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定州市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锹越使用越小b衣柜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c鲜菜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焉了d鲜桃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铁锹越使用越小是因为长期的磨损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卫生球易升华,升华过程中只是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鲜菜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焉了是因为水份发生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鲜桃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就属于混合物3(2分)小明在运动会上观察到,当发令枪打响后产生了,这股白烟的成分主要是()aso2bco2cp2o5d水蒸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白烟就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则生成白烟一定生成白色固体根据物质的状态、颜色、和生成物的组成判断即可解答:解:二氧化硫、水蒸气、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故排除a、c、d;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所以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五氧化二磷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实验现象和生成物的组成等方面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铁元素和金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a元素符号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电荷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解答解答:解:铁元素和金元素是不同的元素,其本质区别在于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有关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1b元素名称为钠c元素符号为nad核外电子数为22.99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是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的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分)煮沸过的冷开水里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有()a氧分子b氧元素c氧原子d二氧化碳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解答:解: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水加热后氧气溢出,即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氧气溶解度又很小的,很难再溶于水,故不能养鱼;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分析解题的能力,并应用于生活中7(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检查装置气密性d滴加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如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4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则x=+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9(2分)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都属于空气的污染物的是()aco2,n2bno2,o2cco,co2dso2,no2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故选d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10(2分)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abcd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可利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来判断元素的种类,再利用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来解答解答:解:a、只有一种黑球,则a为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有三种不同的球,则有三种不同的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含三个一样的黑球,则为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含有两种颜色的黑球,含有氧元素,为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学生应能从球的颜色和大小来判断元素的种类,并结合氧化物的概念来解答11(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2b氧化铝aloc氧化铁feod五氧化二氮n2o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书写化学式时,显正价的元素一般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元素一般写在右边解答: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错误;b、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铝的化学式是al2o3错误;c、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错误;d、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5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12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如图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d给液体加热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实验操作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结合具体的实验熟记操作要领解答:解: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会产生冷凝水所以试管口向下倾斜,故a错误,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的固体时,要先将试管平放,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要用向上排空气法,试管口向上,故c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3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anh3的密度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c空气的密度dnh3的质量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方法: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回答本题解答:解: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点评:通过做本题可知气体的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考虑,并能灵活运用14(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化合物的是()a水银、空气b氧气、氧化镁c氢气、氧气d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解答:解:a、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氧化镁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氢气、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c错;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点评: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掌握概念的要点进行判断15(2分)某同学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该同学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试管外壁潮湿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忘了加催化剂 加热时与灯芯接触 一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a全部b除外c除外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加热时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致使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冷水倒吸,使试管炸裂,而忘了加二氧化锰不会导致试管炸裂;答案:b点评: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方法16(2分)根据化学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nobn2cn2o3dn2o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n的个数为:32=1,应含有o的个数为:32+123=1,应含有h的个数为:22=0故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no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的能力17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a假设b实验c做结论d观察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解答: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所以属于实验部分假设是对物质的成分等提出可能,之后是针对这些可能进行实验验证的阶段,细分为提出实验方案(就是设计阶段)、实验操作阶段两部分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采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此题18(2分)聚乳酸是对人体无害且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合成聚乳酸的原料是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乳酸属于氧化物d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乳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化物的化合物进行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根据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可知,乳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此项错误;c、根据乳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故此项错误;d、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7%,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2分)小亮同学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立即洗净,然后放回滴瓶b用酒精灯给盛满液体的试管加热c滴加液体时,试管竖立,滴管是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入d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选项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完成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药品、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0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数低于,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a查看装置是否漏气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耗尽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当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解答:解:a、如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由于装置漏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内也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实验装置漏气,实验过程中就会测定的氧气含量低于 正确 b、由于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1/5,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确c、装置末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也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确 d、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 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对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的准确性进行探究,能培养学生慎密的实验能力21(2分)小军同学所做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a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b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c取一滴矿泉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d将矿泉水过滤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矿泉水中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无味,品尝不能证明是混合物;因为矿泉水经过消毒处理,取一滴矿泉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无变化;将矿泉水过滤,无变化,因为矿泉水已经经过过滤处理解答:解:a、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矿泉水中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矿泉水无味,品尝不能证明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因为矿泉水经过消毒处理,取一滴矿泉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无变化,无法证明它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将矿泉水过滤,无变化,因为矿泉水已经经过过滤处理,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实验基本操作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2分)小明同学在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蜡烛用刀片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他这个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蜡烛质软b石蜡难溶于水c石蜡的密度小于水d蜡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本题中的实验操作及蜡烛所处的环境进行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并完成判断即可解答:解:取一根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其硬度不大,质软;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说明蜡烛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但是不能证明蜡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点评:了解蜡烛燃烧