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业论文)回到部落时代——互联网对社会行为的影响.pdf_第1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回到部落时代——互联网对社会行为的影响.pdf_第2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回到部落时代——互联网对社会行为的影响.pdf_第3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回到部落时代——互联网对社会行为的影响.pdf_第4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回到部落时代——互联网对社会行为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在人与环境漫长的互动过程中,传播技术的进化对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媒介分析的核心问题。主流传播学界一度重视研 究媒介的信息与内容,他们认为传播技术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人们利用它们来传播何种信息。 但是他们忽视了传播技术并不单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传递信息的渠道,传播技术 的形式对传播内容存在着极大的限制作用。同时传播技术的形式也限制着人们的交流方式。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为引人注目的传播媒介之一,它的能量已经辐射至广阔的社会领 域。本文将着眼点放在互联网的媒介形式分析之上,在分析了互联网的媒介特性之后,本文 指出,互联网倾向于将社会舞台的各类信息,公开的或隐秘的公布于众,从而改变了人们的 认知强度和广度。并且互联网也突破了物质地点对社会交往的限制,给予人们平等自由交往 的空间,由此,个人行为的影响力也超越了地理的局限,变得无远弗界。最后,本文通过对 童年的演变,平民英雄的诞生以及邻里关系的发展这三个个案进行分析,来论证前述理论。 本文的核心还在于提示这一点互联网时代人们参与感的加强、对社会事务以及他人生活的 高度卷入与部落时代的社会表现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的设想在互 联网时代成为了现实。 关键词:互联网媒介分析 社会行为部落化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o u tt h el o n gh i s t o r yo f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h u m a nb e i n ga n d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h a sp u tas i g n i f i c a n t i m p a c to nt h es o c i e t y t h em e d i aa l w a y sf o c u s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 e e nm e d i aa n ds o c i e t y 、m e d i aa n dh u m a nb e i n g s t h em a i n s t r e a m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t u d yo n c el a i de m p h a s i so nt h e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 c o n t e n to fm e d i a , f o rt l l e yt h o u g h tt h a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w a sn e u t r a la n d t h a tt h ek e yp o i n tl i e si nw h a tk i n do fi n f o r m a t i o np e o p l ei n t e n dt oc o n v e y h o w e v e r , t h e yo v e r l o o k e dt h ef a c tt h a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sn o tm e r e l yt h ec h a n n e l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l i n k i n gp e r s o na n dp e r s o n 、p e o p l ea n ds o c i e t y , b u t t h ef o r m s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g r e a t l yc o n s t r a i nt h ec o n t e n t s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w a y s o f h u m a ni n t e m e t i o n i n t e r a c ti sn o wo n eo f t h em o s te y e - c a t c h i n gm e d i a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i n t e r n e th a s w i d e l ys p r e a do v e rt h ew h o l es o c i e t y t h i st h e s i sf o c u s e so nt h ef o r ma n a l y s i so f i n t e m e t a f t e rt h ea n a l y s i s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i n t e m e t , i ta r g u e st h a ti n t e m e tt e n d st o d i s c l o s ea l li n f o r m a t i o n p u b l i c l ya n dp r i v a t e l y , w h i c hc h a n g et h ei n t e n s i t ya n de x t e n t o fp e o p l e sc o g n i t i o n m o r e o v e r , i n t e r a c tb r e a k st h r o u g ht h eg e o g r a p h i cr e s t r i c t i o n s o ns o c i a li n t e r c o u r s ea n dp r o v i d e sp e o p l ew i t haf r e ea n de q u a lp l a t f o r mf o r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a n db r e a k t h r o u g ho ft h et