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 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 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而教师教育信 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对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想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关 键。但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远远没 有达到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要求。 本论文对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教师应用 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训对策。本论文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重点介绍了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对国内、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第三章,通过分析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问卷,提出了目 前该市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针对问题,从资金投入、培训机构和人员选择、培训分析、培训内 容设置、培训形式选择、培训时间安排、培训评价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培训的对 策。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培训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 a b s t r a c t u s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ne v e r yd o m a i no fs o c i e t yi st h eg l o b a l d e v e l o p i n gt r e n d , a n d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d e v e l o p i n ga n du s i n gl e v e li so n e o ft h ek e yi n d i c a t o r so ft h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l e v e lo fac o u n t r y i ti st h ek e ys t r a t e g i c i n i t i a t i v ei n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t oa c c e l e r a t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a s ko f u s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b a s i ct a s ko f 磷o r m a o o n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0 1 1 1 c o u n t r yi st oe n h a n c en a t i o n a lq u a l i t ya n dc u l t i v a t ep e o p l ew i t hr r (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s k i l l s ,a c c o r d i n g l y i ti ne d u c a t i o nb e c o m e st h e i m p o r t a n tf o u n d a t i o no ft h ei ti ns o c i e t y a n di ti nt e a c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st h ep r i m a r y c o m p o n e n t o f i ti ne d u c a t i o n ;i tc a np r o m o t et h ep r o c e s so f u s i n gi ti ne d u c a t i o n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m a k e sag r e a td i f f e r e n c et oc o n c e p t so fe d u c a t i o n , c o u r s ec o n t e n t sa n d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s b u i l d i n gu pac o n t i n g e n to f t e a c h e r sw i t hl x 曲 i ts k i l l si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 p r e p a r i n gs t u d e n t sw i t hh i g h e ri ts k i l l s b u tn o wt h e r e a r em a n yp r o b l e m si nu s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nt e a c h i n go ft e a c h e r si n 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o l ,a n dt h e r ei sag r e a tg a pb e t w e e n r e a l i t i e sa n di d e a l s t h i sp a p e r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a b i l i t i e so f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u s i n gi nt e a c h i n go ft e a c h e r si n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o lo fk u n s h a nc i t y , a n d a n a l y z e st h ep r o b l e m si nt e a c h e r su s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nt e a c h i n g , f i n a l l yp u t sf o r w a r d t h et r a i n i n gs t r a t e g i e s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 f o u rc h a p t e r s : c h a p t e ro n e :as t a t e m e n to f t h et o p i c , b a c k g r o u n d ,p u r p o s e ,w a yo f r e s e a r c ha n d t h em e a n i n g s ; c h a p t e rt w o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d o m e s t i ca n do v c l s e 嬲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i n i n gf o rt e a c h e r s ; c h a p t e rt h r e e :a n a l y z e t h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o f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a b i l i t i e s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u s i n gi nt e a c h i n go ft e a c h e r si n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 s c h o o lo fk u n s h a nc i t y ;f i n dt h ep r o b l e m si nu s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n t e a c h i n ga n dp r o b l e m si n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i n i n gf o rt e a c h e r s ; c h a p t e rf o u r :p u tf o r w a r dt h et r a i n i n gs t r a t e g i e si ns e v e r a lf a c e t s ,s u c ha s i n v e s t m e n ti nt e a c h e rt r a i n i n g , s e l e c t i o no ft r a i n i n