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1).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1).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1).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1).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中的运用 摘要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因各地历史背景、文化传 统、生活习俗、自然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传统民居, 其中徽州民居则是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在讲究外形恢宏的同时,也同样注意追 求室内的装饰美,在环境空间,装饰构件,色彩艺术等方面无不折射出徽州传 统文化所特有的光彩,进而形成了徽州本土环境艺术的个性与文化内涵。徽州 传统民居保持了完整的地域风貌,其中的民居构件在整个徽州传统民居中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整体建筑自然和谐统一,构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它们不仅 反映出徽州的地域文化特色,更反映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没有 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就没有完整的徽派艺术和文化。 而设计艺术的现代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而 言的。本文着重论述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形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将这些 传统构件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表现出来,发掘地域文化与再创造,不论 是在造型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都给今天的室内设计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从而说明传统和地域文化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现代室内 设计艺术的再创新,根本目的就是要传承传统艺术和挖掘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 地域性文化精神。 关键词:徽州传统民居构件传统地域性现代室内设计 h u i z h o ut r a d i t i o nc o m m o n 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c o m p o n e n ti n m o d e r nr o o mc e n t e ru t i l i z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o u rc o u n t r yi sv a s ti nt e r r i t o r y , t h eh i s t o r yg l o r i o u s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c o u n t r y b e c a u s eo f e a c hp l a c eh i s t o r yb a c k g r o u n d ,c u l t u r a lt r a d i t i o n ,l i f ec u s t o m ,n a t u r a l c o n d i t i o na n ds oo nd i f f e r e n tf a c t o ri n f l u e n c e ,t h u sh a sf o r m e dt h ed i f f e r e n ts t y l e 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 ,h u i z h o u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i sa t y p i c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i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s p a c e ,d e c o r a t e st h ec o m p o n e n t ,a s p e c t a n ds oo nc o l o ra r tr e f r a c t st h eh u i z h o u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u n i q u eb r i l l i a n c ea l l , t h e nh a sf o r m e dt h eh u i z h o un a t i v ep l a c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r t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a n dt h e 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t h eh u i z h o ut r a d i t i o n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m a i n t a i n e d t h ei n t e g r i t yr e g i o ns t y l e ,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c o m p o n e n th o l d st h ee x t r e m e l y i m p o r t a n ts t a t u si nt h ee n t i r eh u i z h o ut r a d i t i o n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 ,w i t ht h e w h o l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n a t u r eh a r m o n i o u s