,据宋史本传记载:“唱第后,曹泳揖孝祥于殿廷,以请婚 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 曹泳早年窜名军籍,后来依附秦桧,并把妹妹嫁给秦 桧的儿子秦煊,是秦桧亲党中最为煊赫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 人物在大殿上向张孝祥请婚的时候,张孝祥却不做一词当场拒绝。这种不合作的 态度自然令曹泳等人怀恨在心。然而,张孝祥的刚正不阿更表现在为岳飞辩诬一 事上。据信谱传记载:“公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谤,不 旬日而亡。则敌国庆幸而将士解体,非国家之福。 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屡建奇功, 但最终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在朝中大臣畏祸不敢直言的时候, 独张孝祥大胆告白岳飞的冤屈,并请求皇帝“亟复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义, 播告中外,俾忠魂暝目于九原,公道昭明于天下”。此时,张孝祥尚在期集所, 还没有正式被授予官职。然而,其刚正不阿,敢于谏言的特点已凸显出来。 殿试抑秦埙列第一,拒婚曹泳,为岳飞辩诬,这三件事,使张孝祥与秦桧集 团的矛盾不可调和。秦氏集团虽当时没有立即对他本人发难,但却连累了他的父 亲张祁。第二年六月,张孝祥父亲张祁被秦桧党羽张扶诬告,下大理寺狱治罪, 幸亏秦桧当时病死才幸免于难。 秦桧死后,汤思退主政,桧党继续操纵权柄。对主战的正直士人的压制和排 挤一刻也没有停下。由于张孝祥不合作的态度,被桧党余孽视为眼中钉,千方百 计地予以压制打击。从绍兴二十四年步入仕途到乾道五年致仕,在这十五年里, 张孝祥经历了多次罢职、外调,任职地点经历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核心到边鄙的 变化过程。具体是,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受承事郎,后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 兼国史实录院校勘、著作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绍兴二十九年罢官。绍兴三 十二年起为抚州知州、平江知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赞军事,后又 以敷文阁待制出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隆兴二年因反对“隆兴和议”落职。乾道 元年出知静江府,领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乾道四年复敷文阁待制徙知荆南,领 荆湖北路安抚使。乾道五年以显漠阁直学士致仕。短短的十五年仕宦生涯,张孝 祥任职之多,调动之频繁甚为罕见。任职地点经历了长江下游地区、荆楚地区、 桂水流域等大半个南宋疆土。他的任职经历是中国古代文士而为宦者的典型代表。 作为一个爱国文人,张孝祥从一开始就站在了秦桧集团的对立面。在秦桧党 羽相当长时间内把持南宋政局的情况下,这一选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仕途将充满 坎坷不平。总体来说,张孝祥在仕途上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挫折。 ( 宋) 陆世良宣城张氏信谱传,于湖居l 二义集,一i :海古籍版礼,1 9 8 0 年版,4 0 8 页。 5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稗 i i 第一次是绍兴二十九年。此时张孝祥在中书省任职,正是仕途得意之时。这 一年的八月,汪澈论其“奸不在卢杞之下 ,罢中书舍人,亲友都颇受牵连。系 年要录对此事记述甚详:“殿中侍御史汪澈言,中书舍人张孝祥轻躁纵横,挟数 任术,年少气锐,寝无忌惮。孝祥继母才以父官封孺人,孝祥辄乞用己官职躐封 恭人。父亡即随子官,著令也。孝祥盖有无父之心焉。交游郭世模,受财夺官久 矣,孝祥曲为经营,于己改正,复齿仕列,此以私意而坏陛下之法令也。黄文昌 浮薄沽名之士,孝祥则婉转吹嘘,致被诏命。张松驵侩胥吏之子,孝祥则强令刘 岑辟停扬州。江续之狡猾贪饕,孝祥则爱其奉己,为之提携,遂得登闻鼓院。韩 元龙资浅望轻,孝祥则以姻亲为之维持,欲得总领,此以诡计而坏陛下之除命也。 又养侠士左鄯辈,刺探时事,交通权贵,踪迹诡秘。方登从班,而所为已如此, 若假以岁时,植党连群,其为邦家之虞,当不再卢杞之下。望早折其萌,速从窜 殛。诏孝祥与外任,世模改正勿行,鄯押归本贯,续之,元龙并放罢。既而,孝 祥乞宫观,乃以孝祥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从汪澈弹劾张孝祥的奏章来看,张 孝祥得罪落官似乎事实确凿,理所当然。但是,究其事实真相,汪澈多是歪曲事 实真相,构陷污蔑。他之所以构陷张孝祥,多是出于私人恩怨。据宋史张孝 祥传记载:“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 喜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凌拂之。