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专业论文)摹状词理论研究(2).pdf_第1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摹状词理论研究(2).pdf_第2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摹状词理论研究(2).pdf_第3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摹状词理论研究(2).pdf_第4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摹状词理论研究(2).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摹状词理论研究 学科专业:逻辑学 指导教师:何向东 内容摘要 研究方向:形式逻辑与语言逻辑 作者:张利芳( 9 8 0 0 2 ) l i 传统逻辑中专名和限定摹状词都是单独概念,在谓词逻辑中则被称为个体词。围 绕个体词的形式解释与对自然语言中的专名和限定摹状词的理解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 摹状词理论。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为了解决所谓的三大难题而创立的,罗素利用现代数理逻辑 的成果和分析技术,通过将包含摹状词的主谓语句扩展成为一个存在语句而解决了三 大难题。摹状词理论坚持专名既有含义又有所指的观点,揭示了摹状词独特的逻辑地 位与作用,但罗素认为意义即所指,孤立的摹状词没有意义的观点必然招致攻击。, 斯特劳森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反驳,认为罗素的理论基础一 一意义即所指是错误的,并区别了意义和所指,将语境因素引入意义研究。唐奈兰提 出了关于摹状词的归属性使用和指称性使用的理论,认为罗素和斯特劳森都没有对限 定摹状词的用法做出正确的解释,指出罗素的错误在于他忽视了指称性用法,斯特劳 森的错误在于他混淆了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唐奈兰的理论更加依赖于语境。克 里普克则在模态逻辑体系内展开了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指责,提出了因果命名理论, 否认专名有含义,其指称是通过因果链条来确定的。但克里普克的因果命名理论有着 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不足以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构成危胁。 数理逻辑的成果及分析方法的发展为从语言角度讨论存在或本体论问题提供了有 力的工具,罗素的“存在就是命题函项的值”和蒯因的“存在是约束变项的值”便是 语言分析的产物,但它们并没有解决存在问题。 最后作者分析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不足,指出摹状词本身是有意义的,摹状词 理论与因果命名理论是互补的,斯特劳森、唐奈兰等人的观点是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的不断补充和修改。 s t u d y o ht h e t h e o r y 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 m a j o r :l o g i c s p e c i a l i t y :f o r m a ll o g i c a n d l i n g u s t i cl o g i c t u t o r :p r o f e s s o rh e x i a n g d o n g a u t h o r :z h a n gl i f a n g ( 9 8 0 0 2 ) a b s t r a c t p r o p e rn a x r l e sa n dd e f i n i t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a r es i n g u l a rc o n c e p t i o n si nt r a d i t i o n a ll o g i c , w h i l e t h e y a r en a m e da s s i n g u l a r t e r m si n p r e d i c a t el o g i c c e n t r i n g o nt h ef o r m a l i n t e r p m m f i o no f s i n g u l a r t e r m sa n dh o w t ou n d e r s t a n dp r o p e ru a m e sa n d d e f i n i t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 i n l l a t u l a l l a n g u a g e ,m a n y p e o p l ea d v a n c e d d i f f e r e n t k i n d s o f t h e o r i e s 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 r u s s e l l ,st h e o r y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v a t sf o u n d e d t os o l v et h r e ed i f f i c d tp r o b l e m s ,r u s s e l l s o l v e dt h e mb ya d o p t i n g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m o d e ml o o ca n dt c e l m i q