u n i f i c a t i o n ,c o n s t i t u t e s t h e u n i q u e h u m a n i t i e s l a n d s c a p e ,t h e y n o t o n l y r e f l e c t e dh u i z h o ut h e r e g i o n c u l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 e f l e c t st h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a r tb r o a da n dp r o f o u n d m a ys a yd o e s n o th a v et h eh u i z h o ut r a d i t i o n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c o m p o n e n t ,d o e sn o th a v e t h ei n t e g r i t yt h ee m b l e mt os e n da r ta n dt h ec u l t u r e b u td e s i g n sa r t i s t i ct h em o d e r nf e e l i n g ,i so p p o s i t ei nt h ev e r yg r e a td e g r e ei n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h ec o n t i n u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s a y s t h i sa r t i c l e e m p h a t i c a l l ye l a b o r a t e st h eh u i z h o ut r a d i t i o n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c o m p o n e n t s h a p et od e s i g ni nt h em o d e r nr o o m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 t h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m p o n e n t s w i t ht h en e w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n e wm a t e r i a l ,t h en e wt h o u g h td i s p l a y s ,e x c a v a t e st h e r e g i o nc u l t u r ew i t ht oc r e a t ea g a i n n om a t t e rw e r eo ra l lg i v e st o d a yi n t h e m o d e l i n gi nt h e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i nt h er o o mt od e s i g na r tt ob r i n gt h e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s p a c e ,t h u st h es h o w i n gt r a d i t i o na n d t h er e g i o nc u l t u r es t i l lh a dt h e v e r ys t r o n gv i t a l i t yu n d e rt h en e ws o c i a lc o n d i t i o n i nt h em o d e r nr o o md e s i g n s a r t i s t i ct h ea g a i ni n n o v a t i o n ,t h eb a s i cg o a li sm u s ti n h e r i t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a n dt h e e x c a v a t i o na d a p t a t i o nt i m ed e m a n dn e w r e g i o nc u l t u r es p i r i t k e yw o r d s :h u i z h o ut r a d i t i o nc o m m o np e o p l er e s i d e n c ec o m p o n e n t t r a d i t i o nr e g i o nt h em o d e r ni n t e r i o rd e s i g n s 插图清单 图卜1 美丽的古徽州1 图卜2 西欧复古风格2 图卜3 徽派风格室内设计3 图卜4 论文框架结构图6 图2 一l 徽州传统民居速写7 图2 2 徽州传统民居7 图2 3 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8 图2 4 徽州传统民居艺术风格9 图2 - 5 徽州传统民居装饰构件1 0 图2 - 6 徽州传统民居街景1 l 图2 7 徽州传统民居生活情景1 2 图2 8 徽州西递民居室内构件1 3 图2 - 9 徽州宏村民居室内构件1 3 图2 1 0 碧园春色。1 4 图2 1 l 徽州传统民居布局图1 5 图2 - 1 2 承志堂1 6 图2 一1 3 承志堂木雕构件1 7 图2 1 4 马头墙1 8 图2 - 1 5 马头墙1 9 图2 - 1 6 天井,1 9 图2 一1 7 梁架构件2 0 图2 一1 8 徽州传统民居柱基装饰2 1 图2 1 9 对称之美2 2 图2 2 0 砖雕2 5 图2 2 l 木雕。2 6 图2 - 2 2 胡氏宗祠2 7 图2 2 3 石雕2 7 图2 - 2 4 竹雕2 9 图3 1 中式居室室内空间3 0 图3 - 2 中式居室空间室内设计3 2 图3 - 3 徽派风格室内居室设计3 3 图3 - 4 四川成都拉萨大酒店3 3 图3 5 盲目追求造成设计同一化3 5 图3 - 6 传统构件的堆砌3 6 图3 - 7 日本住宅室内设计3 7 图3 - 8 酒吧墙角的装饰构件3 8 图3 - 9 酒吧室内木雕装饰构件3 8 图4 一l 胡氏宗祠,3 9 图4 2 和谐统一的风格4 0 图4 - 3 构件与室内陈设相协调4 1 图4 4 形神兼备的设计原则4 1 图4 5 老街第一楼洗手间玄关_ - 层小厅4 3 图4 6 富于变化的徽派风格室内设计,4 4 图5 1 老街第一楼街景4 5 图5 2 老街第一楼外立面4 6 图5 - 3 老街第一楼室内布局4 6 图5 - 4 老街第一楼室内砖雕装饰纹样4 7 图5 - 5 老街第一楼室内构件4 7 图5 - 6 老街第一楼室内构件4 8 图5 7 陆和村4 8 图5 8 陆和村木雕装饰构件4 9 图5 9 