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朱琦论考 中文摘要 朱珩论考 中文摘要 朱琦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一位著名的学者、文人,与姚鼐、李兆洛在当世鼎足 而三。其著作等身,多达数百万言。然而世人所知者多仅为文选集释一书,其它 方面的研究和朱琦的著述远远不成比例,实令人扼腕而叹。然朱氏实非仅以选学立世, 其治经以汉为宗,兼采汉宋;在文学创作方面,诗则清嘉厚朴,晚年更臻圆融之境; 文则不事雕镂而风姿天然。朱琦在中年归山后任教于南京、苏州的著名书院,溉人颇 多,时人誉为“江左经师之冠”。本文拟从朱臻的家世生平、诗文创作和学术成果三 方面,对朱琦一生轮廓略作勾勒。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简单介绍朱碚的家世和生平,重点在其仕宦和归隐之后的任 教经历。第二章分同乡文士、京城同袍和吴中俊彦三部分对朱琦的交游详加论述,盖 因其中名流既多,又对朱琦的学术理念和文学创作均有不小影响。第三章诗文创作研 究,首先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对朱诗深入剖析,务求言之有物;然后按体裁 择选出朱碚各体文章的代表作品,以史的眼光将其放在时代背景和个人历程下考量。 第四章以:文选集释和说文假借义证两书为代表,加上文集中的学术性随笔, 略窥其治学大概;并旁及朱琦的经学和文学思想。 关键词:朱琦宣南诗社 问梅诗社 小万卷斋诗稿小万卷斋文稿经学 作者:靳扬扬 指导老i i l i 范志新 as t u d yo f z h uj i a n a b s t m e t as t u d yo fz h u j i a n a b s t r a c t z h u j i a ni sar e n o w n e ds c h c la t a n dw r i t e rd u r i n gt h er e i g no fe m p e r o rj i a q i n gi nq i n g d y n a s t y w i t l la sm a n ya sm i l l i c ) n so fw o r d si nh i sw r i t i n g s ,z h u j i a ni si nat r i p a r t i t e c o n t e n t i o nw i t l lt h eo t h e rt w o p r o m i n e n ts c h o l a r s :y a o n a ia n dl iz h a o l u o h o w e v e r , w h a t c o m m o np e o p l ek o n wa b o u tz h u j i a ni sm e r e l yh i sr e p r e n s a n t i t i v ew r i t i n g :w e n x u a n j i s h i p e o p l ea t t a c hm u c hl e s sa t t e n t i o nt oh i sr e s e a r c h e sa n dm a s t e r p i e c e si no t h e ra s p e c t s a sa m a t t e ro ff a 鸱z h u j i a nh a sg a i n e dh i sr e p u t a t i o nn o to n l yf o rt h eb o o k h eh a sm a d e d e e p e x p l o r a t i o ni n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s , r m j n l yf o u c u s i n go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o fh a nd y n a s t ya n d a b s o r b i n gt h eq u i n t e s s e n c eo f 也l ew o r k so fh a r td ) ,n a s 锣a n ds o n gd y n a s t ya sw e l l h i s p o e t r ya r ei nae l e g a n ta n dp l a i ns v y l ea n dg r a d u a l l yr e a c ht h ei d e a lr e a l mi nh i so l da g e a s t oh i sv e r s e s ,t h e ya r en a t u r a l 捌g - a c e f u lw i t h o u ta n y s u p e r f l u o u sa n dd e c o r a t i n gw o r d s i nh i sm i d d l ea g e s ,z h u j i a nb e g i n st ot e a c ha tf a m o u sa c a d e m i e si nn a n j i n ga n ds u z h o u c i t y h eh a sn u r t u r e dm a n yp e o 、p l ea n di sr e g a r d e da st h em o s to u t s t a n d i n gm a s t e ro n 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si