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防控方案.doc

院感方案汇编.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院感方案汇编.zip
院感方案汇编
院感防控方案.doc---(点击预览)
院感知识培训效果评价方案.doc---(点击预览)
院感暴发演练方案(一).doc---(点击预览)
院感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doc---(点击预览)
院感实施方案.doc---(点击预览)
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doc---(点击预览)
纳雍县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doc---(点击预览)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doc---(点击预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点击预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爆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方案及流程.docx---(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方案及流程.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ppt---(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doc---(点击预览)
医院感染与持续改进详细方案.ppt---(点击预览)
加强医院感染诊疗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点击预览)
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防控(依从性)监测方案.doc---(点击预览)
IC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doc---(点击预览)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doc---(点击预览)
2018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348977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3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2-26 上传人:缘****1 IP属地:河北
30
积分
关 键 词:
方案 汇编
资源描述:
院感方案汇编.zip,方案,汇编
内容简介: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旳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旳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旳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院感办一个部门旳事情的认识,提升执行力。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办与医院其他部门联合同心协力,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特制订2018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诊疗活动。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管理目标l 医院感染现患率8%;l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l 医院感染漏报率15%;l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l 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l 手卫生依从性80%;正确率95%;l 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100%;l 全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100%;l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100%;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三级)(院领导、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二级)(院感科)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一级)(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质控护士)(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主 任:王爱民副主任:胡成杰 麦松江 孙继鸿 委 员:张文顺 柴文豪 党卫红 李献国 田永强 崔保星 黄河艳 赵春秀 李素珍 陈 英 张莉娜 刘万利 温会申 王萌萌 郭振敏 司 丽 杨军明 张丽娜 田万芹 黄汇丽 乔继红 尹美玲 李艳炜 王艳平 樊媛媛 侯凤娟(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科 长:侯凤娟(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组,下设17个一级质控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人员名单(共60人)科室组长副组长质控员内一科崔保星冯爱军、黄汇丽宋艳芳、张靖雯内二科黄河艳冯爱军、田万芹付克喜、高淑萍外科(含门诊)柴文豪张丽娜龚必雄、袁永亮、郑齐、余海楠、李阳妇科李素珍乔纪红王鹏娟、王琰妇科门诊赵梅秀王艳萍骨伤科李献国李艳炜路爱芬、丁艳琴、郭长旭、张姣姣检验科张莉娜秦洁手术室陈英樊媛媛宋玉佩功能科司丽郝晓慧孟素娟放射科郭振敏刘洋皮肤科张发林郝梦君、胡静耳鼻喉科邱俊文李倩输液大厅尹美玲胡园园供应室刘秋群药剂科王萌萌刘领弟行政部温会申王顺华胃镜室王武星尹美玲刘万利、赵倩口腔科门诊贾树玉杨军明体检中心夏艳丽赵树雷、王海峰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日常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并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与落实.3、临床质控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或科室负责人担任,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四、各级质控组织职责(一)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全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 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等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 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6.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7. 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 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二)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1. 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2. 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3. 对医院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院领导报告。4. 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5. 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6. 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7. 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8. 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9. 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10. 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11. 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三)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在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工作。2. 负责本科室各类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的培训与宣教工作。3. 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及时记录本科室培训、督查感染控制方面的问题、整改措施以及会议内容,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等。4. 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并建立无菌物品使用登记制度,要求规范记录。做到物品使用与操作具有追溯性。5. 督促检查本科室各种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研究存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6. 负责把好医院感染诊断关,督促主管医师及时填报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登记表、科室登记及讨论记录,定期分析本病区医院感染动态,做好资料收集和上报工作;掌握本科院内感染率及常见病原菌。7. 发现医院感染集聚、流行、可疑或暴发时,主动查找原因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主动配合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8. 指导本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依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9. 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并做好相关记录。10. 