w oa s p e c t sh a v e i n f l u e n c e dt h es o c i a lb e h a v i o r sp e r v a s i v e l ya n dp o t e n t i a l l y f i n a l l y , t h et h r e ec a s e s e v o l v e m e n to f c h i l d h o o d ,d e c l i n eo f a u t h o r i t y “t l lt h eb o mo f c i v i l i a nh e r o e s ,a n d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e i g h b o r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r eu s e dt o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f o r e g o i n gt h e o r y a n o t h e ( c o r eo f t l l i st h e s i si st h em e n t i o no f t h ef a c tt h a ti nt h ee r ao fi n t e m e tp e o p l e b e g i nt od w e l li nav a s tt r i b a lz o n e k e yw o r d :i n t e m e t m e d i aa n a l y s i ss o c i a lb e h a v i o rt r i b a l i z a t i o n l i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前言 ( 一)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互联网的研究是将近十年前开始的,而互联网成为研究的热点,更是只有几年 的时间。1 9 9 6 年,国际传播学会旗下的首要学术刊物传播学刊出了一期互联网研究专 集,标志着主流传播期刊对互联网这一新传播媒体的关注。在一篇其后被经常引用的对话式 讨论中。两位研究新媒体的学者,即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纽黑根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 的让菲里,展开了一场传播学者为什么应该以及如何进行互联网研究的讨论他们呼吁,传播 学者应该积极介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相关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去。以传播学者的视野来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走向。 国外对于传播技术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和策略。一种是把它作为一种新媒体,将原 有的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重要的研究课题,都有条件地移植到新的研究对象中来。 因此。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对原有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补充或者修改。另一种研究思 路是意识到或者强调新传播技术的特殊性,以及与之相伴的使用方式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 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借用其他领域之理论、概念,加以适当改造和移植,用以 描述、概括和研究新的现象;二是提出新的假设和概念,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进行验证。 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国外对于互联网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互联网的使用研究。如果迸一步细分的话包涵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i 、不同 的人如何使用互联网。2 、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使用。3 互联网的本质及其与其他传播媒介 使用的比较。这部分的研究一直是互联网传播研究的热点。 第二类是有关互联网的影响( 效果) 方面的研究。在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上,传播媒介的 效果研究曾经长期是传播学的主流研究方向。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出现了 新的热点。美国卡耐基大学的克朗特区分了传播技术对社会弼个层次的影响,即初级影响和 次级影响。初级影响是指新技术对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直接的影响,如青少年沉迷于虚拟游 戏而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就属于这类影响;而次级影响是指新技术对社会形态的演变带来的 影响例如互联网与社区文化建设,电子商务等等。 i i i 前言 第三类是互联网采纳研究。随着互联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各种 环境下( 如政府机构、企业、家庭、学校、医院等) 如何被采纳和使用也备受关注,吸引了 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 第四类是其他研究。包括政策法规、网络内容、电子商务,不一而足。 ( 二)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互联网研究近年来也涌现了一大批以互联网传播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和专著,根据 中国期刊网的数据来看,如果在篇名一栏输入互联网一词,能够找到3 9 8 7 篇相关论文( 1 9 9 4 年一- 2 0 0 6 年) ,但从研究的深度和质量而言。与国外相比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为了方便 叙述,对应到上述四个主题来看: 第一、互联网的使用研究: 1 、不同的人如何使用互联网。国内的这方面研究大多限于统计和描述层次,如基于中 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互联网调查报告的各种研究。2 、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使用。国内的 这方厩研究不少,如对国内电视媒体网站的思考,对网络新闻的批判性反思等等。3 、互联 网的本质及其与其他传播媒介使用的比较。这块内容国内的专家研究的较少。 第二、有关互联网的影响( 效果) 方面的研究: 1 、初级影响研究。