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与衡平.pdf_第1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与衡平.pdf_第2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与衡平.pdf_第3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与衡平.pdf_第4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与衡平.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为鼓励对外贸易,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国际公约和各国海商法一般都规定有 船舶优先权制度。船舶优先权即以船舶为标的,以担保法定的特定债权的实现为目 的,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扣留、拍卖产生特定债权之船舶,使法定的特殊海事债权 人得以就船舶出卖所得价款优先于其他债权而受清偿的担保物权。船舶优先权是海 商法上的特有制度,是国家为了发展航运事业,在调整船舶财产关系时,对船舶的 保值和存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立法设定的一种优先权的特别形式。关于船舶 优先权制度的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船舶优先权的效力冲突问题。船舶优 先权效力冲突主要涉及船舶优先权之间的效力冲突,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的效 力冲突,船舶优先权与船舶留置权的效力冲突,船舶优先权与船舶质权的效力冲突。 为了衡平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学者们有不同见解,各国立法有不同规定。在我国, 对如何衡平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多。 从国际公约和各国立法来看,衡平船舶优先权之间的效力冲突主要适用了公共 政策原则,倒序原则和同等地位原则。在学界对衡平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效力 冲突的三个方案中,船舶优先权制度不能废除,压缩和减少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海 事请求的项目并没有弥补船舶优先权欠缺公示性的缺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船舶优 先权和船舶抵押权之间的效力冲突,而船舶优先权信息公开制度亦有缺陷。为从根 本上衡平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效力冲突,应对船舶优先权的信息公开制度作进 一步完善。从船舶增值部分与船舶优先权的效力范围关系分析,造船人、修船人的 船舶留置权可就所增值部分优先于船舶优先权而受偿更为合理。船舶质权应可依民 法的规定设立,当船舶优先权与船舶质权效力发生冲突时,原则上船舶优先权享有 最优先的受偿地位,优先于船舶质权受偿。但船舶优先权的效力要对抗在其后发生 的船舶质权需及时公开登记有关船舶优先权信息,未公开登记之船舶优先权不得对 抗后设立的船舶质权。 关键词:船舶优先权 船舶抵押权 船舶留置权 船舶质权 冲突 ii abstract in order to encourage external trad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industry, maritime lien is fram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the maritime law of different countries. maritime lien is a special system in the maritime law, to develop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t is set up legally as a special form of priority, in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aritime property. its a key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ship and to make the ship safe. on the study of maritime lien system,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how to solve the conflict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itime lien. the conflict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conflict between the maritime liens, the conflict with the effectiveness between maritime lien and ship mortgages, the conflict on the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ship builders and the repairers possessory lien on vessels and maritime lien ,and the conflict with the effectiveness between maritime lien and the pledge on the vessels. to balance the conflict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itime lien, the scholars have varies standpoints, an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ways to balance it are various, too. in our country , there is little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conflict.