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欧阳修古体诗论略.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欧阳修古体诗论略.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欧阳修古体诗论略.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欧阳修古体诗论略.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欧阳修古体诗论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欧阳修生于唐人之后,有幸有不幸,想要在唐诗已达巅峰的情况下,再开 辟一片新天地,创造副新面貌,表现一种新特色,谈何容易。作为北宋诗文 革新的领袖,他不仅成功领导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散文创作取 得辉煌成就,而且在诗歌领域推陈出新,对宋诗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欧阳修 一生创作了8 7 1 首诗歌o ,其中律诗4 9 6 首,古体诗3 7 5 首,长期不被重视的古 体诗,到了欧阳修( 当然还有梅尧臣、苏舜钦等人) 笔下,又突然复活并膨胀 起来,以至古体诗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占到4 3 的比例。他的古体诗具有明显的 散文化和议论化特征。且。二化”特征的演进有一定踪迹可寻,其语言风格则 呈现出奇险和平易两种截然相反的风貌。欧氏古体诗的出现,为宋诗的健康发 展闯出了一条迥异于唐,别开生面的新路,对宋诗的繁荣发展功不可没。 关键词:欧阳修;古体诗;散文化;议论化;宋调 。统计根据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居士外集)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1 年版,不包括内制集帖 子词6 0 首,也不包括7 首补佚涛歌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o u y a n gx i uw a gb o mi n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ep e r i o da f t e rt a n gd y n a s t yw h e n w a st h em o s tp r o s p e r o u st i m e so ft h ep o e t r y i ti sn o te a s yt os a yf o r t u n a t eo r u n f o r t u n a t e , f o rt h e r ea r em o r ed i f f i c u l t i e sf o ro u y a n gx i ut oi n a n g u r a t e dnn e w r e a l m , c r e a t e dan e ws i t u a t i o na n de x p r e s s e dan e ws t y l eu n d e rt h es h a d o wo ft h e p r o s p e r i t yo f t a n g sp o e t r y a st h el e a d e ro f 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o l u t i o ni ns o n gd y n a s t y ,i t w a sn o to n l yf o ro u y a n gx i uh a ds u c c e e di na c h i e v i n gat r e m e n d o u sm o v e m e n to f a n c i e n tp r o s e ,b u ta l s of o rh eh a dm a d eg r e a ta c h i e v ei nh i sp r o s ew r i t i n g , t h es a m e a 5h i s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t h ed e v e l o p i n go f t h ep o e t r yi ns o n gd y n a s t yt h e r ea r em o r e t h a n8 7 1p o e m sh a db e e nc r e a t e db yo u y a n gx i ui nt o t a l ,4 9 6o c t a v e sa n d3 7 5 c l a s s i c a l - s t y l ep o e t r i e st h ec l a s s i c a l - s t y l ep o e t f yw h i c hw a sb e e nl o n gi g n o r e dh a s b e e ng r a d u a l l yb e c a m em o r ea n dm o r ea c t i v eu n d e rt h ec r e a t i o no f o u y a n gx i u t h i s w a sw h yc l a s s i c a l s t y l ep o e t r yh a sr e a c h e d4 3p e r c e n ti na l lt h ep o e m so fo u y a n g x i ut h e r ea r ed i s t i n c tp r o s e f i e da n dc o n t r o v e r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no u y a n gx i u s p o e t r y , a l lo ft h i se a r lb ef o u n di nar e g u l a rr o u t i n et h el a n g u a g es t