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手表外壳塑料模【25张CAD图纸+WORD毕业论文】【抽芯】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088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3-03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电子表
外壳
注塑
模具设计
cad
图纸
word
毕业论文
模具
- 资源描述:
-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全部文件] 那张截图中的文件为本资料所有内容,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电子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外侧抽芯结构和内侧抽芯机构。然后分析电子表壳塑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电子表壳体注射模结构的设计方法及模具的工作过程,以及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过程,并且对各个设计过程做了必要的理论说明,分析和阐述了模具零件的选材、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电子表外壳的外侧孔采用斜导柱和斜滑块抽芯的设计方法,内凹坑采用三块式内侧抽芯机构,以及脱模机构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电子表外壳,注塑模,外侧抽芯,内侧抽芯
Design On Injection Mould Of Electronic Watch Shell
Abstract This text ha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lastic mould at first, focused on the outer core-pulling and medial core-pulling. Then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electronic watch shell plastic, introduced the design method of injection mould structure and the work process of the molding together with concrete steps and processes of mould design. This text also showed all the processes of mould design and made necessary theory instruction for every design process, analyzed and elaborated the selecting material for mould part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strength ang stiffness.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outside hole adopted guide pin and slide taking out core, the inside hole adopted 3-type core-pulling mechanism, and showed the design of demoulding mechanism and cooling system.
Key words Electronic watch shell, Injection mould, Outer core-pulling, Medial core-pulling
目 录
1 前言 1
1.1 塑料模具行业的概述 1
1.2 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
1.3 侧抽芯机构的的应用 2
2 塑件分析 4
2.1 塑件的结构 4
2.2 工艺分析和尺寸精度 5
2.3 塑件材料成型特性及工艺参数 5
3 设备的选择 7
3.1 塑件体积的计算 7
3.2 注射机的选择 7
3.3 锁模力的校核 7
3.4 开模行程的校核 8
3.5 注射机的校核 8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0
4.1 分型面的选择 10
4.2 主流道的设计 10
4.3 浇口的设计 11
5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3
5.1 型腔尺寸的计算 13
5.2 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26
5.3 底板厚度的计算 26
5.4 型芯尺寸的计算 27
5.4.1 型芯径向尺寸1计算 27
5.4.2 型芯高度1的计算 27
5.4.3 型芯径向尺寸2的计算 28
5.4.4 型芯高度2的计算 28
5.4.5 型芯径向尺寸3的计算 29
5.4.6 型芯高度3的计算 29
5.5 侧型芯尺寸的计算 33
5.5.1 侧型芯直径的计算 33
5.5.2 侧型芯高度的计算 33
5.6 内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 34
5.6.1 内型芯径向尺寸1的计算 34
5.6.2 内型芯径向尺寸2的计算 34