ne a s t e r ny a n t 晒r i v e t t h et h e s i sg i v e sab r i e fa c c o u n to fz h u j i a n w h o l e l i f e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 :h i sf a n o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a n dd a i l yl i f e ,i r e r a t u r ev o l u m e sa n d a c a d e m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l e a v e st h er e s tt ot h er e a d e r s d i s c r e t i o n t h et h e s i sc o m p r i s e sf o u rc ha p t e r s 1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m a k e sab r i e fi n l r o d u c t i o no nh i s f a m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a n dh i sl i f et i me , w i t ha l le m p h a s i so nh i se x p e r i e n c eo fb e i n ga n o f f i c i a la n dat e a c h e ra f t e rh i ss e c l u s i o n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e l a b o r a t e sh i sf i i e n d s h i pw i t h p e o p l et h a tc o v e rt h r e eg r o u p s :sc h o l a r sf r o mt h es o m ec o u n t y , c o m p a n i o n si nt h ec a p i t a l c i t y , a n dp r o m i n e n t l yt a l e n t e dp e x 3 p l ei nw u z h o n ga r e a t h er e a s o nf o rw r i t i n gt h ec h a p t e r i sb e c a u s et h e r ea r em a n yc e l e b r a t i e sa m o n gh i sf r i e n d sw h oh a sm a d ep r o f o u n di m p a c t s o nh i sa c a d e m i ci d e a sa n dl i t e r ar yc r e a t i o n s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d e e p l ya n a l y z ez h u j i a n p o e t r y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 s t h ea n a y f iso fh i sp o e t r y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c o n t e n t ,i d e a s a s t u d yo f z h uj i a n a b s l m e t a n da r t i s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 i t ht h ea i mt o h a v es u b s t a n c e si nt h et h e s i s e s p e c i a l l y , z h u j i a n c o m p o s i t i o n sa r e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c a t e g o r i e s :a c a d e m i ca r t i c l e sa n d o r d i n a r ya r t i c l e s t h el a t t e ro l l e sa r ep r u d e n t l yr e s e a c h e r e du n d e r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 c u r r e n tt i m e sa n dh i sp e r s o n a le x p e r i e n c e sf r o ma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t h ef o r t hc h a p t e r t a k e sw e n x u a n j i s h ia n ds h u o w e n j i a j i y i z h e n ga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 ,a n dh i sa c a d e m i ca