y l eo fc l a s s i c a l - p o e t r yg o tb o t hs i n g u l a r i t ya n de a s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t h i sh a dm a d eg r e a te f f o r to h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o f t h ep o e t r yi ns o n gd y n a s t y p o s t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z h a n gx i a o y a n ( c l a s s i c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 d i r e c t e db y :p r o f e s s o rl i ud e q i n g k e yw o r d s :o u y a n gx i u ;c l a s s i c a l s t y l ep o e t r y ,p r o s i f y ;c o n t r o v e r t : t u n eo fs o n gd y n a s t y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文学或其他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歌力枣签字日期:k 7年f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壹昌盍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 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劳1 、积 导师签名( 手写) :叫黍象媾 j 签字日期:1 前年们月丑日 、 签字日期:埘年l 月g 日 第1 章引言 第1 章引言 1 1 学术回顾 欧阳修现存诗歌8 7 1 首,其中律诗4 9 6 首,古体诗3 7 5 首。作为一代文化 伟人,他执掌文坛牛耳,倡导诗文革新,创建欧梅诗派,团结文彦诗杰,成就 了力矫昆体、开创新风的大业,其地位之崇,享誉之高,影响之大,在当时实 无第二人。正如其门人苏轼所云:“欧阳子,今之韩愈也。砌当时的诗家们, 都环绕着欧氏进行创作。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云:。韩稚圭、宋子京,范 希文、石曼卿、梅圣俞,蔡君谟、苏明允、余希古、刘原父、丁元珍、谢伯初、 孙巨源、郑毅夫、江邻几、苏才翁、子美等,皆永叔友也。王岐公、王文公、 曾子固,苏子瞻、子由、王深父,容季子直、李清臣、方子通等,皆六一徒也。” o 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也无比倾服欧氏“诗语豪壮不挫”、“下 笔便有绝尘之句”o 。欧诗影响所及,直至南宋陆游、朱熹、叶适、刘克庄诸家, 或赞其有扫荡西昆之功回,或称其有堪与陶、杜、李、韩等各自为家之诗 ,或谓 其有“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之才 。由此可见,欧阳修在宋人心目中,无 愧一代宗师的称号。 关于欧阳修诗歌的编年及注本,南宋周必大、胡柯等编纂 欧阳文忠公集 时粗有编年,但无注本流传。现当代欧阳修诗歌的整理与研究,有北京大学中 文系全宋诗研究室、李逸安欧阳修全集做过欧诗校勘、辑佚工作,莫 砺锋、严杰等教授撰写过单篇欧诗研究论文。迄今为止,尚无人系统研究过欧 诗,也没有出版过完整的欧诗注本。本人导师刘德清教授目前正在主持编注的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以及盐城师范学院李之亮教授正在编注的欧阳修集 编年笺注、上海商学院洪本健教授正在编注的欧阳修集,将填补该项学 。苏轼苏轼文集 ( 下) 之六一居士集叙岳麓书社2 0 0 0 年版,第7 7 3 页 。洪本链欧阳修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 9 9 5 年版,第6 0 3 页 。黄庭坚偿章黄先生文集卷三十t 跋欧阳公红梨花诗同第1 3 5 页 。陆游渭南文集,卷4 6 入蜀记第四云;。本朝杨、刘之文擅天下,传夷狄,亦骈俪也及欧阳公 起,然后扫荡无余。” o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4 7 云:“后世诗文选 集诗通为一家,陶者,杜甫、李白、韦应物韩 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各自为家,唐诗通为一寡,黄庭坚及江西诗通为一家。” o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 5 ,同第3 8 0 页 l 第】章引言 术研究空白。要了解历代文人对欧阳修诗歌的评论。可参见洪本健欧阳修资 料汇编所辑各种诗话、诗评等相关资料,近代也有诸多相关研究论文。为方 便叙述,本人将千年来的欧诗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 一) 宋代至清末民初 此阶段对欧阳修诗歌的评论,主要见于各种诗话、词话、笔记以及杂录当 中。 l ,宋代诗论家关于欧诗的评述 ( 1 ) 关于欧诗风格特征的论述 宋代诗论家们从欧阳修具体诗歌作品出发,结合当时的诗学思潮,对其诗 作艺术特征有着多样评论。有些人认为欧阳修诗歌具有温润藻丽的风格特征。 如陈辅陈辅之诗话记载:“楚老云:欧诗如玉烛。叶致远日:得非 四时皆是和气,满幅俱同流水乎? 公日:致远可谓善鉴裁者。惜乎不令欧 公生前闻之”。王安石、叶致远认为欧阳修诗具有平易流畅、温润秀洁的审 美特征。蔡绦蔡百衲诗评论道:“欧阳公诗温丽深稳,自是学者所宗。”o 蔡绦认为欧阳修诗作温润藻丽、精深工稳,成为众多诗人追摹的对象。有关此 类论述,还可见南宋李纲之论。学宋代有些入则认为欧阳修诗具有自然精工的风 格特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日:“欧公作诗,盖欲自出胸臆,不肯蹈袭前 入,亦其才高,敌不见牵强之迹耳。” 