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孙吴的荆州政策与社会控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荆州得失攸关孙吴生死存亡。汉末社会巨变、政治动荡,三方政权对荆州士庶争夺日趋激烈, 因此,荆州士庶政治向背至为重要,直接决定了三国政治形势走向和政治格局的变动。值得 注意的是:自始至终,孙吴政权成功控制了荆州地区,其政治控制和社会控制的方式尤为独 特,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传世文献为主,合之以出土材料,参阅相关研究论著,采用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研究后指出:汉末三国时期,荆州处于曹刘孙三个政治势力的 交汇点。三方势力中,孙氏最后进入荆州腹地,却占据汉末荆州大部地区,且始终牢牢控制。 由于孙氏入据荆州较晚,政权合法性相对较弱,在争夺江夏过程中军事行为酷烈,因此不为 荆州士人所乐从。有鉴于此,孙氏政权因势利导、审时度势,从大量荆州本贯士人以及流寓 荆州士人加入曹刘两大政治集团的现状出发,在政治上弱化荆州本地势力在孙吴政权中的影 响。通过选派吴地集团与北方流寓士人集团成员出任荆州地方长官与主要军事将领,由这两 大孙氏的支柱性势力牢牢控制荆州的地方政治与军事,从而既平衡了双方的政治利益,又完 全掌控住了荆州。同时参照走马楼吴简的大量记载,孙吴的国家政治力还利用荆州原来的大 部分地方势力随曹刘北上西进的社会真空,完全渗透进荆州的地方基层社会。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森严的地方基层体系。孙吴亦利用地方各级的吏直接并且牢固的控制住了荆州的地方基 层社会。从而形成了吴简所反映的非宗族化的地方社会。作为直接控制基层社会的重要一环, 孙吴国家对于吏的控制除了此一时期普遍的长官对于属吏的任用与奖惩措施外,从吴简中还 反映了孙吴国家对于吏及其家属的人身控制十分严密。由于吏地位低下、工作繁重,吴简中 有大量吏及其家属叛逃的记载,对照史籍发现孙吴政权亦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此一问题以 维系其对荆州地方的直接控制,具体表现为减轻吏及其家属役的负担与巡检州郡、科出亡叛。 同时,采取暴力征伐与怀柔两种手段将大量荆州蛮夷纳入荆州地方基层社会,并迫使少数蛮 夷继续向边远山区迁徙。使得荆州蛮夷出现了两大历史发展的趋势,大部分的蛮夷编户化, 少数蛮夷边缘化。可见,孙氏采取了与此一历史时期其它政权统治地方完全不同的方式,即 国家直接控制地方的模式成功的掌控了荆州,从而保证了孙吴始终保有相对完整的长江防线, 减轻了上游的军事压力,使隆中对的军事策略彻底破产。也使吴蜀外交联盟成为南方偏 安政权抵御北方曹魏政权的唯一选择。由此使南北的政治区隔更为显著,深刻影响了三国政 治形势的走向和政治格局的变动。因此,此一研究对于分析此后东晋南朝的荆扬之争有积极 的意义,对于深入讨论荆州在汉末大一统政权崩溃及六朝政权由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中的政治 地位和历史意义亦有所助益。 关键词:孙吴;荆州政策;社会控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s t r a c t s u nw u sj i n g z h o up o li c ya n ds o c i a lc o n t r a l j i n g z h o ua ts t a k et h es u r v i v a lo fs u n w u h a nd y n a s t ys o c i a lc h a n g e s , p 0 1i t i c a l i n s t a b i l i t y ,t h r e er e g i m e so ft h ei n c r e a s i n 9 1 yf i e r c ec o m p e t i t i o nf o rj i n g z h o us h i s h u ,t h e r e f o r e ,p o l i t i c a ls u p p o r to ro p p o s i t i o nj i n g z h o us h i s h ui si m p o r t a n tt o d i r e c t l yd e t e r m i n et h ep a t t e r no ft h et h r e ed o l i t i c a lt r e n d sa n dp 0 1 i t i c a lm o v e m e n t s i ti sw o r t hn o t i n g : t h r o u g h o u t , t h ek i n g d o mo fw uj i n g z h o ua r e as u c c e s s f u l l y c o n t r o l l e di t sp 0 1 i t i c a lc o n t r o la n ds o c i a lc o n t r 0 1a p p r o a c hi sp a r t i c u l a r l yu n i q u e , w o r t hn o t i n g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t r a d i t i o n a lt e x t s ,c o m b i n e d t h e mw i t he x c a v a t e d m a t e r i a l , s e et h er e l a t e dr e s e a r c hw o r k s , 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n d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b ys t u d i e st h a t :h a nd y n a s t yt h r e ek i n g d o m sp e r i o d , l i uc a o s u nj i n g z h o u i nt h ei n t e r s e c t i o no ft h r e ep o l i t i c a lf o r c e s t h r e ef o r c e s ,t h es u nf i n a l l yi n t o t h eh e a r to fj i n g z h o u ,j i n g z h o uh a nd y n a s t yi to