r t i c l e s , t o p r o v i d eag e n e r a li d e ao fh i sa c a d e m i cs t u d i e s i ta l s oi n v o l v e sh i ss t u d i e so n 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l i t e r a r yi d e a s k e y w o r d :z h u j i a n x u a n n a np o e t ss o c i e t yw e n m e ip o e t ss o c i e t y p o e t r yo f x i a o w a n j u a n z h a im a n u s c r i p t so fx i a o w a n j u a n z h a i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珊 w r i t t e nb y :j i ny a n g y a n g s u p e r v i s e d :p r o f a nz h i x i n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褥的成果。除文孛 已经注骤弓| 熙的蠹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粥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璧要贡献购个人和集体,均琵在文孛以甥确方式标骧。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二_ 鎏塑翌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j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惠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予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耄亟鱼星期竺! :兰:笙 导师签名:盔圭丝日期:堡乏! 鱼:丘 朱王亭像赞( 摄于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 朱琦论考引言 引言 朱琦( 1 7 6 9 1 8 5 0 ) ,字玉存,字兰坡、兰友,学者称兰坡先生。安徽泾县黄 田村人,与朱熹系出同宗。道光间著名学者、文人,在经学、文选学方面都颇多 建树,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所著有小万卷斋诗稿三十二卷,经进稿四卷, 小万卷斋诗续稿十二卷,小万卷斋文稿二十四卷,文选集释二十四卷, 说文假借义证二十八卷,经文广异十二卷;辑有国朝古文橐钞初集一百 七十六卷,二集一百卷,国朝诂经文钞六十二卷。除了经文广异和国朝诂 经文钞散佚外,其余著作皆得以流传后世,这也就为后人深入研究朱琦其人其学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琦的诗文著作研究在此之前是一片空白,然这是否意味着他的三千五百余首诗 歌和四百余篇文章就毫无研究价值了呢? 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其诗文颇有可传于世 者,不应就此湮没。然道咸间东南战火频仍,而朱琦著作出版的时间大部分是在晚年 其客居苏州期间,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军在在这块富庶繁华之地的反复拉锯争夺, 致使朱琦的著作乱后无存。后虽经其子孙族人多方搜集整理,在光绪年间再行出版, 然世易时移,这些著作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接受期;风会所向,传统的经学著作也 不复乾嘉时期的主流地位。朱琦这些本应散发出更多光彩的心血所凝之作,就这样以 一种半冰冻的方式悄然冷藏到今天。 笔者在业师范志新先生的点拨之下选择以朱珩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资料的搜 集整理过程中愈来愈发现这是一座非常难得的“富矿 。尤其在元明清领域各个大大 小小的文人学者几被摭拾殆尽的今天,能有煌煌七十余卷诗文、百余卷学术著作作为 检验三年求学生涯的试金石,不亦乐乎? 为此,本篇文章拟从知人、诗文、和学术三个主要方面,力求在一己所能的范围 内,最大可能地使朱琦得以全方位呈现。首先详考其家世和生平,所据者正史家传, 以之为纲;辅以诗文、家谱、方志中的各种线索,力求在全面性和清晰度方面做到无 一偏废。交游方面则作为本文的第一个重点详加论述,而非仅仅写成资料之汇集,盖 其交游的主体涵盖了嘉道文坛乃至时世中相当部分传世人物,以朱琦为中心稍稍发 散,便觉笔底波澜欲起。 l 朱菇论考引言 诗歌和文章作为朱珞一生心绪情怀之所系,在笔者写作此篇论文之前并无著述或 论文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这也就赋予了笔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诗歌部分作为本文 的第二个重点、也是重中之重的部分,将不吝笔墨阐扬探底,期有得。