袁燮跋西园诗集亦云:“欧阳公言 语妙天下,浑然精粹,无片言半辞舛驳于其间,可谓至矣。”o 至于我们现在 最为熟悉的欧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刨作特征,宋人亦有评述。 如朱熹朱子语类云:。欧公文字锋刃利,文字好,议论亦好,尝有诗云: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以诗言之,是第一等好诗;以议论言 之,是第一等议论。” 朱熹以欧阳修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o 为例, 认为其诗议论深切痛快、切中时弊,且对仗工整,是“第一等议论”。朱熹独 具慧眼,揭示出欧阳修。以议论为诗”的特点,这本是宋诗最受人诟病的特征 。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第7 0 页 。王大鹏等中国历代诗话选长沙岳麓书社1 9 8 5 年版第3 5 7 页 。李纲堙四家诗选四首并序云:。永叔诗温润藻艳。有腐庙富贵之气” o 同第2 2 5 页 。同第3 4 7 页 。同第3 3 4 页 四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 0 0 1 年版卷1 3 ,第2 1 8 页;下文所引诗歌如未特别标明出赴 皆出自此本欧集之中,不再另行说明 2 第l 章引言 之一,朱熹却给予高度赞赏,从诗歌创新发展的角度,肯定了欧阳修对宋诗新 格调的贡献,也肯定了宋诗对唐诗的超越。 ( 2 ) 关于欧阳修诗歌渊源的论述 从整体上看,宋人认为欧阳修诗学源自韩愈,这是大多数宋代批评家的共 识。刘破 中山诗话云:。欧公亦不甚喜杜诗,谓韩吏部绝伦。吏部于唐世 文章,未尝屈下,独称道李、杜不已。欧贵韩而不悦子美,所不可晓,然于李 白而甚赏爱,将由李白超越飞扬为感动也。”。刘敏首论欧阳修诗作渊源于韩愈、 李白,他认为欧阳修虽推崇韩愈,却没有以韩愈之尚为尚,而是舍杜取李,激 赏李白诗的洒脱自如、超拔飘逸。刘敏之论成为后来批评家论析欧阳修诗学渊 源的基调。苏轼六一居士集叙有云:“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 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此非余言也,天下之言也。”o 晁说之成州同谷 县杜工部祠堂记言:“本朝王元之学白公;杨大年矫之,专尚李义山:欧阳 公又矫杨,而归韩门;而梅圣俞则法韦苏州者也” 张戒远承刘敏之论,认 为欧阳修诗源自韩愈、李白二人,其岁寒堂诗话卷上云:“欧阳公诗学退 之,又学李太白。”并进一步辨析道:“欧阳公喜太白诗,乃称其清风明月 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之句。此等句虽奇逸,然在太白诗中,特其浅 浅者。鲁直云太白诗与汉、魏乐府争衡,此语乃真知太白者。”o 熙宁后,诗学普遍宗杜,一些人对欧阳修宗韩而不宗杜表示不理解,并试 图重新解释,进而提出欧诗宗杜说。如何汶竹庄诗话:。延漏录云: 予尝以师礼见参政欧公修,因论及唐诗,谓杜子美才出人表,不可学。学必 不至,徒无所成,故未始学之。韩退之才可及,而每学之。故今欧诗多类韩体。” o 延漏录作者试图揭示欧阳修学韩不学杜的原因,认为欧阳修以杜甫才高, 难以企及,而与韩愈才力相当,因而师之。他从诗人主体才力的角度阐释欧阳 修诗学渊源,见识独到。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又云:“世谓六一居士欧阳 永叔不好杜少陵诗。六一于杜诗既称其虽一字人不能到,又称其格之豪放, 又取以证碑刻之真伪,讵可谓六一不好之乎? 后人之言,未可信也。”o 陈岩 肖对“欧诗宗杜”说进行了多方辨证。他以六一诗话中欧阳修刊补杜诗, 洪本能欧阳修资料汇编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第6 5 页 苏轼苏轼文集( 下) 之六一居士集叙,岳麓书社2 0 0 0 年版,第7 7 3 页 同第1 4 9 页 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3 0 6 页一第3 0 7 页 同第4 2 1 页 同第2 3 页 3 第l 章引言 并称“虽一字,诸君不能到也”,“唐之晚年,无复李杜豪放之格”,认为欧 阳修激赏杜诗,于杜诗多有研讨,亦是杜甫继嗣。陈岩肖立论采据于欧阳修具 体作品,论证甚力,力主欧阳修诗源自杜甫。 2 、元明清诗论家关于欧诗的评论 欧、梅开宋诗新路,影响一代诗人。但是,在宋元之交,他们的声誉己显 低落,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有时代风气的转移,也有欧、梅诗集编 辑的杂乱,使得读者自然而然地对他们陌生起来。但是,金元时期认真研读、 极力推誉欧、梅诗的,依然大有人在。金代文士领袖元好闯,平生极为看重欧 阳修,并曾写诗为欧、梅抱不平:“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祜诸人次第来。讳学 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o 元代著名诗歌选评家方回,在其濠奎律 髓中云:。细味欧阳公诗,初与梅圣俞同官于洛,所作己超元、白之上,一 扫昆体。其古诗甚似昌黎,以读其文过熟故也。” “梅公之诗为宋第一;欧公 之文为宋第一,诗不减梅。”o 到了明代,文坛盛行复古之风,对宋诗的批评此起彼伏,但是欧阳修的影 响一直存在。明代中期的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对欧、梅“以文为诗”不满意,却赞赏他们“于物无所不收,于法无所不有, 于情无所不畅,于境无所不取”,乃至认为:“欧公文之佳无论,其诗如倾江 倒海,直欲伯仲少陵。宇宙间自有此一种奇观。韩、柳、元、白、欧,诗 之圣也:苏,诗之神也。彼谓宋不如唐者,观场之见耳,岂真知诗为何物哉! ” 只是到了明末,复社、几社人物重新推崇“七子”,倡导盛唐诗风,欧阳修诗 歌的影响,一时丧失殆尽。 清初以来,贬抑宋诗之风未息,王夫之、贺裳、吴乔等,均作诗话鄙薄欧 阳修诗作 。对于宋诗,贬抑殆遍。