严格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并做好浓度检测及相应记录。11. 负责本科室紫外线使用时间监测并记录。12. 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登记工作;记录本保留3年。13. 医院感染管理科需科室协助的其他工作。五、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方法(一) 各科室质控小组1. 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每月末按照院感检查标准进行逐项自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并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时整改,并跟踪检查,避免同样的问题多次出现。本次持续改进质量自查表于下月的7日前交医院感染管理科1份。2. 各科根据本科工作实际情况,结合感染管理应知应会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每季度考试一次(有试卷,有成绩)。3. 加强手卫生管理:(1)组织本科各类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演练,人人过关。并在诊疗与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2)各科小组每月对本科室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知晓率调查,有具体数据(每月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调查覆盖本科室全部工作人员。(3)各洗手池配置设施符合要求(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巾、生活垃圾桶 、洗手图示)。(4)各科治疗车、换药车、护理车、隔离病室或隔离床等每车(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医生查房时以组为单位携带快速手消毒剂,做到两前三后手卫生。 4.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微生物实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按危急值报告,各科室按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流程落实防控措施。主管医生下隔离医嘱,护士贴标识,科室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控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查找、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多重耐药菌传播。5. 加强重点部位感染预防,落实重点部位(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措施。发生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时,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查找、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6. 可疑医院感染与医院卫生学有关时做好科室医院卫生学采样监测,超标项目追溯原因,及时整改并复查。对本科室使用的消毒剂按时进行浓度监测。7. 对上级督导检查和本院二级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写出整改报告并积极整改。同时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记录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内。8. 每季度召开小组会议,进行阶段性总结,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原因及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蚇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肅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旳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旳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旳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院感办一个部门旳事情的认识,提升执行力。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办与医院其他部门联合同心协力,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特制订2018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薂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诊疗活动。螈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管理目标ll 膄医院感染现患率8%;ll 羁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ll 虿医院感染漏报率15%;ll 薅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ll 蒆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ll 莁手卫生依从性80%;正确率95%;ll 莀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100%;ll 薇全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100%;ll 薄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100%;肄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膀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蚈螃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三级)薃(院领导、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袀蒆肅羃蚁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二级)蒇(院感科)膃莂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一级)薈(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质控护士)薆螂膂(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莆主 任:王爱民蚄副主任:胡成杰 麦松江 孙继鸿 芁委 员:张文顺 柴文豪 党卫红 李献国 田永强 崔保星 黄河艳 赵春秀 李素珍 陈 英 张莉娜 刘万利 温会申 王萌萌 郭振敏 司 丽 杨军明 张丽娜 田万芹 黄汇丽 乔继红 尹美玲 李艳炜 王艳平 樊媛媛 侯凤娟薈(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蒇科 长:侯凤娟螃(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组,下设17个一级质控小组蚀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人员名单(共60人)莈科室蒈组长膅副组长莄质控员聿内一科芆崔保星芃冯爱军、黄汇丽螃宋艳芳、张靖雯衿内二科莇黄河艳蚆冯爱军、田万芹膂付克喜、高淑萍蕿外科荿(含门诊)螄柴文豪蚂张丽娜芀龚必雄、袁永亮、郑齐、膆余海楠、李阳膆妇科肁李素珍肀乔纪红芇王鹏娟、王琰芅妇科门诊蒁赵梅秀螁王艳萍艿莃骨伤科膄李献国薁李艳炜肆路爱芬、丁艳琴、郭长旭、张姣姣螆检验科薃张莉娜芁膇秦洁袄手术室肃陈英螈樊媛媛艿宋玉佩芆功能科蒂司丽蒈郝晓慧肆孟素娟莅放射科袁郭振敏芈肈刘洋蒃皮肤科莁张发林罿腿郝梦君、胡静袅耳鼻喉科螀邱俊文蝿李倩羆羄输液大厅蒄尹美玲蒀羈胡园园莆供应室刘秋群药剂科王萌萌刘领弟行政部温会申王顺华胃镜室王武星尹美玲刘万利、赵倩口腔科门诊贾树玉杨军明体检中心夏艳丽赵树雷、王海峰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日常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并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与落实.3、临床质控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或科室负责人担任,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四、各级质控组织职责(一)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全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 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等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 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6.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7. 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 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二)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1. 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2. 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3. 对医院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院领导报告。4. 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5. 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6. 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7. 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8. 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9. 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10. 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11. 