g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a n ds p e e i a l i s t , d e s i g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r a i n i n gc u r r i c u l u ma n dc o n t e n t , s e l e c t i o no ft y p e sa n d m 翎t l l so ft r a i n i n g , a r r a n g e m e n to ft r a i n i n gs c h e d u l e ,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r a i n i n ge f f e c t s k e y w o r d s :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o lt e a c h e r , a p p l i c a t i o na b i l i t i e s ,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l r a l n i n g 学位论文独御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癖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客外, 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 示谢意 作者签名:雄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箱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敝作者签名:桨平 导师签名: 日期:垄翌z :尘! ! 日期: 蝎肌 一山一¥f ,f k ,1(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绪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 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 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而教师教育信 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对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想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关 键。但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远远没 有达到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要求。 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对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调查, 昆山市是一个相对发达的东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软件建设已经基本完 成,现在的瓶颈是教师应用这些硬、软件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还不能满足教育信 息化的需求。因此,认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一条 解决之路是昆山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教师应用信息 技术进行教学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培训对 策。 二、研究的背景 ( 一) 社会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第三次浪潮,从2 0 世纪5 0 年代开始,以电子工业、遗传 工程等新兴工业为标志,其主要特点是多样化、小型化、综合化,并表现出低消 耗、高效益、快节奏的生产特征,这个时代被称之为信息化时代。回 社会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 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 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o o 祝智庭著:信息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1 。 。杨晓宏,粱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研究,2 0 0 5 年第1 期 1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第一章绪论 社会信息化对培养人才的要求: 1 要培养智能型的人才 首先,信息化社会中,高科技逐渐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信息产业生 产过程的科学化程度提高,体力劳动不断向智力劳动转化,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 转变。因此,信息化社会必须培养出智能型的人才,才能得以发展。 其次,信息化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就产业结构而言,第一、二产业比 重缩小,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 造成了劳动者可能一生中会从事多种职业,这也需要智力和能力上多样化发展的 人才,以适应职业的不断变化。 2 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离不开人的创造性。这种创造 性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全球一体化 经济会加剧社会的竞争,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起决定作用的将是科技的创新,任何 国家,任何组织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支创造性的人才队伍。 3 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信息爆炸带来海量的信息,人们不仅要从中获取自己生活、工作所需的信息, 还要能在社会变化中及时更新知识,适应新的工作发展的需要。飞速发展的社会 使一些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另一些行业则被淘汰,频繁的职业变换需要不断的学 习,以适应这种工作的变化。 4 学会学习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学习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信息技术的 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 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信息时代不仅要通过传统的媒体进行学习,还要通过现代信 息技术进行学习:不仅要获得所需的知识,更要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 法,即学会学习。o ( 二) 社会信息化对教育的要求 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必然要教育领域渗透,实现 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 观念、教育目标和内容、教育形式和方法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1 教育观念的变革 。石新茂【著】,南国农,杨改学滞导1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i l l q -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北 师范大学,2 0 0 2 年。 2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第一章绪论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新的教学观则 认为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还要培 养品德。 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 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面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 规的学校。新的学校观则认为半日制的、业余的,其他方式授课的远程教学,无 围墙的学校也是教育的场所。 2 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教育系统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自己管理 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 新能力。 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 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容少而精,并突出创新 能力的培养。 