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宋诗逐渐成为部分 诗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像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诗人王士祯、朱彝尊,虽都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之一,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汇编 北京中华书局 1 9 9 5 年版第4 3 5 页 。同第4 4 3 页 。袁宏道t 袁中郎全集,上海杂志公司,1 9 3 5 年版,文钞雪涛阁集序,第3 页:与李龙湖) 第4 8 页第4 9 页 。昊乔目炉诗话) 卷一云:“李、杜之文,终是诗人之文,非文人之文。欧、苏之诗,终是文人之诗 非许人之请。”卷五又云:“西昆诗尚有仿佛唐人者 欧、梅变体而后,此种不失唐人意者遂绝” 贺裳载酒园诗话,云:“宋之诗文,至庐陵始一大变,顾有功于文,有罪于诗。”,“诗道至庐睦,真 是一厄。”王夫之董斋诗话卷二云:“欧阳永叔巫反杨亿,刘筠之靡丽,而矫枉己迫还入于枉, 遂使一代无诗,掇拾夸新,殆同觞令” 4 第1 章引言 宗唐,却不排宋。回主。格调说”的沈德潜,论诗歌体格虽宗唐而黜宋,面对欧、 梅、苏力矫昆体的利弊得失犹能客观而论,称道梅、苏“尽翻窠臼,蹈厉发扬, 才力体制,非不高于前人,而渊涵停涫之趣,无复存矣。欧阳七言古,专学昌 黎。然意言之外,犹存余地。”o ( 二) 五四至改革开放对欧诗评论 。五四”直到1 9 7 8 年的大约6 0 年间,欧阳修研究毫无疑问是有功绩的。 特别是他的散文,一直都是学者们热衷研究的对象,直至现今这股热潮依然不 减甚至有直线上升的趋势。但在这6 d 年的时间里,致力于欧阳修诗歌研究的 人很少,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从欧阳修研究论著目录稿:1 9 4 5 1 9 8 6 ( 东 英寿编著a e l 虱文学论集第1 6 号( 九州大学中国文学会) ,欧阳修研究论著目录初编 ( 谢佩芬、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孙民国8 0 年1 2 月) 及 欧阳修研究资料索引( 吉安师 专图书馆、古代吉安名人研究资料系列索引课题组编1 9 9 7 年l o 月) 来看,专论其诗 作的相关论文仅有四篇:欧阳修的诗词( 菊韵今日中国第3 3 期p 9 8 一1 1 21 9 7 4 年1 月) 、欧阳修和他的潞州诗作( 槐谷长江文艺1 9 7 9 年第2 期) 、欧阳 惨诗用韵考( 应裕康国科会报告1 9 6 5 年) 、关于欧阳修讽刺晏殊的诗( 陈 珏人文学遗产( 光明日报) 2 0 9 期1 9 5 8 年5 月1 8 日) ,远比欧阳修其他方面的研 究成果少得多。 ( 三) 新时期以来关于欧诗的评述 1 、关于欧诗渊源及影响的研究。 欧阳修诗歌创作究竟受什么人、什么诗派影响,历来评论家对这问题都 有论述,且各执一词,并没有达成共识。新时期学人关于欧阳修诗歌渊源的探 讨,则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的如宋人刘敛的观点,认为欧诗源自唐代韩愈、 李白,且认为欧公对韩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杨国安师法、变异与重构一 一欧阳修对韩诗的学习及其文化史意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4 年1 1 月 第6 期) 及谷曙光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 北京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 0 0 5 年第3 期) 。二文都认为欧阳修诗受到韩愈的影响。在此派观 点中,认为欧诗还受到唐代李白影响的文章,有李芳民论欧阳修对唐诗的继 承及其诗风的形成与得失(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9 9 6 年第4 期) 。有的学者, o 王士祯作为“神韵派”领袖,赞赏“欧、梅、苏、黄诸家其才力学识皆足凌跨百代”并答人向睁日: 。当取唐杜、岑、韩三家,宋欧、苏、黄、陆四家七古诸大篇日吟讽之,自得其解。” 。沈德潜说诗晖语卷下,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第8 3 2 页 5 第1 章引言 则认为欧阳修早期诗歌受西昆派影响。如杨旭辉欧阳修与西昆体兼及宋 初诗坛概况(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x 2 0 0 3 年1 0 月第5 期) ,他着重论述了欧阳修与 西昆体的关系,认为他从西昆体出,对昆体诗人及诗歌有首肯也有批判 2 、关于欧诗阶段性的研究 对一个作家的作品分阶段进行研究,这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在欧阳修诗 歌研究领域也有所体现,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欧氏守滁州和贬夷陵期间的诗 歌创作上。 众所周知,一个作家的创作主题大多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变迁、阅历 增加,他们的创作倾向不停变化。欧阳修亦是如此。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欧氏 滁州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对之进行了较有深度的研究。如金启华、谭庆龙 论欧阳修守滁时的诗文( 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9 9 7 年第2 期) ,郭春 林 从滁州诗歌创作看欧阳修中年时期的贬官意识( 广西社会科学x 2 0 0 5 年第7 期) ,都分析了欧阳修在滁州( 1 0 4 5 年1 1 月一1 0 4 8 年2 月) 时诗文内容和艺 术风格上的特点。