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马说》讲学稿(答案不全) 语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马说》讲学稿(答案不全) 语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马说》讲学稿(答案不全)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课 马说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知识。了解作者及“说”的文体知识。2、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3、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关于“千里马”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模块一:温故知新背诵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的问题。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欲穷其林C、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翻译下面的句子。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知识链接:关于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关于写作背景:韩愈,有杰出才华,仕途却多坎坷。本文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之叹。学习内容摘记1、 大声朗读课文。2、 阅读讲学稿上的学习目标及知识链接并进行圈画。3、完成温故知新的内容。4、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 )死于槽枥( )之间 才美不外见(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 5、解释下列加粗字故虽有名马(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才美不外见( ) 策之( ) 食之 (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 执策 ( )6、 一对一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下面句子翻译“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知不知马也。” 7、一对一翻译课文。8、尝试性训练:本篇文章说的是“千里马”的事,朗读课文,你觉得文中的俄“千里马”有怎样的待遇和命运?请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谈?9、请三人小组长组织检查或核对以上问题并相互评价,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小组长记录在摘记里,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提交老师。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研讨内容摘记请三人小组长组织讨论下面3个问题,并把讨论的结果在讲学稿上进行记录。1、 通过尝试性的训练,我们知道了“千里马”的命运,再次朗读课文,你觉得作者认为千里马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原因是什么?2、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你认为作者托“千里马”“伯乐”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与情感?(结合写作背景与课文内容去分析)3、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人才的时代,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千里马”,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模块四:精讲梳理精讲内容摘记1、回顾爱莲说的写法并与本文进行比较2、学习古人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课题:马说 授课周次 班级 姓名 模块五:当堂检测一、 基础题(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 。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 , 。2. 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以千里称也 称 : 扬名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 有时C. 才美不外见 见 : 通“ 现 ” D. 策之不以其道 策 : 鞭子3.比较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夺而杀之 B. 虽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C.策之不以其道 成 , 将以攻宋 D.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 图穷匕见 B.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C.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D. 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 一 段先以 “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反面展开议论。B. 第 二、三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 , 作者对无知的 “ 食马者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D. 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B.这篇“说”带有寓言色彩,因此从写法上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篇寓言。C.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使中心十分突出。D.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7.把第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答案:1、(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3)略2.D(“ 策 ” 应为 “ 用鞭子抽打 ”) 3.B(A 项前 “ 而 ” 为 “ 可是 ” 之意 , 后者为顺接连词 “ 就 ” 之 意 ;B 项均为结构助词 “ 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