对诗歌样本 的的择选标准当量质并重,且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础上,不如此不足以反映诗歌创 作全貌。文章研究部分则稍有不同,盖去除应酬谀墓类文字后篇目已无多,故而择选 重质而轻量,数十篇代表性文章已足管窥。 学术成就部分的分量在本文中相对从轻,一则前人已有专门研究文选集释和 说文假借义证的论著行世,本文在区区两节篇幅中,恐难别出新意而逾越前人。 二则两书涉及小学、名物、地理等方面精深奥博,实非入门仅三载的笔者学力所能为 之,故只紧扣原著文本,在其体例、内容方面谨而述之。 2 朱琦论考 第一章朱碚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章朱珩的家世与生平 乾嘉学术的辉煌延续至道光年间已呈衰微,但具体到学者个人身上,仍有许多亮 点值得我们去挖掘。朱琦就是其中未被后人充分挖掘的一座“富矿”,在嘉道年间有 着很大影响。他本安徽泾县人氏,为皖派朴学后进,同乡交好者亦多名家。朱琦曾任 国史馆总纂,非博古通经者莫能为之;归隐后先后任钟山、正谊、紫阳书院的掌教, “以实学牖迪后进。 以一身而交融吴皖两地之学风,其中颇多可探究之处。 第一节黄田别起朱公宅朱珞家世 朱琦,安徽泾县人。泾县素称名邑,不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更兼文风昌盛, 俊彦辈出。黄田朱氏即为其中佼佼一族,与朱熹同本婺源朱氏,“唐以前朱氏望属吴 郡,而远莫能考。文公叙谱,断自制置茶院古僚公始。公从刺史陶雅镇歙,遂家婺源 ,光绪年问朱彝泾县张香都朱氏续修支谱即以茶院公为制谱之始。而后又五传 至朱纬,始迁泾县,居张香都。朱纬,一名中立,字中孚,号拙翁,南宋时人。至明 代万历年间,朱纬的第十六世孙朱袷又“由谢塘迁黄田,构庄数椽”囝,从此,黄田 朱氏一族于此繁衍生息,瓜瓞相继。 朱抬,字耒i | | i ,一字志耕,号黄田,朱琦八世祖。生当明代末造,不乐仕进,其 人心境高洁,以“莘野家风”四字题其所居,“用示畎歆中未始无经纶。”题匾时 先将匾额挂上然后“悬橇而书” ,其字“庄雅圆劲,直追欧褚” ,可以说,正是这 位远祖为后来的朱氏之盛打下了耕读传家的基础。 朱梏之子朱浙,朱浙之子名朱情( 1 6 1 8 1 6 9 4 ) ,乃由明入清者,字喻义,号 山,充乡长,顺治时赐六品冠带:朱情之子朱纶,字世美,早亡;朱纶子朱武勋,乃 朱碚曾祖;下即以其为始分述之。 ( 清) 徐世昌清儒学案小传卷三十四, 清代传记丛刊6 册7 7 4 页,台北:明文书局,1 9 8 5 年版 朱碚重修始迁祖拙翁府君墓碑铭p j , 万卷斋文稿 卷二十二,六叶下板,清光绪十一年( 1 8 8 5 ) 嘉树 山房刻本 朱琦莘野家风记,小万卷斋文稿) 卷十五,三十二叶上板 同上,三十二叶下板 同上,三十三叶上板 同上。三十三时上扳 朱玮论考 第一章朱琦的家世与生平 朱武勋,一名召,字燕侯,号东园,太学生。性纯孝,“尤笃宗谊。- 因己身 功名未达,故热心助学,晚岁与子孙日“吾不及见郡学之成,死不瞑目,汝曹能成吾 志,不愧朱氏子孙” ,后人不负所望,为捐资完之。且光大其愿,“秀者登巍科, 籍仕版,官封疆卿二,布列中外”,“海内言门第有家法者,辄称泾朱氏云” 。死 后以曾孙朱理鼬赠通奉大夫,山东布政使,嘉庆十一年( 1 8 0 6 ) 入祀乡贤祠。生五子, 构筑聚星堂,“乃祖积善,岳岳乡贤。五子同宅,聚星堂尊。鲫五子者,朱庆霞, 朱必达,朱庆雾,朱庆霜,朱庆露,最末者即朱琦祖父。 祖父朱庆露( 1 7 0 4 1 7 8 1 ) ,字沛深,太学生,为朱武勋五子之季,诸兄皆从商 而朱庆雳独矢志经文,年逾而立仍不获售于有司,时朱武勋已年老,朱庆露感于供养 不周,终废经卷。然心存向道一念,“里党中事关读书者,趋之若饥渴之於饮食” , 爱护族中芝兰子弟,督促甚严,朱氏家塾培风阁中藏书泰半为其所购,并延请饱学之 士授业族中,逮朱琦堂兄朱理就学时督导尤切。朱琦幼时独蒙其钟爱,课文时偶有瑕 疵亦不加诟厉,他人则不然,有错即深责之。朱庆菊不惟自己耳提面命,更不辞辛劳 将诸孙习作邮寄给他乡老儒,乞为删改润色,故子弟用功既勤而见效尤佳。 朱庆露为人剐直,“常面折人过,人惮其严而服其直” ,惟对塾师如对大宾, 执礼甚恭。其居家俭约,乐善好施,最重然诺,视人灾伤为我灾伤。“天微早,斋心 告祷,忧形于色,寝食为之不安”o ,朱琦受其影响,其诗集中喜晴苦雨类关心民瘼 的作品颇多。朱庆露亦同其父,宗族观念很强,族人幼子“襁褓遘危疾,大父皇皇终 夜,叩户问者数,或往潜听,无声息而返”回,忠厚之风可感可佩,“晚岁名德愈邵, 一乡推为巨人长者 ,去世后以其孙朱理累赠儒林郎、朝议大夫、通奉大夫,晋赠 资政大夫,贵州巡抚,山东布政使。 ( 清) 陶澍燕侯公传,( 光绪) 泾县张香都朱氏续修支谱卷三十一,传略铭赞,七叶上板,清光绪三 十三年( 1 9 0 7 ) 刻本 同上 同上,七叶下板 ( 清) 唐仲冕殿之公墓志铭。( 光绪) 泾县张香都朱氏续修支谱卷三十一,传略铭赞,四十叶下板 朱琦先大父大母行略,1 4 , 万卷斋文稿卷二十四,二叶上板 同上,三叶上板 同上 同上,三叶下板 ( 清)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卷十五,卓行,清代传记丛刊1 8 6 册5 1 9 页,台北:明文书局,1 9 8 5 年 版 4 朱琦论考 第一章朱玮的家世与生平 祖母胡氏( 1 7 0 6 1 7 9 2 ) ,父胡小端,泾县溪头都人。入门后克俭克劳,甘美荐 夫而粗滓自食。舅姑呵责其夫,必婉转解意,乡里咸知其“慈祥淑慎”之德。不着 华衣,操劳中馈,稍坐即起;又粗通文墨,朱踌儿时“尝绕膝下,听道古忠良节孝事, 始末胥贯串,迨长,观通鉴,半出其中” 。膝下小辈相继凋零,“大母皆亲见 之,如惊飙骇浪,宛转其间 ,一生所受苦痛多矣。