3 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变革 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单一、呆板的班级授课制逐渐不能 满足社会的需求,远程教育、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就是课 堂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小班化和小组协作等组织形式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 注。 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由以前的讲授法向发现法、探究法转变,合 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真实问题解决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渐被教育界 接受。西 ( 三)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 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 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重要战略举措。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 。石新茂 著】。南国农,杨改学【指导】: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北 师范大学2 0 0 2 年。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th t t p :w w w e d u c n 2 0 0 2 1 1 1 9 3 0 7 2 4 6 3 s h l m l 3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第一章绪论 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 重要力量。 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 到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从而影响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 中的成败。因此,国家和政府就应该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教师教 育信息化的建设,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o 2 必要性 下面从社会、教育、教师等各个方面来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必要性: ( 1 ) 社会需求 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中提到:当今世界风云变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世界范围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 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 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 战略主动地位。2 1 世纪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的水平和 素质问题。 ( 2 ) 教育需求 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对象。教育信 息化将逐渐改变教育的观念、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极大地提高教育质量和 效率,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变革的成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 技术,一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中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活动主体是教 育信息化的关键。只有教育活动的主体墩师和学生都具备必需的信息素养, 应甩信息技术的意识、知识和技能,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作用,才能实现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至今已经3 0 多年了,但对教育的 实质性作用甚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不够o 。目前我 国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中,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 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不够,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对信息技 术教育的内容重视不够,教师教育中没有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 段,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的要求有距离。因此,教师教育必须 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 坚实的基础。 ( 3 )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 m 向于峰 著 z 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政镱分析之视角,首都师范大学,2 0 0 2 年。 。陈琦,刘德儒;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1 9 9 7 年:1 4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 第一章绪论 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为此,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迫 在眉睫、急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教师自身学习能 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师 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培训是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影响其成长的重要 手段。o ( 4 ) 教师自身教育素质提高的需求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运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想 达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先从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 开始。 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源泉,电视、书刊、光盘、计算 机和网络等可以使学生从更广阔的途径来获得丰富的信息。教师要确立自己在教 学中的作用就必须学习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信息来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有所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促进者。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不仅要用 常规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更要通过信息技术延伸自己的教育功能,提高教育 质量和效率。 培养信息时代需要的人才,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从知识的 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 习,通过信息技术等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以达到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社会信息化要求教育信息化,培养出时代要求的人才,这就离不开教师的信 息化,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很有限,真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并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不多。