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乡统筹理论下的城乡总体规划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乡统筹理论下的城乡总体规划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乡统筹理论下的城乡总体规划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乡统筹理论下的城乡总体规划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乡统筹理论下的城乡总体规划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摘要 城乡一体化思想早在2 0 世纪就已经提出。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 1 9 8 0 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 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尤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 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 体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城乡关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乡村 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源,这是乡村支援城市,城市的扩大再生产 有赖于乡村生产剩余的支持;第二阶段,城市与乡村各自独立发展,这是城乡 矛盾已现端倪且日趋扩大的阶段;第三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 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活动开始超越城乡两个相对隔离的单元而相互渗透,人 类社会逐渐进入城乡界限模糊,城市与乡村融合的时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 乡一体化”。城乡总体规划作为整合法定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村镇规 划的特殊的城乡空间整合性规划类型,可以作为我国当i j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突 破口。 传统的城市规划从一个封闭的用地范围无法解决城乡发展的各项用地,而 体系规划又停留在宏观的指引和控制层面,无法从操作层面上落实用地。同时, 各专项规划从各部门的技术角度出发,缺乏空间上的整体协调。论文通过对相 关规划的对比研究,提出编制城乡总体规划的概念。 城乡总体规划作为各项规划的统领,目的是落实城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协调城乡内各层级总 体规划,整合文教卫体、旅游、交通、水、电、气等专业部门规划。论文主要 从介绍城乡总体规划产生的大环境出发,并通过分析总结当前问题及其成因预设 城乡总体规划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接着以国内外针对城乡规划问题和预设规划 目标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事实来论证城乡统筹理论指导城乡总体规划的可行 性、必要性,构建城乡总体规划的研究组织结构框架,主要包括城乡总体规划编 制原理、编制层次结构、编制内容框架等方面。 关键词:城乡统筹,空间整合,城乡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 英文摘要 _ 一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o r yo fu r b a n r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a se a r l ya s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h a sb e e np u t f o n ) l 例r d a r e rc h i n a s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l a t e 19 8 0 s ,d u et ot h e f o 珊a t i o no ft l l eh i s t o r yo fs e g r e g a t i o nb e t w e e n u r b a na n dr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v a r i e t y o fe c o n o 面ca n ds o c i a l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a n d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u r b a n - r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 i d e 嬲g r a d u a l l yb et a k e ns e r i o u s l y i np a r t i c u l a r , t h et h i r dp l e n a r ys e s s i o n 10t h ep a r t y s 锄p i l a s i so nu r b a na n d r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c o o r d i n a t i o n , c o o r d i n a t er e g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g r a d u a l e s t a b l i s e n to ft l l e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 ,u r b a n - r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 ,a n dp r o m o t es u s t a i n a b l e 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f r o m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s o c i e t y , 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u r b a n a n dr i l 阳l 别汜a st og ot h r o u g ht h r e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g e s :t h e f i r s ts t a g e ,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f u n d sf o r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 ,w h i c h 1 st os u p p o r t m r a lc i t i e s t h ee x p a n s i o no fr e p r o d u c t i o nd e p e n d so nt h es u p p o r to f t h er e m a i n i n gr u r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s t a g e ,s e p a r a t eu r b a na n dr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u r b a na n dr u r a l 孤e 嬲t h i si s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a n dh a sb e e ng r o w i n gs t a g e ;t h et h i r ds t a g e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c i a lp r o d u c t i v ef o r c e sa n dt h ec o n t i n u o u sa d v a n c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a c t i v i t i e si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a st oo v e r t a k et h et w o r e l a t i v ei s o l a t i o n a n dt h em u t u a lp e n e t r a t i o no ft h e u n i to fh u m a ns o c i e t yg r a d u a l l yb l u r r e dt h e b o u n d a r i e so fu 1 b a na n dr u r a l ,u r b a na n dr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t i m e s ,i su s u a l l y d e s c r i b e da s t u 】m a n r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e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o fu r b a na n d r u r a lu r b a ns y s t e ma s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s t a t u t o r yp l a n n i n g ,u r b a nm a s t e rp l a n n i n ga n dt o w np l a n n i n g i nu r b a na n d r i 蒯a r e a so fs p e c i a lt y p e so fs p a c ei n t e g r a t i o np l a n n i n gc a l lb er e g a r d e da sc h i n a s c u r r e n tu r b a n r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p l a n n i n gab r e a k t h r o u g h t 1 7 a d i t i o r k a lu r b a np l a n n i n gf r o mt h es c o p eo fac l o s e ds p a c ec a nn o ts o l v e t h el a n d f o r - b a na n dr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a tt h em a c r o 。