5.6.3 内型芯径向尺寸3的计算 35
5.6.4 内型芯高度的计算 36
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37
6.1 导柱的设计 37
6.2 导柱的布置 37
6.3 导套的设计 38
7 顶出机构设计 39
7.1 脱模力的计算 39
7.2 顶杆的结构 40
7.3 顶杆的校核 40
8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设计 41
8.1 侧向抽拔距的计算 41
8.2 斜导柱受力分析 41
8.3 斜导柱直径的校核 42
8.4 斜导柱的结构 42
8.5 滑块的结构 43
8.6 导滑槽的结构 43
8.7 斜导柱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 44
9 冷却系统的设计 45
9.1 冷却时间的确定 45
9.2 冷却参数的确定 45
9.3 冷却水管总长度 46
10 模具动作原理 48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1 前言
1.1 塑料模具行业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塑料模具的设计及制造也相应的迅猛发展。全球制造业正以垂直的模式向亚太及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1]。制造业模式的变化,必将对新技术的需求有所提高,也必将导致CAD技术的发展;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正如10年前由于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使得微机进入千家万户,已经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样,网络应有的普及将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制造业的模式。随着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将要求我国的产品有创新性,并且要有更高











- 内容简介:
-
中北大学2009届英文译文自动装配模型注塑模具X. G. Ye, J. Y. H. Fuh 和K. S. Lee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和生产工程系注射模具是包含产品生产部分和自动化装配的组件,本篇论文论述了注射成型模塑的两个关键的装配组件,也就是由计算机设计模拟出来,并且决定非生产部件在装配组件中的位置和取向。这种从本质特征和客观取向所设计的组件,是为了表现出注射成型装配组件的。这种设计允许设计者忽略模塑制件的细节,直接描述制件重点的那一部分及其原因,因此它给设计者提供了一次设计装配的机会,一个系统的简单几何方法通常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推断出一个客观配件在装配组件中的位置。在这种粗略设计和系统简单的几何方法的基础上,模塑自动化装配组件被进一步研究。关键词:模塑组装,表观现象,注射成型,客观取向1. 前言 注射成型是塑料制造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所必要的设备包含两个部分:注射成型机和注射模具。今天所用的注射模具机就是所谓的万能机,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同尺寸的塑件通过它生产出来,但是模具设计时需要根据塑件的要求进行改变。不同的模具布局对于不同的模具形状是必要的。注射成型模具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将熔化了的材料生产成不同形状的制品,这个任务是由包含了阳模、型腔、嵌件、一级顶出机构的型腔系统完成的。型腔系统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是由塑件直接决定的,因此一个型腔所有的构件称为产品生产部件(产品就是指塑件,部件就是指注射模具的构件),另外产品成型是最基本任务,注射成型机需要完成很多任务,例如,分配、熔料、冷却融化物注射塑件,功能部件所完成的这些任务与注射成型不同结构和尺寸的塑件非常相似,他们的结构和几何形状与塑件成型模具不相关,但是他们的尺寸可以根据塑件的尺寸而不断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结论:注射成型机包含了塑件生产部分和与之相关的非生产部分的自动化装配组件。图1所示为注塑模具的装配机构:图1 注塑模具的装配机构设计作为产品依赖的一部分是基于塑件的几何形状,最近几年,CAD/CAM技术已经被成功的应用在帮助模具设计者设计塑件生产部分。塑件的自动化生产作为塑件生产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研究兴趣,然而在塑料模具装配建模上却很少有行动,尽管它和产品的设计一样很重要。当应用CAD系统设计产品生产部分和所有的注射成型装配组件时模具工业面临以下两种困难,第一,在一个模具系统中往往有一百多个产品生产部分,并且这些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模具设计者在一个装配组件取向和安排这些组件时浪费了很多时间,第二,模具设计者利用大部分的时间来思考实际存在的客观部件的选用原则,例如,螺丝、底座、钉子时,CAD系统应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客观无体几何水平。