时代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 自身也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因此,高质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就必须出台, 以满足社会、教育和教师的需求。 三、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是通过调查了解昆山市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情况,二 是希望通过客观的分析,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一 些培训的建议,为教育管理者拟定师资培训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够 促进昆山市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西李文是;基于h 搬n c t 的教师培训智能支持系统的设计,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1 0 期。 5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 i i l 对策研究 第一章绪论 ( 二) 研究的方法 本论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昆山市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现实情况为基 础,理论联系实际,综合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统计法,力求准确客观地反 映昆山市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的是m i e r o s o i t 公司的e x c e l 2 0 0 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三) 研究的意义 对于昆山市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人员机构来说,通过阅读本论文能够较 清晰地看到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培训的现状,这为他们制定相应 的培训方案提供了实际依据,另外,本论文提出的培训对策也为培训实施提供了 理论的依据。除此之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其他相对发达的地区的教师信息技 术培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6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国内外现状 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国内外现状 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国外现状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各国政府都在加快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师信息技 术培训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各国政府的充分重视。欧美以及亚洲的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典、俄罗斯、日本等,在 硬件设施及校园网建设已基本完善的前提下,开始大力着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 作,不管是从政策层面还是实施层面,都有很多举措。本节对以上几个国家的教 师信息技术培训情况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希望能够对昆山市的师资信息化培训起 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一) 美国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2 0 0 1 年1 月,美国总统布什在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报告中指 出:美国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将接受到必要的培训,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和 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都可以直接使用现代的多媒体 电脑。除此之外,1 9 9 5 年美国国会前技术评估办公室( o t a ) 发布教师与技 术,约4 0 个州将信息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或续证要求,同时各州也制定 了相关的教师信息技术标准。美国的国际教育技术学会( i s t e ) 也出台了全 国教师信息技术标准( n e t s - t ) 。教师教育认证机构如全国教师教育认证理事 会( n c 朋瞪) 也将信息技术纳入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标准之中。各教师教育机 构,中小学以及专门从事教师培训的营利或非营利机构也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学校以及公司和些基金会为教 师信息技术教学投入了大量的经费。 为鼓励、组织和支持教师使用新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美国教育联合会等几 家著名的全国性教育组织联合建立了2 l 世纪教师服务网络( w w w 2 1 c t o r g ) ,其 目的是“鼓励、组织和支持使用新技术对学生进行革新教育的教师”。该网络服务 预计将培- i 1 1 1 1 0 万名美国教师,并为参与这项服务的教师提供交流经验的场所。全 美家长和教师协会、教师联合会和美国学区委员会联合会努力保证美国的教师能 像使用粉笔黑板那样轻松自如地使用电脑。苹果公司为这一组织的教师培训工作 设立了专门的网络服务“2 1 世纪教师工作室”( h t t p :e d u c a t i o n a p p l e c o m ) ,使5 0 万 以上的教员学会如何利用电脑、软件和工作网教学。美国加州推出活动式电脑教 7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 l l 对策研究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可l i 国内外现状 学车,在各地开展巡回演示教学工作,用于培训社区学院的教学人员和中学教师, 使他们能更好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 p t 3 项目( p r e p a r i n gt o m o r r o w st e a c h e r s t ou s et e c h n o l o g y ) 是美国教育部的 一项革新,这个项目旨在改善教师培训项目以使未来的教育者精通技术,也能更 有效地整合技术到教学中。他们的目标是保证进入课堂的新教师具备有效使用计 算机和现代学习技术的能力。国 ( 二) 加拿大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在加拿大,1 9 9 9 年在教育部长联合会( c m e c ) 的倡导下,加拿大、澳大利 亚、美国、文莱、智利、朝鲜、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十个亚太经 贸合作组织( a p e c ) 成员共同发起了名为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信息与通信 技术”(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z c t 。:st h r o u g ht e a c h e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 的国际合作项目。要求成员完成三方面的工作:总结本国或地区的教师信息与通 信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和评价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有推广价 值的教学案例;于1 9 9 9 年1 2 月1 - 3 习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共享和交流经 验。 加拿大教育部长联合会通过对1 9 9 0 年以来加拿大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相关 的文献,展开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并陆续公布了系列研究报告,包括:通过教 师的专业发展整合信息与通信技术:加拿大的问题与趋势、通过教师的专业发 展整合信息与通信技术:加拿大案例研究、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信息与通 信技术:加拿大a p e c 研讨会报告,以及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信息与通信 技术:7 个a p e c 国家问题及趋势的比较分析等。 