另一个被学者关注的欧诗创作阶段则是夷陵,如李剑亮欧 阳修贬谪夷陵时的创作活动及其创作思想(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_ 2 0 0 0 年6 月第2 期) , 古籍整理小组不向芳菲趁开落,直须霜雪见青葱:读欧阳修在夷陵的诗文 ( 宜昌师专学报、哲社版1 9 8 4 年第1 期) 等文。 3 、关于欧诗整体性的研究 在微观审视的基础上,欧阳修诗歌研究一直朝着宏观考察方向迈进,对欧 诗进行整体性探讨亦是此时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专论有严杰欧 阳修诗歌创作阶段论( 文学遗产、1 9 9 8 年第4 期) ,刘宁论欧阳修诗歌的平易 特色( 文学遗产1 9 9 6 年第1 期) ,胡守仁论欧阳修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8 5 年第l 期) ,唐骥欧诗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地位( 宁夏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 9 8 8 年第4 期) 等文。有些学者亦从横向比较研究入手,通过分 析欧诗与他人诗的关系,以期对欧诗得出比较全面的认识。其中论述最多的是 他与梅尧臣之诗的关系,其次是王安石。前者如李德身论欧梅诗派( 上、下) (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 9 9 8 年第2 、3 期) ,吴大顺论欧梅唱和诗的创作动机( 学 术论土云2 0 0 4 年第l 期) 和论欧梅口吕和的分期及特征( 求索、2 0 0 3 年第5 期) 。 关于欧王的比较研究有方然的欧阳修王安石诗歌创作比较研究( 曲靖师范 学院学报、2 0 0 4 年3 月第2 期) 等文。 4 、关于欧诗重点作品的研究 6 第1 章引言 欧阳修诗歌名篇甚多,新时期学者们研究热情始终不减。其中最为大家所 关注的就是戏答元珍,如熊笃寄托邈深、淡而无痕一读欧阳修 ( 文史知识1 9 9 0 年第1 期) 、祈志清山城群芳晚,谪客一腔愁( 戏答元 珍长江日报1 9 8 0 年1 0 月1 8 日) 等。这些文章都仔细探讨戏答元珍的主题 思想和创作心态,论述详尽具体。 上世纪8 0 年代,欧阳修诗歌在国外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最主要 的是韩国,有一些较好的研究成果。如李南钟欧阳修诗研究,柳在润欧 阳修诗研究一一以。说理诗”为中心、权镐钟欧阳修诗研究、车柱环欧 阳修诗观这些论文亦大多是对欧诗进行整体研究,与国内学者研究的内容及 方法途径相差无几。其中韩国黄一权的韩国欧阳修诗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认文社会科学版、2 0 0 1 年第2 期) ,是一篇综述性的文章,对于 我们了解欧阳修诗歌在韩国的研究情况大有裨益,值得一读。 1 2 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 欧阳修作为北宋诗文革新领袖,其诗歌对宋诗的影响是巨大的。欧阳修宗 法韩愈、李白等唐人诗风,改革晚唐五代诗习,矫西昆,黜太学,开拓了宋诗 发展新路子。从宋人对欧阳修诗歌的评论可以看出,欧诗有的承唐诗风韵,有 的开宋诗格调,这既显示了欧阳修诗歌创作继承与创新并举,也为人们更好地 理解宋代诗歌的“学唐为宋”提供了范例。对欧阳修诗学渊源的辨析,已由力 主源自韩愈、李白,渐渐转向力主渊源杜甫,这一方面显示欧阳修诗歌兼取众 长,不专一体的创作倾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宋诗风貌形成过程中由宗韩到宗 杜的内在转变,从而展示了宋代诗歌从“唐音”到。宋调”的渐变流程及其创 作走向。 欧氏诗文创作,旨在重倡大道,其诗歌创作自然更多借重能够酣畅淋漓综 合表达的古体。古体诗更适用于写时事,写政治,写民生,所以它在欧氏全部 诗作中占到4 3 的比例,数量之多,可见一斑。从欧阳修古体诗中,我们可以 看出宋诗崇义理,主气格,重议论,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等特点的萌芽。他 的近体诗,散文化的痕迹很少,议论性的诗句虽有,却不能成为其诗议论化特 征的代表作。而“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古体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宋 诗诗风的创造性开拓。虽然宋、元、明、清四朝文人、学者和评论家对欧诗褒 7 第l 章引言 贬不一,但本人赞同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 体诗是优秀的,艺术上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欧诗瑕不掩瑜。欧氏的绝大部分古 内容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宋诗 近些年来,欧阳修研究出现繁荣景象,欧诗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从总 体上看,研究比较全面、细致。对欧氏诗歌作品,绝大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 认为它对宋调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现有成果来看,欧诗宏观研究是重点 部分。微观上个别诗歌的研究如戏答元珍等,更是研究的重头戏。但是对 于欧阳修诗歌分体裁进行研究显得不足,尤其是对他颇具特色的古体诗的研究, 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至今只有胡迎建的试论欧阳修七言古风之得失o 一篇文章有相关论述,目前尚无一人独立撰文研究欧氏古体诗。而且欧阳修诗 歌研究大多是学术性论文,没有研究专著,这些都是欧诗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 节。本文拟从欧阳修古体诗出发。分析其演进历程、表现形式与基本内涵、语 言风格及诗坛影响,以期展示宋诗初创时期的基本风貌,深化对宋诗形成过程 的认识。