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三)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在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工作。2. 负责本科室各类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的培训与宣教工作。3. 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及时记录本科室培训、督查感染控制方面的问题、整改措施以及会议内容,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等。4. 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并建立无菌物品使用登记制度,要求规范记录。做到物品使用与操作具有追溯性。5. 督促检查本科室各种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研究存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6. 负责把好医院感染诊断关,督促主管医师及时填报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登记表、科室登记及讨论记录,定期分析本病区医院感染动态,做好资料收集和上报工作;掌握本科院内感染率及常见病原菌。7. 发现医院感染集聚、流行、可疑或暴发时,主动查找原因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主动配合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8. 指导本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依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9. 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并做好相关记录。10. 严格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并做好浓度检测及相应记录。11. 负责本科室紫外线使用时间监测并记录。12. 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登记工作;记录本保留3年。13. 医院感染管理科需科室协助的其他工作。五、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方法(一) 各科室质控小组1. 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每月末按照院感检查标准进行逐项自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并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时整改,并跟踪检查,避免同样的问题多次出现。本次持续改进质量自查表于下月的7日前交医院感染管理科1份。2. 各科根据本科工作实际情况,结合感染管理应知应会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每季度考试一次(有试卷,有成绩)。3. 加强手卫生管理:(1)组织本科各类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演练,人人过关。并在诊疗与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2)各科小组每月对本科室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知晓率调查,有具体数据(每月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调查覆盖本科室全部工作人员。(3)各洗手池配置设施符合要求(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巾、生活垃圾桶 、洗手图示)。(4)各科治疗车、换药车、护理车、隔离病室或隔离床等每车(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医生查房时以组为单位携带快速手消毒剂,做到两前三后手卫生。 4.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微生物实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按危急值报告,各科室按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流程落实防控措施。主管医生下隔离医嘱,护士贴标识,科室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控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查找、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多重耐药菌传播。5. 加强重点部位感染预防,落实重点部位(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措施。发生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时,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查找、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6. 可疑医院感染与医院卫生学有关时做好科室医院卫生学采样监测,超标项目追溯原因,及时整改并复查。对本科室使用的消毒剂按时进行浓度监测。7. 对上级督导检查和本院二级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写出整改报告并积极整改。同时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记录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内。8. 每季度召开小组会议,进行阶段性总结,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原因及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 , , .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 , , . 以下无正文 2015年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处置能力,熟练掌握报告程序和控制措施,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拟进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具体方案如下:一、演练目的(一)检查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及时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二)通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增强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进一步明确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二、演练时间和内容时间:2015年9月18日15点地点: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6栋三楼2会议室内容:ICU发现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4例,疑为医院感染暴发。三、演练部门组成及其职责总指挥:徐萍专家组成员:汪美玲、周艳琴、钟雪萍、欧书强、周录平、柳青、陈虎、金红阳、陈小平 方冰、彭华萍、彭云、邱自辉参加部门: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ICU、检验科、总务科、药剂科、器械科、 预防保健科参加人员:彭云、谢清莲、周录平、彭华萍、陈虎、刘珊、柳枝、宗华、柳青、刘卓、张萍、 刘亚卿、刘庆益、黄熙、王艳华、刘建、李娜、张海清院感科:调查核实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逐级上报,并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会诊,组织调配医护人员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和各项护理工作。ICU: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立即上报医务科、感染科,并积极查找原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救治病人,做好消毒隔离。检验科:负责可疑传染源和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的检测。总务科:负责公共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的消毒处理(指导保洁人员对地面、医疗废物的消毒处理等)。药剂科:负责保障各类药品的供应(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保证病人治疗用药和抢救用药)。器械科:保障消毒剂、医务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及医疗用品的供应(消毒液、帽子、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面罩等)。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的报告工作。四、报告流程ICU发现医院感染暴发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调查、核实电话报告分管院长院长五、指挥、处理流程分管院长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专家组确诊、救治病人准备采样物品现场采样,指导医务人员防控,撰写医院感染暴发评估报告指导血透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各部门汇报情况,分管院长总结演练结束,评价报告确诊医院感染暴发后12小时内上报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六、具体演练步骤(一)演练人员准时到位,听候总指挥指令。(二)ICU科发现2015年9 月 1218日相继发生MRSA肺部感染患者4例,痰培养MRSA阳性,疑为医院感染暴发,电话报告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三)院感科接到ICU电话,即到ICU病房,从环境、物表、人员、操作程序等环节进行采样调查。(四)院感科与ICU初步判断为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上报分管领导,启动应急预案。由医务科、护理部、微生物室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隔离病人、专人护理,医务科调集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研究治疗方案,积极救治病人。院感科12小时内上报(市卫生局、市CDC)。