在我国,初级效果研究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深入的原创 性的纵向研究,无论是论文或专著都很少。 2 、次级影响研究。国内的很多互联网研究都可归纳到此类别。例如对互联网使用与社 会文化的探讨,互联网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对互联网与数字鸿沟关系的研究等。 第三、互联网采纳研究: 大陆出版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中有关互联网采纳和扩散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也多限 于简单统计层次。但是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对于这一块的兴趣较为浓厚,他们的研究成果 比较多,例如台湾学者有关无线网际网络服务使用者之创新性研究,电子资料交换技术的采 纳等等。香港学者正在进行的关于中国大陆城市居民上网的纵向研究等等。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金兼斌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略述现代传播。2 0 0 2 年第四期,总第1 1 7 期 前言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 n n i c ) 在京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截止到2 0 0 5 年6 月3 0 日,我国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 0 3 0 0 万人、4 5 6 0 万台:c n 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了6 2 2 5 3 4 个、6 7 7 5 0 0 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总量达到8 2 6 1 7m :我国大陆的i p v 4 地址数达到了6 8 3 0 0 0 3 2 个。从宏观上看,我国的互联 网发展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互联网是继电视之后对现代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介之 。2 0 0 4 年,我国城镇家庭彩电普及率达到1 3 3 农村达到7 0 5 ,而互联网的普及率 目前只有7 7 左右。因此,本文认为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和强大之前,分析和预测互联网 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 二) 对传播媒介进行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长久以来,主流传播学的兴趣主要放在了对媒介内容和效果的研究和分析之上。而忽视 了不同类型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潜在影响。麦克卢汉的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在1 9 6 4 年出 版后,对传播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麦克卢汉在他的书中强调“媒介即讯息”,即任何一 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同时他还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 它们对人极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媒介是积极的、能动的,对传播内容有 着重大的影响。 其他的媒介理论家也研究了传播媒介产生的具体影响。例如h l 蔡特教授和伊丽莎 白埃森斯坦教授研究了从书写到印刷的意义。他们认为印刷形成了新的“著作权”和知 识产权的观念,促成了民族感情的生长。尼尔波兹曼教授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于某些特殊 的内容,从而能摄终控制文化,因此他认为,电视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约书 亚梅罗维茨教授认为电视的普及导致了地域的无边界现象,人的社会行为也因此产生了很 大程度上的改变。 尽管对于媒介自身特性的研究,一直不是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但是正如烽火台作为媒介 不可能产生哲学而结绳记事的年代不可能产生微积分一样,媒介的使用情况和固有的特性, 对媒介内容以及人们的交流方式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和限制。 v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2 ,因此,超越对于 媒介内容的主流传播学研究,通过分析日益强大的互联网技术自身的特性。进而探讨其对社 会行为潜在的影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收获 ( 一)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强调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技术的特殊性,以及其不同于以往传播 技术的特点,并分析与之相伴的信息流通模式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研究方法以文献研 究为主,笔者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论文和专著来加深对该领域相关知识的了解, 并对国内外相同课题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最后通过观察、思考与归纳,笔者就互联网对 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建构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 二)课题研究的收获 媒介理论家认为,传播模式的改变是造成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通过观察指 出,媒介并不单纯是两个或者多个环境之间传递信息的渠道,媒介本身就是一种环境。许多 学者通过自身的研究来支持这一观点。因尼斯认为,不同的媒介对控制有着不同的潜力。不 能广泛传播的媒介,或者需要特殊编码技巧和解码技巧的媒介容易被上层阶级所利用,他们 有时间和金钱来获得这些媒介。相反,如果一种媒介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它就会被民主 化。麦克卢汉则提出了“感观平衡”的观点,他认为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他 一切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电子媒介覆盖了整个地球,也使得人们返回了乡村一样的 环境。