至是澈 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下 。又据信谱传:“初,公与澈同馆职, 修先朝实录,澈老成畏祸,务在模棱,公年少气锐,欲悉情状,往往凌拂。澈谓 日:蔡中郎失身于董卓,故不为君子所与。公日:顾自立何如? 思退闻之, 不悦于澈之言。至是澈为御史中丞,及首劾公等奸不在卢杞下,遂罢”。 参照两 传来看,孝祥与汪澈之间的矛盾,是由对修史的不同态度引起的。一个“年少气 锐,欲悉情状”,一个却“老成畏祸,务在模棱”,因而发生了矛盾。孝祥是在汤 思退权礼部侍郎和任考官时擢高第的,与汤思退有师生之份,而汤思退也有意笼 络孝祥,“擢孝祥甚峻”,汪澈因此讥之以“蔡中郎失身于董卓”。汤思退听了这话, 当然很不高兴,也由此影响到了汪澈的升迁,汪澈因之积怨在胸,于是便有了这 次报复行动。张孝祥罢中书舍人以后,高宗为了表示优容,给了他江州太平兴国 宫的闲职。这一年深秋季节张孝祥离开临安,带着失望回到家乡芜湖。这是他在 仕途上遭遇的第一次大的挫折。 第二次是在隆兴二年,张孝祥当时在建康任上,被劾落职。隆兴二年正月, 因为主战派中坚张浚的推荐,张孝祥入对,颇受高宗称赞,除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1 (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从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2 9 9 9 页。 。 ( 元) 脱脱宋史,卷三7 t , j d 张孝祥传中# 书局,1 9 7 7 年版1 1 9 4 2 页。 。 ( 宋) 陆世良宣城张氏信谱传,十湖居:j j 文集,卜海古籍j i ;版礼,1 9 8 0 年版,4 0 7 页。 6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稃 不久兼都督府参赞军事。张孝祥重新获重用以后,踌躇满志,协助张浚练兵择将, 积极筹划北伐。但是好景不长,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在朝廷斗争中再一次占据 上风,张浚罢相。张浚去职以后,汤思退力主和议,撤去边备。十月底,金兵自 清河口侵楚州,十一月初,破楚州、毫州。面对危急的形势,张孝祥揭露金人“不 过欲要盟”,实则揭露汤思退挟虏势以乞和的阴谋。汤的同党,宣谕两淮的钱端 礼、王之望便弹劾孝祥,这年十一月被罢落职。据宋史本传载:“会金人再犯 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十一月中旬南宋被迫与 金签订丧权辱国的“隆兴协议”,金人罢兵北撤。“孝祥作为一个积极的主战者, 多年来奔走呼号,艰苦备尝,渴望的就是扫开河洛之氛稷,荡洙泗之擅腥,北 靖中原,收复两京,以雪国耻。然而,就在行将出现希望的时候,他的理想,他 所苦心经营的事业,却随着罢官、和议一齐被断送了。这不能不令他痛苦万分。 隆兴二年的罢官是张孝祥仕途上遭遇的第二次大的挫折,也是对他打击最大的一 次。 第三次是在乾道二年,在静江府任上。据宋史本传载:“治绩有声,复以 言罢 。宋会要辑稿第一。一册职官七十一记:“乾道二年四月十八日,诏 静江府张孝祥放罢,以殿中侍御史王伯庠论孝祥专事游宴”。很明显,这 又是一场别有用心的诬告。张孝祥是有纵情诗酒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官员, 他是一个有实绩、体恤民情的称职的地方长官。他做平江知府时,积案很多,他 一一剖决,做到了“庭无滞讼”;当地盗贼横行,民不聊生,他严加捕治,社情得 以安定,并得到很多粮食。第二年遇到大灾,他用这些粮食赈济灾民。他在中书 任职时也屡屡向高宗、孝宗提出治国救时良策。他做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也是 “治有声绩”,可见他是一个能干的年轻官吏。“孝祥的罢官,可能就是王伯庠根 据某一执政的示意而罗织罪名的” 。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强烈的“入仕”情结,渴望在 政治上有所作为,用自己所学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然而,“汉代以后的知 识阶层在身份上已经产生了依附依附于一个专制君主而别无选择”,“君主专 制政治又必然地在他们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种满了荆棘,仕途失意往往成为他们无 法避免的人生悲剧”。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即使进入仕途,君主专制社会所缺乏的 公平竞争机制也无法让所有真j 下有知识、有能力的知识分子最大程度的发挥所长。 张孝祥进士及第后很想一展宏图,干出一番事业来,但是在现实面前却屡屡磴璧。 张孝祥的仕宦生涯虽屡经挫折,但以这三次对他影响为大。而这三次罢官要幺是 ( ,) 脱脱宋史卷- - k j r , 张孝祥传,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1 9 4 2 页。 。韩凹山张孝 t 评传,南京人学 i :版礼,1 9 9 1 年版,1 0 8 贝。 韩凹山j k 孝祥计传,南京人学 j 版利,1 9 9 1 年版1 1 8 灭。 “岗相录遁归心灵宁静的港湾中困古代知识者的隐逸心态,河南帅范人学学撤,2 0 0 6 年第1 期。 7 西南大学硕+ 学何论文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q = 历程 奸人构陷,要么是无原则的党派之争。频繁的落职、调动对他的心态产生了很大 影响。反映在诗歌中就是纪行诗特别多,诗中充满了苦闷、惆怅、孤寂的情调,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是他,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遭遇,反映了正直的知识 分子在官场游戏中的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第三节儒释道合融的思想 宋代思想文化高度发达,在整个中国文化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是一个极其 重要的转折时期。陈寅恪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 赵宋之世”。并认为其趋势为:“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宋代文化的核 心是承续自唐代中期兴起的儒学复兴运动而最终建立起新儒学思想体系,也就是 后世所称的理学。理学是“传统儒学的集大成与新发展,又兼融了释、道哲学的 思想理论与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对中国 近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思想都有深刻的影响。 宋代文化的繁荣不仅表现在理学的建立、繁荣和发展上,还表现在其他思想 学术的高度发达上。佛学在宋代获得了较大发展,作为一种外来思想,佛教传入 中国并普遍为国人接受经历了一个转化的过程,其中国化的标识就是禅宗的出现。 禅宗在唐代兴起,并由体悟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南宗和北宗,北宗讲究渐悟而南宗 讲究顿悟。顿悟的方式由于简便易行而为世人普遍接受,到了宋代成为佛教中的 一大宗派。在宋代的佛教派系中,华严宗和禅宗势力较大,而尤以禅宗为甚。宋 代的历代皇帝都信奉佛教,从赵匡胤之后的历代帝王都采取了以儒治国,以佛辅 国的方略。这种自上而下的支持,为佛教在宋代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在维 护儒家j 下统地位的同时,对当时业已整合、中国化了的佛教采取扶持和信奉的政 策,使佛教在宋代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儒、释、道在宋代的空前发展,使得宋人的思想特别深邃。许多文人往往出 入儒释道三家,以儒为主又兼容佛老。受时代风气濡染,张孝祥思想也是儒释道 并存,其中以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为主,同时兼容佛老。 关于张孝祥的儒家思想,张孝祥最初接受的乃是“二程 的洛学。据信谱 传:“绍兴甲戌,廷试策问师友渊源,秦埙、曹冠皆力攻程氏专f - j 2 _ 学。公独以 程氏得孔孟之绪”。张孝祥不但没有攻击“二程”,反而认为“二程”继承了孔孟 的儒学传统。叶绍翁遗憾地称其“与南轩、考亭先生为辈行,友而不能与之相琢 磨,以上继伊、洛之统,而今世好神怪者,以公为紫府仙,惜夫”国! 称其假如天 得以假年,将与张枝、朱熹一起把“二程 学说发扬光大。在儒家学说里,仁既 许总宋l “j 理学j 中困文学,t 花洲艾艺f l j 版礼,1 9 9 9 年版,5 页。 。( 宋) 叶绍翁( l j 4 朝闻见录乙集,p u 库伞书,台湾商务日j 书馆,1 9 8 6 年影印版,1 0 3 9 _ 6 8 7 负。 8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张孝祥的思想与人生历程 作为伦理学的范畴,又作为哲学的范畴被广泛应用。在周、程的理学体系里,则 被发挥成天理或天命。程颢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 信皆仁也”。( 二程遗书) 。怎样求得仁呢? 周程一派的理学家讲正心诚意。周敦 颐“主静”,二程则“主敬”。所谓“静”“敬 就是对所追求的仁始终保持着一种 严肃的心理状态,不受外界杂念的干扰。张孝祥在万卷堂记中云:“古之所谓 读书,非以通训诂,广记闻也。非以取科第,苟富贵也。亦日取仁而已。仁之为 道,天所命也,心所同也,圣人也之所觉焉者也,六经之所载焉者也。得乎此, 一卷之书有余师矣。不然,尽读万卷之书,以为博焉其可也,以为知书则未也”。 很显然,张孝祥对仁的见解与“二程 是相同的。尽管张孝祥未能成为南宋的大 儒,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学统上,他是继承“二程”学说的。 张孝祥不仅在学术上接受“二程 的洛学,更在行动上践行着儒家信条。宋 代理学家很重视人的品行修养,强调一个“诚字,推究张孝祥立身行事,一生 不脱这个标准。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记有以下一件事,足以凸显张孝祥的这一 品格: “于湖张氏孝祥廷对之顷,宿醉犹未解高宗尝问以人言卿赃滥,孝祥 拱笏再拜曰:“臣诚不敢欺君,臣滥诚有之,赃之一字,不敢奉诏。”