去世后以其孙朱理先封安人, 又晋赠夫人。 朱庆露与胡氏共育四子一女,长子朱安沆,字希靖,妻胡氏;次子朱安淮,字维 扬,妻胡氏,是朱琦祖母的侄女,无子,以朱安沆子朱理为嗣。三子朱安邦,字殿之, 先妻胡氏,继室赵氏。四子朱安桂,字昆山,妻汪氏,无子,以朱安邦子朱琦为嗣。 一女,适太学生汪云龙。 朱安邦( 1 7 3 8 1 7 7 0 ) ,字殿之,一字畿千,朱琦生父。先习儒业,为监生,然 其长兄朱安沆有疾,其次兄朱安淮与其弟朱安桂早逝,高堂年老多疾,遂慨然日“我 不可以株守矣回,留其长兄朝夕侍奉父母,自服商贾。餐风心忧,渐成咯血之症, 勉力支撑,不欲人知。与朱琦嗣父朱安桂颇相友爱,外出归来时必至其榻前长谈微夜。 安桂临终尚无子,朱安邦承诺必当择己一子为安桂之后。朱琦生时朱安邦病势己深, 视此佳儿当可造就,遂言其妻赵氏日:“我殆不起,所恨者读书未成耳,兹儿当令继 我志。但弟妇守贞,思有以张之,俾承嗣。他日倘可博封诰,为苦节者劝。 后其 弟妇汪氏果因朱琦而贵,不负先人所托。 朱安邦相貌清癯,英敏多谋,同辈中群推其才。朱武勋所构聚星堂西尚有空地, 朱安邦一力承担,别筑思永堂,殚精竭力,泽被后人。又感于乡关偏僻向隅,难窥学 问之源,发愿事亲役毕,当迁居吴中,结交名卿,借未获天年,然朱琦晚岁定居苏州, 是终偿其父矣。朱安邦意气恢廓如此,但律己甚俭,常言取财何如节于用财。又工书 法,其书瘦挺圆秀;好吟咏,惜仅存零章断句。临终前卧病之时,朱琦夜里啼哭不止, 其母赵氏将朱琦抱至族中贺安人处,嘱代为看抚。贺氏所居与朱王i 字祖母胡氏之居相邻, 朱磅先大父大母行略,小万卷斋文稿卷二十四,四叶上板 同上,四叶下板 同上 同上,十叶上板 同上,十一叶上板 朱琦论考第一章朱琦的家世与生平 朱安邦得知此事后谓其妻日“我病不可搅,我母独可搅乎”,止之。卒时尚未至不 惑,以其子朱琦鼬赠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 。 生母赵氏( 1 7 4 2 1 8 2 4 ) ,其父赵乐鳏。赵氏性情和顺,善视朱安邦前妻所遗一 女,人以为亲生不过如此。待儿媳孙媳皆慈爱有加,惠及仆婢。为人素无吝啬,不偏 不倚,遇有闺中细微财物分割之处,“必先妣至,分剖罔弗均,论者以为闺阃中有陈 平宰肉风。 ”喜操作,整理物事精洁细微,不爽锱铢。颇识大体,不预外事,朱安 邦多年经商,皆奉亲养,毫无私蓄,赵氏亦将手中所有散于诸儿媳孙媳,落落之至, 更鼓励朱琦毋为其大办丧事,可节此花费以襄族人。赵氏殁后族中合议建义仓,朱琦 为捐资助之,完其遗命。 迎合当时文坛风潮,为纪念自己的出生、为官及治学,朱琦曾先后请人绘就雪 夜绷儿图、霜帷课读图、山居拥卷图三图,雪图为纪念赵氏所作,由 王泽绘于嘉庆十八年( 1 8 1 3 ) ,上段述朱安桂临终前语即为此图本事,朱琦有诗记 日:“披图不觉涕何从,忆隔春晖十载容。怪底长安无别梦,归云夜夜宿旗峰。 嘉庆二十年( 1 8 1 5 ) ,朱琦归省时接赵氏到京中小住,终因不惯北方水土,于嘉庆二 十二年( 1 8 1 7 ) 年返乡,其后道光初年朱琦告归,得以朝夕侍奉一段时日。赵氏去世 后,以朱玮鼬封宜人。 朱安桂( 1 7 4 2 1 7 6 0 ) ,字昆山,朱琦嗣父。去世时年仅十九岁,朱琦嗣母汪氏 时十六岁,“以贫故养公家,未成概见” ,盖未婚而夭亡,无事迹流传。以朱 琦赠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 汪氏( 1 7 4 5 1 8 2 2 ) ,朱琦嗣母。未婚而寡,“餐荼茹蓼之况,垂六十年o 。”朱 琦对其敬慕有加,不惟邀请朝廷旌表,又“三图”中第二图霜帷课读图即为其所 朱碚本生先考妣行略, 小万卷斋文稿卷二十四,十二叶上板 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9 1 册1 5 0 页,与l 泾县续志 所言有出入,县志言加四级,从前者,下同泾 县续志卷十九,赠封,十八页下板, 朱王 芋本生先考妣行略,小万卷斋文稿卷二十四,十二叶下板 王泽,字润生,号子卿,芜湖人,嘉庆辛酉翰林,官徐州知府。山水笔墨古厚,得思翁廉州神髓。李溶之清 画家诗史二卷二十,清代传记丛刊7 6 册6 3 4 页,台北:明文书局,1 9 8 5 年版 朱培自题雪夜绷儿图六首 其六,小万卷斋诗稿卷十五,六叶上板,清光绪十一年( 1 8 8 5 ) 嘉树山房 刻本 ( 清) 刘鸿翱昆山公暨未婚汪宜人合葬墓志铭) ,( 光绪) 泾县张香都朱氏续修支谱,卷三十一,传略铭 赞,四十一叶上板 朱堵先妣行略,小万卷斋文稿卷二十四,六叶下板 6 朱碲论考第一章朱琦的家世与生平 作。盖其对朱琦期望甚高,“丈席盘餐手自供,青云志业戒疏慵。时时恐触屏风睡, 夕见惊心有泪容。圆”嘉庆甲子年( 1 8 0 4 ) 至戊辰年( 1 8 0 8 ) 居于京城朱琦寓处,“髫 龄绕膝两慈闱,五载燕台只独依。 朱琦本拟于道光壬午年( 1 8 2 2 ) 冬初乞养归田, 然天意弄人,汪氏于同年秋病逝,终究缘铿慈母最后一面。 汪氏父汪士斡,母杨氏,朱安桂早夭,两老怜惜弱女,欲劝归家另适,坚泣不从, 纺绩针黹以度长日。朱鞯过继为其嗣子后,汪氏辛勤看护,尊礼其师。朱琦祖母胡氏 怜其孤孀无靠,倍加亲昵,且命汪氏着意照拂少小失恃的朱琦堂兄朱理,汪氏视朱理 及朱理子孙如己所出,而朱琦兄弟一辈互相友爱,田家荆茂,与汪氏之德大有关系。 汪氏对族人亲属也善加周济,“知礼义,有大家风。,去世后以朱琦封宜人。 朱琦有兄二,朱琛( 1 7 6 1 1 8 1 3 ) ,一名耀,字献臣,号静轩,布政司理问,同 辈排行第三。幼时才具甚富,与朱理并称双壁,然家道中落,遂中断学业,族中长辈 为之叹息。他为文作诗,操笔立就,又宽以待人,在家族中享有很高威望,地方公事 和族中家务仗其斡旋主持。