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the legisl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public policy principle should have been applied first of all, then the “first in time, last in right” principle and the equal status principle.among the three projects on solving the conflict with the effectiveness between maritime lien and ship mortgages, maritime lien mustnt be abolished, owing to unable to make up the defectiveness of being lack of presenting, cutting down the items of maritime lien cant solving the conflict radically; besides, the project on making the maritime lien information in public is also of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flict with the effectiveness between maritime lien and ship mortgages radically, making the maritime lien information in public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more perfectl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ip after-increment and the range of the maritime liens effect, its more reasonable for the ship builders and the repairers to be compensated on the ship after-increment.its certain that pledge can be set up on the vessels according to the civil law. when the effectiveness between maritime lien and the pledge on the vessel creates conflict, in the common, maritime lien should be compensate firstly, and have precedence over the pledge. however, if maritime lien is not enregistered, its effectiveness cant counterplead the pledge set up afterward. iii key words: maritime lien ship mortgages possessory lien ship pledge conflict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 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引 言 为适应航海的需要,船舶优先权逐渐在各国海商法上得以确立,我国也在海 商法中规定有船舶优先权。关于船舶优先权制度的研究,至关重要的是如何解决 船舶优先权的效力冲突问题。 船舶优先权效力冲突主要涉及船舶优先权之间的效力 冲突,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的效力冲突,船舶优先权与船舶留置权的效力冲突, 船舶优先权与船舶质权的效力冲突。 为了平衡船舶优先权人的利益,以合理确定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国际社会 和各国立法一直在不懈地努力。衡平船舶优先权之间的效力冲突主要适用了公共政 策原则,倒序原则和同等地位原则。分析 1926 年、1967 年、1993 年三个国际公约 和国内外海商法,对船舶优先权之间的效力冲突衡平不一,造成船舶优先权之间受 偿顺序差异较大。为了衡平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的效力冲突,学者主要提出了 三种方案:一,废除船舶优先权制度,其作用由船舶抵押权取代。二,压缩和减少船 舶优先权所担保的海事请求的项目,以提高船舶抵押权人的地位。三,建立船舶优 先权的信息公开制度,以限制和减轻对其他债权人和善意第三人的损害。笔者认为, 以上方案均不尽如人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船舶优先权 信息公开制度的设想。对船舶优先权与造船人、修船人的船舶留置权效力冲突的衡 平,国际上主要有五种不同的立法模式。国内外部分学者对船舶优先权恒优先于造 船人、修船人的船舶留置权受偿提出了质疑。 笔者认为,造船人、修船人的船舶留 置权可就船舶所增值部分优先于船舶优先权而受偿。有学者认为船舶质权不可设立, 但笔者认为应可依民法的有关规定在船舶上设立船舶质权。当船舶优先权与船舶质 权的效力发生冲突时,原则上船舶优先权享有最优先的受偿地位,优先于船舶质权 受偿。但船舶优先权的效力要对抗在其后发生的船舶质权需及时公开登记有关船舶 优先权信息,未公开登记之船舶优先权不得对抗后设立的船舶质权。 