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铅笔的发展历程.ppt_第1页
自动铅笔的发展历程.ppt_第2页
自动铅笔的发展历程.ppt_第3页
自动铅笔的发展历程.ppt_第4页
自动铅笔的发展历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铅笔的发展进程 产品造型设计1班刘欢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自动铅笔 又称为机械铅笔或铅芯笔 是一种以机械方式运作的铅笔 由于它可以替换笔芯 因此不需削刨铅笔 非常方便 普及程度非常高 超过传统需要削刨的铅笔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脉动式机芯结构是活动铅笔普遍采用的基本结构形式 主要由笔杆 尖套 笔尖 固定护芯管 活动阻尼 卡头 开花 锁紧箍 弹簧等组成 见图脉动式活动铅笔结构示意 当储芯管受揿动压力 手指压力 作用时 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向下移动 并使卡头爪片张开 同时铅芯依靠自身的重力 离开在储芯管内的原来位置 在制动元件阻尼圈的控制下沿着护芯管壁移动一定长度 揿动压力释放后 弹簧恢复原位 铅芯被锁紧箍和卡头自动锁紧定位 完成一次脉动出芯过程 依此往复即可连续脉动出芯 基本结构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基本构 脉动式机芯结构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活动铅笔按铅笔芯直径大小分为粗芯 大于0 9mm 和细芯 小于0 9mm 活动铅笔 按出芯方式 可分为坠芯式 旋转式 脉动式和自动补偿式 4种活动铅笔 坠芯式靠铅芯重力自动出铅芯 旋转式靠旋转输送铅芯 脉动式 揿动式 靠揿动输送铅芯 结构有一次揿动式 即揿动一次出铅芯 二次揿动式 第一次揿动笔嘴伸出笔杆 第二次揿动铅芯伸出 双卡头揿动式 采用双卡头结构 缩短了卡头和笔嘴端部距离 使活动铅笔内最后剩下的8 15mm的一段残留铅芯 不用揿动可出一支整铅芯将其顶出 即可连续书写 自动补偿式 自动出芯 无须旋转或脉动装置 可自动补偿铅芯 连续书写 基本分类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世界上第一支自动铅笔于1822年在英国发明 1915年日本人早川德治发明了一种自动铅笔 为了出口 给这种铅笔取名为 Every ReadySharpPencil 一开始这种新的书写工具并不受到日本国内认可 直到出口订单激增 受到国外认可之外 日本国内的需求才迅速增长 早川公司也凭借自动铅笔的销售得到了扩张 历史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自动铅笔于1970年代末开始在日本校园普及 并由日本夏普公司大量生产 自动铅笔使用前需放入由石墨制成的细笔芯 俗称铅芯 放入笔芯后关上后面的盖子以防止笔芯跌出来 自动铅笔内有弹簧 按压后面的盖子可以使笔芯由前端固定长度伸出 并写出粗细相同的字体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9世纪中期 自动铅笔在欧洲以手工艺品出现 19世纪末期德国开始商品化生产 但铅芯仍需人工削尖 产量有限 1903年日本开始使用机械制造活动铅笔 其结构简单 均为旋转式 40年代美国派克公司首批生产0 9mm旋转式活动铅笔 铅芯无须人工削尖 1965年日本研制成功0 5mm和0 7mm合成树脂细铅芯 并开发了新型三爪卡头 取代了传统的金属三爪卡头 同年日本派罗德自来水笔株式会社首次生产出脉动式细芯活动铅笔 70年代又相继开发了二次揿动式 双卡揿动式和甩打揿动式结构芯活动铅笔 1979年联邦德国法伯 卡斯特铅笔厂首次推出自动出芯式活动铅笔 1980年前后又研制成功了塑料二爪卡头 使自动铅笔在材料和结构上有了新的突破 发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现存最早的自动铅笔发现于皇家海军潘多拉号的残骸中 该战舰在1791年沉没 1942年 第一个可替换并且带有笔芯推进结构的铅笔的专利在英国被SampsonMordan和JohnIsaacHawkins获得 随后Mordan从Hawkins手里买断了专利权 在1823年到1837年间与GabrielRiddle开展了商业合作 因此最早一批的Mordan铅笔都带有 SMGR 的标签 1837年后MorDan结束了与Riddle的合作 继续生产名为 S MORDAN CO 的铅笔 同时还广泛生产银器 直到二战时期他的工厂被炸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915年 由刚刚出师的冶金工人TokujiHayakawa对自动铅笔做出了一些改进 才使得它能够获得成功 Tokuji的铅笔被人称为 总是锋利的铅笔 但那之后 Tokuji并未马上获得成功 直到保证铅笔寿命的金属杆被引入 这对现在的使用者来说已经是不陌生的了 一家横滨的公司想Tokuji发出了一个大订单 使得Ever Sharp从此开始大卖 之后Tokuji的公司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Sharp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822年到1874年间注册了超过160个专利 在多方面推动了自动铅笔的发展 第一只弹簧式自动铅笔在1877年申请专利 随后的1895年出现了拧填式铅笔 1938年 0 9mm笔芯进入市场 随后又出现了0 7 0 5 0 3mm的笔芯 甚至1 4mm 现在 0 4mm和0 2mm同样也成为一个规格 现代自动铅笔的铅芯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几乎就在同时 美国的CharlesR Keeran开发了一种类似的铅笔 而这正是今天大多数铅笔的鼻祖 Keeran设计的铅笔依赖于棘齿 而Hayakawa的则以螺丝为基础 这两项不同的发展史经常被人们联合起来 基于棘齿的自动铅笔头部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PentelSharp棘齿绘图铅笔拆解图 以及三根0 5mm石墨笔芯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Faber