u e so fa n a l y t i c i t ya n d e x p a n d i n g a s u b j e c t - p w a i c a t es e n t e n c ec o n t a i n i n g d e f m i t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t oae x i s t i n gs e n t e n c e t h et h e o r y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i n s i s t st h a tp r o p e rn 锄e s h a v ed e n o t a t i o n 船w e l la sc o n n o t a t i o n , a n dd e l i n e a t e st h eu n i q u el o g i c a ls t a t u sa n df u n c t i o no f d e f i n i t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 ,b u tr u s s e l l s v i e w st h a tat e r m sm e a n i n gi si t sr e f e r a ld e f i n i t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h a v e 1 1 0m e s h i n gn e c e s s a r i l y r e s u l tt oa s s a u l t s t r a w s o nr e f u t e dr u s s e l l st h e o r yo fd e s c r i p t i o n sw i t ht a k i n gd r a s t i cm e m l s u r e st od e a l w i t ha l le m e r g e n c y , h et h o u g h tt h a tr u s s e l l s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 t h a t at e r m sm e a n i n gi s i t sr e f e r r a li sw r o n g ,a n dh em a d e ad i s t i n g u i s hb e t w e e nm e a n i n ga n dr e f e r e n c e ,i n t r a d u c i n g c o n t ni n t ot h es t u d yo f m e a n i n g d o n n e u a na d v a n c e d at h e o r yo f t w o u s a g e s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 , i e r e f e r e n t i a lu s ea n da t t r i b u t i v eu s e ,h et h o u g h tt h a t b o t hr u s s e l la n ds t r a w s o nd i d n t c o r r e c t l yi n t e r p r e t d e f i n i t e d e s c r i p t i o n su s a g e s ,r u s s e l l s m i s t a k ew a st h a th ei g n o r e d r e f b r c n t i a lu s e 。a n ds t r a w s o n sc o n f u s e dr e f e r e n t i a lu w i 也a t t r i b u t i v eu s e d o n n e l l a n s t h e o r yd e p e n d sm o r eo nc o n t e x t b yp u t t i n gf o r w a r dat h e o r yo fc a u s a ln a m i n g ,k r i p k e r e f u t e dr u s s e l l st h e o r y 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i nt h er e a l m o f m o d e ll o g i c ,a n dh ed e n i e dt h a tp r o p e r n a m e sh a v es e n s eb u ti n s i s t e dt h a tt h e i rr e f e r e n c e sa r ed e t e r m i n e db yc 跚塔a ic _ h a i n s h o w e v e r , k r i p k e st h e o r yo f c a u s a ln a m i n gh a ss u c hd i f f i c u l t i e sh a r dt oo v e r c o m et h a ti tc a n tt h r e a t e n r u s s e l l st h e o r y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l o g i c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n a l y t i c m e t h o d 2 p r o v i d e dp o w e r f u li n s t r u m e mf o rd i s c u s s i n g t h ep r o b l e mo fo n t o l o g yo re x i s t e n c e f i :o m l m g u i s t i ca n g l e ,e x i s t e n c ei st h ev a l u eo fp r o p o s i t i o n a lf u n c t