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4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5题,总计70分)1、唐代服饰,丰满华美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种类繁多,个性突出。甚至今天有人主张“把唐装作为国服显然更合适”。唐装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有 唐朝纺织技术水平 丝织工匠对技术进行创新 棉花种植的推广“丝绸之路”畅通 吸收外来风格和织法a bcd2、傅衣凌先生指出:“促成徽州出现有大量的经商者,则系由于封建的低下生产力所造成的人民生计难题遂使徽商的发展,渐带有一个极落后的性质,把他们对于商业行为的扩大欲求,限于糊口,而不在经济扩张。”此观点是可以说明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b.徽商只是一个消极的谋乡族利益的集团c.古代商业活动致力于解决民生的难题d.封建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落后3、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场“商业革命”最本质的现象是a.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b.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c.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4、中国古代“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c土地兼并的长期盛行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5、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殷墟戴刑具陶俑 牛耕图 甲骨文 铁犁 a b c d6、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7、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8、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反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9、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10、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右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11、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朱”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b区域经济分工扩大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12、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1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重农政策长期推行阻碍农业生产发展人口增长的压力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b c d14、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的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15、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16、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1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18.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19.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21、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年份佃农(%)半佃农(%)自耕农(%)1935 292447193630244619373726371938382735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22、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图1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23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16%4.4%7.3%194258%78%49%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a. b. c. d.24、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段材料说明了在近代中国a.列强商品输出靠中国商人经营b.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d.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25、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面临的问题解决办法成本缺少铁矿砂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60两白银(每吨)缺少焦煤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16两白银(每吨)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填土、垫高地基建厂30万两白银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26、“官办”自古就有,主要指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货币等实行专营专卖。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已与传统官办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一,它采用了机器大生产的方式;第二,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也就是按工人技术程度高低和劳动量大小付给报酬:第三,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由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洋务运动是我国工业化的开端其中的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实行成本核算在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更为突出“官办”的本质变化表明当时的政府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a b c d27、近代自然经济之所以“瓦而不解”,有人总结,是因为地主“不会废”,资产阶级“没想废”,农民“没废成”,无产阶级“没废完”,帝国主义则说,“废他个啥!”这里的“废”是指废除除a.封建土地私有制b.封建土地国有制c.农民土地私有制d.土地买卖制度28、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29、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30、“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3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经济改革中国际阻力太大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b.c.d.33、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34、上世纪80年代初,陈云同志提出了关于经济建设的“鸟和笼子”理论。他说:搞活经济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陈云的“鸟和笼子”理论喻指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b国营经济与个体经济c市场调节与计划指导 d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35、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时期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a. 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二、主观题部分(共3题,总计30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 个 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二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5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观点。有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3分)2、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试题
- 2025年上半年糖尿病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非居民用户管道天燃气供气合同
- 格构柱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营养学体重管理中的膳食调节方案分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北京本科自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4深圳农商银行社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行政执法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珍珠及其鉴别》课件
- 《电子商务基础》(4版) 课件全套 白东蕊 第1-11章 电子商务概述-跨境电商
-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从业人员考核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课程纲要
- 2024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A证考试练习题(100题)含答案
- 三管三必须-新安法宣贯课件
- 单位二手房买卖协议
- 2024年两家土地纠纷协议书模板
- 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
- 01685《动漫艺术概论》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