c c u p i e dm o s to ft h ea r e a s ,a n da l w a y s f i r m l yi nc o n t r 0 1 a st h es u ni n t ot h ef a rj i n g z h o ul a t e ,r e l a t i v e l yw e a kp 0 1 i t i c a l l e g i t i m a c y , i nt h ec o u r s eo fm i l i t a r ya c t i o nf i g h tj i a n g x i as e v e r ea n dc r u e l ,s o s c h 0 1 a r sa r en o tw i l l i n gt os u b m i tt oj i n g z h o u i nv i e wo ft h i s ,s u np o w e rg r a s pt h i s o p p o r t u n it yt os iz eu pt h es i t u a ti o n ,f r o mal a r g en u m b e ro fj i n g z h o u ,j i n g z h o u , t h e c o n sis t e n ts c h o l a r sa n dr e f u g e e so ft h et w os c h o l a r st oj o i nc a ol a u 。t h e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p 0 1 i t i c a lg r o u p si nt h ep 0 1 i t i c a lw e a k e n i n go ft h e1 0 c a lf o r c e si nt h e k i n g d o mo fw uj i n g z h o u si n f l u e n c e w ub ys e l e c t e ds c h o l a r sg r o u pa n dm e m b e r so ft h e g r o u p a st h en o r t hr e f u g e e sj i n g z h o u1 0 c a le x e c u t i v ea n dp r i n c i p a lm i l i t a r y c o m m a n d e r s f r o mt h et w op ill a r so fs u nj i n g z h o uf o r c e sf i r m lyi nc o n t r o lo f1 0 c a l p o l i t i c a la n dm i l i t a r y ,w h i c hn o to n l yb a l a n c et h ep o l i t i c a li n t e r e s t so fb o t hs i d e s a l s o1i v e dj i n g z h o uc o m p l e t ec o n t r 0 1 t a k i n g i n t oa c c o u n tt h el a r g en u m b e r o f b a m b o o s l i p sr e c o r d s , s u nw u sn a t i o n a lp 0 1 i t i c a lp o w e ri sa l s ou s e di nm o s tp a r t s o ft h eo r i g i n a lf o r c e so fj i n g z h o uc a ol i un o r t hw e s tw i t has o c i a lv a c u u m ,c o m p l e t e l y p e n e t r a t et h el o c a lg r a s s r o o t sc o m m u n i t yj i n g z h o u o nt h i sb a s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a s t r i c ts y s t e mo fl o c a lg r a s s r o o t sl e v e l s u nw ua l s ou s et h ec l e r k sa ta l l1 e v e l s i nc o n t r o l l i n gt h ed i r e c ta n ds t r o n g1 0 c a lg r a s s r o o t ss o c i a lj i n g z h o u t of o r mt h e w uc h i e nr e f l e c tt h ep l a c eo fn o n c l a n b a s e ds o c i e t y a sad i r e c tc o n t r o lo fa n 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g r a s s r o o t sc o m m u n i t y , s u nw uc o n t r 0 1f o ro f f i c i a l so ft h i s p e r i o di na d d i t i o nt ot h eg e n e r a le x e c u t i v e0 f f i c i a l sf o rt h e i rs e l e c t i o na n d i n c e n t i v em e a s u r e s f r o m b a m b o oa 1s or e f l e c t st h ew us t a t eo f f i c i a l sa n dt h e i r f a m i l i e sf o rp e r s o n a lc o n t r o li st i g h t o f f i c i a l sl o ws t a t u sb e c a u s e ,h e a v yw o r k l o a d , al a r g en u i i l b e ro fb a m b o oi nt h e0 f f i c i a l sa n dt h e i rf a m i1 i e so nt h ed e f e c t i o no ft h e r e c o r d s ,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w e r ef o u n di nt h ek i n g d o mo fw ua l s ot a k e ns o m em e a s u r e s