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小练习(九)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小练习(九)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小练习(九) 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练习(九) 班级: 姓名: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3分)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他也报了名。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3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分) 4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大唐柳色余显斌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舍,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莱,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名渭城曲) 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自信而来。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客舍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驻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入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 杆一样,铁硬。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 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相反,由于长 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 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11)唐人,真是太多情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选自读者2010年第13期)5作者笔下的“大唐柳色” 有何特点?(2分)答: 6第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3分)答: 7第段画线句如改为“他们却惶惑了,沉默了,爆发了”好不好?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 8第段中,作者认为“唐诗显得洒脱,富有个性” 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 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处“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人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一句的理解。(4分)答: 【参考答案】 答案1、c 2、a3裂 折 4表现了从军将士勇往直前、大无畏的精神。5、(2分)清新,多情,潇洒(洒脱),富有个性。6、(3分)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唐人潇洒多情的风范神韵;增添诗意文采;照应文题,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想象与抒情。(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即给满分)7、(3分)不好,(1分)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情感更加强烈,突出强调了唐代文人追求功名利禄,须付出人格时惶惑、沉默、爆发的情感变化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的洒脱个性。(2分)8、(3分)它表现了唐代文人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入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他们腰杆铁硬的神韵和风范。9、(4分)该句赞美了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