上笑而置之。 人以为诚非欺君者。真文忠公尝语余曰:于湖平生虽跌宕,至于大纲大节处,直 是不放过。”。 张孝祥能公开承认自己私生活不检点,这种坦荡的胸怀是符合宋代儒学家所倡导 的“诚”的标准的。张孝祥外在放荡不羁、不修细行,然而当牵涉到儒家所尊崇 的大节,他却一丝不苟,没有丝毫马虎。外在放荡,内在端谨,外圆内方,可以 认为是张孝祥的人格特征。所以,儒学大师真得秀也不禁对他表示了称赞和佩服, 认为他平生虽行为小节上有所不足,但是在儒家所推崇的大纲大节上,却无一点 亏损之处。 张孝祥的仕宦经历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他忠实地践行儒家“治国平天下 的信念和主张,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是行为耿直,敢于直说, 不为自己图私利,在自己的职权范围罩为广大人民谋利造福,“治有声绩”。这在 人云亦云、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官场中是较少见的。此外,张孝祥还与儒学大师 朱熹、张枝等交往密切,和他们经常或面对面或用书信探讨学问上的问题。可以 说,张孝祥一生都服膺儒学,并且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儒家的信条,中国传统的 儒学在他身上打上了最鲜明的印记。 除了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张孝祥还受到佛家思想的较大影响。宋代的周程 “ ( 宋j 张孝 f 万卷常记,于湖居l j 义焦,卜海吉籍版礼,1 9 8 0 年版,1 3 9 负。 “( 宋) n - ) 。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四库全书,台湾向务印书馆,1 9 8 6 年影印版,1 0 3 卜咱8 7 负。 9 两南大学硕十学f 7 :论文 第一章张孝徉的思想与人生历程 一派理学家有意识地吸收佛学的某些思想来补充完善它们的思想体系,在士大夫 之间研究佛学也成为种时尚。这是因为儒家的天命论与佛家的因果论本来就是 相通的。特别是禅宗关于人人自有佛性的说法,认为“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 主张净心、自悟的修行方法,同理学家所宣扬的“静”“敬功夫,以及“存天理, 去人欲”等一套理论是相通的,这对当时的士大夫很有吸引力。从张孝祥的家庭 来看,他的父亲张祁,伯父张邵都热衷于研究佛经,妻子时氏更是虔诚的佛教徒, “奉佛素谨,属纩而诵佛之声犹不绝”。张孝祥自己也很喜欢与僧人交往,乾道二 年罢官后东归途中在衡山遇诗僧万致一,两人赠答酬唱,相得甚欢,盘桓二十多 日方才离去。从集中现存的疏文、偈子来看,张孝祥主要崇尚禅宗思想。在方 广元公刺血写经偈中说:“众生与诸佛,同出一父母。我血佛身血,初无差别相。 佛从此血中,放百宝光明,如月贮琉璃,根尘悉清净。而我矢溺囊,溷杂诸浊恶。 业欲自缠绕,顷刻即腐败 。也就是禅宗说的“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众生 所以不见佛性,是因为业欲缠绕,如果除去这些缠绕,就会“见性成佛”。张孝祥 号于湖居士,居士是指在家奉佛而不出家的佛教信徒,张孝祥对佛教的崇尚于此 也可见一斑。 除了受当时流行的儒、释思想影响以外,张孝祥思想中还掺杂了一些道家思 想的成分,在他的文集中,有数篇关于道教的释语与青词,还有很多祈雨、求晴、 乞雪的作品,从这些作品里也不难看出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当然,道家思想不 像儒家、佛家对他影响那么深刻。他常常是有用就拿来,无用就放在一边,带有 很大的实用性。 宋代思潮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尤其是北宋中叶以后,许多士大夫同时会受 几个方面的影响。就张孝祥来说,他思想中既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追求, 又有佛老随缘放旷、任性逍遥的情怀。具体来说,其年轻时候具有远大的理想抱 负,想在仕途上大展宏图,这个时候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成分更多一些。当 他在政治上屡屡碰壁,感到苦闷惆怅最终辞官归隐时,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更大 一些。然而,观其一生的行止,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始终是最强烈最 鲜明的。他也用自己短暂但辉煌的一生为积极用世,努力有所为的儒家思想做了 最好的注脚。 l o 两南火学硕+ 学伊论文第二章张孝祥诗歌的主要内容及风格 第二章张孝祥诗歌的主要内容及风格 张孝祥短暂的一生共留下了四百二十多首诗歌,这些作品不仅风格各异、诗 艺高超而且内容丰富,举凡爱国、忧民、纪行、赠答、咏物、怀古、述志、题画、 闲适、游仙等各种题材无所不包,所反映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同时期诗人中的较 高水平。