Castell自动铅笔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推进型铅笔多数自动铅笔使用小于1mm的铅芯 夹在笔杆中间的腔里 内部有机械装置将将铅芯送出 而机械结构则有以下几种 基于棘齿的铅笔是抓握铅笔 原文clutchpencil 的一种变体 铅芯在头部被三个小颚夹住 小颚外又套有一个金属环 铅笔尾部的按钮控制了小颚的张合 按钮按下时 小颚向前张开 铅芯前进 按钮放开时小颚收紧 铅芯护圈 在笔尖里的一个小橡皮圈 能保持铅芯的位置 使其不至于向外滑落或者随着小颚的夹紧滑向笔杆内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基于棘齿的自动铅笔是卖得最好的一种 其变种包括 一种前后摇动 使其内部重量操纵盖子上的装置 这种铅笔可能会有一个按钮 另一种铅笔能自动向前推进铅芯 这种设计使用棘齿推进铅芯 但只是用很小的摩擦力阻止其滑落或者退回到铅笔里面 笔尖是一种弹簧扣 铅芯磨损时变短 减小了弹簧的压力 从而使铅芯自动推出 一种现代的铅笔拥有一个机械装置 能够在铅笔芯接触纸时将其逆时针旋转9 从而使笔尖的宽度只有普通自动铅笔的一半 这样写出来的字便具有统一的黑度 这种铅笔名叫KuruToga 是由三菱铅笔有限公司研发出来的 Kurutoga铅笔芯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基于螺丝的铅笔则不同 它依靠拧动螺丝推动铅芯前进 而螺丝则沿着笔杆内的导轨移动 这种铅笔在二十世纪前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基于螺丝的铅笔中 铅芯的前进依赖于和螺丝的直接摩擦 拧动的铅笔 twist based 依靠拧动铅笔头是的铅芯向前 很多这样的铅笔具有一种锁定的结构 允许铅芯退回到笔杆中去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离合型铅笔 直译为铅芯抓握者 一般使用较粗的铅芯 2 4mm 并且一次只能用一根铅芯 按动铅笔后端的橡皮帽 使笔头处的小颚张开 铅芯就可以自由地从笔杆内滑出 或缩回 但这滑动只能由外部协助控制 当然 把笔尖离开桌面几毫米或者挡在手心就很容易做到 一些铅笔能够延长铅芯 如AlvinTech Matic铅笔 但通常被认为与带有推进装置的铅笔不是一个种类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AStaedtlerMars780LeadholderStaedtlerMars780型铅笔 Tipofaclutchpencil离合型铅笔头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铅芯的演变 相比于传统铅笔 自动铅笔类型范围较窄 同时也存在诸多变种 多数自动铅笔可重新装填 也有一些便宜的类型用完后可以丢掉 铅芯直径自动铅笔的结构一般只能使用一种直径的铅芯 也有一些如PentelFunction357 其内置的多种结构允许使用多种直径的铅芯 如 0 3mm 0 5mm和0 7mm 下表列出了不同的铅芯直径 以满足多样的喜好和制作 最常用的是0 5mm和0 7mm 其线宽适用于精确的书写和绘画 0 05mm 0 1mm和0 2mm则较为罕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直径用途0 2mm技术工作0 3mm技术工作0 4mm技术工作0 5mm一般书写 普通技术工作 初级技术工作0 7mm一般书写0 9mm学生 一般书写1 0mm少见 用于1950年以前的派克铅笔1 18mm更为古老 用于Yard O Led1 3mmPentel制作的荧光笔芯直径1 4mmStabilo儿童铅笔2mm制图笔3 15mm非制图笔5 6mm非制图笔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色彩 与传统铅笔相同 自动铅笔的铅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对石墨和粘土的配比进行控制 从而做出不同黑度和硬度的铅芯 自动铅笔彩色铅芯却较为少见 Crayola的 Twistable 系列包含两种彩色铅笔 可擦除的和不可擦除的 其中含有机械推进结构 却不提供替换的铅芯 一些美国以外的公司如Pentel Pilot和uni ball为他们的产品在小范围的直径 0 5mm 0 7mm和2mm 制造了彩色可重新装填的笔芯 Koh i Noor则在2 0 3 15和5 6mm上做出了彩色可充填的自动铅笔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自动铅笔界的五大神器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辉柏嘉 Faber CastellTK maticL这款笔是Faber Castell西德年间出的一款自动铅笔 拥有TK 绘图系列 和Matic 全自动系列 的双重血统 其中带L标识的是全金属款式 这支笔拥有西德血统 精美的金属笔身和不惜工本的刻字 再加上精密的全自动出铅系统 可以说是Faber Castell绘图自动铅笔中的旗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红环Rotring600G 800600G秉承了600的经典设计 首位镀金 跟原600比可能有点恶俗的感觉 机构上添加了缩回护芯管的设计 可谓锦上添花 800是600G的复刻 取消了硬度显示机能 做工十分精细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施德楼StaedtlermicromaticGOLD如果说Rotring的600G是恶俗的话 那micromatic的恶俗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了 仅描述外形的话 用金晃晃 沉甸甸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这支笔的全自动结构与Faber Castell的全自动铅笔不同 micromatic没有任何按钮 是真正的全自动出铅 24K镀金笔身 全自动出铅结构 货真价实的旗舰级绘图自动铅笔 已经很难超出可以匹敌的产品了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菱Hi uni5050碳纤维笔身 FFmatic出铅结构 超精致的做工 保护笔帽 Hi Uni铅芯 作为三菱最高端的绘图自动铅笔 5050可以用 完美 来形容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