h l 蔡特和伊丽莎白埃森斯坦研究了从书写到印刷的意义。他们认为,印刷形成了 新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观念,促成了民族感情的生长。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 偏好于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因此他认为,电视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娱乐至 死的年代。媒介理论家普遍认为,传播方式对人们的冲击超出了传播内容对人们造成的影响 而约书亚梅罗维茨在媒介理论学家提出的看法和社会学家提出的看法之间架设了一 道桥梁。他认为,电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其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 “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当电子媒介重新组合了人们表演的社会舞台,那么人们对于“恰 2 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一一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 9 9 2 ,第1 2 页 v i 当行为”的认识也会产生变化。梅罗维茨通过对电视的研究和分析来论证他所提出的理论的 可行性,并且他提出,电视对童年的变化权威的衰落以及女性权力运动的兴起都产生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梅罗维茨过于强调了场景对于行为的影响作用,并忽视了电视作为一个 缺乏互动的媒介,并不能真正参与改变人们的生活场景。而只是将各类场合的知识呈现出来。 因此,本文认为。媒介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媒介给人们提供什么 样的交流方式,二是媒介对于传播内容的控制程度。对应到互联网上。本文指出,首先。互 联网的媒介特性和使用特性决定了互联网倾向于将各类社会知识,公开的或者隐秘的暴露于 众,由此增加了人们认知的广度和强度;其次,互联网突破地域的限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 等交流和互动的空间,因此,个人行为的影响力开始突破了物质地理的局限,变得无远弗界。 并且本文还指出,互联网时代人们参与感的加强、对社会事务以及他人生活的高度卷入与部 落时代的社会表现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的设想在互联网时代成为 了现实。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l 、坚持阻“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搀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褥的研究 成果。 3 、本论文中狳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静有关材科均是真实豹。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德彝恚对奉研究所傲妁贡皴均已在论文中捧7 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 ! 童;! i 至: 1 , 日襄: ! i :i :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豹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揩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舨;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圈书馆捩查阅;有衩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靼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杜威曾经说过:“在一切事物中,传播是最美妙的。”3 从宏观上说,传播是人类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从微观考察,传播则是人类思想进步的源泉。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 就是一部人与环境互动的历史,是人类调节自身与环境关系的历史。如果没有传播,互动就 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人类诞生之时就开始了著名的传播学 家与科幻小说家保罗莱文森在思想无羁一书中说到:“许多地球上的物种是比人类历 史悠久的地球居民,而且其数量也比人的数量多:这雄辩的说明它们基因编码中存在着对环 境的认识。但是。只有一个地球上的有机体非常了解自己的行星。非常了解他在宇宙中的位 置。”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彰显了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所具备的理性与智慧。 第一节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演变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环境的发展就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环境制约着人的生 存,人类也通过自身的智慧不断的探索环境、改造环境。例如,人类为了抵抗寒冷、抵制野 兽的侵袭,建造了房屋:人类为了克服远距离的障碍,发明了各种交通工具:人类为了挑战 太阳东升西落的权威,发明了沙漏等各种计时工具。可见,人类思想的进步,行为的决策无 不是建立在对环境的认知以及与环境互动的基础之上。人与环境的关系包含着四个基本要 素:一是客观环境本身二是人对环境的认知( 思想) ,三是人的行为,四是人的行为对客 观环境的反馈或影响。对于不同年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类来说,环境的规模与复杂程 度不同,人对环境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一、前大众传播时代 在大众传播时代诞生之前,人类经历了以口语和手抄文字传播为主的漫长时代。在我国 北宋时期,毕舁发明了雕版和活字印刷术,但由于各种原因印刷生产长期停留在小作坊手工 作业的水平上;德国人古登堡于1 5 世纪4 0 年代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 了不可低估的意义,一些学者将“印刷术”称为“人类灵魂的望远镜”,但由于各种社会力 量的阻隔,活字印刷在诞生以后并没有立即使报刊等传播媒介服务于普通的大众,而成为一 转引自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一一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1 0 页 4 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一一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2 6 页 l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些政治组织利用的工具。