i o n a l - t e r m ”a n d “e x i s t e n c ei st h e v a l u eo fb o u n dv a r i a b l e ”w e r et h ep r o d u c t so f l i n g u i s t i ca n a l y t i e i t y ,b u tt h e yc a n ts o l v et h e p r o b l e mo f e x i s t e n c e a tl a s t , ia n a l y s et h es h o r t c o m i n go fr u s s e l l st h e o r y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s ,a n dc o m e t o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a sf o l l o w s :t h e d e s e r i p t i o n s i s m e a n i n g f u l ,t h er e l m i o nb e t w e e nt h e o r yo f d e s o r i p t i o na n dt h e o r yo fc a u s a ln a m i n ga r em u t u a l l y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 , a n dt h ev i e w so f $ t r a w s o na n dd o n n e l l a na r et h e s u p p l e m e n t a n dm o d i f i c a t i o nt or u s s e l l s t h e o r y o f d e s c r i p t i o i l s 3 文献综述 自罗素的萋状理论问世以来。摹状词的研究便成为语言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 激烈争论的焦点问题,由此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摹状词的研究始于专名有无含 义的争论,历史上围绕专名有无含义的争论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以穆勒和克里普克 为代表,主张专名没有含义只有所指;另一派以弗雷格和罗素为代表,主张专名既有 含义又有所指。这种争论又同本体论有关,因此使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限于篇幅, 要想将有关争论的所有问题面面俱到,恐非本文所能。因此,作者通过对自罗素以来 的摹状词理论研究的情况进行梳理,评述其得失,选出有代表性的理论如下: 1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摹状词理论是罗素在本世纪初提出来的,他在数理哲学导论、我的哲学的发 展、数学原理、论指称、逻辑原子主义的哲学以及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 识等著作和论文中,对这种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 摹状词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1 9 0 3 年,罗素在撰写数学原理时认 为语言在实在中具有它的非语言的对应物,我们可以用名称指称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也可以用名称指称“独角兽”、“飞马”等并不存在的事物,不久他就改变了看法,他 认为这种观点很成问题( 论指称,1 9 0 5 ) 。所以罗素抛弃了自己早期的观点,提出著 名的摹状词理论他认为专名和摹状词是截然不同的,专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直 接指称一个个体,专名本身有意义。摹状词则是一个复合的符号( 不完全符号) ,它不 直接指称一个个体,它在孤立状态下没有意义(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 9 1 8 ) 。这种理 论的基础便是意义即所指( 论指称,1 9 0 5 ) ,无所指便无意义。 2 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招致许多攻击,其中有三种代表性的理论。( 1 ) 斯特劳森的指 称和使用。斯特劳森于1 9 5 0 年对罗素的学说开始发难,他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理 论基础意义即所指是错误的,罗素实际上把摹状词本身与我们在某一特定语境下 对摹状词的使用相混淆了。斯特劳森区别了意义和所指,认为意义是语句或语词的功 能,而提到和指称是语句或语词的使用功能。( 2 ) 唐奈兰的归属性使用和指称性使用。 唐奈兰在指称和限定摹状词一文中认为,摹状词有归属性使用和指称性使用两种 用法。归属性使用指的是使用限定摹状词述说有关凡是如此这般的人或物的某件事情, 此时说话者完全可以不知道何者符合该摹状词。而指称性使用指的是使用限定摹状词 使听者能够识别出所谈论的对象。唐奈兰指出,罗素的错误在于忽视了指称性用法, 斯特劳森则混淆了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 3 ) 克里普克的因果命名理论。克里普 克在1 9 7 2 年发表的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将专名和限定摹状词作了区分,认为专 名没有含义而只有所指,专名的所指是通过“传递的链条”确定其指称的。 3 摹状词理论对存在问题所做的贡献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试图运用现代逻辑的成果及分析方法解决存在( 本体论) 问题, 罗素将存在归结为命题函项的属性(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 9 1 8 ) 。