陆和村砖雕装饰构件 4 9 图5 1 0 陆和村石雕装饰构件4 9 图5 一l l 陆和村室内构件5 0 附录一图l 一层餐厅南立面5 3 附录一图2 一层套间隔断立面5 3 附录一图3 二层餐厅隔断立面平面5 4 附录一图4 二层餐厅隔断造型大样5 4 附录一图5 皖南民居构件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5 5 附录一图6 皖南民居构件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5 5 附录一图7 皖南民居装饰石雕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5 6 附录一图8 皖南民居装饰构件在居住空间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 6 附录一图9 皖南民居构件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5 7 附录一图1 0 皖南民居装饰构件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5 7 附录一图1l 皖南民居构件在不同风格居住室内设计也能够起到很好地装饰作 用5 8 附录一图1 2 南民居构件在产品展示空间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渲染环境的文化 氛围5 9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金蟹王些太堂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两、耆毛签字日期:d 加7 r 年腥月c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盒魍王些盍堂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f - j 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 授权 金胆王些盔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者签名:两,旗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o 咿7 年0 月5 日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月诉 腑孽 致谢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我的校园生活将要结束。蓦然回首,两年半硕士研 究生的美好时光,犹如昨天的记忆,在脑海中清新可见,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这里遇 到了我的良师益友,我在这段时间的成长与收获,与他们的帮助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这些美好的回忆,将值得我一生珍藏! 论文完稿时,已是秋风乍起日,在经历了写 作过程中的担忧和焦虑之后,终于获得完成时的喜悦和欢快,当这一切都要划上句号 的时候,我想借此机会,深深感谢他们。 感谢我的导师陈新生教授,感谢您在我两年半的求学阶段给予我的谆谆教导,在 我论文选题期间和写作过程中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进 展和完成。 真诚感谢潘国泰教授,郭端本教授,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激励着我;感 谢陈刚副教授、张彪副教授、郭凯副教授、陈宇飞副教授、李峻峰副教授,是你们丰 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拓宽了我认知世界的视野,这些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非常感谢默默为我付出的父母,是他们在我人生转折徘徊迷茫的时候及时给予指 导和支持;也要感谢一直以来鼓励我的姐姐和弟弟,还有刘凌云,谢谢他们精神和物 质支持。 还要感谢我那些可爱的同窗好友梁铮、杜海斌、李嘉川、龚莹莹、周雅琼、吴丹、 朱佳璐、李晓琼、许艳、李远等等,很珍惜和你们一起成长一起加油的日子。 最后感谢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衷心祝福你们平安、健康、快乐! 作者:陈蓓 2 0 0 7 年1 0 月7 日 1 1 研究背景 1 1 1 选题背景 第一章绪论 人类文明的脚步在不断开拓新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审视着己成为历史 的昨天,因为昨天不但连接着今天,也预示着明天。 世界上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由于 历史背景及地理气候的差异,各地方住宅具有强烈地方性色彩,反映着本地区 人们的居住观念、社会意识和价值形态。这些差异也导致了各地方住宅规划设 计以及室内装饰设计的不同。在室内设计领域,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 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各地方传统民居地域特色,发掘展现本土文 化已经成为现代室内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当今室内设计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国际化与同 一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从而造成各个地区的传统、地域、个性与文化的差异 不断丧失,人们在追求高物质化与功能价值的同时,常常忽略对精神、文化价 值的重视,致使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本文针对徽州传统民居中的 室内构件如何与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相结合这一论点,隐射在新的发展时期,我 们室内设计师要重视挖掘展现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此既是本课题的研究背 景。 1 1 2 选题依据 图1 1 美丽的古徽州( 图片来源:w w w b a i d u c o m ) 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中徽文化渊源流长。从南宋开始崛起,经元 时得以发展,至明清其发展己达到充分化,体系完善、内容深刻、特点鲜明, 成为我国三大区域文化( 藏学、敦煌学、徽学) 之一。随着徽文化的命名,由 地缘文化向着区域文化的现实转换,从而使徽文化具有了全部的文化构成,它 不仅依然具有自然环境这一构成,而且还拥有人文地理文化构成。