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8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最新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8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最新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8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最新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8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最新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8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最新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8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编 辑:_时 间:_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应使鱼叉对准( ) A.所看到的鱼B.所看到鱼的下方C.所看到鱼的上方D.以上选项均不对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4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B.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3.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4.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A.B.C.D.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C.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D.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6.下列光路图能说明“潭清疑水浅”形成的原因的是( ) A.B.C.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平面镜中的像光的反射杯弓蛇影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光的反射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A.B.C.D.8.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D.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9.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C.“后视镜”中的景物D.树在水中的倒影10.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 A.将延后B.将提前C.不变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11.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 ) A.0B.22C.30D.4212.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13.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 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14.如图所示,海市蜃楼自然景观形成于光的( )A.直线传播B.折射C.镜面反射D.漫反射15.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光可能是( ) A.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D.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奇妙的光纤D.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17.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B.在岸上看到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C.小孔成像D.在汽车观后镜中看到的路旁景观18.如图中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19.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20.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B.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C.丙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D.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21.20xx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形成逼真的实像二、填空题22.有经验的渔民在水面上方使用钢叉捕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的鱼的_(选填“上方”“所在处”或“下方”)投掷。荷塘里某处水深约0.7m,一只蜻蜓立在一枝露出水面约0.5m的荷花花苞尖上,其像到水面的距离为_m;轻风吹来,蜻蜓振翅飞起远离水面而去,其在水中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保持不变”或“变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中描写的是光的_现象。2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 液面成37 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折射角的大小为_。2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是入射光线,玻璃在_(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CD面的下方)25.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湖水中鱼儿自由游动。人向湖面看去, 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看到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实际上看见的 “鱼”是光的_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_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 26.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是_,折射光线是_,折射角大小_。27.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_(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可用来矫正_(填“近”或“远”)视眼。28.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_ 现象,;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改变 29.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 (“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3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折射角的大小为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渔民发现水中有一条鱼,因为光的折射定律,看到的鱼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鱼的位置,而是鱼的虚像,虚像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瞄准鱼下方叉故答案为:B【分析】折射现象中: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2.【答案】A 【解析】【解答】A.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时,入射角大小不变,折射角大小不变 , 但相当于底部入射点是向左移动,所以光斑向左移动,故A符合题意;B.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时,入射角大小不变,折射角大小不变 , 但入射点向右移动,所以光斑向右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时,入射角大小不变,折射角大小不变 , 但相当于底部入射点是向右移动,所以光斑向右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所以光斑向右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1)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大小不变时,折射角大小不变。3.【答案】C 【解析】【解答】 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1)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时有一部分被反射回去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3)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虚像: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屏幕显映;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4.【答案】D 【解析】【解答】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折射形成的虚像,就会觉得池变浅了AC中光线传播方向错误,且A图不符合折射定律;B图也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D图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5.【答案】B 【解析】【解答】A.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因此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错误;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因有部分光线发生反射,故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弱,故正确;C.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故错误;D. 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故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6.【答案】D 【解析】【解答】人能看到水中的倒影是因为有光射向人的眼睛,所以光线的箭头应是从水中指向空气。【分析】光的折射有光的色散现象(三棱镜)、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变浅了、看水中的筷子弯折了、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等等。7.【答案】D 【解析】【解答】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正确;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错误;凸透镜成像,本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错误;形影不离,即影子现象,则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正确;海市蜃楼,是光线在不均匀的空气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错误;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分辨声源,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正确。故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常见的光的反射、折射和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分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可以辨别发声体。8.【答案】A 【解析】【解答】A.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D.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在原色是 红、黄、蓝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平面镜可反射光线,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所有光路都是可逆的 。9.【答案】B 【解析】【解答】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折断”的筷子是折射现象,水中倒影和平面镜中的景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0.【答案】A 【解析】【解答】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太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所以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的情况相比将延后,故答案为:A。【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11.【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知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是光从光疏介质(空气)射入光密介质(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若入射角为 30,则折射角小于30,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2.【答案】A 【解析】【解答】A、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符合题意;B、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会折射,水面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13.【答案】B 【解析】【解答】“立竿见影”和“一叶障目”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潭清疑水浅”是光从水底射入空气时发生了光的折射造成的;“池水映明月”是光的平面镜成像或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14.【答案】B 【解析】【解答】因为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而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远处物体的光经路面上空气传播,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由于错觉始终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到比物体实际位置高些的虚像故答案为:B【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5.【答案】B 【解析】【解答】只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才会产生偏折;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答案为:B【分析】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16.【答案】D 【解析】【解答】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不符合题意;水中的白云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光纤的原理是光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具有折射作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7.【答案】B 【解析】【解答】A、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D.在汽车观后镜中看到的路旁景观(光的反射现象)B.在岸上看到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故答案为:B【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8.【答案】A 【解析】【解答】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变大。故答案为:A【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再依据折射定律进行分析即可.19.【答案】B 【解析】【解答】形影相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镜中生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B。【分析】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20.【答案】D 【解析】【解答】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不是虚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不符合题意;C、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因此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C不符合题意;D、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所以发光的灯柱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不符合题意。C水幕是透明的介质,光由空气进入水幕发生反射和折射,C错误,符合题意。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二、填空题22.【答案】下方;0.5;保持不变;色散 【解析】【解答】在空气中看到水中的鱼,是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实际眼睛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所以叉鱼时要瞄准像的下方;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一只蜻蜓立在一枝露出水面约0.5m的荷花花苞尖上,其像到水面的距离为0.5m,当蜻蜓远离水面时,其像也远离水面,但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答案为:下方;0.5;保持不变;反射。【分析】(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23.【答案】53;44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则入射角为9037=53,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为53,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37,则折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8337=46,折射角为9046=44。故答案为:53;44 。【分析】利用入射角和入射光线与液面夹角是互余的关系,求出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求出反射角;利用反射角和反射光线与液面夹角是互余的关系,求出反射光线与液面夹角,再利用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求出折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然后根据折射角和折射光线与液面夹角是互余的关系,求出折射角即可。24.【答案】EO;AB面的左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FOC=30,EOC=9060=30,FOC=EOCCD为法线,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折射光线为OG;又入射角为EOC,折射角为GOD,且EOCGOD以及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玻璃在AB面的左方故答案为:EO、AB面的左方【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25.【答案】折射;反射 【解析】【解答】鱼在水中,我们人在岸上,所以光线是从水中射向空气,传播介质改变了,所以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空中的云,是因为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云在水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分析】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看到水中的鱼是从水中射向空气,传播介质改变了,所以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水中看到云是岸上的物体在水中的倒影,不管是岸上的树木还是空中的小鸟、云等,都是平面镜成像的例子,都属于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26.【答案】CO;OA;60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图中是OB和OC,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可以推出CO是入射光线,所以OA是折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折射角是60。【分析】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可以推出CO是入射光线,所以OA是折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折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