t os o l v et h i sp r o b l e mi no r d e rt om a i n t a i ni t sp l a c eo nt h ed i r e c tc o n t r o lo fj i n g z h o u i se m b o d i e di no f f i c i a l sa n dt h e i rf a m i l i e st or e d u c et h eb u r d e no fl a b o ra n dt h e l o c a li n s p e c t i o n ,c h e c kf l i g h t m e a n w h i l e ,t h ev i 0 1 e n tc o n q u e s ta n da p p e a s e m e n ta r e t w om e a n so fa d d i n gal a r g en u m b e r o fj i n g z h o uj i n g z h o u1 0 c a lg r a s s r o o t ss o c i a l b a r b a r i a n sa n df o r c e daf e wb a r b a r i a n sc o n t i n u et om i g r a t et or e m o t ea r e a s m a k e s 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t w oj i n g z h o ub a r b a r i a n st r e n do fh is t o r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m o s to f t h eb a r b a r i a ns e r i e sf a m il yo faf e wb a r b a r i a n sm a r g i n a l i z e d t h i ss h o w st h a ts u n s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u s e st h i s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i o da n do t h e rp a r t so ft h er e g i m eo fac o m p l e t e l yd i f f e r e n t w a y ,n a m e l y , d i r e c tc o n t r 0 1o ft h es t a t e w h e r et h em o d e ls u c c e s s f u ll yi nt h ec o n t r 0 1 o fj i n g z h o u ,s u n w ur e m a i nc o n s t a n tt oe n s u r e a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p l e t e1i n eo ft h ey a n g t z e r i v e r ,u p s t r e a mo ft h em i l i t a r yt or e d u c ep r e s s u r e , s ot h a t l o n g z h o n g d u i m i l i t a r y s t r a t e g yb a n k r u p t w us h ua l s oh es a c r i f i c et h e1 0 n gr e g i m eo fd i p l o m a t i cc o a li t i o n a g a i n s tt h en o r t ht h es o u t ht h eo n l yo p t i o nf o rt h ec a o w e i t h e r e b ym a k i n gt h e p o l i t i c a ls e g m e n t sn o r t ha n ds o u t he v e nm o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 p r o f o u n d l ya f f e c t e dt h e p o l i t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i nt h et h r e ec o u n t r i e sa n dt h ep o l i t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t oc h a n g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s t u d ys i n c et h ee a s t e r nj i na n ds o u t h e r na n a l y s i so fj i n g y a n gd i s p u t e h a sp o s i t i v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i n d e p t hd i s c u s s i o no fj i n g z h o ui nt h ec o l l a p s eo f t h eh a nd y n a s t ya n d s i xu n i t yr e g i m ei np o w e rb yt h eu n i f i c a t i o np r o c e s so fs p l i t t i n g t ot h ep o l i t i c a ls t a t u sa n dh i s t o r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h a v ea l s o b e e nh e l p f u l k e y w o r d s :s u n w u :j i n g z h o up o l i c y : s o c i a lc o n t r a l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 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t啦父 日期:o 口勿r 二z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 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豁甄j 参欲喊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国家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舞台。