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方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方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方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方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方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知识解读方案 单元知识梳理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秦朝的灭亡 秦朝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 咸阳 秦始皇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并实行了巩固统一的措施 实行暴政 秦二世 继续实行暴政 暴政 秦末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大泽乡起义 项羽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秦朝灭亡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西汉的兴亡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刘邦实行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 文帝 景帝时期出现 文景之治 局面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开通 公元9年 外戚王莽篡权 两汉灭亡 东汉的兴亡 建立 25年 刘秀 洛阳 刘秀采取一系列措施 出现 光武中兴 局面 东汉中期以后 外戚官员交替专权 东汉走向衰亡 181年 爆发黄巾起义 沉重打击东汉统治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两汉的文化与科技 科技 西汉时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著 伤寒杂病论 被尊为 医圣 华佗发明 麻沸散 创编 五禽戏 文化 西汉司马迁编著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东汉时道教兴起 单元框架构建 核心问题突破 核心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核心框架 核心问题突破 核心要点 例1 江苏常州 节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统一后 国土辽阔 最初设置36郡 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 又设 5郡 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 秦有41郡 郡下设县 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之策 下推恩之令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 以封子弟 汉书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武帝 和 主父 分别指的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3 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 1 问第一小问从材料 秦有41郡 郡下设县 确定相关制度为郡县制 第二小问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来历回答即可 第 2 问第一小问识记作答 第二小问 历史事件 从主父偃对汉武帝所提建议分析 作用则识记作答 第 3 问从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消长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 实行制度 郡县制 废除制度 分封制 2 武帝 汉武帝 主父 主父偃 事件 颁布 推恩令 作用 不费一兵 不损寸土 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3 作用 巩固统治 加强了中央集权 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二儒家学说的诞生和发展 春秋至西汉 核心框架 核心要点 例2 江苏盐城 节选 在历史长河中 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 诗 书 百家语者 皆诣守 尉杂烧之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 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 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 汉武帝在长安 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 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 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编自人教版七上历史 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 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2 据材料一 二 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3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秦 汉两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秦汉两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 1 问根据时间 战国 和领域 思想 以及特征 自由 归纳即可 第 2 问分别答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即可 第 3 问 从这些文化措施的制定者是封建帝王这一信息可知 他们采取措施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影响 从正反两方面归纳即可 答案 1 百家争鸣 2 秦朝 焚书坑儒 汉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兴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