丽徽文化派 生出的徽州传统民居文化,是整个徽文化的一个物质载体,是历史上徽州人民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论在器物文 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 ( 如图i 一1 ) 。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在5 0 年代刚刚起步,但是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 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乃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 筑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近年来大批的室内设计实践 作品中出现了一些传承传统文化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经典作品。本文搜集了有关 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的资料,以及一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室内设计实例作 为本课题研究的依据,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论述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如何与 现代室内设计融合在一起,从而引发对挖掘地域文化与传承传统文化这一更深 层次问题的思考。 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i 2 i 研究目的 徽州传统民居构件是徽派建筑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体现着徽州 传统的人文思想,反映出徽州民间艺术的底蕴,它是地域性民间文化的物质 见证。本课题的目的旨在通过分析传统徽州民居室内构件的艺术特色、表现 形态以及它们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及借鉴方式,中心点是通过徽州 传统民居室内构件这一范例探寻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之间的 契合点。 图1 2 欧式风格室内设计( 图片来源:w w w z h u a n g h u a n g h a o z h a i c o m )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面临着如何恰当地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问题; 面临着如何更好的发扬传统和地域性文化的问题。因此,创造出既符合现代 审美趣味,又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新理念、新设计是现代室内设计师亟待解 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国际文化的交流, 国外的一些优秀室内设计理念和方法引入国内,如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曾经 风靡一时,一时间成为人们所追捧的对象,但后来因其式样呆板,缺乏个性 和人情味,而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和拒绝。所以说,室内设计既要有时代感, 又不能因为时尚而影响个性的表现;要兼有民族性地域性,又要以独特的眼 光进行创意性设计。在设计中对各地不同民俗文化、本地域历史遗留下来的 名胜古迹以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造型进行整合和归纳,提炼出独具特色 的造型加以运用,这就是设计中的地域性手法,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如图 1 2 ) 。 1 2 2 研究意义 笔者在文章中强调徽州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强调徽州乡土味和传统文化 的同时着重论述如何将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构件形态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 从而呈现出徽州文化的地域特征,其实这只反映了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在现 代室内设计中的冰山一角。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视传 统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乃至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启示作用,如同这看 似小小的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却能给现代室内设计的风格和趋势做出意 想不到的效果( 如图1 - 3 ) 。 图卜3 徽派风格室内设计( 图片来源:w w z h u a n g h u a n g h a o z h a i c o m )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文化归属,中国人最正确的文化归属或者说最 安全的文化归属肯定是中国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本土文化,不断 为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事业增添新的活力,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融入到现代 室内设计中,我们要努力从传统建筑室内( 如徽州传统民居) 设计文化中悟 出其内涵、规律及精神。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民族的魂魄, 这就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意义。 