l e v e lg u i d a n c ea n d c o n t r 0 1 n o tf r o mt h eo p e r a t i o n a ll e v e lt oi m p l e m e n tt h el a n d a tt h es a m et i m e ,也e s p e c i a lp l a l l f o rt h et e c h n o l o g ys e c t o rf r o mt h ep o i n to fv i e w , t h el a c ko fo v e r a l l c 0 一o r d i 彻t i o ns p a c e p a p e r sr e l a t e dt ot h ep l a n n i n g o f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t h ec o n c e p to f t h e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 t h e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p l a n n i n ga sag u i d e ,t h ep u r p o s ei s t o i m p l e m e n t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u r b a na n dr u r a lp l a n n i n g ,l a n du s e i l l 重庆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p l a n n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z o n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l a n n i n g ,c o o r d i n a t i n gu r b a na n dr u r a l a r e a sw i t h i nt h e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a ta l ll e v e l s ,c u l t u r a la n de d u c a t i o n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h e a l t h ,t o u r i s m ,t r a n s p o r t ,w a t e r , e l e c t r i c i t y , g a sa n do t h e rs p e c i a l i z e ds e c t o rp l a n n i n g p a p e r s ,i n t r o d u c e df r o mt h e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t h e s t a r t i n ga n dc o n c l u d i n g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c u r r e n tp r o b l e m s ,t h ec a u s e so ft h eo v e r a l l p l a n n i n g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d e f a u l tk e yi s s u e st ob ea d d r e s s e d ,a n dt h e nt oh o m ef o r u r b a na n dr u r a lp l a n n i n gi s s u e sa n dp r e - p l a n n i n go b j e c t i v e se x i s t i n g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u l t s a n dp r a c t i c a lf a c t st op r o v et h et h e o r yt og u i d et h eu r b a na n dr u r a lc o o r d i n a t et h e 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o f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a s ,t h en e e df o r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 f o r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a st ob u i l d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f r a m e w o r ko ft h e s t u d y , i n c l u d i n g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o f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o v e r a l lp l a n n i n gf o ru r b a na n dr u r a l a r e a s ,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o ft h eh i e r a r c h y , f r a m e w o r kf o r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o ft h ec o n t e n t k e y w o r d s :u r b a n - r u r a lc o - o r d i n a t i o n , s p a t i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 ,u r b a n r u r a lm a s t e rp l a n n i n g , u r b a n r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 ,p l a n n i n g i v 图标索引 图表索引 图1 1 统筹学引入后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体系概念图3 图1 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5 图3 1 嘉兴市域总体规划总图2 6 图3 2 嘉兴市域非建设用地管制规划2 6 图3 3 南海市规划总图2 7 图3 4 南海市道路交通图2 7 图3 5 南海市中心城区远景发展图。2 7 图3 6 嵊州市组合型城市构想图2 8 图3 7 嵊州市域非建设用地管制规划2 8 图3 8 浦江镇十地使用规划2 9 图3 9 浦江镇村镇体系规划2 9 图3 1 0 浦江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 9 图3 1 1 罗店新镇美兰湖高尔夫俱乐部3 0 图3 1 2 安亭新镇销售中心沙盘3 0 图3 1 3 江阴市域十地利用规划图3 l 图3 1 4 江阴市村庄整合分期实施图3 1 图3 1 5 威海市土地利用规划图3 2 图3 1 6 威海市城镇体系现状图3 2 图3 1 7 成都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3 3 图3 1 8 成都市市域城镇体系环境保护规划图3 3 图3 1 9 三圣乡休闲度假地荷塘月色3 4 图3 2 0 成都市民前米荷塘月色赏荷花3 4 图3 2 1 杜能圈同心圆状农业带。3 6 图3 2 2 霍华德“三磁铁”理论。3 6 图4 1 各相关规划关系图。4 1 图5 1 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层次结构图5 9 图5 2 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技术线路图6 l 图5 3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6 8 图5 4 城乡总规弹性目标体系与阶段性滚动决策框架图8 4 图5 5 城乡总规弹性目标体系与阶段性滚动决策框架图8 5 图5 6 城乡总规评价体系基本原理图8 7 i x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5 7 城乡总规评价体系8 8 图5 8 城乡总规动态完善流程8 9 图6 1 海南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图9 5 图6 2 海南城乡发展总体空间格局分析图9 6 图6 3 海南基于圈层结构的综合经济分区图9 6 图6 4 重庆市域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图1 0 1 图6 5 重庆市域城镇空间组织规划图1 0 1 图6 6 重庆市域高速公路网规划图1 0 2 图6 7 重庆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1 0 2 图6 8 重庆都市区空间层次规划图1 0 4 图6 9 重庆都市区城镇空间结构示意图1 0 4 图6 10 合川规划总图10 9 图6 1 1 合川城乡空间规划结构图1 0 9 图6 1 2 合川城镇体系规划图1 0 9 图6 13 合川村庄体系规划图10 9 图6 。1 4 合川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1 1 2 图6 1 5 合川中心城区功能结构规划图1 1 2 图6 1 6 合川2 0 0 7 年遥感图像1 1 3 图6 1 7 合川遥感图像解译的现状+ 地利用结构图1 1 3 图6 1 8 合川各规划整合图1 1 3 图6 1 9 合川综合交通规划图1 1 4 图6 2 0 合川基础设施廊道图1 l4 图6 2 1 合川近期建设规划图11 5 图6 2 2 北部次区域管制图n - 1 1 5 表2 1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改革历程1 3 表2 2 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改革历程1 5 表2 3 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改革历程1 6 表2 4 城乡总体规划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2 0 表5 1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框架一览表6 6 表5 2 城乡整体用地构成。