朱琦称其“幼善读书而不为经生,长能隶事而不以赡博名, 壮有干才而不使驰驱於玉程。得非山川所限,轼辙难并。虽然,乡里推祭酒矣,亦奚 羡夫鲲溟” ,可谓切当。殁后以出嗣弟朱珞赠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加四级。 朱珀( 1 7 6 8 1 8 1 4 ) ,字舜祥,号梅坡,布政司理问,同辈排行第五。自幼失父, 聪慧老成,“兄性岐嶷,稍长即有成人风 ,“就外傅,余偕往,还必周视。 他 非常疼爱幼弟朱琦,其母因朱琦齿幼多病,但凡分零食时都“数跄於兄 ,朱珀并不 计较,“或适均,转与余半。朱琦通籍后寓居京城,所费不菲,因此有外放打算, 朱珀马上写信制止“丰约当与弟共,勿虑。 ,他们的祖父十分严厉,人莫敢亲近之, 然性畏寒,朱碹为之“抱足眠,终夜无转侧” ,事母亦至孝。朱珀去世后因朱琦赠 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加四级。 作者汪梅鼎。字映琴,号蓼塘,又号畹云。休宁人,乾隆癸丑进士,官御史。善山水,以时人多规抚,娄东梅 鼎独开生面。潜心宋元诸家,泼墨淋漓,脱去妍媚,自饶风致,工诗。盛叔清清代画史增编卷二十, 清代 传记丛刊7 8 册4 1 6 页,台北:明文书局,1 9 8 5 年版 朱玮自题霜帷课读图六首其三, 小万卷斋诗稿卷十六,十九叶下板 朱琦儿梦元来奉家慈回里,送别后车中述怀四首其一,t d , 万卷斋诗稿卷十,七叶下板 朱碡先妣行略,t d , 万卷斋文稿卷二十四,八叶下板 朱琦家静轩先兄像赞 ,小万卷斋文稿卷二十一,二十六叶上板 同上,二十六叶下板 同上 同上,二十七叶上板 周上 7 朱琦论考 第一章朱玮的家世与生平 朱琦尚有堂兄三人,朱瑶( 1 7 4 8 1 8 1 4 ) ,一名初生,字贻哲,号拙庵,廪贡生, 为朱安沆之长子,同辈排行最长。以堂弟朱珩赠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加六级。朱 理,同辈排行次之。朱绣,一名珩,字冠白( 1 7 6 4 1 7 8 9 ) ,太学生,同辈排行第四。 朱珏,未冠殇,故不列入排行。数人之中,以朱理名望最高,官秩最显,与朱琦的关 系也最为密切。 朱理( 1 7 6 1 1 8 1 9 ) ,一名开,字燮臣,号静斋,同辈排行第二。乾隆五十二年 ( 1 7 8 7 ) 二甲一名进士,散馆考试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后历官浙江衢州府知府( 1 7 9 6 ) 、 福建兴泉永道( 1 8 0 2 ) 、浙江按察使( 1 8 0 6 ) 、山东布政使( 1 8 0 8 ) 、光禄寺卿( 1 8 0 9 , 署督察院左副都御使) 、刑部右侍郎( 1 8 0 9 0 6 ) 、刑部左侍郎( 1 8 0 8 1 8 0 9 ) 、江苏 巡抚( 1 8 1 2 ) 、仓场侍郎( 1 8 1 5 ) 、贵州巡抚( 1 8 1 6 ) 等。乾隆五十七年( 1 7 9 2 ) 一 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五十九年( 1 7 9 4 ) 典试山西,六十年( 1 7 9 5 ) 再充会试同考官, 嘉庆十五年( 1 8 1 0 ) o 充顺天乡试副考官,二十一年( 1 8 1 6 ) 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所至处政声鹊起,衢州知府任上修书院,惩恶霸;在福建时痛击倭寇;为刑部侍郎则 精研法条,秋审时无人置一驳辞;查专案切实敢言,掌学衡选拔英才;任江苏巡抚时 纲举目张,紧扣“钱粮”、“讼狱一两节大力整顿,颇见成效;贵州苗汉杂居,错综 棘手,朱理一镇之以静,复开民生路,后斩除奸宄,终卒于任上。建府封疆,堪称能 吏,入国史列传名臣类,信为不虚。 朱理为文治学皆通达,“平生不为章旬学而于经史能贯穿大意,遇近人诟宋儒者, 必加斥” ,试帖诗文工细清畅,虽不以学问名世而自有才力内含。朱琦平生与朱理 最相友爱,他以朱理为豪,“君不见上马能杀贼,下马能草檄,一介书生树勋绩 , 朱理去后,朱琦悲痛不已,“可堪远道苍茫外,都到深宵涕泪中。囝 朱琦妻胡氏,溪头都人,封宜人。生五子,梦元,国学生;鼎元,举人;蔚元, 增广生;起元,优贡生,先卒;葆元,从九品。女五,长女淑贞,适乡人胡光岱;次 女嵌珠,适朱王i 芋好友胡承珙之子胡先翰;三女杼孙,早殇;四女桐孙,适朱琦同年顾 朱玮为朱理所撰行状中称朱理充顺天乡试副考官时为嘉庆十四年,检清仁宗实录,“以刑部左侍 郎朱理、工部左侍郎陈希曾为副考官”,盖朱玉i 芋错记矣。清仁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三1 3 4 页,北京:中华书局 影印,1 9 8 6 年版 朱碲皇清赐进士出身,历任贵州巡抚、前仓场总督、江苏巡抚、刑部左右侍郎,先兄静斋朱公行状 ,小 万卷斋文稿卷二十四 朱琦闻台湾洋匪滋事,寄怀静斋二兄厦门, 小万卷斋诗稿卷二十二,十六叶上板 朱礴书怀寄示儿鼎元、侄赞元,见讯家云巢秀才,时同读书绿竹山房二首其一,小万卷斋诗稿卷二十 二,十六叶上板 8 朱琦论考第一章朱碚的家世与生平 莼之子顾傺曾;小女赁孙,字竹香,适吴中彭廷荣。孙十一,应坊,邑庠生;有基, 国学生;维垣、之塘、步墀,俱郡庠生,步墀先卒:尔堪、在垌、如圭,邑庠生;另 三人则壤、上垓、若圻。 由上观之,朱琦直系后代在功名一途上与祖辈相距甚远,竟无一人再登金榜。但 整个张香都朱氏一族至清代终了仍文脉畅通,出了朱钟、朱楣、朱鬯侯、朱成棠四位 进士,以及一位解元朱荣实。后三位一为道光丁未( 1 8 4 7 ) 科进士,一为同治甲子科 ( 1 8 6 4 ) 进士,一为道光庚子( 1 8 4 0 ) 解元,去朱琦年代稍后,在现存资料中找不到 交往记录,而与朱琦有直接交往者为朱钟与朱楣。 