i 3 研究方法 本文开篇首先从徽州传统建筑艺术介绍入手,对徽州古建筑的形成原 因、艺术风格及徽州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和民居建筑特色做一些简单的介 绍;其次,再深入到徽州传统民居构件这一点上,从其形态、功能及其装饰 性和地域性特征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再次,对现代室内设计的概况、发 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文章重点阐述徽州 传统民居室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因为徽州传统民居构件是传统 艺术的一个缩影,所以在说明中心问题的前提上,不得不对传统艺术与现代 室内设计的关系有所说明,从而找到他们之间的切合点,论述如何把徽州传 统民居构件中带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的传统符号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 中去,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现代室内设计作 品。 文章采用层层深入及对比的论述手法,说明徽州传统民居构件与现代室 内设计、传统艺术与现代室内设计艺术之间的关系,强调弘扬本土文化与创 新理念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设计理念。 1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i 4 i 研究内容 i 理论研究 相关背景研究:针对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的研究,首先对徽州传统民 居形成的历史原因及艺术风格作一些必要的介绍,并由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 发展概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而引出本文的主题一一徽州传统民居在现代室内设 计中的运用。 相关学科理论研究:阅读相关学科研究资料,并从中寻找关于徽州民居 构件如何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依据,加以探讨。 2 方法研究 通过收集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及传统民居室内构件的资料和典型案例,运 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寻找到它们与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之间的契合点。基于 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和借鉴方式。 3 实际案例研究 以屯溪“老街第一楼”和芜湖“陆和村茶馆”为典型实例,分析在现代 室内设计中,如何将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特征,用现代 设计的语言或符号表达出来,运用文章中所总结出的原则和借鉴方式,创造 出优秀的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室内设计作品来。 附录中,添加一些自己的拙作及一些心得体会,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 指正。 1 4 2 研究框架( 如图卜4 ) 1绪论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框架 2 徽州传统民居简介及室内特色及其构件 的介绍与分析 对徽州传统民居的形成历史、艺术风格 及内涵特征的介绍 l 3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晨概况及存在的 闩息 对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及存在 的翘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 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中的运用 根据已有理论的研究,探讨徽州传统民 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和方法 6总结 对本文研究成果及文章的限制和不足进 行总结,并就本课题研究提出一些个人思考 图1 - 4 论文框架结构图( 图片来源:笔者绘) 6 ,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l t 一 一 - 一 - 一 - r 第二章徽州传统民居简介 2 1 徽州传统民居形成的历史原因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徽州传统民居应该算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代表。徽州 有着悠久的历史,徽州古民居艺术是从中国传统徽派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产 物,俗称徽州古典建筑。它是由劳动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累积丰富的经 验,创造出的优秀作品,最后逐步形成了今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自成一 派的徽州建筑。它体现了绚丽多彩的徽州人文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 如今已成为中外室内设计领域及建筑界深入研究的珍贵遗产( 如图2 一1 ) 。 图2 - 1 徽州传统民居( 图片来源:建筑室内外钢笔表现笔者为第二作者)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室内设计流派的形成,最初都是从实用功能开始,由 建筑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建筑室内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地方建筑材料是室 内布局结构的基础,经济和文化则是室内设计流派得以发展的物质支柱和内 涵丰富的精神支柱。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和不同的文化, 则会产生不同的室内设计流派,所以,徽州传统民居也不例外。徽卅i 传统民 居的室内布局虽然是封建族权制约下的产物,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其 美学效果却是隽妙无比,让人大开眼界的。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徽州 传统民居形成的历史原因( 如图2 - 2 ) 。 