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安徽专用)随堂演练+同步测评:第一单元第二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2013山东济南模拟)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目前,人类已经实地考察的宇宙天体是()aabbdecfg dhi2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级 b两级c三级 d四级解析:第1题,目前人们已经对月球和火星进行实地考察。第2题,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答案:1.b2.b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提供消息说,2012年1月23日11时59分,太阳爆发了自2003年以来最强的一次耀斑。结合右图,回答34题。3太阳黑子和耀斑()a分别出现在层和层 b分别出现在层和层c分别出现在层和层 d分别出现在层和层4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或航天器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使天宫一号上的指令系统产生错误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c连云港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光球层和色球层。第4题,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使天宫一号上的指令系统产生错误。答案:3.b4.a5(2013淮北一中高三调研)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选c。图中向供水,同时又能向进行渗透,说明是水圈;需要供水、且能提供氧气,则是生物圈;能降水,说明是大气圈;接受降水和渗透,则只能是岩石圈。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1月3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耀斑从太阳表面喷射,其强度达到x 1.9级,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耀斑。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地球通讯长达45分钟。材料2: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米2)。(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因此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除材料1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4)材料2中等值线a为_,b为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1)题,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第(2)题,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步发生,太阳黑子的多少、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第(3)题,太阳活动除能引起地球上通信系统中断外,还能够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引起水旱灾害等。第(4)题,a位于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故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低,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天,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小。答案:(1)色球太阳大气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涉及的常见问题
- 2025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丁二烯橡胶市场分析
- 2025年高考理科生物试题(全国卷新疆、山西适用)(学生版+解析版)
- 2025市场营销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借款购车抵押合同范本
- 葡萄苗木知识培训课件
- 著名博物馆课件
- 物业保安主管考试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3 Reading 2(分层作业)含答案
- Q∕GDW 10356-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 教研工作手册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课堂PPT)
- 制钵机的设计(机械CAD图纸)
-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 艾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LCM不良命名规范
- 《融资租赁业务介绍》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