让世人对欧氏古体诗的历史地位及价值能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此 外,欧阳修生活的北宋中期,社会改革风起云涌,他以诗歌议论政事,针砭时 弊,表现出盛世言危的忧患意识;又以诗歌论学,疑经变古,自出议论,表现 出的理性思辩及知识创新的精神,其诗歌所展示出的丰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 新时代的社会改革与文化建设,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刘文源编庐陵文章耀千古 ,全国首届欧阳修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9 9 9 年版, 第2 6 7 页 8 第2 章欧阳修古体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演进历程 第2 章 欧阳修古体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演进历程 南宋严羽概括宋诗的特点,有云:“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 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回其中“以文 字为诗”后人多简称“以文为诗”,即以散文的创作手法( 包括遣词造句、篇 章结构等) 来作诗。以议论为诗”就是在诗中直接发表议论,从而阐明某种 道理。欧阳修古体诗中,这些特征也很明显。为叙述方便,本文将欧氏古体诗 中“以文为诗”( 取其狭义,文指散文) 和“以议论为诗”的特征,简化概称为 。二化”特征,即散文化和议论化。 其实,“以文为诗”与。以议论为诗。早在唐代杜甫诗中就己出现。在此 之前,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很少夹有议论和叙事,杜甫首先打破这些格套, 不仅写下了大量叙事诗,还在诗中夹入大量议论。叶燮原诗云:“从来论 诗者,大约伸唐而绌宋。有谓唐人以诗为诗,主性情,于三百篇为近;宋 人以文为诗,主议论,于三百篇为远。何言之谬也! 唐人诗有议论者,杜 甫是也,杜五言古,议论尤多。长篇如赴奉先县咏怀、北征及八哀 等作,何首无议论! 而以议论归宋人,何欤? 彼先不知何者是议论,何者为非 议论,而妄分时代邪 ”o ,可以说宋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征, 在杜诗中都能找到其端倪。杜诗注重句律和技法,重视锻炼和布置,人工的因 素得到加强。由于句律、技法的可模仿性,诗歌由天才的专利下降为一种具有 技术性的智力活动,开始走向大众化,通俗化。杜甫之后的韩愈、白居易都继 承了这种倾向,而韩愈可以说是上承杜甫之首创,下启宋代之极盛的人物。北 宋欧阳修则加以综合吸收,他从唐诗巨匠们在古体诗中用散句发议论得到启发, 于是袭用并着力发展,终于形成宋诗区别于唐诗的一大特色,开创了有宋一代 诗风。这正体现出文学自身继承、发展、创新的规律。探索欧阳修古体诗中“二 化”特征的演变轨迹,有其明显的踪迹可寻,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从少年应举到景祜三年( 1 0 3 6 ) 贬官夷陵之前,为“二化”特征的发轫期, 其古体诗的创作受西昆体影响明显,诗歌中“唐音”成份居多,散文化和议论 。严羽严羽集见沧浪诗话之诗辩第七条陈定玉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版本第4 页 。叶燮原许外篇( 下) ,霍松林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7 0 页第7 l 页 9 第2 章欧阳修古体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演进历程 化特征的诗歌创作,还未形成气候,尚处于萌芽阶段。景祜三年( 1 0 3 6 ) 至至和元 年( 1 0 5 4 ) ,为欧氏古体诗“二化”特征的成熟期,此时“以文为诗”己成规模。 至和元年( 1 0 5 4 ) 到治平四年( 1 0 6 7 ) 出知毫州,这一时期欧阳修的“以文为诗”、 “以议论为诗”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是“二化”特征的鼎盛期。治平四年( 1 0 6 7 ) 至熙宁五年( 1 0 7 2 ) 去世,乃“二化”特征的消退期,此时欧氏古体诗风格平易, 多抒写自然生活情趣,诗中议论成份渐少,“以文为诗”特征逐渐消退。 2 1 “散文化”、。议论化”的发轫期 北宋初期,诗坛上先后活跃着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诗人,他们的作品大 多模仿中晚唐人有的模仿白居易,有的仿效贾岛、姚合或李商隐。后人对其 评价都不高,认为他们大多沿袭唐人唐作。欧阳修早期诗歌创作受西昆体影响, 多表现为对唐诗风韵的继承与学习。如作于明道元年( 1 0 3 2 ) 的游龙门分题十五 首( 卷1 ,p 5 ) ,这是作者一组早春记游诗,以四句或六句为一首,兴象玲珑, 小巧别致,颇具唐诗特征,不像后来的长篇记游诗。试看下面这首自菩提步 月归广化寺: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卷1 ,p 6 ) 诗歌共四句,二十个字,篇幅短小,但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开篇两句大 有王藉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呜山更幽”之情韵。后面两句“明月净 松林,千峰同一色”,与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歌 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作于明道元年( 1 0 3 2 ) 的嵩山十二首( 卷5 1 ,p 7 1 8 ) , 也是一组记游诗,全是六句或八句为一首,亦小巧别致,情韵悠长,饶有唐诗 趣味。