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等五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1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等五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2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等五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3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等五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4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等五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 高安中学 高安二中宜春中学 樟树中学2016届江西省 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 史 试 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和选修一 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礼乐制度是西周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礼”的本质是“异”,即差异,用来显示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乐”当然是音乐,但是超越了音乐,带上浓厚的政治色彩、社会色彩。“乐”的本质是a. 差异 b. 和同 c. 阶级 d. 情感2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 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3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4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者在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5. 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议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6.“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 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 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7.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上述材料说明: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8. 崔迈指出:“封建之设,不知所起,其可考者自黄帝迄周二千四百年而后废。始非不可废也,弊未极也。自秦以千年,郡县之法日弊矣,安知后世不复为封建也?然天下世变多端矣封建之时,不知有郡县,后世或更有出于封建之外者,未可知也。”在这里,崔迈 a. 主张恢复宗法分封制 b. 否定郡县制的合理性 c. 囿于历史循环论错误 d. 预言政治制度的变革9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 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a队形操练 b武艺训练 c阵法演练 d习惯养成10. 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16世纪开启,并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c. 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1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表2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12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3. 著名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 完全否定了辛亥革命在发展资本主义方面的作用b. 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根本上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c. 辛亥革命的任务仅仅是挽救民族危亡d.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诉求14. 毛泽东于湘江评论中提出“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无效力。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a组建工人政党 b. 主张暴力革命c呼吁社会改革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15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6“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7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发表上述看法的主要依据是a三大改造的实施 b.“一五”计划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18伯利克里时期,雅典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在10个部落地区通过抽签方式选出。这些法官分成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每所高级法院另有100名候补陪审法官)。陪审员出庭时在弄清案情后,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不作商议。雅典每所陪审法庭人数众多的直接原因在于a能预防法官受贿的危险性 b能使法院的审判更公正c能使审判更体现民主性 d能有效遏制法院的独断性19独立战争胜利后的6年,法定建国日的13年后,美国宪法的前一部分才被通过、美国政府才开始工作。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没有真正取得民族独立 b联邦制使中央政府缺乏集权c美国国内多种势力利益迥异 d美国国内政治派别间的妥协20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一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21. 一战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战后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a. 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 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22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23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c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 d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24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25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清朝末年清朝以六部中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仿西方制度增设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民国初年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建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 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4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陪审法庭除了是最高司法机关外还是最高监察机关,有批准或否决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利。雅典公民也有相当大的监察权,官员在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据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材料二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大事记(部分)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89年 权利法案1701年 王位继承法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论证英国民主政治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10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指专务耕战)而得官爵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商君书材料二 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魏书高祖纪(1)材料一中的思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体现? 其“利禄官爵”的调整有何积极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俸禄制度的特点。(4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制以“礼法合一”为主要特征。礼教所倡导的价值观在法的规范中得到体现,那么“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但是由于法律的不可全述和社会行为的复杂,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教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可以归结为“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戚)、故(皇帝的故旧)、贤(依封建标准德高望重的人)、能(统治才能出众的人)、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者)、贵(上层贵族官僚)、勤(为国家服务勤劳有重大贡献的人)、宾(前朝的贵族及其后代)。这八种人犯罪,不按法定的程序和刑罚审判,司法机关不得自行处理,要采取“请议”的特殊诉讼程序,即先交大臣会“议”,议其罪行,然后再奏请皇帝进行最终的裁决。这八种人经“请议”特别程序后,往往享有减免刑罚的优待。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并比较重视勘验现场,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种对口供的重视就必然导致了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商周时地方司法权由诸侯掌握,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 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6分) 丰城中学 高安中学 高安二中宜春中学 樟树中学2016届江西省 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座 位 号历 史 答 题 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8分)(2)据材料二,概括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4分)27题(16分)(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论证英国民主政治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10分) 28(10分)(1)材料一中的思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体现? 其“利禄官爵”的调整有何积极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俸禄制度的特点。(4分)29 (12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6分) 丰城中学 高安中学 高安二中宜春中学 樟树中学2016届江西省 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125 bdcbd ccddc dcdcc baadd bddcb 26题(12分)(1)内容:改革、撤并传统经济管理机构;新设农商部、实业部等经济管理机构。(4分)评价:是对西方制度的学习借鉴和中央政权机构近代化的表现;(2分,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或推动中国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变革调整出现混乱,体现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复杂曲折(2分)(2)不同:前者主要以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为中心;后者主要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为中心。(4分)27题(16分)(1)特点:公民监督权较大;监督渠道多元化;没有独立的监察机关;从重处罚有罪官员;审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