(五)院专家组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1、查找感染源:4例病人均接受相同操作,2例气管插管,2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痰培养均为MRSA阳性。血清学鉴定为同源性。 2、危险因素调查:对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做初步假设,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呈外源性感染引起,首先我们考虑: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环境卫生消毒不严,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医务人员没有做好手卫生等因素造成感染暴发的可能性大。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使用中的器械、设备,环境物表、医务人员手进行采样,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查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监测采样结果:(1)呼吸机管道采用一次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了由呼吸机管道污染、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 (2)吸痰管采用一次性,操作时使用无菌手套,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此操作引起的感染;(3)ICU为病区清洁,空气培养符合标准,排除由空气传播引起的感染;(4)心电监护仪表面采样培养出MRSA,血清学证实与痰标本是同源。3、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环境卫生学检测结果证实感染源来自心电监护仪表面,物表清洁消毒不严格,医务人员没有严格落实手卫生造成交叉感染。4、结论本次为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环境的污染和接触传播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六)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1、挂蓝色隔离标识,严格实行接触隔离。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加强环境、物品、物体表面的消毒。 4、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医生、护士、保洁员)。(七)总结详细记录调查内容,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八)上报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院感科整理调查资料,将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全过程上报省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九)进行演练点评。七、定义(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三)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四)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院感科2015年9月10日5医院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依从性)监测方案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监测1.监测目的(1)调查统计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2)调查评价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与效果,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2.监测对象使用有创呼吸机的住院患者。3.监测指标序号监测指标1VAP发病率=同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例次数*1000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通气总日数2使用呼吸机患者集束干预措施=依从率集束干预措施符合标准的完成条目数*100%集束化干预总措施数3.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定义VAP是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所发生的肺炎,包括发生肺炎48小时内曾经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3.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核心预防措施3.2.1人员素质:(1)参与呼吸机维护的医务人员需经过相关知识培训;(2)有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禁止接触病人;(3)掌握呼吸机使用指征,减少机械通气使用;(4)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目标性监测,发现感染,及时上报。3.2.2清洁消毒:(1)患者周围高频接触的物表,应常规清洁消毒;(2)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等保持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消毒;(3)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湿化瓶等统一由CSSD清洁消毒。3.2.3患者管理:(1)若无禁忌症,床头应抬高,以30-45为宜;(2)定时进行口腔卫生护理;(3)肠内营养患者应匀速输注,避免胃过度膨胀;(4)遇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5)每日行镇静唤醒、脱机评估及自主呼吸试验,以便尽早拔出气管插管;(6)医护合作实现患者早期下床活动。3.2.4气道管理:(1)尽量使用无创通气或经口气管插管,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减少再插管;(2)气囊充盈至20-30cmH2O或手捏鼻尖至嘴唇之间硬度;(3)气囊放气或移动气管插管前应声门下吸引,及时抽吸气囊上、声门下气道分泌物;(4)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2次/周(有污染随时更换);(5)冷凝水1/2须倾倒,积水杯位置管路最低位;(6)湿化罐、湿化液应为灭菌注射用水,每日更换。3.2.5其他预防措施:(1)规范人工气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常规使用口服抗菌药进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2)不常规使用细菌过滤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并有持续改善。4.监测方法4.1监测前的准备4.1.1监测开始前对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4.1.2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4.2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保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监测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4.2.1住院医生掌握呼吸机使用指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标准,落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措施;每日评估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如有异常及时做培养;若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登记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宣教和指导。4.2.2病房护士落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措施;每季度按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附件2.1)对监测对象进行调查,统计集束干预措施符合标准的完成条目数与使用呼吸机通气总日数;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宣教和指导。4.2.3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监督、评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与经管医生确定患者有无院内感染情况;督促医生及时完成标本送检及相关检查,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定期统计、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监测指标,并反馈至临床科室。 二.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监测 1.监测目的(1)调查统计使用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2)调查评价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与效果,有效降低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2.监测对象使用中心导管(CL)的住院患者。中心导管(CL)指导管尖端位于或接近心脏或以下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以及新生儿的脐静脉或脐动脉,用于输血、输液、采血、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血管导管。3.监测指标序号监测指标1CLABSI发病率=同期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1000同期中心导管插管总日数2使用中心导管患者集束干预措施=依从率集束干预措施符合标准的完成条目数*100%集束化干预总措施数3.1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定义CLABSI指患者留置中心导管期间或拔出中心导管48h内发生的原发性的,且与其他部位存在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3.2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核心预防措施3.2.1人员素质:(1)参与置管与维护的医务人员需经过相关知识培训;(2)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置管车的使用;(3)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熟悉并掌握拔管指征;(5)采用正确的方法采集标本。