因此大众仍然生活在较为传统的社会环境之中由于生产和交往 规模都十分有限,传统社会环境的范围并不是很大。规模也比较小。人们接触的环境与物质 地点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以生活圈为主。例如在我国的传统社会。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村 落之中,他们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于斯而长于斯。因此,他们对于周边环境的认识与把 握建立在“亲临现场”的基础之上。对于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他们有着直接的经验和体会。 二、大众传播时代 近代大致传播的起点,以1 9 世纪3 0 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其代表性事件是。人 人都看的报纸”一一廉价“便士报”的出现。5 随后的1 8 4 4 年,美国艺术家兼发明家莫尔 斯成功地实现了有线电报在两地之间的发送和接受。李幸教授在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一 书中提到:“电报产生的价值在于,它是人类第一次把通讯从运输中分离出来。而在此之前。 邮政即通讯,也就是说,信使及交通工具的速度即信息传播的速度“;“至此,可以说人 类征服距离和时问的梦想开启了实现的门扉。”7 在有线电报之后,有线电话、留声机、无线 电报、无线电话、广播电台、电视相继诞生。至此,人们发现有了大众传媒,即使待在家中 也可以随时了解国内外动态,物质地点已经不再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限制和障碍。地球似乎 变小了,人们就如同生活在一个村庄里面。麦克卢汉教授在上个世纪提出的“地球村”概念 开始被大家广泛接受。 在大众传播时代,人们的认知方式开始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介的发 、 展使人们意识到世界的广袤以及社会的复杂,凭借人类自身的条件,包括体力以及各种视觉、 听觉、触觉等感观能力已经不能够完全的把握。而有些知识和信息也完全超越了人类感知经 验的范围,例如人类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生物的世界、宇宙的存在等等。康德说:“纯粹的 理性原则不适合经验之外的任何客体。”3 因此,对于一个复杂和巨大的环境。人类只有依 赖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把握。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组织,通过对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件 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结构化之后呈现给大众,大众传播由此成为了大众信息环境的 主要缔造者。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了解环境的方式是间接的,他们接收的是大众传播媒介 经过重组和再现之后的环境。正如香农和韦弗所说:“噪声无处不在”,因此尽管人们依靠大 5 郭庆光传插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9 ,第1 1 7 页 6 李幸,刘荃,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第1 6 页 7 同上 。转引自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一一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2 2 页 2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众传媒获取了极为丰富的资讯。但是受到误导也是时常发生的情况。 三、互联网时代 1 9 8 6 年。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并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9 0 年代随着w e b 技术 和相应浏览器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新的飞跃。1 9 9 5 年以来。互联网用户数 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翻。有人预计,到2 0 1 0 年互联网使用人数将达到2 2 亿。 互联网甫一出现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关于互联网媒介性质的探讨也从没有停止过。许 多人一开始就将互联网定位于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并称之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 四媒介”。但是随着互联网各种功能的日渐成熟,以及使用人数的增多,关于互联网是不是 大众媒介的疑问也越来越强烈。一般而言,对于大众传播有这样的定义:大众传播是专业化 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 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9 互联网上存在着专业的网站制作群体,他们承担着信息生产活动, 但是互联网的用户千差万别绝大多数是普通的民众,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也发布信息、 进行传播活动。因此,把互联网和报纸、电视这些传播方式单向型很强的媒介并列在一起, 确实有些不妥。可见互联网并不能被称之为准确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而由互联网引领的 新的媒介时代也理所当然应该与大众传播时代相区别。我们认为,互联网给民众带来了一种 新的媒介使用体验。 有学者认为,媒介技术使人类一步步远离“现实”并扭曲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也使得人 类日益脱离自然和本质。而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却说认识自然最好的方式是介入自然。对此, 莱文森持以相同的态度,他认为,长期以来媒介的演化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趋势,技术的人 性化即自然化。尤其是传播媒介的人性化即自然化。”互联网在他看来即是一种极为人性 化的媒介。