蒯因继承了这一观 点,1 9 3 9 年他在逻辑主义对本体论问题的看法一文中提出“存在是约束变项的值”, 之后他又在论何物存在、 逻辑与共相的实在化等论文中阐述了这一观点。 尽管斯特劳森等人的批判并未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构成危胁,但摹状词理论自身 却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 ) 罗素的数理逻辑分析方法,( 2 ) 摹状词理论 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3 ) 语法上的主词不能一律地转化为逻辑上的谓词,( 4 ) 用命 题的正确性代替客观事物的存在性,( 5 ) 语言不能解决存在问题,本文正是针对上述 缺点和不足,力求对摹状词理论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摹状词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专名是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或事物的名词,如“亚里士多德”、“长江”、“中 国”等。限定摹状词是指与专名相对应的、对人或事物作出特征性描述的名词性短 语,其作用在于通过描述的方法指称某个特定对象并且这个对象具有唯一性。 在传统逻辑中专名和限定摹状词都是单独概念,它们既有内涵又有外延,也即既有 含义又有所指。可以充当命题的语法主语或宾语的专名和限定摹状词在谓词逻辑中被 称为个体词。在逻辑上,它们一般可表达命题的主目( 即个体词指称的特定对象,整 个命题总是把某种性质或者关系归属于这些对象) 。个体词的形式解释即在交项的值域 内为每个体词指派一定的个体,这在外延语言中固然无可厚非,但对于与其相对应 的并且以同样方式起作用的自然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和限定摹状词的理解,却成为一个 激烈争论的话题。由此而产生的中心问题有:专名是否有含义? 专名和摹状词( 个体 词) 是否都表示命题的主目? 二者的逻辑作用是否相同? 它们的指称物是否就是命题 的主目? 本文试通过对自罗素的摹状词理论问世以来的各种理论的介绍和评论来逐步 加以讨论。 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提出源于对所谓三大难题的思考,因而我们有必要先解释一 下何谓罗素的三大难题。 ( 一) 罗素的三大难题 第类难题是所谓的否定的存在陈述问题。句子a “苏格拉底是不存在的。”和句 子b “柏伽索斯是不存在的。”所表达的命题的语法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二者的逻辑结 构似乎也应有相同的结构,而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未必如此。 在罗素看来,句子a 的主语“苏格拉底”指称一个特定对象,专名“苏格拉底”表 示命题的主目,此命题的谓语表达了命题主目的性质。根据罗素的意义即所指,苏格 拉底的确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故该命题是假的,并且是有意义的,这完全符合人们的 常识。句子b 的主语“柏伽索斯”似乎指称某个特定对象。表示命题的主目。在现实 世界中这个命题是真的,因为专名“柏伽索斯”指称的对象并不存在。但这样一来, 6 专名“柏伽索斯”便因无所指而无意义,又由于命题的主且是专名的意义,故该命题 似乎没有主目,自然没有主目的命题是无意义的。亦即该命题是真的,却是无意义的, 但这显然有悖于人们的常识,因为根据人们的常识,命题b 应该既是真的,又是有意 义的。这就是罗索的第一类难题。 第二类难题是关于等同陈述的。根据等同替换规则,如果a 同一于b ,那么a 具有 的性质b 也必定具有,反之亦然。故而在任何包含a 的命题中,若以b 替换a ,命题的 真值不会改变。据此,下述推论似乎一定能成立: ( 1 ) 司各脱是威弗利的作者, ( 2 ) 乔治四世要知道司各脱是否是威弗利的作者, 所以,( 3 ) 乔治四世要知道司各脱是否是司各脱。 然而,这一推论却并非有效式,其结论显然是假的,因为乔治四世不可能要知 道司各脱是否是司各脱。如何才能说明乔治四世并不表示对同一律感兴趣呢? 第三类难题与排中律有关。根据排中律,或者“a 是b ”是真的,或者“a 不是b ” 是真的,二者必居其一。因此“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和“现在的法国国王不是秃 头”必有一个是真的,二者不可能同时为真,也不可能同时为假。但我们列出了所有 秃头的特征,然后列出不是秃头的特征,我们并不能在这两种清单的特征中发现现在 的法国国王。因为现代法国已不是君主制,根本没有国王了。罗素开玩笑说:“喜好 合题的黑格尔信徒他们可能会推断说,法国国王戴了假发。”【l j 鉴于以上事实,我们不 得不说,上述两个命题都是假的。但根据捧中律,其中必有一者是真的,所以目前的问 题是:如何在坚持排中律的基础上,又能说明这两个矛盾的命题事实上不都是真的。 以上三大难题都牵涉到专名和摹状词的逻辑作用问题。表面看来,这些个体词的逻 辑作用是相同的,它们似乎都表示命题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相一致。但是在遇到三大 难题之后,这种直观就有问题了。罗素经过认真的分析发现命题的语法结构并不等同 于逻辑结构,包含摹状词的命题并不是主谓命题而是存在命题。摹状词与专名的逻辑 地位和作用是有所不同的。“我将在下面阐明有关指称的理论应当有能力解决的三个难 题;然后证明我的理论如何解决了这些难题。”1 2 l 这个“关于指称的理论”即罗素的摹 状词理论,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如何用其理论解决三大难题的。 ( 二)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认为导致以上三大难题的主要原因是他假定了限定摹状词和专名具有相同 的属性。