7 l 表5 3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具体要素7 2 表5 4 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具体要素8 0 表6 1 海南省2 0 2 0 年规划土地利用结构。9 7 x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韭 士 学位论文 墨王龇盔篁毽鱼l 龇基醯摄笪= 虹瞳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 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茹友缸 签字日期:堋6 ,2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重庆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本人完全同意中 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 以 下简称“章程 ) ,愿意将本人的盈士学位论文墨j 盛雏裁玺篮硷瞳蝗咯蛳 提交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c n k i ) 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 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重庆大学博硕学位论文全文 数据库中全文发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 文全文数据库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 n k i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 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和承担相应义务。本人授权重庆大 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 作者签名: 益d 卜 导师签名: 备注:审核通过的涉密论文不得签署。授权书刀,须填写以下内容: 该论文属于涉密论文,其密级是,涉密期限至年一月一日。 说明:本声明及授权书! 岖装订在提交的学位论文最后一页。 1 导言 1 导言 1 1 研究的起源 1 1 1 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规划承担着国家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资源利用进行引导和综 合调控的需要,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 巨大的作用,是促进和维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三十年 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认识以及观念的改变,城市规划在城 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为公众所认识,学科地位大大加强。与此同时,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地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城市规划的改革和创 新。 人类的发展过程往往都是从经济开始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经 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兼顾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最后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才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的终极体现。当前,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我国突 出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中,又以城乡发展不平衡最为突出, 其主要根源就是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下国家相关发展策略和体制所体现出来的 阶段性偏颇和侧重点不同所导致的。在建国初期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在我国 经济落后、基础薄弱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只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城市工业方 面。虽然倡导城市带动农村,但实践中更多是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发展农村,各 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公共财政投入没有公平对待农村,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较严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也并没有全 面根本改观,三农问题愈加突出。 然而,“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 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研究和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还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全局。随着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到来,我国总体上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已经形成。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一元结构的转变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2 0 0 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 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 0 0 3 年 温家宝总理在2 0 0 5 年3 月1 4 日举行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借助舒尔茨有关“穷人的经济学”原理,并结 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来就有关“三农”问题答记者问。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将统筹城 乡发展摆在了“五个统筹嘶的首位;2 0 0 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 0 0 8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在我国未来两 年内的四万亿投资经济方案中将有3 7 0 0 亿直接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这些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都表明 未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城乡平等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体制。优化各种经济 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形成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 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农民公平合 理地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共享现代文明,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城乡统筹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同行业部门和专家 学者开展了大量的针对本行业或专业领域的城乡统筹专题研究,并做出了不少大 胆的尝试,部分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城市规划领域中,苏南地区是率先于1 9 8 3 年最先使用“城乡一体化 概念的;之后,京、津、沪、苏等地区开始了对中心 城市与周边乡村发展通盘考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1 9 9 8 年前后,江浙地区首 先开始尝试编制“城乡一体规划”;2 0 0 3 年,在党中央正式提出“城乡统筹”后, 江浙其他地区也陆续开始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形成了不少具有地区代表性的城 乡协调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城乡统筹经验。