朱钟,号虹桥,嘉庆己巳科( 1 8 0 9 ) 二甲五十九名进士,放官外用,历任山东福 山、诸城、新泰知县。朱楣,字藻廷,号鞠浮,嘉庆甲戌科( 1 8 1 4 ) 二甲三十二名进 士,历任江西雩都知县,进贤知县,袁州府同知。朱玮对这两位后辈青眼有加,与朱 钟的酬唱诗有十六首之多,与朱楣的往来之作也有六首。小万卷斋诗稿卷五第一 首诗即与两人有关,这是一首兴会淋漓的登临之作,“良友四五人,询谋佥云同。先 期戒僮仆,裹粮相追从。未明起披衣,急雨飞漾漾。乘时勿回顾,满目枫林红。 景物渐澄廓,净涤嚣尘胸。黄海落吾掌,了了金芙蓉。o 朱钟中进士外放后,朱 琦赠诗勖之,“由来经术饰吏治,未必纸上皆空谈。儒者处世期有济,牛刀合使 雕虫惭。 朱楣登科晚于朱钟,朱踌同样期以厚望,“男儿重意气,立身当自强。 不为鲋鱼泣,但作鲲鱼翔。 张香都朱氏“吾族盛儒雅,矫然谁轶群 的光荣与骄 傲,自可在此种长对幼提携扶持、少以老为学业楷模的风气下得以自然传承。 朱琦偕玉维暨家勿庵明经佩虹桥锤鞠i 平楣两秀才游黄山,冒雨出门,途中雨止喜而有作) ,小万卷斋诗 稿卷五,一叶上板 朱碚送家虹桥进士之官山左,小万卷斋诗稿卷十三,叶下板 朱磅家鞠浮寄诗,有冬夜遣闷作颇髋髀,因以示之,小万卷斋诗稿卷八,十五叶上板 9 朱琦论考第一章皋蝽的家世j 生平 塾,篡翥篱羹鬈,卜、强- 避薯囊:藩鎏蓊塾,建藏书阁,刊刻先人著作,i 、 : “j。 弘焉! j 裟鬻篆纛卜。kj j 誓渗黉纂鬻 之闻。凝成了一种令后代学人? 、 。 :0 1 嚣i 萋群蒸 篓篓麓引二二二二羔篓鲞 晚晴,气象万千。族中有名家f警翥臻黧| 嚣 塾书室如培风阁、松竹轩、志一 0 朱碚培r 阁记,小万卷斋文稿,卷十六,= 叶下板圈乃培风阁所最培a 固藏书记 石碑夸见十黄 口村苏姓 家中 ! 跫譬;! :? ;! 竿孳。黧? ;:;挚 2 德,慧j 莪:;i | ;? j ;捻嚣蹲 暾此酬之兼* 群帆( m 万卷斋诗续稿卷 h 下板,滞光绪十八年( 1 8 9 2 ) 社树m 房刘率 朱琦论考第一章朱琦的家世与生平 表彰其富而好施的品德,式好堂为明代泾县商人建于湖州双林镇的会馆。黄田朱氏后 裔中,道光年间创构“洋船屋 的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光绪间大粮商朱子典,近代 著名实业家朱鸿度、朱幼鸿父子等为其中翘楚。其他领域的人才如作曲家朱践耳、核 r - l * - 物理学家朱永熔等。更从多方面扩充了这个百年世族丰富而博大的内涵。 另外须在此处题上一笔的是泾县溪头都的胡氏家族,胡氏与朱氏名望相埒,谊结 姻亲。朱琦祖母、本生母、朱琦妻皆出胡氏一族,朱琦五兄朱珀妻胡氏更是朱珞至交 胡世琦的姐姐。胡氏诸杰中多人与朱琦、朱理兄弟交好,如胡世琦、胡承珙、胡培鹭 等,以上诸人皆在下一章中有详细介绍,故此处不赘述。 第二节玉堂扃户杏坛开朱琦生平 朱琦( 17 6 9 18 5 0 ) ,字玉存,一字兰坡、兰友,学者称兰坡先生。有关朱碚的 各种传记,都以嘉庆七年其举( 1 8 0 2 ) 壬戌科,取二甲第二名进士为始。在此之前朱 琦的行迹,则零星散见于小万卷斋诗稿、小万卷斋诗续稿、小万卷斋文稿 以及他人有关著述中。尤以两部诗稿所蕴涵信息最为丰富,诗稿上起嘉庆元年 ( 1 7 9 6 ) ,下迄道光八年( 1 8 2 8 ) ;诗续稿则收录了1 8 2 9 - 1 8 3 8 十年间所作诗, 于朱琦个人而言真可谓一部诗史。史传为纲,辅以诗文,其生平面貌便呼之欲出了。 朱琦一生坦达平易,早年乡居读书,出仕后虽小有磨折,仍可葆全真性;官阶终 于六品,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甫过知天命之年,即上疏乞养归山,著述教学,遂初 之愿既了,传世之业复成。本节拟以嘉庆壬戌( 1 8 0 2 ) 出仕和道光甲午( 1 8 2 2 ) 退隐 为两分界处,概其一生之况。然朱琦早年资料较少,故从略,以仕宦和归隐两时期为 重点介绍。 一、乡居 关于朱琦的字号,各种传记说法略有不一,字玉存者皆无异议;同年好友梁章钜( f o 友集言“泾县朱兰坡侍 讲,名琦,字玉存,又字兰友”,陶澍、胡承珙等亦常以朱兰友称之,故又字兰友无疑;兰坡,清史列传、 清史稿列传) 、家谱所载兰坡公家传、兰坡公鎏志铭皆言为字,泾县志 、词林辑略、清代 科举人物家传、清儒学案小传则言为号,前一说年代切近,来源信实,故从;词林辑略又言朱琦号学 坡,他_ :本未见; 泾县志又言。朱琦,字玉成”,他本亦未见,故此两说存疑。 小万卷斋诗续稿正文十二卷之末又附卷遗稿( 1 8 3 9 - 1 8 4 8 ) ,正文己佚,故实际起止年限应为道光 己丑年( 1 8 2 9 ) 至道光戊申年( 1 8 4 8 ) 朱碚论考第一章朱琦的家世与生平 嘉庆丙辰( 1 7 9 6 ) 至嘉庆庚申( 1 8 0 0 ) ,朱琦尚未得官身,此段时间的生活内容 大致以登临游览和乡居读书为主。曾一至无锡、苏州、杭州、桐庐等地,遍赏东南风 物,如咏无锡之“红塔寺连山市闹,绿杨堤抱水亭孤”;对苏州尤为倾倒,足迹遍 至沧浪亭、狮子林、天平山、山塘街、五人墓、花山、灵岩山等,吟赏不倦,乐共晨 昏。风清日朗则“微风暖日听莺天,片片鱼鳞叠画船。桥痕印水初添涨,草色迎 人欲破烟” ;傍晚将至则“东风又过阖闾城,小市人家唤卖锡。寂寞金闾寒食近, 黄昏细雨扑帘旌” ,中宵夜半则“碧天露冷藕丝裳,莲漏冬丁响玉踏。闲倚木兰船 畔月,夜深灯火接横塘。杭州西湖畔面对苏轼、岳飞、于谦、林和靖等前人遗迹, 发怀古之幽思;桐江清景,也使朱琦心神为之洞开,“石锋疑鬼瞰,滩势与船争。林 密有幽趣,部荒无定更。 