因此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是寻找一个关于使用专名的不同理论,要么是 放弃限定摹状词和专名是一回事的主张。事实上,罗素选择了后者,因为在他看来, 如果承认摹状词和专名是一回事,那么就会得出“司各脱是威弗利的作者”的 意思不过是“司各脱是司各脱”的意思。 罗素是如何放弃专名和限定摹状词是一回事呢? 罗素在其摹状词理论中首先将专名 和摹状词这两种符号作了严格的区分。这个区分是建立在他把知识分为亲知的知识和 描述的知识这个认识论观点之上的。而相应于这两种不同的知识,语言有两种不同的 功能:命名功能和描述功能。具有命名功能的表达式是专名,具有描述功能的表达式 是摹状词。罗素认为专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例如“司各脱”,它直接指称某一个体, 这个个体就是它的意义,它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具有这种意义。也就是说,它具有的 这种意义不以其他任何词为转移。他说:“名称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就是说,一个不具 有任何以符号作为组成部分的符号) 。一个简单的符号往往指示某一个殊相,或者通过 扩展而指示一个不是殊相但暂时好像被当做殊相的客体( 或者错误地被人们相信是一 个殊相,诸如一个人) 。”p l 相反,摹状词却是一个复合的符号,例如“威弗利的作 者”,它就不是直接指称某一个体,因此它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号。这就是说,摹状词在 孤立状态下不具有意义,只有在其他符号的上下文中才具有意义。他说:“逻辑中存在 许多不完全的符号,它们是大量混乱和伪哲学的发源地,因为人们通过语法误入歧途。 你认为司各脱是有死的这个命题和( 威弗利的作者是有死的这个命题是同样 的形式。你认为这两者都是把一个谓词归于一个主词的简单命题。这是一种十足的缪 见,它们中一个是( 或者更精确地说,可能是) 简单命题,而另一个则不是。这些东 西,正像我称作不完全符号的 威弗利的作者一样,是一些绝对没有任何单独的 意义、而仅仅杂一种语境关系中取得意义的东西。被视作一个名称的司各脱单独 地有一个意义。它代表某一个人,而这人就在那里。但是 威弗利的作者不是一 个名称,单独拿来完全不意指任何东西,因为当在命题中正确使用它时,这些命题不 包含任何对应于它的成分。”1 4 l 这里罗素所说的摹状词主要是指限定摹状词。 罗素将限定摹状词称为“不完全的符号”,其意思是说,除了它不需要有一个所指 称的东西以外,还意味出现摹状词的任何句子的意义能够这样地加以详细的说明:结 果得到的句子不再包括这个表达式,也不包括它的任何同义词。因此,对摹状词理论 所要求的是它应该提供这样一种处理摹状词的方法,以便表明它是在这种意义上的不 完全符号。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罗素处理摹状词的方法。 罗素在数学原理第一卷中是这样处理摹状词的:在谓词逻辑中,摹状词“那个 唯一具有性质f 的个体”通常表示为( q x ) f ( x ) 其中,r l 是表示定冠词的逻辑符号,( n x ) 称为摹状算子,意思是“唯一的x ”。摹状词指称唯一的一个事物,“唯一的一个”等 于“至少有一个并且至多有一个”,因此含有摹状词的命题“那个唯一有性质f 的个体 有性质g ”记作g ( ( r lx ) f ( x ) ) ,可以分析为如下三个命题的合取:“至少有一个个体有 性质f ,并且至多有一个个体有性质f ,而此个体有性质g ”。其中前两个命题表示摹 状词的唯一性。一含有摹状词的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与分析该命题而得的三个命题的 合取等值。例如“3 和5 之间的偶数是4 ”当且仅当下面三个命题都真时才真:( 1 ) 至 少有一个偶数在3 和5 之间,( 2 ) 至多有一个偶数在3 和5 之间,( 3 ) 此偶数是4 。因 此,在带等词的谓词逻辑中可经通过使用定义引入摹状词,例如可以把g “nx ) f ( x ) ) 定 义为:v x v y ( f ( x ) a f ( y ) _ x 嘲八了x ( f ( x ) g ( x ) ) 。通过使用定义,可以将含有摹状词 的语句转换为不含有摹状词的语句,类似地,我们可以消除任何情况下含有摹状词的 命题。 就这种方法本身而言,它是很简单的。它以这样的前提为基础,即在一切这样的 情况下,一个谓项归属于一个主项,两个或更多个主项被说成具有某种关系,也就是 说,除了主项的存在完全被肯定或否定以外,一个摹状词的使用都带有一个隐含的断 定:存在一个与它相符的对象。而要揭示这种隐含的断定,消除摹状词短语,将之表 达为不完全符号,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达到,即把摹状词短语扩展为存在陈述,并将这 些存在陈述解释为是断定了某个事物( 或在确定的摹状词短语的情况下恰恰是一个事 物) 具有在该摹状词之中的属性。不难看出,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摹状词短语这种表 达式,而且适用于任何带有某一含义的主格符号,从符号中去掉符号的含义使之变成 带有不确定主项的谓项;当发现一个对象满足这个主项时。可应用同样的处理方法, 直到所有谓项的主项或者由于使用存在量词而被不确定的提到,或者被一个完全没有 含义的符号所命名。这就是摹状词理论的全部方法,正如艾耶尔所说的那样:“使用它 就象给昆虫喂食,昆虫把一切营养摄入体内。身体越来越胖,而头则保持发育不全。”1 5 】 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罗素将“司各脱是威弗利的作者”这样的句子扩展成“有 一个x ,那个x 写了威弗利,那么对所有的y 而言,如果y 写了威弗利,y 就等 于x ,而且x 也相等于司各脱”,简单说来,罗素将“司各脱是 威弗利的作者”分 析为“有个且仅有一个实体写了威弗利,并且这个实体就是司各脱。”