孙吴时期,荆州社会与国家政策的关系无疑引人注目,田 余庆先生先已着鞭,指出“上下游的关系在东晋与在孙吴之时如此不同”1 。随着走马楼吴简 的大量出土以及传世文献的再开掘,孙氏控制下的荆州成为深入研究中古中央与地方关系的 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故而本文拟讨论孙氏对荆州的政治控制与社会控制,并从这两个角度 来重点分析此一历史时期国家与地方的政治关系。 一概念界定 荆州在汉末、三国时期所指的地理范围与属郡是有变化的。据续汉书志二十二郡 国四载,东汉时期,荆州下辖7 郡,分别为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以及长 沙。2 下文所述的汉末荆州即指此一地理范围的荆州。 孙吴荆州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指范围有所区别。建安十三年( 2 0 8 ) ,孙氏击杀黄祖,占据 江夏郡的部分地区。此为孙氏进入荆州之开始。建安十四年( 2 0 9 ) 赤壁之战后,孙氏进占长 沙郡的部分地区,南郡大部亦曾短期为其所据。建安十九年( 2 1 4 ) ,孙氏分得原属刘氏控制 荆州之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地区。建安二十四年( 2 1 9 ) ,孙氏袭杀关羽,实际控制了东汉 荆州七郡中之桂阳、零陵、武陵、长沙四郡之全部,南郡之大部以及江夏郡之一部。此后, 孙氏在实际控制的荆州范围内不断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与细分。至孙吴末年,其实际控制之 荆州共辖十六郡,分别为南郡、宜都、建平、江夏、武昌、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 零陵、始安、邵陵、桂阳、始兴以及临贺。其中,临贺郡汉末属于广州苍梧之部分地区,孙 吴黄武五年( 2 2 6 ) 设临贺郡,从属于荆州。3 本文所论之孙吴荆州即主要指建安二十四年以 后孙氏实际控制之荆州地区。 孙吴政权主要指起自东汉延康元年( 2 2 0 ) 孙权受封为吴王,迄于西晋太康元年( 2 8 0 ) 灭亡的江东政权。文中所论部分内容将追溯至孙策统治时期( 1 9 5 2 0 0 年) 及孙权统治之初 期( 2 0 0 2 2 0 年) 。孙氏集团指以富春孙氏为代表,曾建立孙吴江东政权,随西晋统一而消 亡的政治集团。 孙吴荆州社会所涉为三国时期,在孙氏实际控制的荆州范围中,由荆州士民组成的荆州 地方社会。士民包括士人和庶民。士人主要指荆州本贯或流寓于荆州并在孙吴政权任职之社 会阶层。荆州社会中上层包涵了荆州本贯或流寓荆州之士人及地方豪强( 武力强宗) 。汉末 荆州士人为汉末籍贯属于东汉荆州之士人。孙吴荆州士人主要为三国时期,籍贯为孙氏实际 控制荆州之内,且从属于孙氏之士人。庶民指户籍上著录于民籍,有人身自由却无政治身份 ( 非官员) 的百姓。他们需要承担赋税、兵役和徭役,可以拥有私人财产,具有受民爵的政 治权利,却无中正品第。 二研究史回顾 孙吴控制下的荆州地区一直是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有不少大家在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等各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首先,关于荆州重要性研究,有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的论 著,如傅乐成先生荆州与六朝政治4 一文中明确指出了孙吴的坚强有赖于荆州的稳固。方 诗铭先生孙坚军事力量的形成壮大及其争夺荆豫两州的战争5 中论述了孙坚早期在荆州的 一系列活动以及其对荆州的野心。牟发松先生湖北通史魂晋南北朝卷6 一书介绍了汉 末三国时期,荆州在今湖北范围内之自然环境变迁、政区建制沿革,以及魏蜀吴三方争夺荆 l 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第9 5 页。 2 后汉书志二二郡国四,第3 4 7 1 页。 3 详见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第2 2 6 2 2 9 页。 4 王健文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政治与权力,第1 9 1 2 0 7 页。 5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第1 8 0 1 8 6 页。 6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 上海帅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州的过程。 吴蜀荆州之争的研究亦是研究荆州重要性的一个重要组成,如赵翼认为所谓“借荆州 一说为孙吴捏造的“狡词诡说 。1 谭良啸论三国初期的荆州争夺战2 分析整个荆州争夺 过程,提出荆州是三方必夺的地方,由孙权占据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和荆州自 身的位置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张东华、刘伟荆州之争与吴蜀关系新探3 认为三国时期所 形成的吴蜀联盟在客观上是孙刘联合拒曹的军事、外交产物,联盟的缔结始于荆州之争,也 随着不同割据势力对荆州政权的争夺而不断强化和弱化。由于孙吴政权在吴蜀联盟中占据外 交的主动,因而从其主观上看来,吴蜀联盟更是孙吴“限江自保 ,乃至“总括九州,志成帝 业”的外交手段。万颖中的东汉末年的荆州问题兼谈“借荆州”事件的真伪4 一文继 承了赵翼的观点,认为该事件为孙刘双方就争议地区的领土交换,三国志的说法有替孙 权掩饰、维护之嫌,目的是掩盖孙权侵夺盟友领地之丑。 也有以单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如熊海堂试论六朝武昌城的兴衰5 对这座古城的 兴衰及其原因作了初步探讨。陈金风孙吴建都与撤都武昌原因探析6 指出孙吴两次建都与 撤都武昌的事实说明,决定孙吴建都地点的是政治、军事因素,而不是传统所谓的经济因素。 关于荆州经济方面的研究,有黎虎先生分别从农业、人口等方面,以经济研究为主去分 析孙吴时期荆州的发展。