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 第33讲 戊戌变法【基础知识】(一)变法背景国际局势:发展 已是大势所趋。民族危机: 的失败和 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经济基础:19世纪末 初步发展。阶级基础: 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二)具体表现:国际局势:发展 已是大势所趋。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两大变局: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开始第 次工业革命,进入 时代。政治上:英美等国 的建立。说明:变革 ,发展 已成为世界潮流,也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示范。新思想的演进:表一: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影响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表二:资产阶级维新派:派别代表人物主张(思想特点)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维新思想家挽救 ;发展 ;兴 ;设 ;实行 ;进行 。 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原因:维新思想的发展引起了 的恐慌与仇恨,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内容:a.要不要实行 。b.要不要改变 。c.要不要改革 。性质:是中国新兴的 与没落的 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作用: 士人干政:公车上书背景:丧权辱国的 签订。 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内容: 、 、 、 。影响: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 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创办报刊和学会:维新派在北京创办了 ,成立 和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二、变法过程:时间 (1)施政纲领: 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百日维新:政治方面:准许 等,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权。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 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方面: ,有利于抵御外侮和加强对人民的统治。文教方面:创办 ,派人赴日留学,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三、失败原因1.失败标志:1898年9月的 。2.失败原因: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维新变法触动了 的利益。(2)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 身上。对 抱有幻想。脱离了 。3.概况:制造 新政中除 等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4.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 的中国是行不通的。三、维新变法历史意义和性质1、性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2、历史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的 运动。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一次救亡图存的 运动。维新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场资产阶级的 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政治上主张实行 经济上主张发展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教训:在 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拓展】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领导力量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具体措施明治政府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各地阳奉阴违国际环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2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三次改革的相同点。(1)三国改革的共同背景:外部危机:19世纪以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许多国家开展并完成,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美列强加紧了在全球的侵略和扩张。这样,亚非拉大多数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落后国家,一方面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武力侵略、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受到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日本与美英等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甲午战争严重的民族危机等。近代化的改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内部危机:外部的危机激化了各国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各国内部危机重重,腐朽落后的制度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威胁着统治者的统治。如俄国农奴制是经济、军事落后的根源,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还有中国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化改革成为各国富强、进步的必由之路。思想文化上,相应地提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主要是日本的文明开化和中国的维新思潮。总之,各国改革的内容都是仿效西方,学习先进,使本国经济、政治、思想或军事走上近代化道路。(2)三国改革的相似内容。经济上,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发展机器工业,或者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中国维新变法也采取了许多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等。政治上,大都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体制。如俄国的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日本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中国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3)改革的性质:俄国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为维护统治而进行的;日本改革是由代表新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统治后推行的;中国戊戌变法是弱小的资产阶级依靠封建的、没有实权的皇帝,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推行的。这些改革虽然结局各异,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都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练习25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28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41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41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41点拨】(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评价该主张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28答案】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28点拨】结合材料中西方以及日本变革而强大的事实以及甲午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来分析背景。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材料一中三年对于三十年和三百年而言,太快;材料二中变法内容过于繁杂,很难一下实现,维新派内部意见不一致;材料三体现的是变法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这些都是变法失误的地方。【25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25点拨】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中,通过比较发现中日改革最主要的区别在政治方面,也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除旧布新”理解材料话的含义。但答案部分我觉得应该表述为“必须较彻底地改变旧的政治制度”似乎更科学。第二问难度为易,考查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系教师面试题及答案
- 流域排水管网能力提升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法律常识试题附大附答案及全面解析
- 环境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
- 坏境检测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化妆师升职考试题及答案
- 电厂水处理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及答案
- 老城片区地热能分布式供热项目施工方案
- 20xx型糖尿病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历年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
- 2023国家开放大学:《python程序设计》实验一-Python基础基础环境熟悉
- 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
- 耳尖放血课件完整版
- 第一章前言Altiumdesigner是原Protel软件开发商
- GIS课程(空间数据处理)课件
- 2022-2023年青少年学法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