2 第一章 船舶优先权之间效力冲突与衡平 1.1 船舶优先权的界定 1.1.1 优先权的界定 优先权是指特定债权人直接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 动产,特定不动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 。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享有的优先权称为 一般优先权,而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所享有的优先权称为特别优先权。其设立的目 的在于破除债权平等原则,赋予特殊债权人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而受清偿的权利, 以此来保护具有特殊社会基础的债权人,其设立的基础或基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或基于一定的社会政策、或基于保护弱者、维护公平正义和维护债务人生存的需要, 具有强烈的公益性、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 优先权制度发端于罗马法,最初设立的优先权有嫁资返还优先权和受监护人优 先权。优先权自罗马法确立以来,世界各国对其继受程度各不相同。法国和日本对 其继受的较多,在 17、18 世纪,优先权在法国得以发展并逐渐完善,在法国民 法典中设有专章对优先权予以规定。 日本也在其民法中规定了完整的优先权(先 取特权)制度。德国法上将优先权称为法定质权,从债权的角度出发,法定质权是 债权的特殊效力。瑞士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属大陆法系的国家,虽然没有在民法典 中对优先权作出系统的规定,但瑞士民法典中规定有个别具体的优先权制度, 我国 台湾地区在特别法中规定有具体的优先权制度。 英美法系对罗马法的继受是实质内 容上的,而非形式的,因此英美法中有关优先权的规定较为复杂,与大陆法系国家 相差悬殊。英美法中的留置权(lien)制度中包含有优先权内容,该留置权制度包括 船舶优先权、 法定留置权、 占有留置权和衡平法留置权。 此外还有优先权 (preference 和 priority)和优先给付权。 优先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优先权除上述狭义优先权(一般优先权和 特别优先权)外,还包括抵押权和留置权等,本文探讨的船舶优先权是狭义上优先权 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崔建远:我国物权法应选取的结构原则,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 年第 3 期. 法国民法典第 2095 条规定: “优先权,为按债务的性质,而给予某一债权先于其他债权人甚至抵押人而受清 偿的权利”. 瑞士民法典第 456 条规定了被监护人对监护人或监护主管官厅官员的财产享有损害赔偿请求优先权.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对优先权未设规定,但海商法第 24 条规定了船舶优先权;矿场法第 15 条规定了 矿工工资优先权; 强制执行法第 29 条规定了强制执行费用优先权; 实施平均地权条例第 32 条规定了土地增殖 税优先权;保险法第 124 条规定了人寿保险之要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对于保险人为被保险人所提存的责任 准备金有优先权等. 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708 页. 3 1.1.2 船舶优先权的定义 船舶优先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称谓不一,法国法称之为“船舶优先权” (previlege maritime), 我国台湾地区将之称为“海事优先权” , 英美法称“海上留置 权”或“海事留置权” (maritime lien) 。船舶优先权是各国海商法均予以承认的一项 法律制度,虽然国际上的名称不一致,但其实质内容却无本质区别。吴焕宁教授给 船舶优先权下的定义为: “以船舶为标的,以担保特定的债权的实现为目的,通过司 法程序扣留以致出卖船舶,使债权人得以就船舶变卖所得价款依法定顺序优先受偿 的权利” 。 司玉琢教授认为:船舶优先权是“某些法定的特殊海事债权人所享有的 一种以船舶为标的, 具有很高位次的担保物权” 。 梁宇贤教授认为, “海事优先权者, 乃基于船舶之特定债权,就该船舶、运费及其附属物,有优先于其他债权而受清偿 之权利” 。 以上定义指出了船舶优先权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优先受偿性、担保物权 性、担保债权的特定性等,但各自又都不够全面。如吴焕宁教授的定义没有明确船 舶优先权的担保物权性,而司玉琢教授和梁宇贤教授的定义则没有强调实现船舶优 先权的特殊程序。因此,笔者认为应将船舶优先权定义为:以船舶为标的,以担保 法定的特定债权的实现为目的,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扣留、拍卖产生特定债权之船 舶,使法定的特殊海事债权人得以就船舶出卖所得价款优先于其他债权而受清偿的 担保物权。 船舶优先权为海商法特设的担保物权,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法定性。 物权法定是物权法的一个重要原则,船舶优先权的成立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法无 明文规定不能成立。一方面,船舶优先权不是依当事人之间合意而成立,而由法律 明确规定。哪些船舶债权享有船舶优先权,该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如何等,均由 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具体的某项船舶优先权亦无须当事人约定,凡符合法律规定 的可成立船舶优先权的特定债权成立,船舶优先权即随之成立,有鉴于此,船舶优 先权乃法定的担保物权。 (2)秘密性。物权的公示方式,在不动产为登记,在动产 为占有。