,高敏试论魏晋南北朝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态及其演变兼论南 北朝后期与隋唐之际地主阶级统治阶层的更新8 详细分析了孙吴时期包括荆州在内的整个东 吴地区土地所有制的形态及其变化发展。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9 一书详细论述了 三国时期的经济情况,其中有大量关于荆州地区经济情况的分析。童超东吴屯田制述论m 论述了东吴荆州地区屯田的形成、地理布局以及经营管理等情况,并分析了屯田的性质与历 史作用。陈明光的六朝财政史“一书中也论及孙吴时期关于荆州的财政经济情况。高敏 从(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看孙权时期的商品经济状况1 2 提出当时孙吴有十分活跃的商品 经济,长沙地区钱币大量存在和流通,以钱币纳税的种类也繁多,开南朝隋唐和市制之先河。 陶文牛三国户口考1 3 对三国时期三方政权实际控制的户口数量进行考察,特别是结合西晋 初年的户口变化,考证魏、吴所控制的屯田户数量,对于研究荆州的户口与屯田情况有十分重 要的借鉴意义。王玲汉魏六朝荆州大地产农业的发展1 4 认为荆州大地产主要以田庄的形式 进行经营,其生产以农业为主同时又包含了林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等经济形式,而水 稻种植又是农业生产的重点。荆州大地产的形成源于地主求利欲望下的“求田问舍”,但这 种扩张及经营方式对于荆州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农业经济的多样化皆起到了积极作用。唐长孺 先生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1 5 一书指出孙吴时期,建康、吴会等江南地区大 量农民通过屯田、复客、领兵、占募和不公开的隐匿逃亡等形式变成国家的和私家的封建依 附者,或沦为走向这条道路的被“庇护 者。所论之观点对本文亦有所助益。 1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8 3 8 5 页。 2 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1 9 9 2 年2 期,第4 2 4 7 页。 3 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0 3 年第2 期,第5 9 6 4 页。 4 台湾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3 3 期,民国9 7 年3 月,第1 3 7 页。 5 东南文化1 9 8 6 年2 期,第1 3 7 1 4 4 页。 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2 l 卷第4 期,2 0 0 3 年1 2 期,第9 1 2 页。 7 详见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中的六朝时期江沔地区的屯田和农业第1 0 8 1 3 l 页,六朝时期荆州地区的人口 第 2 9 1 3 2 0 页等各篇。 8 高敏著中华古史求索集,第2 5 4 2 8 2 页。 9 湖南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 1 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古史文存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0 6 4 2 4 页。 l l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 9 9 7 年6 月版。 1 2 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 2 0 0 4 年) ,第3 1 7 3 2 8 页。 1 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第4 期,第l o 1 4 页。 1 4 江汉论坛2 0 0 6 年3 期,第1 1 4 1 1 8 页。 1 5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5 7 年版。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于荆州军事方面的研究论著有赵小勇、汪守林东吴末年江防兵力考释1 提出长江防 线是东吴守备的重点。其兵力配属以江陵和建业为核心,建立起荆州和扬州两大防御区。东吴 末年,江防兵力总计为十八万到二十一万。赵小勇论长江防线与东吴政局2 指出东吴长江 防线中荆州防区有部队5 万人,江东大族占主导地位,武昌是平衡北方士人与江东大族及荆、 扬势力的基本点。朱子彦、边锐从夏口之战略地位论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3 从夏口的地理 位置、战略形势的角度检讨曹操失败的原因。 陈冬阳孙权时期孙吴战略决策研究4 认为当时的战略决策从本质上是属于君主专制下 的决策形式,包含极大的君主个人的一定意志,属于经验决策和个人专断决策范畴,在此基 础上,对荆州的战略决策亦作了一定分析。 而研究荆州社会文化的论著有唐长孺先生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5 一文详细 介绍了刘表、宋忠( 衷) 等人对荆州学派形成的贡献。鲁锦寰汉末荆州学派与三国政治6 提出汉末荆州学派的兴起,结束了两汉旧学垄断的局面,开辟了魏晋新学发展的道路。荆州 新学融合了北方的名理学,成为汉末三国时期名法政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东汉名教 之治业已崩溃,两晋门阀政治尚未确立之前,荆州学派肩负着历史的使命,给后世留下深远 的影响。然而,在大族经济迅速发展,门阀政治即将形成的魏晋之际,荆州学派的黄金时期 是短暂的,终于伴随着名法政治一起淹没在门阀势力的包围之中。张运华荆州之学与魏晋 玄学7 一文通过当时荆州之学的形成、特点与玄学的领袖人物王弼的治学内容、特点作详细 的比较,从而找出了玄学与荆州之学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了魏晋玄学产生的渊源。作者指 出荆州之学作为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链环,决不可忽视。