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送灵澈上人》课件4 沪教版.ppt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送灵澈上人》课件4 沪教版.ppt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送灵澈上人》课件4 沪教版.ppt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送灵澈上人》课件4 沪教版.ppt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送灵澈上人》课件4 沪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文题解说 送灵澈上人 选自 刘随州诗集 灵澈上人 唐代著名僧人 本姓杨 字源澄 上人 对僧的敬称 作家作品 刘长卿 约709 约785年 唐代诗人 字文房 河间 今河北省河间县 人 开元 713 741 进士 曾任长州县尉 遭贬后出 唐肃宗至德 756 758 年间 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 因被人诬陷 下姑苏 今江苏省苏州市 狱 后贬为潘州 今广东省茂名市 南巴尉 移陆州司马 官至随州刺史 世称刘随州 一生不得志 写诗抒政治失意 写自然景物简括鲜明 五绝 七律成就较高 自称 五言长城 有 刘随州诗集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 俗姓杨 字源澄 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早年从严维学诗 颇有诗名 诗僧皎然荐之为官 后因获罪权贵而遭贬徙 归隐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 今江苏镇江 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刘长卿和灵澈是一对忘年交 他们相遇又离别于润州 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 五年间 769 770 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 761 从贬谪南巴 今广东茂名南 归来 一直失意待官 心情郁闷 灵澈此时诗名未著 云游江南 心情也不大得意 在润州逗留后 将返回浙江 一个宦途 hu nt 失意客 一个方外归山僧 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 可以殊途同归 同有不遇的体验 共怀淡泊的胸襟 字词部落 苍苍 杳杳 y oy o 荷笠 灵澈上人 深青色 深远 幽远 背着斗笠 荷 背着 唐代著名僧人 本姓杨 会稽 现在浙江绍兴 人 后为云门寺僧 上人 对僧的敬称 注意读音杳 y o 荷 h 翻译 翻译 苍翠的山中坐落着竹林寺 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 你背着斗笠披着落日的余晖 独自归向远处的青山 翻译 好似墨青色隐隐铺盖着曲径通幽的竹林寺 神秘的色彩在悄悄氤氲 y ny n 阵阵沉重的晚钟飘渺在自然的屏障中 随风驱散 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 我背着轻巧的斗笠 任晚风斜阳柔柔抚摸我的青丝 向远处眺望 连绵起伏的青山外 遥遥的远行人 那晚霞的光填补了我伤感的心 1 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暮色苍茫中 青山深处 竹林寺掩映其中 袅袅钟声 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梵音 若有若无 2 这首诗 独 写出什么景象 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独 字写出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 表达作者依依不舍之情 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3 中心思想 这首小诗通过写灵澈欲归竹林寺及诗人目送荷笠归远的灵澈上人 寄托出诗人因怀才不遇而闲适 虽然失意却淡泊的情怀 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抒发诗人对灵澈的深挚情谊 约客 作者简介 赵师秀 1170 1219 南宋诗人 字紫芝 灵芝 号灵秀 又号天乐 永嘉 今浙江温州 人 光宗绍熙元年 1190 进士 与徐照 字灵晖 徐玑 字灵渊 翁卷 字灵舒 并称 永嘉四灵 开创了 江湖派 一代诗风 宁宗庆元元年 1195 任上元主簿 后为筠州推官 约客 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古诗大意 梅子黄时 处处都在下雨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 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 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 诗人无聊地轻敲棋子 震落了灯花 1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交代了什么内容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 雨 池塘 蛙声 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 蛙声一片 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 蛙声就在身边叫 以 热闹 的环境反衬雨夜的 寂静 2 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描写了哪些事物 诗中景物渲染了什么气氛 本诗描写江南春末夏初的夜晚 写了雨 池塘 蛙 家家雨 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 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 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 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 处处蛙 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 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 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3 诗中最精彩的句子是什么 表现作者在面对自然界景物的心境怎样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在面对自然界景物的心境 含而不露地表现作者雨夜候客不至的焦灼 寂寞 怅惘的心情 百无聊赖 同时表现作者闲逸 散淡 怡然自得的心境 诗人的注意力从霏霏淫雨 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 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的句子 交待了当时的环境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论诗 赵翼 作者简介 清代文学家 史学家 字云崧 song 号瓯 ou 北 晚号三半老人 汉族 江苏阳湖 今江苏省常州市 人 五 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 嘲讽理学 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 他的诗风格明朗 含蓄诙谐 好以议论入诗 解词 论 评论 议论领 占领 这里是影响的意思 才人 有才能的人 这里指杰出的诗人 出 产生 代有 每个时代都有 李杜 指李白 杜甫 风骚 指 诗经 中的 国风 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 风骚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 才人 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这里指在文学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诵 现在读起来已经感觉没有新意了 李杜诗篇万古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我们的大好河山都会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1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采用对比手法 怎样对比 分别突出什么观点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唯有创新 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2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蕴含怎样的哲理 哲理 长江后浪推前浪 历史就是这样在一代一代人才辈出 推陈出新中不断发展 前进的 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 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 3 这首诗反映诗人怎样的思想 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他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诗人在创作时也应求变创新 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 新闻 10岁女孩路灯下练芭蕾 在泛黄的路灯下 父亲在为自己的孩子压腿 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 就在这间破烂且小的房屋里 小女孩依然在认真的学习 别人在跳舞时 她只能在一旁静静地看 手里的舞鞋已经烂的不成样了 她依然一针一线的缝好 在机场 母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淡淡的微笑 解读 现实生活中 还有很多同龄孩子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的 他们的生活很困难 但他们有自己的理想 有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有了这样的信念 他们才能不怕苦 不怕累 因为他们想要改变 想要改变现在这样困苦的生活 所以 他们坚持 他们努力 而相对于我们现在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 我们不知有多幸福了 至少 我们不用在路灯下跳舞 学习 不用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