船舶优先权则不同,凡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成立船舶优先权的特定债权成立, 船舶优先权则当然成立,船舶优先权人不必履行登记亦无须占有船舶。与设定在船 舶上的其他权利不同,除该特定的船舶债权产生时的当事人以外,即船舶优先权人 和债务人外,第三人不大可能知道船舶上是否依附着优先权,因而船舶优先权对于 第三人而言是秘密的,英美法称其为“不公开的优先权” 。 (3)优先性。船舶优先权 的优先性是指由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债权优先于其他债权受偿。当船价不足以清偿 全部债务时,受船舶优先权担保的债权优先于无担保之一般债权而受清偿。 (4)追 及性。船舶优先权的追及性是船舶优先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的含义是指船 吴焕宁主编:海商法学, 法律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08 页. 司玉琢主编:新编海商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76 页. 梁宇贤著:海商法论,台湾三民书局 1984 年版,第 228 页. 4 舶优先权一旦产生便随船而行,不论船舶所有权或登记事项是否发生变更,由船舶 优先权所担保的特定债权随同船舶的移转而转移,因船舶的存在而存在。简单来讲, 就是船舶优先权不因船舶所有权的移转而受影响,并且还可以对抗善意的第三人, 该追及力十分强大。船舶优先权只有在法院将船舶出卖或船舶本身灭失的情况下才 会不复存在。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英美法称其为不可抹去的权利,就是指船舶 优先权所具有这种不因所有权转移而消灭的特点。 (5)期限性。由于船舶优先权是 一项不公开的权利,具有秘密性的特点,因此,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船舶优先 权的行使期间限制以短期为原则,以使其尽早消灭。各国一般规定船舶优先权的行 使期限为 1-2 年,以督促船舶优先权人及早行使权利,避免妨碍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船舶优先权人逾期不行使权利,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债权丧失优先受偿的地位,而 转变为普通债权。 1.2 船舶优先权之间效力冲突与衡平 1.2.1 船舶优先权之间效力冲突 各国海商法明确规定船舶优先权是以船舶为客体优先受偿的权利,各国基于不 同的经济、社会状况和价值观念,依据不同的立法理由和需求,一般都规定了多项 船舶优先权,凡符合船舶优先权成立条件的船舶债权均可成立船舶优先权。船舶优 先权为法定担保物权,在同一艘船舶上同时存在数个相同或不同的船舶优先权时, 船舶优先权人均可就该船舶优先受偿。随着船舶在世界各地航行,存在船舶之上的 船舶优先权会越来越多,船舶优先权担保的债权数额会越来越大。当船舶优先权人 通过法院诉讼拍卖船舶清偿债务时,各船舶优先权人纷纷要求就该船舶优先受偿。 而一旦船舶财产又不足以清偿所有船舶优先权人对该船舶提起的请求时,船舶优先 权人将面临着不能受偿的风险,船舶优先权的立法价值将不能实现。从理论上来讲, 船舶优先权都有优先受偿性,而实践中,船舶又不足以清偿所有船舶优先权所担保 的债权,冲突由此产生,解决冲突的办法就是给众多船舶优先权以合理的排序,以 衡平各船舶优先权人的利益。 1.2.2 船舶优先权之间效力冲突之衡平 为了平衡船舶优先权人的利益,以合理确定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国际社会 和各国立法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国际社会先后通过了 1926 年、1967 年、1993 年三 个国际公约以确定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各国海商法也都对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 序作了规定,但国际公约和各国海商法规定的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并不一致,其 原因是对船舶优先权所体现的价值的不同理解以及适用下列原则的结果。 5 1.2.2.1 公共政策原则的适用 如何安排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首先应从公共政策出发,考量船舶优先权的 重要性。公共政策原则在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不能有对公众产生损害的趋势或者违 背公共利益的法律原则。在该法律原则下,合同自由原则或者其他的私法交易自由 原则都不得有害于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在这种原则下,它可能出现的结果、趋势和 目标必须同时要考虑到一国的社会公众的利益。 公共政策的适用主要体现在对司法 费用的保护、对船员利益的特别保护、对海上救助事业的鼓励、对保存船舶行为及 国家航运业的保护、对促进船舶安全航行和对无辜受害者的保护等方面。综观三个 国际公约和各国的规定,船舶优先权主要规定有以下几种:为行使船舶优先权而支 付的费用优先权、航运税费优先权、船员工资优先权、损害赔偿优先权和救助优先 权。 当以上船舶优先权并存于同一船舶上时,应依据公共政策原则考虑船舶优先权 受偿的先后顺序: (1)为行使船舶优先权而支付的费用的受偿顺序。依据我国海商法第 24 条 规定该项费用包括:因行使船舶优先权产生的诉讼费用,拍卖船舶和分配船舶价款 产生的费用以及为海事请求人的共同利益而支出的其他费用。该费用是为行使船舶 优先权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对于该费用的受偿顺序国际公约及各国通常采用二种立 法模式:一是直接将其规定为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项目,并享有最优先受偿的地位, 如 1926 年国际公约、法国法和日本法;二是不将其列为船舶优先权,但在法律或公 约中明确规定其优先于船舶优先权而受清偿。