王晓毅荆州官学与三国思想 文化8 一文指出荆州学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汉魏之际时代思潮发展的趋势,它保存了 东汉进步思想的精华,使那些新生的合理因素继续发展壮大,从而影响着三国鼎立后中国思 想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了魏晋玄学的诞生。唐春生刘表时期避难荆州的北方名士9 对东 汉末以来流寓荆州名士具体人数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他们在政治上不受重用,但对荆州的 文化学术产生一定影响。刘玉堂、陈绍辉刘表与汉末荆州学术文化1 0 与金仁义刘表与荆 州学派1 1 两文均论述了刘表对荆州学派的重要贡献。王永平的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 1 2 一书重点分析了汉末荆州地区的文化发展以及孙吴文化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刘墨书三国时 期荆卅i 地区人才与政局的关系1 3 指出了荆州地区人才与政局之关系、人才是决定荆州时局的 基本因素、外来人才决定着荆州的时局、荆州地区人才聚集的特点。张甲子荆州文人集团 与南北文化之交融1 4 指出刘表出任荆州刺史期间,建立官学,一批文士活跃在荆州的文坛上, 著书立说,形成了兴盛一时的荆州学派,在经学、哲学、文学等多方面均有建树,对汉晋间 南北文化的相互促进和交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余如王葆王玄老庄学新探1 5 、许抗生三 国两晋玄佛道简论1 6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1 7 等均对荆州学派有所涉及。 l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5 年3 月第1 期,第2 0 2 1 页。 2 安徽师范大学2 0 0 6 年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论文。 3 许昌学院学报第2 6 卷第l 期,2 0 0 7 第1 期,第2 6 3 0 页。 4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 0 0 4 年硕士学位论文。 5 唐长孺著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 1 2 页。 6 中州学刊1 9 8 2 年第4 期,第1 0 5 1 1 0 页。 7 湘潭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2 年l o 月,第4 4 4 8 页。 8 孔子研究1 9 9 4 年第1 期,第4 4 4 9 页。 9 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 年6 期,第2 3 2 6 页。 l o 江汉论坛2 0 0 1 年第4 期,第6 9 7 2 页。 l l 池州师专学报第1 6 卷第l 期,2 0 0 2 年2 月,第7 1 7 4 页。 1 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5 年6 月版。 1 3 长春大学学报2 0 0 6 年l l 期,第9 6 9 9 页。 1 4 湖北广播电视人学学报2 0 0 9 年1 月,第6 6 6 7 页。 1 5 上海文化出版社2 0 0 2 年版。 1 6 齐鲁书社1 9 9 1 年版。 l7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 上海师范大学帧士学位论文 关于荆州地方社会及吴简的相关研究论著有许倬云的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1 一文认为 人口的南迁是造成吴地地方大族兴起的原因,而孙吴政权代表了用暴力建立的秩序。并以此 一观点分析荆州少数民族情况及地方行政区划之演变。秦晖的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 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2 指出吴简所描述的孙吴时代的长沙是一个极端“非宗族化”的“吏 民”社会。侯旭东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乡 与“乡吏 3 一文对乡的划分,与里 的分别,以及乡吏的职责均做了详细的描述。罗新“真吏”新解4 一文认为吴简记载中出 现的“真吏 ,应是指那些出自土著族群,而且在已经成为编户的非华夏族群社区中担任基 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份,他们享受不缴口算、复除徭役、不受年龄限制 等优待。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 第一辑) 和吴简研究( 第二辑) 5 两书均收录 了大量学界对吴简的研究成果。宋超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丘”与“里 6 对里与丘的关 系作了新的解释。高敏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7 一书则集结了高敏先生研究走马楼吴简的大 量成果与心得。除此之外,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8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 宗族关系研究9 、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加、日j 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儿、 日j 尾形勇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1 2 等著作都从整体上分析了整个六朝时期的社会与 宗族的变化发展,对本文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研究汉末三国时期荆州历史地理沿革的论著有李晓杰东汉荆州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考 1 3 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以东汉初年荆州刺史部作为具体的考证区域,将其时该刺史部所辖 的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等郡的沿革做了通代的详尽考察,使其变迁 的分辫率精确到年,为进一步从事东汉政区地理的全面研究提供了基础。