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使用媒介的同时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和环境。与大众传播时 代人们将探索环境、再现环境的任务交给大众传媒相比,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将探索环境、认 识环境和改造环境的权力和机会牢牢的抓在了自己手中。因此,尽管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周围 的环境一如既往的广阔而复杂,但是人们成为了信息环境的缔造者与传播者,他们参与各类 社会事务,探讨各类社会问题,或分享各种生活经验,可以说,人们开始在一个大范围内享 受起部落化的生活。 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9 第1 l l 页 1 0 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一一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2 1 页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第二节技术在互动过程中的作用 达尔文主义者吕厄尔得出结论说:“地球上的各个地质时代先后出现了生命一一感 知一一高级哺乳类接近理性的智能一一再到最后出现可以人为改进的理性,这个图景给我们 展示的是精神日益主导物质“。地球变得越来越像是人类的主宰,而整个环境的规划、保 护、发展都在人类的掌控之中。2 0 0 4 年东南亚海啸引发的灾难让自信以久的人类感受到了 大自然的威力,但是人类不久就开始着手分析海啸形成的地质及其他各方面原因,甚至还有 人得出结论,认为海啸是由个别大国研究已久的人造地震所引起。虽然唯物论者与唯心论者 关于物质和精神谁是世界的主宰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人类的理性和智慧确实展现 出了驾驭世界的非凡能力。而技术则是人类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唯一中介。 、技术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中介 杜威认为,只有用技术刺激自然之后,自然规律才能够完全清晰起来。保罗菜文森赞 同他的观点,他说:“思想的技术体现是精神对世界的主要冲击方式。甚至是唯一的冲击方 式。”技术是精神与物质互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没有说出口以及没有转化为具 体实践的思想是无法影响和干预物质世界的。具体而言,技术作为人类思想的物化以及人类 与环境互动的中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是保存和传播思想的载体。口语传播的特点是瞬时、易逝、难以保存及难以 分析。因此关于中国上古时代黄帝、顿顼等传说是否确有其事一直难以考证等到刀具的 发明,我国古人才开始在摩崖石壁上,在甲骨上记录图案和文字,使得这些古代的知识和信 息得以流传至今。当然,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更是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不可估量的 福祉。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撑,知识不可能成为独立于人脑之外的一个客体,克服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从古至今并且在不同的国家流传。因此,哪怕有几千年的隔阂。现代人依然能够通 过书本和古人心灵想通。因此,一切技术都将思想和知识外化、物化并加以保存。当然,技 术还对知识的增长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知识无法独立于人而存在,就无法接受他 人的审视与检验,他人也无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更有创建的看法和观点。因此,技术 在知识成长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其次,技术本身是正确知识的体现。一旦某种技术得到应用,则说明体现在这种技术上 1 转引自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一一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5 5 页 2 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一一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0 4 页 4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的思想是行得通的,至少在这个技术持续使用的时间段内,它体现的是正确的想法。例如 美国“发现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国际空间站接轨,最后顺利返航。这说明人类对 于宇宙的认知又推进了步,人类在探索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各类公式和数据是正 确的。当然,除了引人注目的技术以外,每一件日常生活中技术都是思想和知识的体现例 如毛笔体现了我国古人对于艺术的看法,筷子传递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信息等等。因此。技术 本身就是人类思想的物化,人类精神的力量通过技术传达出来,有力的改变着这个世界。 再次技术是追求知识的手段。按照莱文森的观点,最能体现这类技术的代表是望远镜 和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让人们发现了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各类细菌在显微镜的观 察下无所遁形;而望远镜将天体拉近到了我们眼前让人类对原本神秘莫测的物体产生了科 学的想法。这些技术的发明让人类的认知领域不断的扩展,也使科学和文明的火苗逐渐壮大。 当然这类技术还有很多,例如互联网它是人类知识的放大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互 联网时代人类的视野将继续开拓人类的知识将更加普及。 第四,技术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工具这是技术最为基础的功能。技术作为人类体力和能 量的延伸,帮助人类改造周围的环境。远到原始时期的一把石锄,近到现代社会的割草机, 小到各种零件,大到各类重型机器,都被人类当作手和脚的延伸,按照人类的意图改造着地 球。没有这些技术,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种种蓝图都不可能实现。 二、传播技术决定人类的交流方式 技术作为人和环境互动的中介,除了承载上述各种功能以外,也决定着传播内容的形式 以及人们交流的方式。长久以来,传播学界对媒介技术的看法是:媒介仅仅是形式,是信息、 内容、知识的载体,它是空洞的、消极的、静态的。因此,主流传播学的兴趣主要放在了对 媒介内容和效果的研究和分析之上。