如 1967 年、1993 年公约,英国法和 我国海商法都采此立法模式。虽然立法上有以上两种模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模 式,实质上都肯定了为行使船舶优先权而支付的费用享有绝对优先的受偿顺序。诉 讼费用优先权是为保障国家司法活动正常运转而设,拍卖船舶和分配船舶价款产生 的费用以及为海事请求人的共同利益而支出的其他费用优先权是为全体债权人的共 同利益而设。以上优先权体现了对公共利益和债权人共同利益的保护,是债权人实 现其债权的前提,理应优先得到保护。 (2)航运税费优先权与船员工资优先权的受偿顺序。航运税费优先权包括船舶 吨税、码头税、灯塔税、停泊税、淡水费等。该税费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是进 行港航设施建设、维护航行安全、促进航运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些税费对社会 有益,理应得到优先保护。考虑到船员工资的获得有赖于航海,而航海事业又依赖 港航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因此应将航运税费优先权处于优先受偿的地位。如法国法 henry campbell black ,m.a., blacks law dictionary, 5th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1979, p1041. 其原文 为:that principle of the law which holds that no subject can lawfully do that which has a tendency to be injurious to the public or against the public good. the principle under which the freedom of contract or private dealings is restricted by law for the good of community. the term “policy” refers to its probable effect, tendency, or object, consider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ocial or political well-being of the state. 6 关于船舶优先权项目的受偿顺序的规定是:首先是司法费用;第二是港口使用费; 第三是船员工资; 。 法国法上的第二项港口使用费实际上与航运税费基本一致, 其受偿顺序仅次于享有绝对优先地位的司法费用,体现了对航运税费的优先保护。 德国商法第 768 条规定:关于同一航次可作为同样处理的债权,其债权以下列顺序 受偿:首先是关于船舶、航海、及港口的各种税款;第二是船员基于雇佣契约及雇 入契约的债权; 很显然, 德国法是将航运税费优先权置于第一顺序。 但船员工资优先权是船员及其家属生存得以维持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劳动力得 以维持、社会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显然有较其他债权更为充分得到保护的理由。 各国法律制度中普遍规定有船员工资优先权,称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即使船舶 沉没仅剩一块木板,该优先权亦附属其上。 ” 船员工资优先权既体现了保护社会弱 势群体利益的公共政策,同时也体现了国家鼓励航海事业的公共政策,因此应享有 较其他船舶优先权更优先的受偿的顺序。国际公约及各国海商法对船员工资优先权 都特别重视,有的将其置于第一顺序的受偿地位。如 1993 年公约关于船舶优先权项 目的受偿顺序的规定是:首先是因船长、高级船员和其他船上人员由于在船上任职 所应得的工资和其他款项而提出的索赔。包括应为他们支付的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 费用。 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 24 条规定的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也是将船长、 船员及其他在船舶服务的人员的工资请求权置于第一顺序。 (3)损害赔偿优先权与救助费用优先权的受偿顺序。损害赔偿优先权由海上侵 权行为引起,法律赋予其优先权是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并保护无辜受害者的权利,使 其能得到充分的赔偿。救助费用优先权是海商法中一项特有的古老的法律制度,海 上航行是一项冒险事业,船舶、货物、船员在航行途中发生危险在所难免,为挽救 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鼓励海难救助。目前有些国家海商法将损害赔偿优先权列于 救助费用优先权之后而获清偿。从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出发,救助费用优先权更能 体现公共利益,而损害赔偿优先权相对而言仅涉及个体利益,因而救助费用优先权 优先于损害赔偿优先权而获清偿更为合理。 如 1926 年公约规定的船舶优先权项目的 受偿顺序是:第三是救助报酬和该船在共同海损中的分摊额;第三是碰撞或其他 航行事故的损害赔偿以及对海港、码头或航道的一部分工程造成的赔偿,旅客和船 员的人身伤害赔偿,货物或行李的灭失损害赔偿;。 法国法关于船舶优先权项 目的受偿顺序的规定是:第四是救助报酬、共同海损分摊;第五是人身伤亡、碰 撞损害、货物或行李灭失损害以及与船舶运营有关的侵权之债;.。 德国商法 徐新铭著:船舶优先权,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第 1 版,第 38 页. 徐新铭著:船舶优先权,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1 页. 