结果高水平的客观取向想法不得不翻译成低水平的CAD系统,例如,线、面、块,因此,对于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发展一个模塑自动化装配组件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论述了模塑自动化组建的两个关键因素。在计算机中涉及模具生产部分和模具生产装配组件,并且决定组成部分在一个装配组件中的位置和客观取向。这篇论文简要的描述了模塑装配组件的相关研究,并且论述了注射成型模塑装配组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设计,一个简单的几何方法被用来决定一个部件在模具装配组件中的位置和客观取向,介绍了注塑成型模塑的自动化装配组件的一个例子。2相关的研究模具装配已经在很多领域广泛研究,例如,动力机体学、人工智能和几何建模学。Libardi等人编辑了一本模塑组件的书,他们在其中报道了许多研究者在模具装配研究中利用图标机构。在这个图标方案中,一些组件被比喻成鼻子,一些感观机体被弧线连接起来。然而,这些感官机体并没有重合在一起,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改性过程。例如,一个几何装配移动,所有与之相关的部件没有相应的移动。Lee 和 Gossard发明了一种支持包含了最基本信息的数据库的有等级差别的装配组建系统,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包含了两个部件之间的垫片,这些改型基体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实体,但是这些有等级模具差别的模具组建仅仅代表了这些模具中的一部分。自动化推断配置部件在装配中的作用,意味着模具设计者可以避免直接定义这些改性机体,另外,一个部件位置的改变,将会随着与之相连的任意一个部件的形状和位置的改动而变动,存在着三种技术推断计算一个部件在一个装配组件中的位置和取向,这三种技术分别是数字迭代技术、系统代数技术、和系统几何技术。 Lee和 Gossard指出数字迭代技术使用计算存在与空间关系中任何一个部件的位置和取向,他们的方法包含了三个步骤:产生约束等式、减少约束等式的数量和解决这些等式,存在着16个等式与条件不符,18个等式符合条件,6个对任何机体合适的等式,还有2个附加等式符合旋转部分,通常这些等式的数量超过了可以利用的等式,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技术筛选到不需要的公式,牛顿力学公式被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技术有两个缺点:第一、这种方法严重的依赖这前面的方法;第二、数字迭代技术不能区别不同的数字基础,因此,它很可能用在空间关系的问题上,这个领域不是数学方面的空白,但是在理论上还很模糊。Ambler 和Popplestone提出了一种方法用来计算装配组建中的每一个部件在两个部件之间转换和改观方面所需要的空间关系,每一个部件存在着关于空间关系的六个转变三个移动和三个旋转)。这种技术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应用和数据计算,同样他不能用来解决在任何时间出现的所用问题,尤其是当一个等式不能在程序中被重写的时候。Kramer发明了一种能够决定一个刚性物体的位置和取向的集合方法,这种方法满足一套的几何约束。这种几何方法是通过产生一系列没任何约束的系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这就导致了DOF数量的下降,Kramer利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称作“上帝”,这是一个包含了一个点和两条直交轴线的技术。7条约束现在图标间被定义出来,对于一个涉及到单个对象与约束在那个机构上的标记与不变属性和实验分析的标记的问题获得了解决。经试验分析后确定一个几何物体的最终布局,再一步一步的解决客观物体的布局,自由度决定哪一种方法将会满足一个物体没有约束,这考虑到将来减小物体的自由运行,在每一步的结尾,一个可行的的法案增加到装配计划中。根据Shah和 Rogers的方法,Kramer的描述在塑装配组建技术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种系统的几何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约束条件,并且与数字迭代技术相比他拥有更吸引人的数字计算技术,但是要应用这种方法就需要大量的应用程序。尽管很多的设计者积极的投入到模塑装配组建技术上,但是关于塑料注射成型模塑装配组建技术的成果很少被系统的报道。Kruth等人发明一种支持注射成型的设计系统,他们的系统通过高水平的功能模塑组建支持了注射成型模塑技术,因为他们的技术是建立在AUTOCAD的基础上,所以只能通过简单的块和线框表示出来。3注射成型装配组件的表征注射成型模塑的自动化装配组件的两个关键技术是在计算机中将模塑装配组件表示出来以及决定部件的生产部分在装配组件中的位置和方向。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利用客观取样和表观现象来代表注射成型的装配组件。在计算机中会使每个部件的结构与空间关系变为现实,这种设计必须支持所有的部件在装配组件中的配合,所有部件间的改变关系和装配组件作为一个整体的操作要求。另外,装配组件的这种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师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1、要求模具设计者有高水平的技术来应对实际存在的物体水平;2、装配组件的这种设计必须能够正确的表现出自动生产过程的功能;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一种具有表观现象和客观取向的有等级差别的模具被应用在注射成型技术中,一个装配组件可以被分成很多集合装配,这个集合装配有包含了很多的构件,因此有等级差别的模具能够分成合适的代表两个构件之间的结构。