3.2.2导管置入:(1)接触病人前正确洗手;(2)遵守最大可能无菌屏障预防:口罩、帽子、无菌衣、无菌手套、大无菌巾;(3)皮肤消毒方法正确、消毒范围10cm;(4)穿刺时皮肤准备消毒剂完全干燥,至少停留2min以上;(5)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避免颈静脉和股静脉。3.2.3置管后维护:(1)接触穿刺点或敷料前操作者进行了手卫生;(2)根据输注液体的种类定时更换;(3)每天观察及触诊注射部位,记录置入深度,回血情况及患者情况;(4)更换注射部位同时更换所有管路、连接器及延长管,妥善固定 ;(5)每天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6)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拔出导管;(7)怀疑有导管相关感染送检导管;(8)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及早拔管,发现感染,24小时内上报;(9)置管部位覆盖;(10)置管部位覆盖更换。4.监测方法4.1监测前的准备4.1.1监测开始前对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4.1.2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4.2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保证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监测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4.2.1住院医生掌握中心导管使用指征、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诊断标准,落实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措施;每日评估,如有异常及时做培养;若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登记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做好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宣教和指导。4.2.2病房护士落实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措施;每季度按照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附件2.2)对当天监测对象进行调查,统计集束干预措施符合标准的完成条目数与使用呼吸机通气总日数;做好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宣教和指导。4.2.3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监督、评价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与经管医生确定患者有无院内感染情况;督促医生及时完成标本送检及相关检查,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定期统计、分析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监测指标,并反馈至临床科室。 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监测1.监测目的(1)调查统计使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2)调查评价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与效果,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2.监测对象使用导尿管的住院患者。3.监测指标序号监测指标1CAUTI发病率=同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例次数*1000同期患者留置导尿管总日数2使用中心导管患者集束干预措施=依从率集束干预措施符合标准的完成条目数*100%集束化干预总措施数3.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定义CAUTI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3.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核心预防措施3.2.1人员素质:(1)参与导尿管维护的医务人员需经过相关知识培训;(2)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3)严格执行手卫生:对引流系统的任何操作前后均应洗手;(4)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量、性状、气味,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分析原因;(5)疑似CAUTI而需抗菌药物治疗前应更换导尿管;(6)采用正确的方法采集标本;(7)完善的护理记录:插入或更换导尿管的适应症或原因;插管者;插入时间;导尿管的类型、规格、球囊容量;插入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其它日常维护的相关问题。3.2.2清洁消毒:(1)每日保持清洗尿道口、会阴区、导管表面清洁卫生,大便失禁患者清洁后消毒;(2)患者沐浴或擦身时,保持导尿管不浸入水中;(3)引流袋排尿端不可接触集尿器或地面;(4)每例患者配备洁净的个人专用集尿器;(5)无需常规在引流系统中灌注消毒液或抗菌药物。3.2.3导尿装置管理:(1)避免破坏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一旦破坏立即使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械更换;(2)无需频繁或常规地更换导尿管和引流袋,应基于临床指征更换:发生感染、阻塞、脱出等;(3)除非预计可能梗阻(如前列腺或膀胱术后出血),避免常规行膀胱冲洗或灌注预防CAUT;(4)避免管路扭曲、折叠等、保持引流通畅;(5)如病情允许,增加液体摄入量,维持尿量50-100ml/h;(6)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移位或尿道受牵拉,建议男性固定于腹部,女性固定于大腿部;(7)保证引流袋内液面低于膀胱水平;(8)至少每8h或尿液超过尿袋2/3满或转运患者前排空引流袋中尿液;(9)如病情允许,活动或转运时暂时关闭,防逆流,同时注意及时打开;建议使用抗返流集尿袋。3.2.4及时拔管:(1)每日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应尽早拔管;(2)手术后患者如不具备持续导尿适应证,应在术后24h内拔出导管。4.监测方法4.1监测前的准备4.1.1监测开始前对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4.1.2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4.2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保证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监测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4.2.1住院医生掌握导尿管使用指征、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标准,落实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措施;每日评估,如有异常及时做培养;若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登记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做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宣教和指导。4.2.2病房护士落实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措施;每季度按照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附件2.3)对当天监测对象进行调查,统计集束干预措施符合标准的完成条目数与使用呼吸机通气总日数;做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宣教和指导。4.2.3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监督、评价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与经管医生确定患者有无院内感染情况;督促医生及时完成标本送检及相关检查,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定期统计、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监测指标,并反馈至临床科室。 附件:1.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监测流程图2.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2.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2.2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2.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17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监测流程图临床院感质控小组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核查监测对象分析、反馈临床科室核对、报告督查院感管理部医院感染病例与依从性核查统计汇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依从性核查表1.人员素质1.1参与呼吸机维护的医务人员需经过相关知识培训1.2有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禁止接触病人1.3掌握呼吸机使用指征,减少机械通气使用1.4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1.5目标性监测,发现感染,及时上报2.清洁消毒2.1患者周围高频接触的物表,应常规清洁消毒2.2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等保持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消毒2.3呼吸机螺纹管、雾化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院感方案汇编.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489774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