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基础和关键,难度不大23(2分)从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图片苯分子图象反映了分子间存在间隔;图片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图片nacl晶体模型表示物质可由离子构成;图片水受热蒸发,可体现出受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还表示出分子间存在间隔解答:解:a、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c、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正确;d、食盐晶体模型图片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而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分子构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则可以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b点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氯化钠等物质由离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其它物质则由分子构成24(2分)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物质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d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气和臭气(o3)性质不完全相同,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大小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5(2分)如图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水分子d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氢气和氧气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利用微观图所反映出的以上信息,对比分析反应前后分子构成、原子的种类的关系,对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该过程反映的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不是水分解的过程,故说法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1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c、整个过程反映的是水形成的微观过程,可以看出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该选项混淆了宏观与微观对反应过程的描述,故说法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在反应时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是利用微观知识对宏观反应描述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微观示意图并结合物质的构成及组成知识对选项进行的分析26(2分)关于“3co2”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氧原子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 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8abcd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co2;故说法错误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可知:“3co2”的含义为: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故说法错误;故说法正确;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说法错误;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此“co2”的组成分子的相对分子量为(12+162)=44,故,说法错误;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3co2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进行解答27(2分)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类别的是()a单质、氧化物b单质、化合物c化合物、氧化物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而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而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则:为单质,为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以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为单质,为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故选:c点评: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28(2分)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解答:解: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故选项错误;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故选项正确;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 bcd反应前质量/g461114反应后质量/g待测15084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可判断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a、b、d反应后质量增大,为反应的生成物;物质c反应后质量减小为0,为反应的反应物;该反应可表示为:ca+b+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4g+6g+111g+4g)(15g+84g)=26g解答:解:a、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物质a、b、d反应后质量增大,为反应的生成物;物质c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该反应可表示为ca+b+d,故此选项错误b、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c、d反应后的84g物质中含有原来的4个d;故实际生成的d的质量是80g,故此选项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4g+6g+111g+4g)(15g+84g)=26g,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判断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大的物质为反应的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的反应二、填空及简答(共5小题,化学式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19分)30(5分)用微粒符号回答下列问题:(1)2个氢原子2h;(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3)正三价的铁元素;(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o2;(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三价的铁元素,故可表示为:;(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此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气分子;故答案为:o2;(5)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故答案为:(1)2h (2)n2 (3); (4)o2 (5)a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31(2分)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防止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使集气瓶炸裂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据铁丝燃烧实验分析解答,铁丝燃烧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为了防止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使集气瓶炸裂解答: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为了防止反应后生成的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到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答案: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使集气瓶炸裂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丝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及目的即可顺利解答32(2分)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co+o22co2 2mg+o22mgo 4p+5o22p2o5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1)反应的类型都是化合反应(2)生成物都是氧化物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通过物质之间反应的表达式可以判断反应的异同点解答:解:在镁+氧气氧化镁、碳+氧气二氧化碳、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反应中,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生成氧化物故答案为:(1)反应的类型都是化合反应;(2)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合理即可)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氧化反应的含义,凡是物质与氧气与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33(5分)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如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物中有水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由此可知:蜡烛的成肯定含有碳、氢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氧元素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检验水的产生一般观察水雾的产生,二氧化碳一般使用澄清石灰水,根据产物可判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解答解答:解:燃烧后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说明产物中有水生成要想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故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现象应为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现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氧元素;答案:验步骤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物中有 水将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碳、氢 氧点评:本题属于探究题,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4(5分)淡水危机日趋严重,为了解决淡水危机,首先要积极开发淡水资源,保护现有的淡水资源(1)清说出你或你的家人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节水方法(最少列举三点):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做到人走水龙头关;使用口杯接水漱口(2)自然界的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在家庭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煮沸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充分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根据生活中的节水做法进行回答即可(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做到人走水龙头关;使用口杯接水漱口(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1)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做到人走水龙头关;使用口杯接水漱口 (2)肥皂水;煮沸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方面内容,掌握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8分)35(7分)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报告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s+o2so2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取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不发生燃烧3fe+2o2fe3o4取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通过比较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规律是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得越剧烈,铁丝越细或铁丝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得越剧烈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由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a、b两组实验,可从与氧气的浓度、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方面着手分析解答解答: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2fe3o4;硫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粗铁丝在氧气中不能燃烧,而细铁丝却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答案: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s+o2so2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取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不发生燃烧3fe+2 o2fe3o4取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铁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合同制签几年协议
- 街巷用地转让合同范本
-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看护住宿学生合同协议
- 社区广告业务合同范本
- 货物数量补充合同协议
- 连锁生鲜采购合同范本
- 维修物料合同协议范本
- 机器人编程课 第9课.《蜘蛛机器人》活动教学设计
- 2025年油车电车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嘉兴市体育彩票管理服务中心招聘编外人员4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春季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浙江省宁波市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宁波一模)(含答案)
- 2025年招教考试化学真题及答案
- 雨课堂在线学堂《现代汉语言语交际》单元考核测试答案
- 车子以租代购合同范本
- 小学六年级科学2025年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3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成都农商银行软件开发岗(Java应用架构)、产品经理岗社会招聘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泳池水处理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线和角课件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