黄茂清:论海上优先权的项目及位次,郑玉波主编:商事法论文选辑 (下),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73 年版,第 592 页. 1993 年公约第 4、5 条. 1926 年公约第 2、3 条. 徐新铭著:船舶优先权,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第 1 版,第 38 页. 7 第 768 条规定: 关于同一航次可作为同样处理的债权, 其债权以下列顺序受偿: ; 第三是引水费、捞救救助金、银行收回费用、及返还请求费用、共同海损中船舶分 摊额、船长因紧急情形所为的冒险借贷或其他信用行为所产生的类似债权;第四是 货载或旅客手提物因未交付或毁损所产生的债权;第五是侵权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 或财产灭失引起的请求;。 由上可知,救助费用优先权应优先于损害赔偿优先权,但损害赔偿优先权也不 能一概劣后于救助费用优先权,应区别人身损害优先权和财产损害优先权。人身权 利是最基本权利,对一个人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权利。尤其是人的生命具有不可回复 性,一旦失去,无法再生,是无法用金钱予以衡量的。因而人身损害赔偿优先权理 应受到法律的特别关注,其受偿顺序应排列在救助费用优先权之前。如 1993 年公约 规定的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是:首先;第二是无论发生在陆上或水上的因直接 与船舶运营有关的人身伤亡而提起的请求;第三是就船舶的救助报酬提起的请求; 第四是对港口费、运河费、其他航道费和引航费的请求;第五是根据侵权行为所提 出的请求,但此种请求是由于因船舶运营直接造成的有形灭失或损害引起的,而不 包括船舶所载货物、集装箱和旅客行李物品的灭失或损害。我国台湾地区 1999 年修 订的海商法第 24 条规定,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是:首先;第二是因船 舶操作直接所致的人身伤亡及财物损害;第三是救助的报酬、清除沉船费用及船舶 共同海损分担额的赔偿请求。 将人身损害赔偿优先权从损害赔偿优先权中独立出来,优先于救助费用优先权 受偿,提高了人身损害赔偿优先权的受偿顺序,体现了现代立法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 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权益的保护. 1.2.2.2 倒序原则的适用 倒序原则是以时间作为确定受偿顺序的标准,也被称为“先发生,后受偿原则” (first in time, last in right) 。倒序原则具体是指后发生的船舶优先权优先于先发生的 船舶优先权受偿。适用这一原则的理由是考虑到后发生的船舶优先权使船舶得以保 存,从而也使先发生的船舶优先权得以保全。 在英国,这种船舶优先权被称为“保 存优先权”(the preserving lien) ,它优先于其他所有既有船舶优先权受偿。但倒序 原则的适用有其特定的范围,即仅适用于船长费用开支优先权、救助优先权和共同 海损优先权,且仅当这三种优先权的产生在时间上后于其他船舶优先权产生时才可 适用。关于为什么适用倒序原则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财产说(the “ proprietary interest ” theory) 。该学说认为船舶优先权的性质为法定担保物权,存在于船舶之上, 在其实行前,属财产权的一种,与所有权相似,因此在船舶优先权成立后,船舶遭 徐新铭著:船舶优先权,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1 页. 郁志轰著:美国海商法,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36 页. 8 遇的危险或遭受的损失,也就是船舶优先权人的危险或损失。也就是说,一旦船舶 优先权成立,船舶优先权人成为船舶共有人,他要承担在其后发生的船舶优先权的 危险。 二是利益说(the “beneficial service ”theory) 。该学说认为是由于后船舶优先 权人的行为使得船舶能够继续运营、航行,从而使前船舶优先权人得到了利益。也 就是说,后发生的船舶优先权使船舶能够顺利完成航海或得以保全,对船舶及存在 于船舶之上的所有船舶优先权都有利,所以有必要让后发生的船舶优先权先于先发 生的船舶优先权受偿,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先发生的船舶优先权人获得不当得利,以 维护法律所倡导的公平原则。 这两种学说各有道理,很难确定哪种更为合理,只能 说它们在各自所适用的船舶优先权中显得更为合理,比如财产说适用于侵权行为所 引起的债权,而利益说则更适用于契约优先权。 国际公约和大多数国家的海商法立法都采纳了这一原则。1993 年公约规定第三 顺序的债权优先于引起该船舶优先权的作业之前对该船的其他船舶优先权受偿,它 们之间的索赔按所担保的索赔产生的时间倒序排列。即船舶的救助费用优先权后于 船员工资优先权和人身伤亡赔偿优先权发生的,优先于它们而受偿。我国台湾地区 海商法第 29 条第 3 款规定:对于救助的报酬、清除沉船费用及船舶共同海损 分担额的赔偿请求,如有两个以上属于同一种类的,其发生在后者优先受偿。由此 可见,救助费用优先权后发生的,优先受偿。英国法规定:对于救助费用优先权, 如果有数个救助费用优先权,发生在后的优先受偿。我国海商法第 22、23 条规 定:第四顺序的海事请求后于第一、第二、第三顺序发生的,优先于它们而受偿。 第四顺序的优先权项目中有两个海事请求的,后发生的先受偿。即海难救助费用优 先权后于船员工资、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优先权、人身损害赔偿优先权、 船舶税费优先权发生的,优先于它们而受偿。有两个海难救助优先权的,后发生的 先受偿。 1.2.2.3 同等地位原则的适用 同等地位原则是指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船舶优先权,无论成立先后,按比 例受偿。该原则所依据的理由是:船舶优先权具有法定性,其成立由法律明文规定 而不是依当事人合意设立的,法律对于船舶优先权受偿先后顺序所作的规定,是以 船舶优先权是否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价值为标准,根据公共政策原则将同等重要的 船舶优先权规定为同一顺序,赋予他们相同的受偿顺序。