梁允麟三国地理 志1 4 一书对孙吴控制下的荆州行政区划作了详细的描述。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1 5 一 书分析了孙吴夺取荆州的全过程,并例举了孙吴荆州地区的军事重镇以及孙吴在荆州设立的 一些特殊的政区与职官。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1 6 一书则对孙吴时期荆州的行政建制与 行政区域之变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严耕望先生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1 7 一书对孙吴时期荆 州地方政府组织作了十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周振鹤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璩一书对地方 行政区划的划分特点、依据等也做了深入的分析,对于本论文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而充分分析孙吴政权性质及其政争方面的研究成果亦为本论文研究之深化提供极大的帮 助。田余庆先生的孙吴的建国道路和暨艳案及相关问题兼论孙吴的江东化1 9 对孙 吴政权的性质曾作出分析,为淮泗流寓的武人集团和吴地地方势力的结合。胡守为试论孙 吴政权的地域性2 0 指出孙氏前期以北方流寓集团为主要依靠力量,中期开始吴地集团为孙吴 l 许倬云著求古编,第4 1 7 4 3 5 页。 2 秦晖著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第l 4 4 页。 3 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 第一辑) ,第8 7 1 1 3 页。 4 中华文史论丛2 0 0 9 年第l 期,总第9 3 期,第1 2 1 1 3 l 页。 5 崇文书局2 0 0 6 年9 月版。 6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 7 8 5 页。 7 广西师范大学f 版社2 0 0 8 年版。 8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 0 0 7 年版。 9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 l o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 l l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年版。 1 2 中华书局2 0 1 0 年版。 1 3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0 年9 期,第8 0 8 5 页。 1 4 广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 1 5 学苑出版社2 0 0 5 年版。 1 6 岳麓书社2 0 0 8 年版。 1 7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年版。 1 8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 1 9 田余庆著秦汉魏晋史探微( 重订本) 。 2 0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第1 8 7 1 9 3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政权所倚重,并因此形成了孙吴所独特的地域性。且此种地域性办影响此后的政治局势。庄 辉明孙吴时期两大利益集团间的冲突与平衡1 指出淮泗与江东两大集团的斗争导致了孙吴 政局的变化以及孙权如何平衡双方的政治势力。毛汉光三国政权的社会基础2 分析了孙吴 集团在整个汉末三国时期所包涵社会势力的变化,以及导致该种变化的原因。王永平的孙 吴政治与文化史论3 一书从孙氏的社会出身和崇尚法术与儒学朝臣的矛盾角度来解析孙吴政 权的一系列政治变革。 祝总斌先生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4 一书中指出孙吴设宰相一职为优待江东 大族的措施之一,尚书发展受到限制。赵昆生孙吴君权与相权关系研究5 将孙吴时期君相 共分为平衡稳定、君权排斥相权、皇族干政取代君权相权、以及恢复平衡几个阶段,并详细 说明了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以及政治活动。赵昆生论孙吴统治中的权力中枢6 认为在孙吴 政权中,丞相、尚书、,中书三种官职构成了权力的中枢系统,对孙吴政权起了不同的作用。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7 一书亦对孙吴的官制与选举制度,以及地方大族兴起的重要因 素清议做了分析。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从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荆州对于孙吴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以 及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讨的是对比东晋南朝一直困扰中央的荆扬矛盾,孙吴 政权对荆州的控制是十分严密和成功的。研究孙吴时期对荆州的政治控制和社会控制,对于 深入的研究我国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所裨益。本文将试着由政治控制以及社会控制方 面入手,分析孙吴政权控制下的荆州士庶与孙吴政权之间微妙关系,从而更加深入的体会中 央对地方行政运作的影响力,以及国家对地方社会的控制。 1 探索与争鸣1 9 9 6 年5 期,第4 3 4 5 页。 