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桃源县马鬃岭镇中心小学校 方小密关键词:续编教材 照瓢画葫 角色扮演 深层挖掘 补充留白 多篇整合我所说的教材,专指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牵引作用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教材只是以体裁或主题为单元编排了大量选文,对每篇课文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大都没有涉及。课文的“教学价值如何定位”?“课堂上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把握。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教材,优化、整合教材内容,准确挖掘教材隐含的可供教学的教学价值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基本体现。如何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我做了如下实践。1、展开想象,续编教材。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很难想象没有想象的语文学习是多么的糟糕。语文课堂上失去了想象,那课本也就失去了灵性,成了快餐饭盒,老师成了快餐店的老板,学生成了快餐食客,课堂成了一桩简单交易的场所,学生收获的可能是分数,甚至分数也与学生擦肩而过。这样的语文课失去了完整性,生动性,太过肤浅与单薄,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美好的想象会让学生快乐,变得纯洁善良,丰富内心世界,获得满足,体验到成功。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续编教材。如教学雪姑娘一文时,我让孩子们续写课文,孩子们大胆想象,写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笔下的雪姑娘复活了,孩子们为雪姑娘穿上了降温服,再也不怕温暖的阳光了。雪姑娘看到阳光下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多开心啊!雪姑娘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放风筝,一起做花环,一起种小树,一起看夕阳,是那么的无忧无虑,与文中的雪姑娘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大胆创作,照瓢画葫。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是一次习作范文的学习,都是一次习作的指导。学习古诗赠汪伦后,我让学生照瓢画葫,创作一首自己与外出务工的父母话别的诗,一个孩子这样写道:“慈母乘车将欲行,忽闻车窗再见声。路途遥远万千山,不及我送父母情。”阅读纯净水一文后,学生明白了神圣的母爱溶化在了那一瓶凉白开里,受到了启示,笔端包含深情,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歌颂了亘古不变的母爱。孩子们笔下的母爱就在梳头的梳子里,就在一双棉鞋里,就在一盆洗脚水里3、 品读课文,角色扮演。许多文本,包含多个角色,分角色表演课文,有助于理清角色的主次,人物的关系,揣摩人物的内心。学生站在角色的位置上深入体验,把课文内容移植到当前,更利于课文的品读。如花木兰奴隶英雄,本身就是课本剧,我精心组织学生搞好排练,展示表演,更能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为了领悟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我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再次创作,将课文精彩部分改编成剧本的形式,再分角色表演,将哈尔威船长钢铸一般的形象塑造在孩子们眼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4、展示背景,深层挖掘。有些课文就其本身来说,内容似乎不难理解,但这种理解是肤浅的。若果将其放在作者所处的年代或文章形成的大背景下,就会发现它们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需要深入挖掘。背景资料对深入理解课文精髓有很大的帮助。如卖报歌的诞生提灯女神生命的签证,就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作者、教材三者的对话,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果教师只是纯教教材,不挖掘时代背景,学生的学习只能是将文字读了几遍罢了,那性格鲜活、形象丰满的人物,绝不会走进孩子们的心坎儿。5、 根据上下文,补充留白。许多优美的、厚重的课文,为孩子们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空白,即教材的留白。教师要引导孩子们通过教材的学习,挖掘留白处的文字,实现与作者的转换,将无形的作者化成具体的我。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意境幽美,静若止水,动若风荷的清新之词。这首词只选取几个片段,把移动的景,满心的欢愉融合在一起,写出了妙龄才女的好心情,富有一种自然之美,才情之美。可作者却又惜墨如金,字字有意,句句含情,给读书的人儿留下了偌大的想象空间。 可以这样说,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纪读这首词的时候,脑海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和不同的人物形象,正如“一千个人读红楼梦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在执教这首词时,本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补充人物的语言,动作,情态以及环境中的景致,有的孩子脑海里,是一群泛舟游玩的姐姐,有的孩子心中,有了一幅赏花采莲的劳动画卷,有的孩子沉醉在无边的碧荷里,有的惊喜于那一滩跃动的鸥鹭。6、立足文本,多篇整合。教学过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文本,挖掘内涵。我以教材中反应战争题材的课文为例,这种题材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屡见不鲜,几乎各个年级段都有所涉及。把握教材中此类课文之间的联系,捕捉篇与篇的交叉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就能形成一种容量更大、形式更为灵活的教学,或者说是一种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新路径。我以语文出版社黑白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冀中的地道战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滹沱河行的儿童团员,这是一组歌颂抗击外来入侵的英雄之歌。在教学中,我将几篇文章加以整合,通过对文章结构、故事内容、人物品质、叙事方法等方面的比较,从而把握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课堂容量大,探究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下面对基本的教学环节加以介绍:1、 求同:体会人物的爱国精神;都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题材;正义战胜邪恶;充满着智慧。回忆以抗战为题材的课文。补充小英雄雨来鸡毛信八女投江等几篇文章。体会几篇文章在塑造人物上的相同之处:选取人物的典型事例,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2、 存异:为什么存在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