图2 - 2 徽州传统民居( 图片来源:w w w b a i d u c o m ) 徽州古建筑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明清时期徽州经济文化尤其发达,我们今天保留下来的徽州建筑大都是 在这个时期所遗留下来的精品。其建筑的工艺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内部装饰 上看,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超的水平。在当时由于封建社会营建住宅方面的 等级森严,社会中除一部分人入仕取得功名外,其他人并没有取得与之相适 应的优越政治地位。而他们企求建造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且富丽堂皇可与王 侯官邸争雄的住房,只能遭到封建法规限制。因此,这些富贾在营造房屋时 就不得不在封建贵族华丽的府宅之外另辟蹊径,在整体装饰方面,大都采用 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建筑内部则尽量追求精巧 华丽、工整典雅。在梁坊、雀替、檐栏、门窗隔扇、楼沿、床架及其他家具 的雕刻部件卜,都镌刻着新颖别致、极具装饰十牛的图案( 如图2 3 ) 。 2 】 图2 - 3 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构件( 图片来源:w w w 1 a d y 3 2 1 c n ) 除此之外,明中叶以后步入鼎盛的徽商,不借一掷万金购置宅院,广建 庙堂,住宅越建越气派,雕刻越做越精细,徽州晚清建筑的雕饰已远远超出 朴素的常规。太函集云:“新安多世家强盛,其居室大抵务壮丽”,徽商的 家族乡土情结浓厚,使他们在发家之后,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家乡的基本建设 中去,其强劲的经济实力使徽州建筑装饰追求“壮丽”成为可能。因为在传 统的社会观念中,商人的社会地位低微,不受尊敬,为了满足对荣华富贵、 高入一等的心理追求,徽商以建筑作为财富的外化,来显示、证明自己的能 力和身份。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实用需要,还是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手 段,因而徽州明清建筑雕饰艺术蔚然成风,形成地区性的审美取向,从而形 成了今天这一幅幅让人留连止步的美妙画境。” 徽州整体的古民居村落都是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 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蔚为壮观。众所周知的黟县牛形村一宏村, 堪称典型。站在村边的雷岗山上俯瞰全村,各种各样的建筑物规划严整,排 序井然,让驻足其间的游人耳目一新,肃然起敬。自明代起( 公元1 3 6 8 - 1 6 4 4 年) 徽州建筑己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数百年来为皖南人民在此安居乐 业,为外来游人所交1 :3 称赞。它不仅仅具有为人们居住的使用价值,而且还 具有很高的科技、艺术研究价值及旅游观赏价值。因而徽州传统民居是中国 封建社会后期汉文化圈传统民居派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其所保留的传 统工艺、独特风格和卓越成就,为中国传统民居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页。4 1 2 2 简述徽州传统民居的艺术风格 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境内( 简称皖南) ,峰峦奇秀,水 流清碧,林木葱翠,处处美如画卷,著名的黄山、九华山就坐落在那里。 “徽州”之称始于宋宣和三年( 1 1 2 1 ) 年,汉时称新安郡,唐代称歙州。两 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钟灵毓秀的山水、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下辖的 歙、黟、绩溪、婺远( 现属江西省辖) 、休宁、祁门等六县,至今尚有大量保 存较好的明清封闭式庭院住宅。这些民居的造型、色彩、布局都有着比较统 一的格调和风貌,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世代繁衍同族聚居的村落住 宅,虽然规模并不宏大,但布局紧凑,装修精美。”1 徽州传统民居主要源于实用功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具备了自古以 来的精神作用,它所营造的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实体,也就是说徽州传统民居 除了具备适应生产、生活的需求外,还铸就了徽州文化所特有的氛围和人文 气质。无论其性质是民居、牌坊、祠堂,还是亭瀚、庙宇、桥梁:无论其功 能是商用还是民用,它们都寄托了诸如宗法、政教、风水、习俗等思想精 神,并结合当地地形地貌与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一幅幅错落有致、自然灵秀 的美妙画卷:同时也反映出徽州建筑环境艺术领域的不同层面的艺术追求。 当一个外来的游客徜徉于徽州城乡,就会对徽州传统民居及由各单体组成的 村落、水口等风貌独特的建筑而赞叹不已。那粉墙、青瓦、马头、门罩、楼 层,清丽素雅,人文气息浓郁,由古道深巷网结而成的村落有如蔟蔟玉兰, 衬着绿水青山,惹人流连( 如图2 4 ) 。 图2 4 徽州传统民居艺术风格( 图片来源:w v w 1 a d y 3 2 1 a n ) 我们以位于黄山主峰西南部的黟县为实例来说明徽州传统民居的艺术风 格。黟县距今已有2 0 0 0 多年历史。境内重峦叠嶂,清溪回流,气候温和,风 光秀丽,全县完整地保存有一大批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群,风格上地域特色浓 郁,砖、木、石、竹四雕艺术精湛,宅院布局小巧雅致,文化内涵十分深 厚。这些传统民居青瓦白墙,外简内秀,前庭或后院一般都布置有小型庭院 或花园,粉墙饰以砖雕、石刻、花窗,使建筑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颇具 园林之趣,研究和观赏价值都很高。笔者在毕业之前曾有幸去过此地,小小 的城镇,依然还保持着传统的徽派风格,不论是商用的旅店或是家用的宅 院,都或多或少的保留有徽州传统民居所特有的构件装饰,尤其是那些门头 上的雕饰让游人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和伟大。( 如图2 - 5 ) 图2 5 徽州传统民居装饰构件( 图片来源:m b j 6 q q ,b l o g b u s c o r n ) 徽州传统民居之所以称得上是艺术,就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和风 格。