2 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1 0 9 1 4 0 页。 3 上海古籍f | j 版社2 0 0 5 年版。 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0 年版。 5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1 年2 期,第8 6 9 4 页。 6 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 9 9 6 年2 期,第2 2 2 9 页。 7 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5 8 6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汉末荆州士人仕宦情况 汉末荆州在刘表控制下,文化发展十分迅速。大量汉末荆州本贯士人与流寓荆州士人接 受到了荆州学派的学术影响。涌现了许多在汉末三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士人。而作 为荆州本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主要作用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政治动向对于 三方政权控制荆州的方式与力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节汉末荆州士人流徙方向 由于荆州地区在汉末三国时期曾经分别为曹刘孙三大政治集团或全部或部分的控制,作 为此时学术上十分重要的荆州学派所在地,有大量的汉末荆州本地士人参加了三大政治集团 中的一个。而三个政治集团所吸收的汉末荆州本地士人的数量以及这些人在该政权中所起的 作用,显然将影响到该政权对于荆州的政策。特别是对于仅控制了荆州北部的曹氏集团以及 丧失了荆州的刘氏集团来说,更是如此。 一汉末荆州士人入仕曹氏集团概况 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汉末荆州籍士人进入曹氏集团并可考者,共计2 6 人。其中南阳籍 士人8 人,分别为娄圭1 、许攸2 、州泰3 、韩暨4 、刘虞5 、刘伟6 、刘阜7 以及邓羲8 。现将此8 人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姓名籍贯 仕官情况 备注 娄圭 南阳曹操以为大将,不使典兵,常在坐席言 少与曹操有旧。初平中于荆州北 议。界合众。终为曹操所杀。 许攸南阳少与袁绍、曹操善。官渡之战, 归曹。自恃功高,为曹操所杀。 卅l 泰南阳1 、为荆州刺史裴潜之从事追赠卫将军,谥日壮侯 2 、擢为新城太守 3 、历兖、豫州刺史,所在有筹算绩效 4 、官至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 韩暨南阳 1 、辟为丞相士曹属,后选乐陵太守,徙韩王信之后,祖术,河东太守, 堵阳监冶谒者 父纯,南郡太守。刘表礼聘,遁 2 、曹丕篡汉,封宜城亭侯逃,居孱陵界。后应命,除宜城 3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长。谥日恭侯 邑二百户 4 、为太中大夫 5 、景初二年春,为司空。 刘虞南阳1 、辟为丞相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少时有名望于乡里,得司马德操 安众2 、魏国初建,为黄门侍郎称赞。为刘表辟为从事,受兄望 l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第3 7 3 页注三引魏略等。 2 三国志卷一二崔琰传第3 7 3 页注二引魏略。 3 三国志卷二八魏书州泰传第7 8 3 页。 4 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暨传第6 7 7 6 7 9 页。 5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虞传第6 1 3 6 1 7 页。 6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虞传第6 1 6 页。 7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虞传第6 1 6 页、第6 1 7 页注四引刘氏谱。 8 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第2 l l 页,第2 1 5 页第2 1 6 页注四。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曹丕为魏王,为侍中,赐爵关内侯 之之累,奔扬州。黄初二年,卒。 刘伟南阳,坐魏讽事,徙署丞相仓曹属 刘虞弟 安众 刘阜南阳陈留太守刘虞弟子 安众 邓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酒仓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住宅区房产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范本:初创企业股东权益协议书详细明确可供借鉴模板
- 询问天气课件
- 我的不倒翁250字12篇范文
- 农业生产经营共同出资协议
- 红楼梦黛玉进贾府课件
- 红楼梦课件每回思维导图
- 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 红楼梦课件三十到四十回
- 2025云南咖啡购销合同范本
- 中职导游业务课件
- 园区卫生清洁管理办法
- 秋季养生课件中医
- 申报书范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课程申报书课件
- 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DB1331∕T 034-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设计图集
- 中信集团协同管理制度
- 军事信息技术课件及教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组人促红素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
- 2025-2030中国引航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