然而,此时最明显模仿唐人唐诗的作品,乃是拟玉台体七首( 卷5 1 , p 7 1 3 ) ,这是一组典型的模拟之作。玉台体因南朝徐陵编撰 玉台新咏而得 名,其特征为笔力纤柔,情调委婉,文辞清丽,形成所谓的“哀以思”、“香 而艳”的特色,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言情”诗,具有宫体诗的一般特点。关 于这组诗,“丛刊本”欧集注云:“西京作。起天圣九年,尽明道二年。” 毫无疑问,这是欧氏翩翩才子时期的作品。这组诗纯写儿女之情,其中夜夜 曲、落日窗中坐等,皆可见唐代宫怨诗的影子。“瑶琴坐不理,含情复 为谁? ”( 卷5 l ,落日窗中坐,p 7 1 4 ) 与诗卫风伯兮“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可谓如出一辙。 1 0 第2 章欧阳修古体涛“散文化”、“议论化”的演进历程 欧诗创作尚处于发轫期时,所写的记游写景诗,大多都有“唐风”的影子。 如前面所举的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嵩山十二首等,都具有唐人韦应物 诗的韵味,“读来颇有韦应物清淡之风,又绝大多数是三韵诗,更近韦应物三 韵五古之幽远,而叙行程常历历分明写景物贴切悠然,又具韦诗之纪实性”o 。 欧氏十分赞赏比自己大五岁的梅尧臣仿效韦应物进行诗歌创作。宋人朱弁云: “圣俞少时,专学韦苏州,世人咀嚼不入,唯欧公独爱玩之。”呵见,欧梅二 人早年的诗歌创作,都经历过学韦的时期。元人刘埔隐居通议卷七“欧阳 公”条亦云:“欧阳文忠公修,鸿文硕学,宗工大儒。所谓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者,固不以诗名,人亦不敢以诗人目之,而公亦不以诗自名 也。公之所作,实备众体,有甚似韦苏州者,有甚似杜少陵者,有甚似选 体者,”o 接着作者举了一系列例子加以证明。其中就有欧氏明道元年所作 伊川独游与游龙门分题十五首之一的上方阁,认为“凡此数章, 不似韦苏州乎? ”o 由此可见,欧氏早年古体诗尚未走出唐诗藩篱,“唐音”成 份明显,但这并不能否认其古体诗中“宋调”因子的抬头,此时的欧氏古体诗 创作,“二化”特征已经萌芽。 众所周知,欧阳修早期诗歌创作的出发点是想走出西昆体,摆脱“馆阁之 气”,可以说发轫期的欧氏古体诗,“唐音”犹存,“宋调”已显部分诗歌 已出现说理倾向。如居士集开篇的颜跖,阐述的就是一种因果报应的 人生哲理。颜回因。仁”而“死也至今在,光辉如日星。”“餍人肝”的盗跖 虽“寿死免兵”,却。万世尚遭戮,笔诛甚刀刑。”( 卷1 ,p 3 ) 诗歌阐述的就 是好人有好报的生活体验。颜回是欧阳修的道德楷模,他在这里通过对比颜回 与盗跖,清楚地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接踵而来创作的猛虎,可 谓是议论化特征明显的诗歌。猛虎虽猛,却为人所捕,于是作者发出。人形虽 赢弱,智巧乃中藏。恃外可摧折,藏中难测量”的议论。( 卷l ,p 4 ) 这些都表 明此时的欧氏古体诗己出现说理成份,“以议论为诗”的特征已经萌芽。同时, 由于欧阳修对韩诗的心模手追,记游诗中已出现几首长篇五古,表现以散文手 法写诗的特点。如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巩县初见黄河等。前 一篇作于明道二年( 1 0 3 3 ) ,全诗如下: 。严杰欧阳修诗歌创作阶段论,刘文源编庐陵文章耀千古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4 6 页 。朱弁i g , 9 堂诗话卷下,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 9 8 8 年版第2 0 6 页 。刘埔隐居通议,见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拒编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第4 4 6 页第4 4 7 页 1 1 第2 章欧阳修古体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演进历程 并辔登北原,分首昭陵道秋风吹行衣,落日下霜草昔日憩巩县,信 马行苦早。行行过任村,遂历黄河陕登高望河流,汹汹若怒闹予生平居 南,但闻河浩渺停鞍暂游目,茫洋肆惊眺并河行数曲,山坡亦萦绕罂 子与山口,呀险乃天灶秤钩真如钩上下欲颠倒虎牢吏当关讥问名已 告荥阳夜闻雨,故人留我笑。明朝已高尘,鞘丰引旌纛传云送主丧,窀 穸诣坟兆后乘皆辎耕,轮毂相辉照辟易未及避,庐儿已呵嗷。午出郑东 门,下马仆射庙中牟去郑远,记里十余堠抵牟日已暮,仆马困米稿渐 望阊阖门,崛若中天表趋门争道入,羁鞅不及掉浪动游九衢,风埃叹何 浩京师天下聚,奔走纷扰扰但闻街鼓喧,忽忽夜复晓追怀洛中俊。已 动思归操为别未期月,音尘一何杳因书写行役,聊以为君导( 卷5 1 , p 7 2 7 ) 从题目中的“代书”就可看出,本应该用“文”的形式表达的书信,欧阳修却 诉诸诗歌体裁,清楚明白地展现了此诗“文”的特征。本诗的结构,作者采用 顺叙手法,明确交代从洛阳到开封的旅途经过。诗歌先从尹洙等人在洛阳分手 时的情景入笔,次写行程中所见所闻。最后写到达开封后生活上的不适。抒发 怀友思归之情,条理清晰,平稳流畅,明显借鉴散文的创作手法。同样是作于 明道二年( 1 0 3 3 ) 的巩县初见黄河( 卷5 1 ,p 7 2 6 ) ,散文化倾向也很突出。 这是一首典型的学韩七古之作,全诗长达七十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描 摹自己眼前所见的黄河,其次叙写历朝历代的水患情况,最后歌颂当世太平, 感怀天子圣明。全篇逻辑严密,篇幅虽浩大,却无杂乱之感。诗中也多用散文 句式,如“制之以力不以德”、“其势不得不然尔”等等,体现了散文化的特点。 还有一首作于景祜元年( 1 0 3 4 ) 的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卷5 2 ,f 7 3 0 ) ,同样 体现“以文为诗”的风格。 2 2 “散文化”、。议论化”的成熟期 欧阳修处于翩翩才子时期所创作的古体诗,由于各种因素相互参杂,诗歌 未能“自成一家”,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从少年应举至贬官夷陵前, 欧阳修古体诗中“唐音”和“宋调”的成份平分秋色。