它之所以享誉海内外,成为徽派,一方面是它具有保留的完整性,风格 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在于它有着十分丰富的 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 一。总的来说徽州传统民居的艺术风格可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它 既不矫饰也不造作,自然自我,顺乎形势。它的自然体现在对传统艺术的继 承与保护:它的古朴体现在经历几千年的洗礼之后,仍然恪守古制、信守传 统、推崇儒教、坚持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淳真;它的隐僻体现在 不论是民居还是祠堂,不论是庙宇还是牌坊,都给人以含隐蓄秀、凝重孤俏 之美;它的典雅体现在这些传统建筑无论从外形到色彩,还是从内部构件到 空间布局,都显得庄重高洁,不染俗尘。数百年来,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就屹 立在这享有“水墨山水”之美誉的徽州大地上,始终保持着她独特的艺术风 格和人文气质。”。 2 3 徽州传统民居的内涵及特征 2 3 1 徽州传统民居的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的定义,民居是指宫殿、 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传统民居不同于官式建筑,如果说皇室宫殿及宫署建 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蕴中的“大壮”之美和儒家正统“礼”的思想,那 么徽州传统民居则主要反映了“适形”之美和儒家“乐”的思想。”3 散落在安 徽皖南地区且保存下来的传统民居,饱含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传递着它 们历经时代所拥有的丰富而真实的信息,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精湛的劳动创 造、智慧、和心血。这些完全有别于现代设计的独特景观以及凝于其中深沉 委婉的古代哲学思想与民族精神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弘扬的。 徽州传统民居从大的方面而言,是指具有徽派艺术发展历史文化载体的 传统区域,它是由徽派历史文化特征的建筑群、传统街巷以及公共空间所组 成,保留着历史文脉和传统民居的特色,而且应当是具有城市历史风貌的相 对完整性和真实生活性的区域。它包含以下几个含义: 1 徽州传统民居是城市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明显的传统 建筑景观特征及强烈的生活特征,并与历史遗迹有着明显的区别。 2 徽州传统民居是徽州文化及历史文脉的载体,从这点上说,徽州传统 民居在城市的景观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特别是在现今 中国城市风格趋于同一化的情况之下,保持传统民居的历史文脉之延续是城 市发展以及室内设计发展的重要课题。 3 徽州传统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特色和建筑风貌的完整性,任何割裂徽 州传统民居完整性的做法,都可能对其民居历史文化特色造成破坏。 图2 - 6 徽州传统民居街景( 图片来源:建筑室内外钢笔表现笔者为第二作者) 因此,徽州传统民居作为徽派传统文化遗存的物质载体,是研究徽州地 域文化传承的研究对象,也是着手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创新源泉( 如图2 6 ) 。 2 3 2 徽州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 历史延续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是所有传统民居的三个特征,也 是它们在更新改造中应当把握的重要原则和行动准则,徽州传统民居当然也 不例外。徽州为山岗丘陵地貌,溪流水塘遍布,民居多借助山水布置,不强 调一定的几何形式,更无固定模式,其依山者因山而建,其傍水者沿水而 筑,房屋群落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优美的村镇风貌。 1 历史延续性 历史延续性是指传统民居在时间跨度中的不同阶段之间的多方面联系, 它是一种渠道,将历史环境中包含的信息从过去传递到现在和将来。徽州传 统民居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并被人们加以认识,正是由于它们具有这种历史 的延续性,可以把历史的各个信息得以保存,并利用环境演变中的传统信息 的重要部分加以延续。 2 生活真实性 生活真实性是指所有传统民居不仅是过去人们生活居住的地区,而且在 当今社会中,仍然承担着一定的居住或商业上的功能。今天的徽州传统民居 依然传承着以前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生活环境乃至生活习俗,在此基础上根 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也是所有传统民居 与文化古迹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古迹地段的主要区别。在徽州传统民居中, “人”仍然是其中的主体部分,它不仅是徽州建筑景观上的历史性延续,更 重要的是它还要显现徽州民居生活的文化价值,它是基于居住在它其中的居 民的生活行为上,没有居民的参与,徽州传统民居也就失去了作为传统民居 存在的意义( 如图2 - 7 ) 。 图2 7 徽州传统民居生活情景( 图片来源:w w b a i d u c o i 1 ) 3 地域风貌完整性 作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儒家与道家、释家思想的厚实沉淀区里成熟 的徽州传统民居与周边环境的风貌特征基本保持一致,它集徽州山j i l 风景之 灵气,融民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落的 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的处理,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 体现了徽州传统民居鲜明地方特色。 2 3 3 徽州传统民居地域特征的典型代表: 西递和宏村是徽州传统民居中较具代表性的两个典型实例。 西递座落于黄山南麓,南北宽3 0 0 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 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 里人家”之称。