报告中提到,9 0 年代以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得到了加拿大联邦工业部的校 园网计划和人力资源部学习技术司在资金及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各地开展了一 系列的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实验,信息技术的钼盲”取得了明显效果:会 使用计算机的教师越来越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基本持肯定态 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态度积极,并在一些课程的教学中努力探索应用信 息技术。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师信息化培训的进程,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用 技术教技术。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自觉使用信息技术;网上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 坛、网上协作学习项目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培训技术支持人员。针对 。魏非,胡小勇:犀际职前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 0 0 4 年第6 期 8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簟研究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国内外现状 学校管理和维护人员展开培训,方法如下:a ) 从每个学校中选取一名教师对其进 行骨干培训,使其成为所在学校教师利用技术的助手,管理学校的技术设备;b ) 在网上为所有教师提供个人网络使用工具箱”,为每个教师和学校提供免费的培 训和服务;c ) 为每个校区配备一名精通信息技术并有教育经验的培训专家,到各 个学校对教师进行巡回的实地指导,将培训直接送到学校;d ) 在网上提供最新的 教育技术信息,提供常规教育软件的免费下载服务及使用介绍;在信息技术培 训中采用“导师制”;奖励优质网上教育资源的开发。母 ( 三) 英国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英国政府宣布1 9 9 8 年是英国的网络年,1 9 9 8 年1 0 月实施全国上网学习计划, 其重点放在“为全国教师提供机会,以更新他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为在4 年内训练所有教师使用互联网,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年内拨款1 0 2 亿英镑,第二 年达到1 0 5 亿英镑。对于已经在职的教师,国家彩票( n a t i o n a ll o t t e r y ) 提供2 0 0 万 英镑的资金用于启动师资的全员培训,同时还投资2 3 0 0 万英镑为l 万名中小学教 师购置了多媒体便携式电脑。新机会基金( n o v ) 从1 9 9 8 年起投资2 3 亿英镑用于教 师信息通信技术培训。英国国家学习信息系统网络于1 9 9 7 年创建了“虚拟教师中 心网站”f v t c :v m u a lt e a c h e rc e n t e r ) ,开发了师资信息技术培训在线资源。教师 的全员培训综合了技能、知识与理念三方面普及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教与学 的能力和方法,并针对管理人员、教师与教辅人员提出不同的培训重点要求:校 长重在对校园信息文化建设的认识态度与管理水平以及表率作用的发挥、教师侧 重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同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辅人员则侧重于对信息化 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多样化提供支持与服务的技术和能力。 另外,英国从2 0 0 5 年开始实施e - s t r a t e g y 计划,政府及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高 质量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支持包,培养在e - l e a m i n g d e 能合作与革新的专业劳动力。 教师、训导人员和支持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联合会和专业协会可以发现使用信 息技术最有效的途径,为提高学习者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水平做准备。因此,向他 们提供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培训和发展包,培训他们具备相关的方法和动机是 非常必要的。( 1 ) 提供最基本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指导,以及通过指导和范例,让 教师、培训者、训导者、支持工作人员和实习教师掌握高质量使用信息与通信技 术和e , - l e a m i n g 的恰当方法;( 2 ) 通过在线网络,支持教师、培训者和训导人员 以学科为基础开展跨部门工作;( 3 ) 鼓励教育督导开展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教学 优秀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 4 ) 鼓励和发现通过专业认证的优秀信息技术应用实 。王艳玲,苟顺明: 加拿大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培训对策 ,教育信息化,2 0 0 6 年第6 期 9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簟研究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国内外现状 践。 另外,还特别要求,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加强学校领导的发 展和培训。其目标是让主管信息技术的领导,具有清楚把握机构信息技术应用实 际情况,判断信息技术是否恰当使用,科学制定机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的能力。 为此,争s 劬i t e g y 计划从2 0 0 6 年开始,从国家层面为包括所有层次在内的管理者制 作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培i t i 的弹性课程,并要求不仅是在职的领导应 学习这些课程,未来接任的领导在上任之初也必须学习。 ( 四) 德国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德国很重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他们采用各种方 式,如各州教育学院组织分期分批的培训;教育部门与企业、与公司、与电视台 联合,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实验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方 式进行教师培训。德国要求教师具有最新教育理论,拥有操作计算机和程序设计 的能力及最新专业知识;要求他们有能力适应最新教学内容并能开发新型教学模 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德国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有关教师进行广泛的、系统的、 经常性的新技术教育的培训,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设立地方性的专供教师 培训的计算机中心,作为培训教师的场所;二是由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咨询团,对 教师所碰到的问题作解答。德国的下萨克森州为了支持教师培训专门设立了l o 个地方性的计算机培训中心,为了方便教师就近参加培训,又在不同地区设置了 近3 5 0 个培训点。为了提高培训教师的效果,还由州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咨询团, 对教师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在下萨克森州,已有几万名教师接受了上述 培训。德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计划不仅培训教师,而且对校领导和其他行 政人员也进行培训,主要向他们介绍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概况。o ( 五) 法国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1 9 9 7 年法国制定了三年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重点放在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相 对应的师资信息教育的培训上,着重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操作的水 平,以充分发挥现有信息设备的使用效率。原因是1 9 8 5 年法国实施的人人学习 计算机”的庞大计划,虽然耗资2 0 亿法郎,为中小学配置了一万多台微机和万余 套软件,但由于教师培训做得不够等诸多原因,造成大部分设备闲置( 利用率仅 为2 0 ) ,收效甚微。吸取这一教训,教育部拟将目前的教师培训学院和教师进 。