“二化”特征还未形成 体系,或说形成规模,尚处于发轫期。但随着欧诗创作逐步深入,以及政治际 遇对其创作的影响,诗中“唐音”成份越来越少,。宋调”因子逐渐壮大,并 1 2 第2 章欧阳修古体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演进历程 最终取得主导地位,“二化”特征进入成熟期。其时间跨度大约从景祜三年( 1 0 3 6 ) 到至和元年( 1 0 5 4 ) 。 景祜三年( 1 0 3 6 ) 。因范伸淹直言时弊,触怒权相吕夷简而贬官饶州,欧阳 修为作与高司谏书,亦被贬为峡州夷陵令。后迁光化军乾德令,外任数年。 庆历三年( 1 0 4 3 ) ,召回开封,参与庆历新政。随着新政的失败,庆历五年( 1 0 4 5 ) 被贬知滁州,接着。移镇扬州”、“结缘颍州”o 直到至和元年( 1 0 5 4 ) 重返京 师任职。可以说从景祜三年( 1 0 3 6 ) 到至和元年( 1 0 5 4 ) ,是欧阳修政治生涯大 起大落的时期,两次被贬而又二度回京,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坎坷,使其文学创 作发生巨大变化。此期古体诗的“二化”特征渐成气候,日臻成熟。 “庐陵事业起夷陵,眼界原从阅历增”o ,欧阳修被贬夷陵后,人生观发生很 大交化。从洛阳花下的“骚人”到夷陵的“迁客”,再到滁州的“醉翁”,这 一系列身份的变换,使其文学创作渗入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反映到古体诗的创 作中,则体现为“以议论为诗”的深入与成熟,同时与之相表里的诗歌散文化 特征也得到发展与壮大,最终突破唐诗藩篱,走向“以文为诗”的“宋调”国 度。 在夷陵任上,欧氏观览陈年公案,“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以无为有, 以枉为直:违法徇情,灭亲害义,无所不有。”o 此时此地,他才真正意识到政 事不可掉以轻心,自己并非身处洛阳,而是来到一个偏远山区。于是乎。仰天 誓心,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回诗人对自身的处境及肩负的职责,不得不认真 地审视、辨析,理性地反思、自省。这种情结在其诗中屡有表现,如作于景祜 四年( 1 0 3 7 ) 的千叶红梨花( 卷l ,p 1 1 ) 。梨花一般都是白色单瓣,千叶红 梨花是一特异品种,因生长在夷陵偏远地区,故诗人感叹其湮没不彰。“高枝 绝艳无人顾”的红梨花,在欧氏眼里,己化为同病相怜的寄情物。作者忍不住 写到:“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人的才华,花的美艳,只有“植 根帝家”方可显其光彩,作者显然以红梨自况,在借红梨酒杯浇胸中块垒,表 达自己的不平而不自弃。诗中自然景物被当作移情说理的对象。再如作于同年 的金鸡五言十四韵,诗人直接发表议论 o 刘簿清著欧阳修传哈尔演出版杜,1 9 9 5 年版,第1 2 9 页第1 3 6 页 。袁枚随园诗话卷1 ,韩虚子( 编译) ,当代世界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2 6 页 。刘德请著欧阳修纪年录上海古箱出版社2 0 0 6 年7 月版,第8 7 页 。同 1 3 第2 章欧阳修古体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演进历程 蛮荆鲜人秀,厥美为物怪禽鸟得之多,山鸡禀其粹众采烂成文, 真色不可绘仙衣霓纷披,女锦花肄绦。辉华日光乱,眩转目晴惫高田 啄秋粟,下涧饮寒濑清唳或相呼,舞影还自爱岂知文章累,遂使网罗 挂及祸诚有媒,求友反遭卖有身乃吾惠,断尾亦前戒不群世所惊, 甚美众之害稻梁虽云厚,樊絷岂为泰山林归无期,羽翮日已铩用晦 有前言,书之可为诫( 卷1 ,p 1 2 ) 诗歌可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从“蛮荆鲜人秀”至“舞影还自爱”,叙述南方边 远地区人才少见,天地灵气都表现在奇特的物产上。其中山鸡可说是突出代表, 其羽毛色彩缤纷,如披霓裳仙衣,令人眩目,随即叙写它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 的生活。这部分全是记叙的口吻。后半部分从“岂知文章累”至篇末,全是议 论话语,诗人假借山鸡为美丽羽毛所累,被人用鸟媒诱捕的遭遇,抒发“不群 世所惊,甚美众之害”的人生感慨,喟叹自身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山鸡被捕 后所食虽精,但失去了宝贵的自由,日渐瘦损。对于贬谪夷陵的欧阳修而言, 金鸡的故事,无疑凝聚着诗人的痛切体验。诗歌后半部分直接发表议论,洋洋 洒洒1 4 句,7 0 个字,直接仿效韩愈的“以议论为诗”。诗意与画眉鸟“始 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卷1 1 ,p 1 8 4 ) 如出一辙,只是议论化的功 底不及这首庆历七年( 1 0 4 7 ) 所作的律诗,所议之理也不如后者直接明了。 如何在诗歌中进行恰当的议论,使其简明精警而不显繁冗,这是欧阳修所 要进一步探讨的。随着政治地位的变迁及社会阅历的增长,欧氏古体诗在这方 面的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庆历二年( 1 0 4 2 ) 所作的 答朱案捕蝗诗,就是一 首典型“以议论为诗”的作品: 捕蝗之术世所非,欲究此语兴于谁? 或云丰凶岁有数。天孽未可人力 支或言蝗多不易捕,驱民入野践其畦因之奸吏恣贪扰,户到头敛无一 遗蝗灾食苗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吾嗟此语只知一,不究其本论其 皮! 驱虽不尽胜养惠,昔人固已决不疑秉蟊投火况旧法,古之去恶犹如 斯既多而捕诚未易,其失安在常由迟诜诜最说子孙众,为腹所孕多妮 坻始生朝亩暮已顷,化一为百无根涯。口含锋刃疾风雨,毒肠不满疑常 饥高原下隰不知数,进退整若随金鼙嗟兹羽孽物共恶,不知造化其谁 尸? 大凡万事悉如此,祸当早绝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