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 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由于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 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 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 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 上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其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 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 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 艺术之精华。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 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州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 如 图2 8 ) 。 图2 8 徽州西递民居室内构件( 图片来源:卿b a i d u c o e ) 黟县的宏村也是徽州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宏村水系是依牛的 形象设计,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 大奇观”。它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 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沼 湖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 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整个宏村造 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的田园风光,村中景色美不胜收,远处青山起伏,近处 图2 - 9 徽州宏村民居室内构件( 图片来源:w w w b a i d u c o r ) 古树浓荫、粉墙横列,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从外部自然环境到内部 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传统古村落的原始状 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它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和旅游者接踵而来、流 连忘返( 如图2 9 ) 。 而同样是出自黟县的屏山村,沿着一条曲折有致的溪流,排列着一座座 形式统一又富有变化的各式民居,建筑借溪流形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是典 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 2 4 徽州传统民居室内布局的审美意境 2 4 1 室内布局的自然美 一说到徽州传统民居的室内设计,就不得不将其与“山野、竹林、清 泉”这些自然美景分隔开,正所谓“天然去雕饰”。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 巧妙结合,对地方材料加以利用,真实地反映了徽州特有的民俗文化甚至主 人的喜好。这里的民居都是依照所谓“风水”来制定室内布局的,就是将室 内的整体布局限定和控制在自然环境特定的“大势”之中,巧妙地结合自 然,做到“屋中有景,眼中有景”。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黟县宏村中那沉静 嫣然的“碧园”,这个与自然结合地美轮美奂的典范。 图2 一1 0 碧园春色( 图片来源:w w w c t s 2 0 0 8 c o m ) 碧园座落在宏村雷岗山下,地处“牛肠”型水系的源头,据传说建筑此 屋者是一位朝廷的退隐高官,他从不与村里人交往与交谈,但他所建的这栋 房子,站在高处看,却是以一种形如古代官帽似的样式雄立于宏村之中,象 这样将墙壁顶端做成半弧型状,在徽州古建筑中是难得一见的,从中也可窥 见主人内心中所残留的那一丝丝官家气势,即使是在退隐后,还是想在哪怕 是建筑上也要有所表露,以示其与凡夫俗子的不同( 如图2 一1 0 ) 。“钔 经历百年风雨的碧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显老态龙钟之状,现在的主 人是一对姓汪的老夫妇俩,他们按照“修旧为旧”的原则,把这座原本差不 多要倒塌的屋子修得“旧貌依旧”,重拾昔日风韵。 碧园正厅上方有一匾额,题为“圣人孩之”。意为道德高尚、知识渊博 的人,就应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保持那种“人之初、性本善”的天然本 性,这充分显示了房屋主人对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追求一一追本溯源,返璞 归真,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浮华、繁躁的都市里,向往的却是那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的山野田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无凡俗琐事扰心,入的心境是 纯净的,心情是安宁的。正所谓“一杯香茗听风雨,两杯薄酒醉清秋。”屋内 梁架及墙壁上都镶有雕工精湛、图案优美的木雕构件。此外,主人按照局部 与整体和谐相配的原则,修建了两处花园和一座“听风赏月”楼,此楼目前 应为宏村内最高的观景处,身临此楼,远处的青山绿水、近处的飞檐斗角尽 收眼底,游者置身于碧园之中,推窗可见山景,静坐则赏水色,饱赏美景于 此,真为人生一大快事! 。” 碧园的美,美在其天、地、水、景、人相和谐,人生活在景与画之中, 享受的是大自然慷慨给予的一切。碧园的主人信奉的是“有所为,有所不 为”的思想,所以,碧园虽不参与宏村的对外开放参观,但又接待海内外八 方来客居住,只有有缘之人才有幸在此领略碧园之风韵,在那悠然的氛围 中,去享受碧园的清幽与豁达、安详与宁静。 2 4 2 室内布局的形式美 图2 - 1 1 徽州传统民居布局图( 图片来源:w w w i m a g e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