尤其是其创作的大量爱国恢复诗,更是开了陆游爱国诗的先河,其悯农 诗对范成大的田园诗也有很大影响。现存的张孝祥诗歌主要是他进士及第以后的 作品,在这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张孝祥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用诗歌记录了南宋 朝野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南宋初年动荡的局势下曲折、复 杂而又激动人心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爱国悯农 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军围困东京,闰十一月,钦宗向金军投降,东京陷落, 北宋灭亡。第二年,金军北撤,把徽、钦二帝及皇后、后妃等后宫人员三千多人 当作俘虏,一并带回北方,这就是被南宋爱国将领岳飞提及的“靖康耻”。靖康之 变以后,大批士人南渡,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是难以仅仅用北宋灭亡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的。 张孝祥祖籍和州乌江县,靖康之变后,张氏一门南迁。高宗绍兴二年,张孝 祥出生于明州。终南宋一世,正直爱国的士人们,特别是北来的士人要求驱逐鞑 虏,报仇雪恨,恢复中原的愿望十分强烈。张孝祥出生于一个爱国士大夫家庭, 他的伯父张邵使金被拘十多年,始终坚持民族大义,最后全节而归。他的父亲张 祁也是一个光明磊落,正直的官吏,平日喜谈论恢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及家庭 环境下长大,张孝祥从小就树立了强烈的爱国意识,从政后更是坚定地站在了主 战派的一边。渴望朝廷能够重视边备,训练士卒,有朝一日待时机成熟北伐中原, 恢复旧京,一雪国耻。他大量充满战斗激情的爱国诗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流露。 张孝祥渴望自己能够横槊赋诗,指挥百万雄师,北定中原,恢复旧京,像前 贤一样建立不朽的功业。诸公分韵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得老、庭字 这首诗就表达了他的这种战斗激情: “横槊能赋诗,下马具檄草。忠义乃天赋,勋名要时早。 龙卧南阳客,鹰扬渭滨老。当其尚栖迟,众或轻潦倒。 风云会相遇,氛衩当独扫。凤凰翔千仞,驽马顾栈皂。 士为一饱谋,悬知不同道” ( 朱) 张孝 t 十湖居l :义集,j :海古籍版礼,1 9 8 0 年版,1 8 页。 1 1 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第二二帝张孝祥诗歌的t 要内容及风格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要待时机成熟,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愿望。又对 那些胸无大志,只知为一己私利打算的短视之人表示了不屑,声称与他们“不同 道”。这首诗气势充沛,充满了战斗激情,是张孝祥爱国诗常见的基调。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集结大量兵力企图南犯,战争一触即发。面对严峻的 形势,南宋君臣从苟安江南的迷梦中醒来,高宗也罕见地对宰相陈康伯说:“今日 更不问和与守,直言战当如何”? 南宋军民士气大振。孝祥也对这场即将到来的 战争充满了信心。在诸公分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回报策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牡丹江穆棱市乡村医生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张掖市培黎职业学院引进人才真题
- 2024年铜陵铜官区西湖镇卫生院招聘真题
- 2024年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笔试真题
- 2024年兰州市红古区兰炭医院招聘真题
- 行政管理中公关文案分析试题及答案
- 工程管理备考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安庆市立医院招聘制工作人员真题
- 开展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 宁波水产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中学金融知识讲座课件
- 诚意金协议合同协议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
- 二维设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玻璃维修安装合同协议
- 跨学科融合教学培训课件
- 汛期建筑施工安全课件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道路维护保养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