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富阳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周武王,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 七雄出。,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创国基。 太祖兴,号洪武,都金陵。a始诛纣 嬴秦氏 除隋乱 国大明b始诛纣 除隋乱 国大明 嬴秦氏c除隋乱 始诛纣 国大明 嬴秦氏d嬴秦氏 始诛纣 除隋乱 国大明2打破贵族垄断权力,建立官员选拔机制是政治文明发展中的进步趋势,下列政治家中采取措施推动这一趋势的有周武王汉武帝梭伦华盛顿a b c d3古代中国某一时期曾施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些辅政部门有 尚书省 中书省 内阁 军机处 a b c d4.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 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5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d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6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a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b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现 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7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年代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1650100150600600400175020025090045036018504101210295 1719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家长期和平与统一鸦片战争对中国农业经济有重大影响a b c d8右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该石经由诗、书、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这一残石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a隶书始于秦朝 b民间入仕风气高涨c儒学的官方化 d国家教育系统建立9万历十五年写道:“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李贽成为近代中国进步思想的先声b李贽的思想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c李贽的悲剧是当时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结果d李贽对现实的批判引起统治者的不满10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a诗经 b楚辞 c唐诗 d宋词11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乾隆皇帝夸奖永琪为小燕子做棉花椅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a b c d12.新浪网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文认为同时期的历史政治人物乾隆与华盛顿谈政见,谈三权分立,双方会吵起来;谈文字狱,双方则有可能会打起来。两人的政见差异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源于 a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b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 c科学教育与启蒙教育的差异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大环境的影响1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利克里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创立“陶片放逐法”a b c d14.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a. b. c. d.15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史实结论a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雅典民主政治形成b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c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d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人文精神得到彰显16美国学者rr帕尔默的著作现代世界史写道:“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葡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a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17“所谓经济规则是经济时代的镜子和代言人,相当忠实地反映这个时代的现实和愿望。”最能反映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发展需求的经济规则是a成立特权贸易公司 b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c对出口商予以补贴 d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18.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19.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20rr帕尔默认为“他(卢梭)用文学作品,在上流社会人士中传播一种尊重平民的清新情感、一种对平凡事情的爱好、一种怜悯人和同情人的冲动、一种意识到贵族生活尔虞我诈和虚浮浅薄的观念。”可见卢梭的文学作品,体现了 对理性的质疑,形成浪漫主义思潮人类平等的观念,推动法国大革命 人民主权思想,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个人情感的抒发,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a b c d 21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2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a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23对右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德国工业化进程始终缓慢b列强侵略造成中国工业产值不断下降c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国工业产值落后于德国d社会制度的变迁造成两国经济地位的逆转24“德意志民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民主的宪法25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26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27阅读下表,对该表中外国在华设立银行数量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有1913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年代英美法德俄意比荷日合计1894年前121211618951913541211141812985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直接有关 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28历史学家陈旭麓提出,在近代中国“反抗西方的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是统一的”。下列理论或口号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三民主义c工农武装割据d扶清灭洋29. 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30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13分)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的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文学则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三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四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表现及原因。(5分)(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3分)32.(13分)世界体系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力量与利益的博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关税平等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国门洞开”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并完全征服印度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根据人民版历史必修整理材料三 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才真正诞生。在最惠国原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相互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的规则,有些最惠国条款明文把第三国写作“其他基督教国家”。 “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2分)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形成世界市场的主要条件。(3分)(3)材料三反映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有何变异?(2分)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贸易关系中的相关史实,说明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3分)33(14)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如何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铣工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航空公司机务人员岗位飞机维修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勤考试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2025
- 高校科研合同模板(3篇)
- 高速公路护栏板施工合同(3篇)
- 高炮广告拆除施工合同(3篇)
- 安徽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徽农商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安定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股东间公司治理信息保密及责任分配协议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套课件
- 彩钢大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 《啤酒品牌的营销策略以青岛啤酒为例(论文)》
- 舞蹈鉴赏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61841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实习报告》
- 《中外美术史》课件1中外美术史.1(原始社会)
- 刺梨产品之养生有维系列简介共26页课件
- MPA、公务员必修课《公共政策》课件: 政策制定
- 大学物理高斯定理课件-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