显然,罗 素的方法是将任何包含有限定摹状词作为它的语法主词的语句,改述为一个相等的语 句,在后面这个语句中,原来的语法主词不出现了。如“威弗利的作者是司各脱” 被分析成:“有一个人写了威弗利,而他就是司各脱”。这样,在原句中“威弗利 的作者”处于命题主词位置上,而分析后的句子中“写了威弗利”和“是司各脱” 同时处于谓词的位置上,它们需要由某个或某些主目来满足,或者,没有任何主目可 以满足上述谓词,这种只有谓词而主目虚位以待的表达式即是命题函项,罗素称其为 不完全符号。它们之所以是不完全的,就在于它们没有独立的意义,只有填上主目, 变成命题,才具有意义。 罗素就是用这种方法顺利解决三大难题的,经过分析后的“乔治四世想知道司各 脱是否是威弗利的作者”就变成了“有一个且仅有一个人写了威弗利,而且乔 治四世想知道他是否就是司各脱”。经过这种正确的翻译,乔治四世想知道司各脱是否 是威弗利的作者,并不表示他对同一律感兴趣,于是第二类难题得到解决。同样 对第三类难题“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就成为“有一个x ,那个x 现在统治法国,那 么对于所有y 而言,如果y 现在统治法国,y 就等于x ,而x 是秃头。”一个不存在的 东西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命题的主目这问题,由于变换了主项而被避开了。这自称的指 示短语化成了一个存在陈述,而这存在陈述在现在的法国国王这情况下恰恰是假的。 然而,罗素一方面竭尽全力讨论了摹状词和专名的根本区别,但另一方面他又认 为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绝大多数的专名实际上仅仅是乔装打扮的摹状词或摹状词的 缩略形式,因为他认为专名的指称是依据关于指称的对象的一系列摹状词加以确定的。 例如“亚里士多德”这个专名的指称对象是依据“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 老师”、“第一本形而上学的作者”等一系列摹状词确定的。因此,罗素的观点可 概括为:一般情况下,专名是改头换面的摹状词,一个专名的意义总要以这种或那种 方式等于一个摹状词。进而罗素认为真正的逻辑专名只是“这”( t h i s ) 和“那”( t h a t ) 这两个词,它们只是指当下经验,并不代表一个特定的客观事物。在了解了罗素这种 观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解决第一类难题了。 怎样才能说明“柏伽索斯是不存在的”所表达的命题既是真的,又是有意义的昵? 根据罗素的观点,专名“柏伽索斯”不是一个真正的逻辑专名。只是一个缩写的摹状 词,假定与之相应的摹状词为“希腊神话中的飞马”,那么“柏伽索斯是不存在的”。 而“希腊神话中的飞马是不存在的”又可分析为“对于任何x 来说,并非有一个x , 那个x 是希腊神话中的并且是飞马。”分析后的命题不包含逻辑专名,它只包含变项x , 这样它没有预先假定某个对象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预先假定“柏伽索斯”的指称 物,于是也就不存在该命题没有主目,从而它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有一个x ,那个 x 是希腊神话中的并且是飞马”是假的,所以整个分析便是真的。由此可见,命题“柏 伽索斯是不存在的”既是真的,又是有意义的。 至此,罗素通过其摹状词理论揭示出摹状词独特的逻辑地位和作用,并将包含摹 状词的主谓语句扩展成为一个存在语句,解决了三大难题,这些无疑都是罗素摹状词 o 理论的精华所在。然而罗素认为意义即所指,无所指便无意义,孤立的摹状词因离开 了它们于其中起作用的语句而不代表任何对象,故孤立状态下的摹状词没有意义的观 点是站不住脚的。罗素把客观对象存在于否作为摹状词是否有所指的标准是错误的, 因为摹状词有无所指与其所指对象是客观存在与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按图是可 以索骥的,按概念的所谓是可以索它之所指示的,至于得到所指示的东西与否,至于 该东西存在与否,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6 1 例如“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的所指是孙 悟空这个文学形象,而孙悟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可见,摹状词的所指并不等同于客 观存在的对象自身。也正是由于罗素坚持意义即所指这种狭隘的意义指示论,才导致 了所谓的逻辑专名,罗素摹状词理论自身的这种不足必然导致来自各方面的进攻。 三对摹状词理论的各种批判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问世之后,获得了一派赞誉之声。艾耶尔写道:“摹状词理论 一开始就得到很高的评价。以至拉姆赛把它称为哲学的典范。” 7 1 然而这些赞誉 却未能使他免受攻击,其中,斯特劳森最先对罗素的学说发动了尖锐和深刻的批评。 ( - - ) 斯特劳森的指称和使用 斯特劳森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旨在揭示摹状词的用法,但他在这方面犯了根 本性的错误,因为罗素的理论基础是根本错误的。这种理论基础就是:语言表达式 的意义是它所直指的对象,假如该表达式没有直指对象,它便没有意义。正是在此 基础上,罗素才认为,当一个甸子在逻辑上是主谓形式时,仅当语法主语直指的对 象是存在的,这个句子才有意义。如果某句子的语法主语缺乏直指对象,那么该句 子或者不是主谓形式,或者无意义。例如“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头”的语法主语“现 在的法国国王”缺乏直指对象,所以它不是主谓形式,否则的话,它就是无意义的。 斯特劳森尖锐的指出,我们不应该把一个表达式的直指物同一于该表达式的意 义。罗素实际上把摹状词本身与我们在某一特定语境下对摹状词的使用相混淆了。 他嘲笑到:“如果我谈论我的手帕,我或许能从口袋里掏出我正在指称的对象,但却 不能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我的手帕这个语词的意义。”