国际公约及各国的船舶优 先权立法均采纳了这一原则。 如 1993 年国际公约规定:第 4 条第 1 款(a) (b) (d)和(e)各项中所列船舶 (台湾) 陈显荣著:从比较法论我国船舶优先权,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7 年第 1 版,第 121 页. (台湾) 陈显荣著:从比较法论我国船舶优先权,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7 年第 1 版,第 121 页. 冯辉:论船舶优先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 2006 年 4 月. 9 优先权相互之间,应按相同的顺序排列,同时受偿,不足受偿的,按照比例受偿。 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 29 条第 12 款规定:一款中有数债权者,不分先后,按 比例受偿。我国海商法第 23 条规定:对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项中有两个 以上海事请求的,不分先后,同时受偿;不足受偿的,按照比例受偿。即同时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船员工资、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优先权、 人身损害赔偿优 先权、船舶税费优先权和财产损害优先权发生时,无论成立先后,按比例受偿。 10 第二章 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效力冲突与衡平 2.1 船舶抵押权概述 船舶抵押权历史悠久,是海商法中最古老的制度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船 舶抵押贷款制度” (bottomry) 。 在航海贸易的初期, 海上运输是一项风险很大的事业。 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海上运输需筹措大笔资金,单独个人的财力 是难以承受的。在当时,为了筹措所需资金,将那些愿意投资海运的商人召集起来 共同进行投资,采用代价高昂的“冒险贷款”方式,它是一种高利息贷款的契约, 以船舶作为抵押。贷款人承担的风险非常大,而利润亦相当丰厚。一旦船舶在航运 途中因海上风险灭失,债务人无需偿还本金及利息,债权即告消灭;反之一旦船舶 安全返航,债权人不但可收回贷款,还可获得高达 50%的高额利润。 但是,到了 19 世纪,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钢质船舶以及航运事业对资本的需求的日益加大,这 种融资方式开始变得不符合实际,冒险贷款这一制度逐渐消失了。 为了船舶融资的 需要,鼓励航运事业的发展,各国的立法逐渐建立了船舶抵押制度。船舶抵押权的 标的物船舶虽然在许多方面适用有关不动产的制度,但其本质上仍是动产。但 这并没有妨碍各国海商法规定船舶上可设立抵押权,成为一般民法抵押权的例外。 船舶抵押权制度的确立也反映了抵押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即抵押权标的物的范围从 不动产扩展到特定的动产,以充分地发挥物的使用价值。海上运输业的发展依赖船 舶的建造和经营,而船舶的建造和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船舶所有人通过船舶 抵押,把船舶抵押给债权人而获得建造和经营船舶所需的资本,已成为一种通行的 融资方法。 依据我国海商法第 11 条规定:船舶抵押权,是指抵押权人对于抵押人提供 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可以依法拍卖,从卖得的价款中优 先受偿的权利。相对于传统民法以不动产为标的物的一般抵押,船舶抵押权可归类于 特殊抵押权,但它与一般抵押权的性质是一致的,都是担保物权。船舶抵押权具有以 下特征:(1)以船舶作为贷款合同得以履行的抵押物,船舶抵押权是为保证船舶所有 人与金融机构间贷款合同得以实现,而在船舶所有人的船舶上设定的一种担保物权; (2)不转移被抵押船舶的占有,这对船舶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双方都有利。抵押权人因 为无需占有船舶而避免了保管、维护船舶不当而应承担的风险,抵押人也不会因船 舶被抵押而影响船舶的运营;(3)具有优先偿还性。船舶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相对于 田田:论航运融资中的船舶抵押权及其法律保护 ,载于法学论坛第 2 期 2000 年 4 月 20 日第 70 页. william tetleymaritime liens and claims ,business law communications ltd., london, 1985, p. 205.转引自李 海著:船舶物权之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2 年 1 月第 1 版第 105 页. 孟葆春:船舶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及保全措施 ,载于求实 2002 年第 6 期,第 141 页. 11 无担保的债权具有优先受偿的特性。 2.2 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效力冲突与衡平 2.2.1 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效力冲突 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都属于海商法上以船舶为客体的优先受偿权利。由于 船舶优先权属法定担保物权,而船舶抵押权属意定担保物权,各国海商法及国际公 约均明确规定船舶优先权优先于船舶抵押权而受偿。当在同一船舶上既存在船舶优 先权,又有船舶抵押权时,船舶抵押权人只有在船舶优先权人的债权全部清偿后, 就剩余的部分受偿。