一个等级差别的模具暗示了一个明确的装配组件组,另外,一个等级差别的膜具能够直接表现出一个构件对另一个构件的依赖。基于特征的设计要求设计者站在一个比实际应用模具更高的水平线。几何形状是直接的、有尺寸的,当功能建模设计出来细节,使用者能够很快的通过一系列参数直接定位。当然,由于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它同样也可以使设计者比客观取向的模具设计者容易做出变动。没有客观取向设计者就要根据模具要求考虑到所有的几何结构,因此,每一次设计改变可直接根据模具要求改变而改变。另外,客观取向的设计能够给设计者提供更高水平的组件物体,例如,当模具设计者考虑到物体的真实水平时,如一个冷却水孔相关的客观表象在计算机中模拟使用。客观取向模具设计是一个在考虑到现实事件中的模具技术的基础上所应用的一种新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客观物体,这个物体结合了数据结构和性能客观取向方法被用来理解问题和设计程序和数据库,另外,客观取向代表了装配组件制造时单位客观物体和总的组件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图2表示了模具装配中的表观现象与客观取向,代表性就是抽象的层次结构来自低水平的几何实体到高水平的组件。项目图包含方格代表装配模具,实线代表部件的关系,虚线代表其它的关系,部件组成实体。它联合了表观现象与客观取向的优点,它不仅包含部件与整体的关系,更拥有一些模具装配的结构关系和使用功能。在3.1中将进一步分析模具装配的意义,而在3.2中详细的介绍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图2 模具装配中的表观现象与客观取向3.1装配模具的定义在我们的工作中,把模具装配“O” 在下面的公式中是独一无二的实体:O = (Oid, A, M, R) (1)在这里:Oid是模具装配的唯一标识符(O);A是一个三元组合(t,a,v), 其中a是O的一个属性,每个与之相关的元素就是字符t, a和v;M是一个数组,(m, tc1, tc2, %, tcn, tc)。每一个元素都是每个功能的唯一标识符。R是O与其它元素之间的关系,这儿又六种基本的关系在模具装配中。即:Part-of, SR, SC, DOF, Lts, and Fit.3.2装配模具的关系在模具的装配中有六种关系,分别是:Part-of, SR, SC, DOF, Lts, Fit。Part-of模具装配本身的一种性质;SR明确规定的方向与装配部件的客观取向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组成部分,它们特殊的空间关系来源于特殊的限制(SC);SC 一个部件与其它的装配组件之间的限制关系;DOF 在装配完成后允许的旋转自由度;Lts 由于旋转的自由度,单方向或多方向的限制;Fit 尺寸的限制为了保持某种状态;在模具装配的所有元素中,模具的装配各部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关系不仅决定部件的方位,而且能够保持模具装配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将要进一步通过例子来阐述这种关系。3.2.1形状特征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模具设计就是一种思想,模具设计师们大部分时间在想一些实际的东西,例如底板、螺丝钉、沟槽、斜面和孔。所以,非常的有必要利用所有的标准部件建立几何模型。模具设计师可以很容易的对部件的方位以及形状进行改变,因为那些部件间的关系都显示在模型上。图3a显示一个平板上有个孔,这个部件有两个特征:阶段性和反钻孔,反钻孔(FF1)在F2和 F1的坐标系中可用FF1表示,公式(2)(5)表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形状特征,这里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所以设计者直接指定这种关系。这种详细的关系如下:图3 装配关系公式(2)-(7)显示了FF1与FF2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最终决定在这一部件中的方位和方向,如果把这一部件看做是模具装配,形状特征便是模具装配中的一个“元件”。形状特征的选择是建立在标准零部件的尺寸的基础之上的,因为CAD/CAM系统技术的支持,形状特征不仅满足模具装配的尺寸和位置,而且体现了我们选择的模具部件之间的特殊关系。为了增加那种特殊的关系,我们必须记录逻辑关系,为模具装配配备合适的关系。在CAD系统更新前, 检查合适的形状特征都是必要的。 3.2.2各部件之间的关系 在模具装配中,某部件的方向和方位是与其它部件相关联的。图3b显示了一个模板(PP1)与螺丝钉(pp2)。螺钉的相对位置被模板上的孔所限制,这种模板与螺钉之间的关系如下:就像我们从公式(8)和(9)所看到的一样,通过计算Mp 和Mr决定螺钉在平板上的位置和方向是非常重要的。Mp 和Mr来自空间的限制,这种推导需要推断模具装配中的配置,这个问题将在下一阶段进行讨论。我们已经介绍了一种注塑模具装配的计算机模型。在这一阶段,总结计算机模型的长处是有必要的。装配模具作为组件的代表,反过来却包括了组件,这个组件可以进一步代表装配的形状特征,如此等级关系暗示装配顺序以及包含关系。