i s ! 为了论证这个观点,斯特 劳森强调必须作出下述区别:( a 1 ) 语句,( a 2 ) 语句的使用,( a 3 ) 语句的表达。 相应地下列说法之间也有区别:( b 1 ) 语词,( b 2 ) 语词的使用,( b 3 ) 语词的表达。 这里所说的指称,仅指唯一指称用法的语词,语句则指以这种语词起首的语句。我 们以“法国的国王是贤明的”为例来说明这种区别。这句话可能是在法国各个不同 的君主当政时期说出的,也可能是在废除君主制之后说出的,象这样在不同场合所 出现的同一个句子,斯特劳森称之为“c a l ) 语句”。但这个语句的不同使用之间存 在着显著差别,如果甲在路易十四当政时期说出了该语句,就可能做了一个假论断。 甲、乙都讲了那句话,我们就有了同一语句的两次出现,可称为“( a 3 ) 语句的表 达”,而甲、乙使用同语句作出不同的论断,因为这个句子的两次出现都涉及到不 同的对象( 人) ,这便是“( a 2 ) 语句的使用”。在作出上述区别后,斯特劳森得出 结论说:“显然,我们都不可能谈到语句本身的真或假,而只能谈到使用语句 做了一个真论断或假论断,或者说( 如果这种说法更可取的话) 使用语句表示了一 个真命题或假命题,并且,同样明显的是,我们不能说语句论述某一个特定的人物 ( 因为,同一个语句在不同时间可能用来谈论完全不同的特定人物) ,而只能说对语 句进行一种使用来谈论某个特定人物。”州 同样,语句“法国国王是贤明的”的主语“法国园王”这一语词可以出现在许 许多多场合。斯特劳森把这种意义上的表达式称为“( b 1 ) 语词”,类似地,这个语 词的表达不同于它的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下,它的使用也不一样,它可以被用来指 称不同的人物,或者不指称任何对象。斯特劳森认为罗素是混淆了上述区别,他说: “一般来讲,正是在这方面,我不同意罗素的观点。意义( 至少就一种重要的含义 来说) 是语句或语词的一种功能;而提到和指称,真或假则是语句的使用或语词的 使用的功能。提出语词的意义( 就我使用这个词的含义来说) ,就是为了把这个语词 使用于指称或者提到一个特定对象或特定的人而提出的一些一般的指导;提出语句 的意义,就是为了把这个语句使用于构成某些真的或假的论断而提出一些一般的指 导。这里并未谈论语句的使用或语词的使用的任何特定场合。语词的意义不可能等 同于该语词在某一特定场合下所指称的对象。语句的意义不可能等同于该语句在某 一特定场合下所做出的论断。因为,谈论一个语词或语句的意义,不是谈论它在特 定场合下的使用,而是谈论在所有场合下正确地把它用于指称或者断定某某事物时 所遵循的那些规则、习惯和约定,因此,一个语句或语词是否有意义的问题,与在 某一特定场合下所说出的该语句是否在那个场合下正被用来做出一个或真或假的论 断的问题、或与该语词是否在那个特定场合下正被用来指称或提到某物的问题毫无 关系。” t o l 由此,斯特劳森指出,罗素的错误在于把意义和指称混淆了,即把二者等 同起来了。罗素认为,如果语句中有真正的( 即是逻辑上的,而不是表面上和语法 上的) 唯一指称性的语词。那么从它们有意义就可推知一定有指称对象。罗素的摹 状词理论,正是为了说明无指称对象的确定摹状词的实质而把它们分析为不具有独 立意义的尚待主目填充的命题函项,这个理论的前提是错误的。 斯特劳森进而指出,罗素对“法国国王是贤明的”这个语句的分析有两点对了, 也有两点说错了。正确的两点是:( 1 ) 这个语句是有意义的;( 2 ) 只有在有且仅有 一个法国国王,并且他是贤明的时,说出这句话才是做了一个真实的论断。错误的 两点是:“( 1 ) 说出这句话不是做出一个真论断,就是做出一个假论断;( 2 ) 说出这 句话就是断定目前存在着一个且仅有一个法国国王。 斯特劳森对罗素的两点错误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在法国没有国王的情况下,说 “法国国王是贤明的”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这里根本没有提出陈述是真还是 假的问题,因为根本不存在法国国王这样的人,一个句子有意义,并不意味着它在 任何使用情况下都是真的或假的,只有在使用这个句子去谈论某人或某物时才有用 得正确或错误的问题。当我们在说出“法国国王是贤明的”时,我们并没有利用“法 国国王”这个语词指称任何人,因此我们并未做出具有真假的事情。 按照罗素的设想,形如“该如此这般的东西”的语词构成唯一指称的用法,唯 一存在性论断是由( 1 ) 存在着一个由和( 2 ) 至多有一个m 这两个论断合成的。对 于罗素的第二点,斯特劳森说,在某种特定含义上,“法国国王是贤明的”暗含有“有 法国国王”这个意思,但它肯定不是逻辑上蕴涵着或严格地包含有这个意思。根据 前述斯特劳森关于意义的见解,唯一指称性语词可以在极其多样的语境中被用来指 称一个唯一的东西,这是它们的意义的一个方面。但在它们的意义中,并不包含这 样的事情,即断定它们正在被这样使用,或者断定它们被这样使用的条件已经实现。 下面两件事有重要区别: ( 1 ) 使用语词去做出唯一性指称( 即包含着被用来指示、提到或指称某个特定 的人或物的语词的语句) ; ( 2 ) 断定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具有某种特性的个体。( 即唯一存在性语句) 。 斯特劳森认为,罗素的错误在于把包含有指称语词的语句看成了断言唯一存在 的语句。“因而,就使他自己陷入有关逻辑主词和有关一般地对个体变项赋值的无法 克服的困境当中罗素的关于作为逻辑主词的语词的意义的那种观点,虽然为摹 状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全部的带动作用,可是同时却排除了罗素为以名词词 组起首的语词作出令人满意的替换的可能性( 他逐渐使这些语词从逻辑主词的地位 降格) 。”l 罗素在我的哲学的发展一书中对斯特劳森的批评作了回答,罗素指出,在 论述摹状词理论时,他特别用了两个例子:“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和“司各脱是 威弗利的作者”,而斯特劳森对后一个例子置之不理,抓住第一个例子中有“现 在”这个具有自我中心性质的词大做文章。