胜迹流连之时,亦可见其好学深思之本性,如咏西施之“恩重深愁难悟主,可怜 错认捧心颦 ,摹写女性心理,别开生面;又如咏严子陵之“江湖魏阙原无二,出 则功名处节义。扶持名教开东京,俊厨顾及多豪英,首功端合推先生。将严子陵 与东汉开国功臣相提并论,认为都是胜国功业所需,立论警醒。 朱琦家乡亦如在图画中,乘山峰之属,足供挹爽餐霞。端居其中,读书养神, 亦初有所成,如“皓月照我眼,黄河入我胸。日新而又新,语在汤盘中。 日省己 身,达不改志,贫不改乐,正如清史稿列传所言“琦爱书如命,学有本原” , 为他的一生行藏打下了坚实根基。 二、为宦 嘉庆庚申秋北上赴京,辛酉( 1 8 0 1 ) 春至,寓京西法源寺。壬戌( 1 8 0 2 ) 应进士 试,高中二甲第二名,覆试第一,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可谓春风得意,平地青云: 探花宴启曲江春,磊落金闺籍里人释褐尚留文字契,宣麻初现宰官身 朱玮无锡口号, d , 万卷斋诗稿卷一,三叶上板 朱礴三月三日泛舟山塘二首其一,小万卷斋诗稿卷一,五叶上板 朱琦t 吴门春日杂诗八首其三,小万卷斋诗稿卷一,六叶下板 朱琦吴门春日杂诗八首其六,小万卷斋诗稿卷一,六叶下板 朱礴桐江杂咏四首其二,小万卷斋诗稿卷一,十二叶下板 朱琦馆娃宫,小万卷斋诗稿卷一,八叶上板 朱礴 卷二百六十九,清代传记丛刊9 4 册6 0 2 页,台湾,明文书局,1 9 8 5 年版 1 2 朱琦论考 第一章朱礴的家世与生平 桐硅族第联同谱,棣萼科名继后尘署到冰衔谁不负? 休教曲争隗平津 盖朱玮堂兄朱理为乾隆丁未( 1 7 8 7 ) 二甲第一名进士,朱琦适步武其后,嘉庆壬戌科 又向称名榜,不惟宗室应试始于此科,且陶澍、梁章钜、卓秉恬等名臣学士荟萃一 时,皆为朱琦同榜进士。 同年秋返乡,与同乡好友诗酒流连,赏国色,登黄山。然在此时他已对刚刚起步 的仕途产生了疑惧,“年来惯走燕云道,水驿山邮慎自保。人生何地无倾覆? 惕 厉须知谨幽独。一念偶不持,一蹶即自贻” ,“年来辛苦学妃孺,临镜妆成转自疑。 癸亥( 1 8 0 3 ) 秋回京,奉其嗣母汪氏同往,途中经常州访洪亮吉,即席呈诗,“酒 杯倒泻浑无敌,诗笔随拈即有神 ,仰慕之状可见。甲子( 1 8 0 4 ) 春至京,居双槐 书屋,正式开始了“冷官身似浮云闲 的生涯,生活内容不外乎经卷之间,“息枕 闲门暂避炎,图书满座手慵拈。长年静数莎阶影,翠积莓苔屐齿黏”o ;并与同年好 友相过从,在冬天和洪占铨、顾莼、吴椿、夏修恕、陶澍等五人共举消寒诗社,即后 来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宣南诗社的前身。自此,朱琦居京城二十余年间的交游活动,大 半与此诗社有关,此点将在下一章中有详细叙述。 乙丑( 1 8 0 5 ) 春壬戌科散馆考试,朱琦列在汉书二甲,授为编修;丙寅( 1 8 0 6 ) 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实录馆校勘官,仕途平稳。消寒诗社的活动则在乙丑年 后因陶澍丁忧返里、他人亦或去京而中断。丁卯( 1 8 0 7 ) 秋,点山东乡试副考官,“考 古渊源终有用,持衡练校岂无权 ,微见踌躇之态。他慎重择选,不取险怪浮华之 文,“淄渑辨其味,此事贵精审”、“将除茁轧习,险诡去太甚。白地灿光明,临风 好舒锦 ;秉持公心,惟才学是取,“心侔古井泉,勿使微波沧。遇奇即欣赏,快若 鸠得椹。劬秋闱试毕返京,有诗纪事,“两月王程感岁流,羁心远水共悠悠。宾鸿 影里丹黄色,写出天涯一段秋。 朱礴初入词馆恭纪,小万卷斋诗稿卷三,十三叶下板 见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3 2 9 , 礼部,贡举,宗室乡会试 朱王i 芋覆车行,小万卷斋诗稿卷三十七叶,下板 朱琦 ,小万卷斋诗稿卷九六叶下板 朱琦归途杂诗八首其一, 其一,小万卷斋诗稿卷十五,十七叶下板 朱礴接家书知三兄垂危时以余为念,且遣言必迁秩后归乃发引,读之不觉失声,爱书志痛 ,小万卷斋诗 稿卷十五,二十一叶上板 朱碚遣兴 , 小万卷斋诗稿卷十五,二十一叶下板 朱琦夜感,t d , 万卷斋诗稿卷十五,二十一叶上板 1 4 朱礴论考 第一章朱王i 芋的家世与生平 夕见惊心有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梗塞遗症的护理查房
- 远程培训A3作业
- 《西游记》讲课课件
- 《表达要得体》课件
- 新人入职汇报
- 急性左心衰病人护理查房
- 消毒和隔离技术规范解读
- 放疗病人教学护理查房
- 2025年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试(招标采购项目管理中级)冲刺试题及答案(山东菏泽)
- 腰椎骨折手术病人的护理
- 融资性贸易案例分析及启示
- 电梯维保员服务用语培训
- 审计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二年级上册《生态 生命 安全》教案
- 专升本-英语高频词汇
-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 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五十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 中交集团国考云题库
- 母婴保健技术考试题
- 高龄患者PICC导管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案分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