这种基础特征不仅要求设计师们能够高水平的设计单个部件,而且扩展了模具装配的功能,因为这种性质允许部件随同其他部件位置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表观现象可以联合某个对象的数据库以及操作。模具装配中封装的功能就像顶出机构与干涉检查一样能够使的例行程序自动化。4注射成型模塑的装配部件推断我们从等式8和9中可以看出,装配模具中部件的方位与方向最终会被变换母体所取代。为了方便,特别的机构关系通常是一些高水平的交配条件,就像伙伴、共线和平行。所以,在部件之间的隐含约束关系间自动获取明确转变条件是很必要的。在第二部分中已经对三种推断模具装配部件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因为几何模型能够找出所有问题,并同时间的复杂性组成等式,我们用这种方法去确定装配模具部件的方位与方向,要将这种方法在模具装配中付之于行动,需要大量的规划。然而,一种简化几何的方法被提议去确定模具装配时的部件方位与方向。在这种简化几何的方法中,通过产生一系列的行动去满足那些约束来确定模具装配时的部件方位与方向。满足约束的所需资料被存储在“计划碎片”中,每个计划碎片就是一个能够指定顺序和能够使移动部件按照预定的路线移动的程序,计划碎片还可以记录物体的新自由度和相关的几何变量。从概念上说,Kramer的计划是一个三维调度表。我们用TDOF来代表自由度的平移度,RDOF来代表自由度的旋转度。这种计划表详尽的例举了所有空间的状态,为了满足一系列的约束在物体上的标记和球坐标系中的标记而移动物体。例举了上面三个因素相结合的不同,将导致82中差异。如果研究的空间减少的话,将会降低计划表中的差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那些因素的例举数量需减少。例如,对于一定的约束类型,如果TDOF由0,1,2 ,3变为0,3后,这样研究空间就严重的降低。经过仔细的分析模具装配部件的组成,四个基础的约束被引用,他们的定义和代数方程如下:由于那些相关的限制,我们计划表中的参数充分的下降了,在我们的计划表中去解决一个、两个和三个的限制,必须有九个参数。模具装配中为了互相增加组件,更多的限制约束和自由度将会增加使用者的适应性。然而,在自动化模具装配中,许多特殊的模具装配关系将会事先确定,许多顺序关系也不太重要。通过上面的约束限制,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将会被资料库中数据指定。当增加模具装配中增加部件时,系统将会第一时间分解复杂的约束为简单的约束,然后,生成一组碎片计划使部件在模具装配中有确定的方向和方位。5模具非标准的集合装配许多注塑成型的装配组件包含了生产部分和非生产部分, 生产部分单个组件的设计是在塑件几何性能的基础上得到的,通常产品生产部分应有与高水平装配组件相同的取向,通常这些构件的位置和大小直接由设计者制定,对于产品省成本的设计,传统的方法是设计者从手册中直接选择所需要的模型,对这些选择的产品生产部分建立几何模型块,然后再将这些块加入到注射成型装配组件中,这样的设计既浪费时间又错误百出。在我们所应用的新的设计方法中,所有生产部分的设计数据是在装配组件和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得到的,这些数据不仅包含了几何形状和生产部分的尺寸,而且还包含了部件之间的空间约束。另外,许多部件有固定的路线,例如:顶出和复位同样也在这个数据库中,因此,模具设计必须选则应用这要求的模具生产部分而确定它的结构,然后计算机软件会自动的确定出这些部分所要求部件的取向和位置,最后再将这些部件加入到装配组件中。5.1模架组件就像我们从图1中看到的那样,产品的生产部分可以进一步分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这些非标准件是由一系列底座、导向机构等装配组件构成的。除了确定产品的性状外,一个模具还必须同时完成许多其他的功能,例如冷却、注射产品、顶出、合模导向等,许多的模具应有相似的性能,因此这就导致了他们在结构上的相似,模具结构设计中有许多标准要求,模具非标准部件就是在这些标准组件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根据装配组件设计师的客观取样和表观现象,模具组件的表观现象是非标准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另外,客观组件的设计受到组件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构件的功能的限制,然后利用这些客观组件,一个有等级差比的集合装配(模具的非标准部件)就形成了,这些模具的生产部分可以直接由目录数据库中的数据确定,图4表示模具实际情况对立于模具的特殊组件,这种特殊的模具组件的例子被自动的添加的模具装配中,模具部件与整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以Mp和Mr为单元表示出来。图4 模具设计实例5.2标准件的自动添加一个标准件就是一个自动组件,这个可以依据3.1中的公式1定义。在数据库中的空间约束是由交差、平面直线和弧线确定的,但是它与非标准件不同,标准件的位置和客观取向并不确定。在设计时软件通过简单的公式直接推断出标准件的几何形状。5.2模具装配中的复位机构自动化设计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是复位过程,复位是指嵌件在设计过程中留出相应的一定空间使之归位的操作。当一个顶出设备加入到装配组件中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留出相应的孔,以便复位。如图5所示:图5 模具顶出机构既然利用了客观取向技术,每一个装配组件都可以有两种表示方式:实际存在和客观设计。实际存在的物体空间是根据一个真实物体所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