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2份)双基限时练4.doc_第1页
2015年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2份)双基限时练4.doc_第2页
2015年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2份)双基限时练4.doc_第3页
2015年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2份)双基限时练4.doc_第4页
2015年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2份)双基限时练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四)毛泽东词两首一、基础测试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惆怅橘子州浪遏飞舟B辽阔怅寥廓意气用事C百舸竟自由激扬文字D苍山万户候漫江碧透解析A州洲;C.竟竞;D.候侯。答案B2选出与“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修辞相同的一项()A东西种松柏,左右植梧桐。B见面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便大骂新党。C我们一路走走歇歇,歇歇走走。D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解析A互文。B.顶真,与例句同。C.回环,“回环”与“顶真”的区别在于“回环”为“甲乙,乙甲”,“顶真”为“甲乙,乙丙”。D.排比。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C我国此次新课改特别强调理念先行,这种变革,就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思维定式,能够别开生面。w w w .x k b 1.c o mD老人七十多岁,但老当益壮,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X k b 1 . c o m解析A项,“风华正茂”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B项,望文生义,“指点江山”的意思是评说国家大事;D项,“年富力强”形容中青年人。答案C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橘子洲是一个长沙城西湘江中的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B诗人昂首挺立于寒冷的秋天,突现出革命领袖的高大形象。C“同学少年”是指作者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好友。D“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的“咽”字传神,描写了受阻而低沉的喇叭声。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一个”调到“狭长”前面。答案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它始于唐,盛于宋。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忆秦娥娄山关属于小令。D“忆秦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娄山关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解析C项中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答案C6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触景生情,见物起兴,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才发出气壮山河的一问。B“怅”紧承“看”而来,“问”由“怅”而发。C这句话主要是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定胜天的思想。D“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容着自然界、民族、国家等丰富的内涵,实质上诗人已提出革命的领导权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的问题。解析C项中“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定胜天的思想”不准确。答案C7对“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句主要从听觉来写行军,强化了寂静、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B这几句没有一个字说到人,听不到一点人语声,是单纯的景物描写。C“碎”“咽”二字,曲折传神,贴切入微,非身历其境者很难写出。D这几句运用了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的手法。解析B项中“单纯的景物描写”错。答案Bx k b 1 . c o m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810题。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8选出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答案D9下列句子对诗人引用的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一句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比喻时间流逝,告诫人们,要努力创造美好的事物。B诗人借用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孔子的话是一个比喻句。解析A项中“努力创造美好的事物”理解错误。答案A10不写“长江流水”而写“巫山云雨”,用意何在?答:_答案用“截断巫山云雨”一句用意有三:一是与后边的“神女”照应;二是反衬“西江石壁”之高;连天上的云也阻截得住;三是反衬出人民的气魄和力量之大,敢于挡住“神女”的行路,因为传说中的“神女”是早晨为云,晚上为雨,可见诗人对神话传说的点化是巧妙的。(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112题。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x k b 1 . c o m一九六五年五月11写出这首词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答:写景的句子:_景物的特点:_答案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生气蓬勃,充满活力。12谈谈你对“过了黄洋界(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地势险要,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险处不须看”的理解。答:_答案不仅是说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最险处,过了此处,其他地方就不用看了;也是说经过了革命战火严峻考验的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是任何艰难险阻也吓不倒的。(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314题。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3词人在词中写曹操“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有何作用?答:_答案词人运用典故来抒发情怀。曹操在观沧海诗中抒发了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咤风云的豪情,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毛泽东借写曹操来展示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14“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什么意思?它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如今,萧瑟的秋风又吹起来了,自然景色依旧,但是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变化,历史已转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它表现了这首词的主旨。三、语言表达15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现在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不少于50字。结束语:_答案示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境界超然;_X k b 1 . c o m解析答题时,要注意分号和句号的提示作用,它表明句子内部的关系及对所填句子的要求。仿写时既要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境界超然”的句式对应,又要与“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的内容吻合。同学们答题时还要学会利用课内知识解答课外问题,养成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