麦克卢汉的人的延伸一媒介通论j 在1 9 6 4 年出版后, 对传播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麦克卢汉在他的书中强调“媒介即讯息”,即任何一种新的 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同时他还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它们 对人极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嘲笑那些抱有媒介“如何使用才至关重要”想 法的人,并举例讽刺:“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 看门狗的注意力。”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是积极的、能动的,对传播内容有着重大的影 响。 ”麦克卢汉人的延伸一一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 9 9 2 第1 6 页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媒介以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着人们的交流方式,许多学者对于这个观点持以肯定的态度 并对此做出了有意义的延伸。尼尔波兹曼教授认为:“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 式上,并且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 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媒介都有其偏好的特殊内容如果说报纸、书籍等媒 介偏好理性而有条理的抽象信息的话,那么电视都倾向于传播各种片断式的具象信息,因此 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在电视时代放弃了沉思以及 理性;约书亚梅罗维茨教授认为:“电子媒介不是通过其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 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媒介的特性决定着信息的收发方式,也使得社会舞台 得以重组人们关于“恰当行为”的看法也随之改变。因此,梅罗维茨教授认为电视带来了 新的社会风景:包括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融合,童年与成年的模糊,政治英雄降为普通百 姓等等。 许多学者的研究都强有力的证明媒介分析的重要性,媒介并不是传播内容之后可有可无 的硬性技术。大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察媒介的特性。 ( 一) 编码特性 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编码形式,而不同的编码形式决定着媒介不同的接触步骤。例如 对于印刷媒介而言,书籍、报纸、杂志基本以文字信息作为传播的主体。因此这些媒体首先 将学龄前儿童与不识字的人排除在读者群以外。并且阅读是仑循序渐进的过程,个人必须 从基础拼音和简单的字符开始学起,逐渐掌握大量的文字才能正确理解较为复杂的文本。 而电视则不同,电视多以表象信息和声音进行传播,因此,对于电视的理解不需要接受系统 的学习二个看了几个月电视的成年人和一个看了几年电视的成年人对电视的理解可能相差 无几。即使两岁大的小孩也发现电视是可接触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电视会被许多家长当作 “照看孩子的保姆”。 对于印刷媒介而言。不同难度的文本对于接受过基础教育的成年人来说,理解结果也存 在着很大差异。我们通常可以发现,通俗小说的发行量要比学术书籍大得多。如果排除兴趣 等因素我们发现学术书籍要比娱乐化或者生活化的书籍在阅读时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耐心 ( 当然,也有许多人本身因为学术书籍阅读时的“累人”而难以产生兴趣) 。但是电视不存 在这方面的问题,不存在某个电视节目比另一个电视节目难懂的情况。不同的人在看电视时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7 页 ”约书巫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杜2 0 0 2 第6 页 6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都能基本理解电视传达的信息对于电视剧来说不同的观众可能对某个角色的性格、善恶 产生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于总体的情节不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各类电视节目往往能成为 人们共同的谈资。 由于各类媒体编码的特性不同,导致各类媒体的受众群体也不同。以文字为内容的媒介 容易将各个不同的群体区别开来,儿童与成年人的书籍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不同领域内的 书籍也由于各类专业术语的壁垒而使得外行人难以接近。总体而言,不同的书籍拥有不同的 读者。电视是一种共享型的媒介,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的人可以观看许多 相同的电视节目,例如不同时间风靡中国电视荧屏的还珠格格和大长今就能很好的 反映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印刷媒介倾向于将受众分为各类群体而电视则倾向 于将各类人融合在一起。约翰默里( j o h nm u r r a y ) 在总结“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几个发 现时指出,书籍通常用来满足“个人身份”有关的特定需求的,而电视则满足更一般化的需 要。”因此,电视倾向于使各类人融合进一个群体。而印刷媒介则无意中强化了各类群体的 界限。 ( 二) 信息特点 约书亚梅罗维茨将两者的对比列举如下:传播与表情、抽象与表象。按照戈夫曼的定 义,“表情”是指姿态、符号、声音、标记以及某个环境中某个人出现所产生的运动。而“传 播”指的是,使用语言或类似于语言的符号有意识的传递“讯息”的行为。实际上不管戈 夫曼的定义是狭窄还是宽泛,传播与表情、抽象与表象基本上代表的是同样的意思。因为任 何传播都是抽象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实现传播的目的,人与人之问的交流,不可能都通过 实物来进行。例如,幼儿园中的教师给孩子们讲解大自然时,不可能将大自然的各类生物实 体都带进教室展示给孩子们看。但是表象信息是最接近于各类事物真实面貌的信息,因此我 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最不似抽象的抽象。传播表情与表象的媒体容易“泄露”人物的真实面 貌和情感,而抽象的书籍则倾向于隐藏作者不愿意外嚣的内容。 信息的形式同时决定了信息在传播时有无阻隔。书籍等传达抽象信息的媒介是具有阻隔 的媒介。而电视、录像、电话等直接以表象信息或者声音来传达内容的媒介则属于无阻隔的 媒介。