船舶优先权数额越大、项目越多、范围越广,则船舶抵押权人 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甚至有完全得不到清偿的风险。而船舶优先权具有秘密性、 不公开性的特征,抵押权人在就船舶设定抵押时,无法知悉该船舶上是否已存在有 船舶优先权,同时也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在该船舶上的船舶优先权,这样一来船舶 抵押权人的利益始终处于一种不能确定的状态之中。当船舶抵押权人的债权履行期 届满,船舶抵押权人拍卖船舶清偿债务时,才获知船舶上存在的各种船舶优先权, 并且这些船舶优先权优先于船舶抵押权受偿,这将大大损害船舶抵押权人的利益。 介于此,金融机构对设立船舶抵押权会裹足不前,这将使船舶抵押权制度的融资功 能大大削弱,进而不利于航运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减轻船舶优先权对船舶抵押权人 的不测损害,提高船舶抵押权人的地位,促进航运业的发展,必须对船舶优先权与 船舶抵押权效力冲突予以衡平。 2.2.2 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效力冲突衡平方案之评析 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有着不同的立法目的和价值追求,二者之间的效力冲 突倍受各界关注。如何衡平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的效力冲突,理论界提出了一 些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种:其一,废除船舶优先权制度,其作用由船舶抵押权取代。 其二,压缩和减少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海事请求的项目,以提高船舶抵押权人的地 位。其三,建立船舶优先权的信息公开制度,以限制和减轻对其他债权人和善意第 三人的损害。 对于第一种方案,笔者认为不可取。废除船舶优先权制度,其作用由船舶抵押权 取代,虽然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效力的冲突,但该做法过于 简单化,只会顾此失彼,于航运业的发展反而不利。船舶优先权制度不能废除的理 由是: 第一,船舶优先权和船舶抵押权虽然都是债权之担保,但担保的是不同种类的债 吴焕宁:海商法学 (第 2 版),法律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81 页. 12 权。船舶优先权担保的多为因公共政策而产生的债权,而船舶抵押权担保的是金融 借贷债权。当船舶优先权和船舶抵押权的效力发生冲突时,法律应作出价值判断, 予以衡平。因为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调整、调和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无论是 个人利益还是社会利益。 海上运输情况特殊,保证船舶的安全和相关债权人的利益 是航运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保全船舶和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是船舶优先权制度存 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一味片面地强调船舶优先权的秘密性、缺乏公示性而将其 予以废除的话,当然可以减轻对船舶抵押权人及其他善意第三人的损害,但同时将势 必影响船舶的安全和整个航运业的发展。比较衡量保护船舶抵押权人之利益与国家 社会因废除船舶优先权制度所蒙受之巨大损失,废除船舶优先权制度,弊大于利。船 舶优先权因欠缺公示性而对抵押权人所造成的损害,可以通过立法手段在尽可能的 范围内予以消除。 第二,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体现的利益截然不同。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 权体现的利益与他们的性质密切相关。船舶优先权作为法定担保物权,关系到国家 政策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反映,体现了优先权立法的价值追求。而船舶抵押 权属意定担保物权,一般不会涉及公共政策,只要当事人双方达成合意即可。 第三,船舶优先权有助于船舶抵押权的实现。船舶抵押权以船舶为标的, 抵押 权人权利的实现以船舶的存在为前提,一旦船舶灭失,意味着船舶抵押权也随之灭失, 而船舶优先权制度具有保全船舶和保障船舶安全续航的功能,有助于船舶抵押权的 实现。 第四,由船舶抵押权取代船舶优先权存在很大的技术操作难度。一是船舶抵押 权为意定担保物权,而船舶优先权为法定担保物权,在设定方式上怎样才能以船舶抵 押权取代船舶优先权?二是船舶抵押权担保债权多为有效存在的确定债权,而船舶 优先权所担保之债权成立的时间、债权的类别、债权的数额均处于不确定状态,如以 船舶抵押权取代船舶优先权,其担保的范围如何确定?三是船舶抵押权效力的优劣 依登记先后顺序而定,如果以抵押权取代优先权,那么对船舶优先权中某些债权(如: 海难救助额、共同海损分摊额)先发生后受偿的受偿顺序如何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船舶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不能简单地以船舶抵 押权取代船舶优先权。 第二种方案早已为国际立法所采用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占主导地位。各国从自身 的公共政策出发,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船舶优先权,这些船舶优先权的大量存在严重 危害到了船舶抵押权人的利益。通过分析 1926 年、1967 年以及 1993 年的三个关于 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的国际公约,可以知道,这三个公约始终致力于合理排除船 美博登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