2 0 0 7 年中国西部重庆市和四川省 成都市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同意,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 配套改革试验区”;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 0 0 7 2 0 2 0 ) , 标志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在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镇化质量不 高、农村城镇化动力不足、农民居民点用地分散、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滞后 的西部地区正式开始;随后,2 0 0 8 年标志我国城乡规划系统一体化的城乡规划 法颁布实施,关于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的研究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本文基于城乡统筹理论下的城乡总体规划 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 1 1 2 规划学科的完善拓展要求 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开始于2 0 世纪5 0 年代,当时主要借鉴了苏联和东欧等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经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已 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调整,但原有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1 9 8 9 年1 2 月,全国人大常 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 9 9 3 年,国务院又颁布施行了村庄 国党的f 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 j 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足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 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 1 导言 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依据这“一法一条例”,我国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 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特 别是城乡二元分治体制,不利于城乡的统筹和协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设的不断深化,城镇化进程与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迫切需要 对现行规划方法加以完善,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 系。 统筹学 1 2 研究的目的与意 义 研究城乡总体规划的目 的在于积极创新传统的城市 规划方法,认真研究经济发 展规律,打破城乡分割,实 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并 轨运行,努力探索出一条在 城乡统筹背景下,既符合科 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城乡总 体发展战略,又符合地方发 展需要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 模式。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 农村;社会形态上城乡一体, 悄拳心群禅辫 图1 1 统筹学引入后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体系概念图 f i 9 1 1t h et h e o r ys y s t e mi nu r b a n r u r a ls u b j e c t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自绘 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 让广大农村充分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 1 3 研究的标题释义与范围界定 1 3 1 研究标题释义 城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 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设部,1 9 9 9 ) 。 统筹学 现代汉语词典对“统筹 的解释是“统一全面地筹划,对“筹划”的解 释是“想办法、定计划。因此,“统筹 的大致意思为:统一全面地计划。 城乡统筹 改变和摈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 革和政策调整,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 重庆大学硕+ 学位论文 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大经济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筹划,把 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 协调发展,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城乡一体化 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赋予农 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发展机会,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新型工 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创造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融合以及城乡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实现作为战略原 则的城乡统筹所需的战略措施、目标和结果。 城乡总体规划 在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农村总体规划等各级规划的基础 上,按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强调城镇与农村地区并重、物质性规划与非物质性 规划并重、建设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并重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这不是对 已有规划的推倒重来,而是对已有规划内容的发展延伸与适当的完善。 1 3 2 研究范围界定 研究的时间范围 本研究中建构的城乡统筹理论指导下的城乡总体规划是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所处阶段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 研究的内容范围 针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中面临的问题,以务实地解决当下规划的不足和面临的 问题与挑战提出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 中需要完善和调整的 内容,重点不在建立完整的新规划体系。 1 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框架 1 4 1 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论文是针对当下城乡二元分割和城市规划体制改革而提出的,采用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多学科为基础进行应用研究,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发 现问题,并最终构建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调查法 通过开展现场调查、座谈等方式搜集各企业、专家、政府部门、居民对城乡总 体规划的意见,了解社会各界对城乡规划的态度、希望以及顾虑。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大量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文献书籍,搜索相关理论及实例资 料,形成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4 1 导言 经验总结法 借鉴国外城市化和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教训指导城乡总体规 划的研究。 比较分析法 针对收集到的理论与相关实例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以得出具有指导性 的确切结论。 综合多学科法 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是一个庞大的、多学科的复杂巨系统,需要考虑到规划的 科学性、公平性、可行性、有效性,特别是城乡总体规划可能涉及的自然、经济、 社会等,因此对相关学科应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合作研究法 联合社科院、旅游局、农业局、教育局、经委等有关部门分别在专项规划和规 划实施政策保障方面进行合作研究。 1 4 2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 论文的研究框架由现状剖析、体系重构两部分组成。论文的技术路线可以归纳 为:从现状描述到成因解析,从目标假定到现实论证,从体系重构到后续推进。 技术路线详见下图。 t , lj l l m o i 。体系内- 分炎分橱奉曩 一体系羚 l 块同曩这弱目标 ( 偾期目标) 含孥髫l 8 青解决方襄( 蕾内外练述) 求算工曩沧证成立,曩豫研究i 幼杰。沧证成立一。“”“” 安媛攘索摄取2 图1 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f i 9 1 2t h ef r a m eo f t h er e s e a r c h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论文主体部分的研究思路如下:除第一章的导言和最后章的结语外,第二章对我 国城乡规划体系改革历程以及当前我国城乡规划的概况作简要介绍,以便对城乡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总体规划产生的大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分析总结给出城乡总体 规划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第三章到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即破解旧体系、 逻辑论证到构建城乡总体规划新体系的研究。