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游词_第1页
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游词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游词 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游词 各位来宾: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 欢迎大家来葛洲坝电厂!我是某旅游公司的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小好了。这次参观由我为大家服务,欢迎大家对我的服务多提宝贵意见。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 约 3 公里处。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 390 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 2200 米。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船闸为单级船闸,一、二号两座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 280 米,净宽 34 米,一次可通过载重为 1 2 万至 1 6万吨的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 50至 57 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 8至 12 分钟。三号 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为 120 米,净宽为 18 米,可通过 3000 吨以下的客货轮。每次过闸时间约 40 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 5 至 8 分钟。上、下闸首工作门均采用人字门,其中一、二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每扇宽 9 7 米、高 34 米、厚 27 米,质量约 600 吨。为解决过船与坝顶过车的矛盾,在二号和三号船闸桥墩段建有铁路、公路、活动提升桥,大江船闸下闸首建有公路桥。两座电站的厂房,分设在二江和大江。二江电站设 2 台 17 万千瓦和 5台 12 5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96 5 万千瓦。大江电站设 14 台 12.5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 容量为 175 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271 5 万千瓦。二江电站的 17 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直径 11 3 米,发电机定子外径 17 6 米,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之一。二江泄水闸共 27 孔,是主要的泄洪建筑物,最大泄洪量为 83900 米 3秒。三江和大江分别建有 6 孔 9 孔冲沙闸,最大泄水量分别为 10500 米 3秒和 20000米 3秒,主要功能是引流冲沙,以保持船闸和航道畅通;同时在防汛期参加泄洪。挡水大坝全长 2595米,最大坝高 47 米,水库库容约为 15 8 亿立方米。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研究始 于 50 年代后期。 1970 年 12 月 30 日破土动工。 1974 年 10 月主体工程正式施工。整个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工程于 1981 年完工,实现了大江截流、蓄水、通航和二江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第二期工程 1982 年开始, 1988 年底整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近期具有发电、改善峡江航道等效益。它的电站发电量巨大,年发电量达 157 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原煤 1020 万吨,对改变华中地区能源结构,减轻煤炭、石油供应压力,提高华中、华东电网安全运行保证度都起了重要作用。仅发电一项,在 1989年底就可收 回全部工程投资。 葛洲坝水库回水 110 至 180 公里,由于提高了水位,淹没了三峡中的 21 处急流滩点、 9 处险滩,因而取消了单行航道和绞滩站各 9 处,大大改善了航道,使巴东以下各种船只能够通行无阻,增加了长江客货运量。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条件差、范围大,仅土石开挖回填就达 7 亿立方米,混凝土浇注 1亿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 7 7 万吨。它的建成不仅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了我国水电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进行水电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科研队伍,为我国的水电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项工程的完 成,再一次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力量。 万里长江映彩霞,高山峡谷千秋坝。站在西陵峡口,眺望葛洲坝这座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只见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风光秀丽的三峡峡口,自然风光和人工奇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美丽的三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江三峡段,坡度陡,落差大,峡长谷深,不但水利资源丰富,又有优良的坝址,是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理想地点。 毛泽东曾为此写下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篇,这不是领袖的一时兴起,而是他用诗的语言为人们描绘出未来三峡的宏伟蓝图。 周恩来向全国人民提出 了“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水力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同时他还指出:“若不修建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长江防洪就得不到彻底解决,也更谈不上综合利用问题。我们修建三峡大坝,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威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伟理想,使它永远造福于人民。” 1958 年二、三月间,周恩来在李富春、李先念两位同志的陪同下,从武汉溯江而上,视察了三峡,踏勘了三峡的两个坝区,之后便确定了长江的近期治理和远景规划。 1970 年冬,周恩来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和讨论了长江三峡枢纽工 程的组成部分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有关问题。随后,毛泽东批示“赞成兴建此坝”。这年 12 月 30 日,建设葛洲坝的战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