例如文字是独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包含思想的实体,读者不必通过了解作者本 人便可以很好的理解一个文本,井对此产生评价和好恶之情。作品一旦完成,作者的各类真 1 6 转引白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2 第8 3 页 7 第一章传插媒介与信息环境 实面貌如相貌、身高、爱好是隐而不见的。几千年前孟子曾提出这样的疑问:“读其书、颂 其诗不知其人可乎? ”而几千年后钱锺书回答了他这一问题,有位外国的女记者打电话 想要采访他,他回答说:“如果你觉得一只蛋很好吃,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呢? ”而电 视、录像等媒介则倾向于捕捉镜头前人物的真实状态,不论是微笑、哭泣、紧张还是沉默, 被记录者的内心总是容易在镜头前轻易的泄露。电话也是如此,交谈者的情绪和谈话总是即 刻的,互动的。因此我们也许不难理解短信的出现迅速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许多打电 话难以开口直接向对方说的话( 例如情话、道歉、祝福) 都可以依靠“不说话”的文本来解 决。因此,所谓有无阻隔可以理解为传播发生时信息本身与信息发出者之间的结合程度。信 息可以脱离传播者而成为一个单独的实体与接受者发生交流的媒介可以称之为“有阻隔的媒 介”,反之则是“无阻隔之媒介”。可以很容易理解的是有阻隔的媒介可以帮助传播者更好的 隐藏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情绪将有准各的东西皇现到观众面前,而无阻隔的媒介则倾向于捕 捉传播者的真实状态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 ( 三) 参与条件 由于媒介的物理特性、使用方式以及编码特点的不同。人们使用媒介的参与条件也不同。 首先,书籍的物理形式与内容是紧密结合的,看一本书就要买一本书因此购书代表着一种 品味和选择对于购买不健康书籍的人来说,购书和阅读承担着一定的社会道德压力。电视 机与节目内容是分离的,只要买回一台电视。就可以任意接收电视节目,因此如果在电视中 观看到了不友好的内容。观众则有权指责电视台的做法。其次,阅读是属于个人的行为,而 看电视则可以多人共同进行。因此,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一般是隐秘的。而通过观看电视来 获取信息则是公开而无秘密的。由于参与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难易程度 由于对于一些边缘信息以及不符合社会主流标准的信息而言,通过书籍进行阅读是可以的 但是电视则会迫于受众庞杂以及影响力过于广泛的原因而放弃这部分内容。例如,约书亚j 每 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 一书中,曾经列举过一个数据,飘4 0 年的销量才只有2 1 0 0 万 本。而一个晚上在电视前看这部电影前半部分的观众就达到5 5 0 0 万。如果电视播放的是某 些边缘性的话题,那么碰巧和孩子一起观看电视的家庭以及本身对这些话题敏感的人群必定 会指责电视台的行为“不负责任”以及“道德败坏”。因此,对于媒介而言,传播某类题材 符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往往决定于它的受众群体涵盖面的大小。 8 第一章传播媒介与信息环境 ( 四) 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可以分为点对点、点对多以及多对多等类型。不同的媒介特性决定着不同的传 播方式。各类大众传播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是属于点对多型的。大众传 播的信息往往在同一时间内传达到很广阔的社会范围之内,这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 动。人际传播则通常属于点对点的形式,信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交流互动。而互联网时代新 的交流工具如q q 群则支持人们进行多对多的交流,信息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在多个人之 间交流和传播。人际传播通常包涵着信息内涵的传播、深入与互动,信息在交流主体之间不 断的螺旋上升:而点对多的传播过程则具有互动机制较弱的弊端,大众传播的反馈通常是事 后的。缺乏及时性和直接性。大众传播的单向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 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有效的 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 一般而言,大众传播媒介的点对多传播是一种竖向传播,它强化了大众传媒及各级权力 机构的力量并削弱了普通百姓制造舆论以及影响舆论的能力。而互联网则包涵了点对点、点 对多以及多对多等各种传播类型,它能够反映“民间”的舆论并强化来自民间的力量。 9 第二章信息环境对社会行为的控制作用 第二章信息环境对社会行为的控制作用 人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索的影响例如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 等,因此关于什么因素导致了人的行为改变这个课题是复杂而难以一概而论的。世界千变万 化人也各个不同,有无数的因素都将对人的社会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说人的 某些社会行为的改变完全是因为某个社会变量( 如传播攥介) 的改变而引起,那么肯定会招 致各方面的质疑和否定。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不是要分析人的社会行为改变的原因,而是 期望研究新的传播媒介( 尤其是互联网) 被广泛采纳后可能带来的普遍而潜在的杜会影响。 人的行为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信息环境中进行。信息环境至少在两个方面对人的行 为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作用:一是在信息环境中流通的信息的广度和宽度;二是信息环 境给人们提供何种形式的交流途径。 一、前区与后区的概念 第一节前区与后区的融合 对场景主义者戈夫曼而言,所有的社会行为实际上都是在表演,因为“社会是舞台,人 人皆演员”。每个人都依据所处的场合以及其他参与者的特点来选择自己的行为。甚至有时 候还需要事先有意无意地进行计划和演练。戈夫曼认为。任何个人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可以 被分成两大类;“前区”或台上行为,以及“后区”或后台行为。前区一般指需要面对“观 众”的场合,而前台行为是指“表演者”按照“观众”的期待而表现出的某种行为。后区则 大多指没有“观众”的场合,如同舞台后方演员的卸妆间。因此后台行为大体是指表演者 较为放松和自然,最缺乏“表演性质”的行为。例如当我们身处一个高级的餐厅,我们会选 择富有教养的举止,轻声的说话,优雅的使用餐具,而一旦离开餐厅回到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