所谓具有自我中心性质的词,就是如“现 在”、“我”、“这里”这样的词。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不是固定不变的,要随语境 即说话的时间、地点和人而变化。斯特劳森抓住含有自我中心词的例子,当然有利 于他的观点。因为自我中心词和含有这种词的语句要发挥作用,必须完全依赖其语 境。罗素认为,摹状词和自我中心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如果把自我中心词转 化为非自我中心词,比如把“现在的法国国王”说成是“1 9 5 0 年的法国国王”,那 么就抽空了支持斯特劳森的论据。斯特劳森在阐发他的理论时,不能谈论“司各脱 是威弗利的作者”这个例句,就是这个原因。 罗素的反击确实抓到了斯特劳森论证方式的弱点:斯特劳森确实是依赖自我中 心词立论的,但是指出这一点并不等于使摹状词理论完全免除批评。因为这一理论 要能成立,必须面对一切语言现象,而语言中毕竟有自我中心词。罗素辩解说,他 是把摹状词和自我中心词当成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但是含有自我中心词的短语也 的确是摹状词。罗素在答复中还说,斯特劳森反对他的这个主张:有些语词仅仅是 因为有它们所指称的对象,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这些所指对象,它们就只是一 些空洞的声音而不是语词。他坚持主张,若要认为语言和世界有关系的话,这类语 词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红”、“蓝”这样的词,人们若不亲眼看见过红和蓝,就不 能知道它的意义。 事实上,罗素对于斯特劳森的回答并不是针锋相对的,他主张的意义指称论, 即语词的意义即是其所指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而且,即使他能证明有些语词若没 有所指对象便没有意义,这也并不等于说,它们的意义就是这些所指称的东西。 总之,斯特劳森的工作有三方面应予以肯定。首先,他区别了意义与客观的指 称对象,意义并不等于客观上的所指;其次,他对意义作出了新的说明,意义是表 达式本身具有的( 而非在其使用中获得的) 与表达式用法相关的东西。作为语词意 义的,在使用中确定语词的指称对象的一般指导或一般习俗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 方面是一般的归属习俗,据此我们可以按照对象是否具有表达式所描述的属性而将 它们归属于某一类;另一方面是一般性的指称习俗,它按照语词描述意义之外的语 境要求为确定指称对象提供一般指导。后一方面内容的引入以下述思想为前提:对 语言表达式意义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其本身的含义、所指,而应考虑到语言表达式使 用的语境。也就是说,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也取决于其语境,把语境因素引入意义研 究无疑是应予以肯定的。第三,斯特劳森“指称”概念的提出,也促进了人们对于 指示和指称相互关系的研究,从而为唐奈兰后来合理地解决摹状词使用的两种形式 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 二) 摹状词的归属性使用和指称性使用 在斯特劳森提出指称概念后,人们对指示与指称的区别和联系作了大量的研究 后认识到:指示关系是一种描述关系,凡具有指示功能的语词均具有描述性含义, 由此语词本身指示具有该语词所描述的特征、性状的任何个体,正是依据语词本身 所具有的这种指示功能,语言使用者才能对语词进行归属性使用。此外,“指示”是 排除了主观心理因素的逻辑上的语义概念,它涉及的是语词同其所指间的逻辑上的 对应关系。如果一个体符合一摹状词,则该摹状词便根据其描述性意义在逻辑上指 示那一个个体,即使该语词的使用者不知道到底哪个个体符合这一摹状词,情况也 是这样。所以指示是语词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它独立于说话者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 以及语词表达的特定场合。至于指称,则是语用学概念,它是说话者使用一定语词 去称呼、表示和谈论某个对象的言语行为,这种指称关系对语词本身是不成立的, 是我们应用一定语词去指称事物而不是语词本身去指称。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 唐奈兰提出关于摹状词的两种使用的理论。 在罗素和斯特劳森的理论中,都谈到了假如命题的主目( 摹状词) 不存在时, 对摹状词应采取什么形式的分析在唐奈兰看来,罗素与斯特劳森的分析都不能令 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摹状词具有两种功能,即使同一个摹状词出 现在同一个语句中,它也可能依赖语境的不同而起不同的作用。罗素和斯特劳森关 于限定摹状词的理论由于没有看到这种区别而未能对限定摹状词的指称作用作出正 确的说明。 唐奈兰是这样对摹状词的两种用法作以区别的:“我把我所考虑的确定摹状词的 用法称为归属性用法( a t t r i b u t i v eu s e ) 和指称性用法( r e f e r e n t i a lu s e ) 。在一个论 断里以归属方式使用一个限定摹状词的说话者,述说有关凡是如此这般的( 适合该 摹状词的) 人或东西的某件事情。另一方面,在一个论断里以指称方式使用一个限 定摹状词的说话者,使用该摹状词以便使其听者能够辨认出他在谈论的是谁或什么 东西,并且,这个说话者述说有关那个人或那个东西的某件事情。在第一种情形下, 限定摹状词的出现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说话者想要断定有关凡是适合那个摹 状词的东西或人的某种事情 而在指称性用法中,限定摹状词仅仅是用来完成某一 任务的工具( 引起对一个人或一个东西的注意)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