余武:欧美各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 0 0 4 年第4 期 1 0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簧研究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国内外现状 修学院合并,增设l o o 个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点,培n l o o o 名年轻博士从事多媒 体教学,并将新教学技术作为教师继续培训的最重要内容。o 法国着重提高信息教育师资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操作水平。1 9 9 8 年初,法 国教育部在为期三年的“将法国社会带入2 l 世纪”的计划中提出,教师培训是最紧 迫的任务,着重提高信息教育师资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操作水平,不仅在培训 掌握硬件技术方面,而且软件程序编制的培训任务更为重要和突出。具体要求是: 在教师培训学院新设师资培训站,招聘计算机专业的青年博士,确保每年为4 万 名新教师普及计算机知识,并培养数以千计的教学辅助人员,使他们学会计算机 操作与维修保养技术等。 ( 六) 瑞典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1 9 9 8 年,瑞典政府颁布的全国中小学实施信息通信技术计划规定了相关 师资培训课程、培训目标以及培训方式。教师的培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认识 了解计算机,二是学习在学校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该师资培训计 划的最终目的是使教师认识到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三 年内有6 万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培训,这几乎占到瑞典中小学教师总数的一半。 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如采取集中培训、轮训、举办研讨会以及通过远程教育和网 上虚拟教室等形式来进行。培训内容与教学紧密结合。每次培训依据个人掌握计 算机知识的情况因材施教,集中脱产学习2 4 个星期。为了支持执行信息与通信 技术在职培训这一任务,着眼于教师团队在职培训的教育定向,瑞典还安排以下 活动:在团队成员中选择能够发挥促进者作用的教师提供培训;在学校里以团队 形式培训校长,培训校长的目的是提供他们对自己新角色的领悟和理解;举办地 方行政领导者和分管教育与培训的政治家研讨会,积极关注地方政府官员和行政 领导者在促进变革过程中所扮演角色和发挥作用等等。o ( 七) 俄罗斯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2 0 0 1 年8 月2 8 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了第6 3 0 号决议,即联邦目标规划 ( 2 0 0 1 2 0 0 5 年发展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其主要任务分为两个方面:第一, 通过为中小学和相关的教育机构提供硬件设备,建设俄语教学资源,制定技术及 教学法保障体系等手段,形成有效的、统一规划的教育信息化环境;第二,通过 建立和使用数字化教材,研究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和发展教学过程,对教师、行政 。余武:欧美各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 0 0 4 年第4 期 o 同上 “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燕研究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l 国内外现状 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根据 第6 3 0 号决议,在2 l 世纪初俄罗斯联邦政府将教育信息化分成三个步骤,即:第 一阶段,2 0 0 1 年,给农村的3 0 0 0 0 余所中小学1 5 0 0 0 余所小型学校提供硬件设备和 相应的应用软件,同时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第二阶段, 2 0 0 2 2 0 0 3 年,研究推进信息化的策略、方法,编写信息学科的教学大纲,为中 小学提供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其中的重点是电子教材、教学资源库,在农村 则提供用于取代教学书籍、直观教具和实验设备的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第三阶 段,2 0 0 4 - 2 0 0 5 年,完成中学信息化设备的配置;为有效开展信息化教育组织技 术服务体系,研制和发行信息化的教学材料;组织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工 程技术人员进修或在职培训i 在远程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式的教育体系。 从各个阶段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师资培训是核心内容之一。 在师资培训方面,第6 3 0 号决议规定应对学科教师、信息学教师以及行政人 员等因不同工作性质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可以选择3 6 学时或7 2 学时两种 形式的教学活动。修满3 6 学时的课程后,教师可获得进修学院的证书,修满7 2 学对课程的教师通过考查后将获得国家证书。 俄罗斯中小学教师的进修通常由区、市、州的教师进修学院及大学的教师进 修机构所承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由高等院校的教师进修所、各地区的教 师进修学院及区计算机中心组织进行。一些非商业机构的参与,为俄罗斯中小学 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注入了新的成分。其中以因特网教育联盟中心和英特尔公司 的“面向未来的教学”中心最为突出。因特网教育联盟中心是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 司与教师进修学院及大学的进修所共同创立。依据与教育部签订的协议,因特网 教育联盟中心设置在高等院校或教师进修学院,中心的职能是为教育工作者应用 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服务,并支持教师在应用因特网技术上的创新活动。“面向 未来的教学”中心是由英特尔公司实施“面向未来的教学”计划而设立的,目的是 为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服务。o ( 八) 日本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在日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有五种形式:国家及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培训活 动;校本研修;大学举办的研修活动;研究团体举办的研修活动;企业 举办的研修活动。 依照国家战略方针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中小学教师从2 0 0 0 年开始有计划 地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小学教师从2 0 0 0 年n 2 0 0 4 年平均每年每人接受了一次以上 。李雅君吕文华,于晓霞:俄罗斯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 ,中国电化教育,2 0 0 6 年第1 2 期 1 2 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第二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孱内外现状 的培训,初中教师每年平均7 0 的人接受了培训,而高中教师每年近5 0 的人接 受了培训。各类学校的培训都是以校本研修为主,以点带面的研修是日本教师培 训的基本方式,即少数教师参加国家、教育委员会等举办的培训,再由这些教师 来培训更多的教师。截至2 0 0 5 年9 月3 0 n ,日本中小学教师中能够操作计算机的 己达9 5 9 ,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指导的占全体教师的7 4 ,比2 0 0 4 年提高 了9 。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日本的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建议报告 中提出小学、初中教师的培养在通过师范大学设置适应信息教育要求的培养课程 的同时,设置专门的“信息”教师培养过程。同时,通过在大学中设置高中f 言息” 教师培养课程,兼设初中“信息课程,在短期内培训初、高中信息教师。 由日本首相官邸直接领导的r r 战略总部于2 0 0 6 年1 月1 9 日发布了新的国家信 息化建设战略( r r 新改革战略) ,其提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中有两项 是与教师有关的:实现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并接入因特网,实现学校信息化; 通过评价教师的信息技术指导能力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