其中,第三章通过综述国内外针对 城乡规划问题和预设规划目标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事实,以此来论证城乡统筹 理论指导城乡总体规划的可行性、必要性;第四章从城乡总体规划定义、特征, 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内容等诠释其基本内涵;最后,第五章以城乡统筹理论为基 础,从编制原理、编制层次结构、编制内容框架等方面构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体 系。 6 2 城乡总体规划的研究背景及产生缘由分析 2 城乡总体规划的研究背景及产生缘由分析 本章将分三大部分对城乡总体规划的产生背景和拟解决的问题作出分析。具 体包括第一部分:城乡总体规划的研究背景规划外围制度环境变化、城乡规 划观念的变革:第二部分:城乡总体规划的产生缘由从分析传统城乡规划体 系演变历程到现状城乡规划体系理性反思,解析当下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统筹规 划的由来及还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的新时代变革趋势和第二部 对传统体系的问题分析归纳总结出城乡总体规划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1 规划外围制度环境的变化 影响城乡规划体系的既有规划系统外部的制度环境因素,也有规划自身系统 的因素。外部因素是规划系统无法调节和控制的,这一因素直接决定了规划的作 用范围;内部因素却是规划系统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但是规划系统作用的最终 发挥不仅受到自身不合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制于其对外部制度环境变化所作出的 适时反应。 2 1 1 社会制度环境 社会制度分为三个层次:总体社会制度,或日社会形态;一个社会中不同领 域里的制度;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现阶段,作为我国总体社会制度的社 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要实现“两大任务,推进两大改革 。两大任务就是:一是集 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 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两大改革:一是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是 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 2 1 2 政治制度环境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选择,是社会生态环境各系统在维护社会均衡发展 基础上的必然耦合。当前超大规模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同性质的文化融合,经济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变 化,必然促使中国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变化,并要求制度变迁应该及时有效地做出 。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市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某础规则。 宙社会制度是为j ,满足人类摹奉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自普遍件、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 的社会规范体系。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 的定型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 0 0 7 年3 月1 6 同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答法国记者问。 回中国政治制度是指1 9 4 9 年1 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围成芷以来,辅:中国大陆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奉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 7 重庆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理论上的回应以指导实践。 进入2 1 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 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 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 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在社会生态环境变迁背景 下的理论总结和价值目标,是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实践性目标,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 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 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也是 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曾说:“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旦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 也跟着改变。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符合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 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 持“三农 发展,加大农村发展的力度,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巩固工 农联盟,缩小乡村与城市的差距。 2 1 3 经济制度环境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有利 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出发,宪法规定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或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 当前,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带动了城乡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给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发挥市场自身的资源配 置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长期特征明显的城乡二元多级市场、不健全的 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宏观经济制度和市场配置资源的错位等却一直严重影响 着城乡资源流动的顺畅,城乡市场化程度差异巨大,导致城乡资源流向的不合理 和城乡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等都说明了我国生产力、生产关系面临变革的形势下, 急需统筹城乡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资源 囝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 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由于经济制度足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力又 决定生产关系,冈此,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或者说生产力状况如何,就决定或要求了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 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8 2 城乡总体规划的研究背景及产生缘由分析 的城乡互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要素 合理、顺畅流动,实现对市场经济多元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协调,达到保障公益、 公共、公用设施建设,有效保护环境,兼顾经济利益与长远利益。 以上三点都不是规划编体系本身的问题,但却是影响规划实施的重要因素。 在改进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对这些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而非规划编制本 身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增强规划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 也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的各项制度,规范政府的有限管理以及市场上各种利益主体 的建设行为。 2 2 城乡规划观念的变革 2 2 1 加强规划与经济社会、政治的结合 城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作为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手段, 是为城乡社会经济服务的,因此必须进行城乡社会经济的研究,认清经济发展的 规律及城乡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