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灶港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2012年9月15日开始,全球华人在世界各地爆发保钓游行示威活动,海内外华人,同仇敌忾,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行为,揭露其不改变侵略本质的真面目,向世界宣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下列示威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呼口号:钓鱼岛,中国的!b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c焚烧像征日本军国主义的画像d极个别丧失理智的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火山喷发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米酒b 加碘盐c 食醋d固态的二氧化碳6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打造铁器b元素周期率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创立d发现和利用了火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8我国使用“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将“神州9号”送上太空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文字表达式: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9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10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蒸馏水1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条消失了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bcd13如图示都是错误的实验操作,产生的不良后果与选项表达不相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燃烧d读数错误14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g/l,以下四种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气 体abcd标准状况下密度/(gl1)1.9971.4290.7710.717溶 解 性可溶微溶易溶难溶aabbccdd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5分)16现有下列七种物质:部分结冰的蒸馏水;铁;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湖水;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其中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_17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中的基本反应类型:(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反应(2)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反应(3)一种银白色金属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_(_)反应18小雯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1)、根据小雯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b_、c_、d_、e_、f_(2)在横线上写出题目中任两个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_(_);_(_)三、实验题(本题有1小题,共22分)19(22分)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_(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下同),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用化学符号表示):_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3)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锥形瓶中应先放入的药品是_,它与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比较,主要优点是_(任答一条)(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你选择它的理由是_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_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5)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下同),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灶港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2012年9月15日开始,全球华人在世界各地爆发保钓游行示威活动,海内外华人,同仇敌忾,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行为,揭露其不改变侵略本质的真面目,向世界宣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下列示威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呼口号:钓鱼岛,中国的!b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c焚烧像征日本军国主义的画像d极个别丧失理智的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钓鱼岛,中国的,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b、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c、焚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极个别丧失理智的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特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常见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火山喷发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污染途径来考虑空气污染物,并且熟记这些污染物【解答】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火山灰属于烟尘也属于污染物故选:a【点评】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结论分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可燃物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进行分析【解答】解:a、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的,故说法正确b、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掉,故说法正确;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说法正确;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故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全面地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只有全面地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的事项等才能完成有关的问题,难度不大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米酒b 加碘盐c 食醋d固态的二氧化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米酒中含有酒精和水、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固态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6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打造铁器b元素周期率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创立d发现和利用了火【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以及火的发现和利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铁器对化学研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判断【解答】解:a、铁器为人类提供了有力的生产资料,故a错误;b、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故b错误;c、原子分子论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c正确;d、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硫、木炭、铁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注意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在空气中不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不是白雾【解答】解;a、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b、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黑色固体是杂质,故b错误;c、铁在空气中不燃烧,故c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我国使用“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将“神州9号”送上太空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文字表达式: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意,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文字表达式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据此结合反应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文字表达式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故选:b【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0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蒸馏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是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有可能熄灭,现象不明显,方案不可行;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d、分别加入蒸馏水,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无法完成鉴别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1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条消失了【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d均是描述了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c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c【点评】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基础上的,所以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加一小团棉花,图中装置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出原有空气;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解答】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图中装置正确,故a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故b错误;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部,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气体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的方法;了解常用气体的收集方式等13如图示都是错误的实验操作,产生的不良后果与选项表达不相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燃烧d读数错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氧气的制取装置【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为防止流下的药液腐蚀标签,导致看不清标签上的药品的名称,所以标签要对着手心去分析解答;b、从高锰酸钾受热还会产生氧气去分析解答;c、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用嘴吹可能会使灯内酒精燃烧去分析解答;d、从俯视则会使读数偏小,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为防止流下的药液腐蚀标签,导致看不清标签上的药品的名称,所以标签要对着手心;故a正确;b、虽然由于试管口向上可能会导致试管口的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但高锰酸钾受热还会产生氧气;故b错误;c、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用嘴吹可能会使灯内酒精燃烧;故c正确;d、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量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俯视则会使读数偏小,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故d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相一致的是,故答案为:b【点评】量取液体读数时,眼睛应平视,否则“高看偏高”,即从高处看,读数偏高;“低看偏低”即从低处看读数偏低14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g/l,以下四种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气 体abcd标准状况下密度/(gl1)1.9971.4290.7710.717溶 解 性可溶微溶易溶难溶aabbccdd【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有主要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解答】解:a、a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b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微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c、c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d密度小于空气密度,难溶于水,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所以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d故选d【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及其选用方法、依据;并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方法及收集装置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推理合理,故选项错误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是因为反应温度不同,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容易发生,推理合理,故选项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推理合理,故选项错误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就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推理不合理,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5分)16现有下列七种物质:部分结冰的蒸馏水;铁;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湖水;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其中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部分结冰的水,是水的固态和液态混合体,固态的冰和液态的水,只是分子间间隔不同,分子构成相同,属于纯净物,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湖水中除了水,还含有许多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加热后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剩余的物质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木炭、二氧化锰、铁粉、氧化铜等都是黑色的粉末,所以无法确定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17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中的基本反应类型:(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2)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3)一种银白色金属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属于分解反应;(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属于分解反应;(3)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8小雯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1)、根据小雯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过氧化氢、b氧气、c二氧化锰、d水、e硫、f二氧化硫(2)在横线上写出题目中任两个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推测出b为氧气,又因b是无色液体a加入黑色粉末c制得,所以无色液体a为双氧水黑色粉末c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推测c为二氧化锰根据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推测e为硫,f为二氧化硫,然后再根据氧气的性质可得出其它物质据此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所描述的现象可知,根据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推测出b为氧气,又因b是无色液体a加入黑色粉末c制得,所以无色液体a为过氧化氢黑色粉末c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推测c为二氧化锰根据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推测e为硫,f为二氧化硫,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b为氧气、c为二氧化锰、d为水、e为硫、f为二氧化硫(2)根据分析:a为双氧水,c为二氧化锰,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 根据分析:b为氧气,e为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锰、水、硫、二氧化硫(2)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 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点评】在做推断题时,首先找到解决这一题的题眼,然后根据所确定的物质确定出其它物质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三、实验题(本题有1小题,共22分)19(22分)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酒精灯水槽(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用化学符号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3)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锥形瓶中应先放入的药品是二氧化锰,它与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比较,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节约能源(任答一条)(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或d,你选择它的理由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水被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_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将带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锅炉工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新题库(带答案)
- 2025年乡村旅游特色民宿运营合同
- 2025年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梧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护肤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维合作合同
- 陇南中考试卷地理真题及答案
- 九江卫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健康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肝癌超声课件教学课件
- 合规岗位季度工作计划
- 制造业生产管理:Excel2024版高效培训教程
- 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23版)-定额质监中心
- 漫展嘉宾合同模板
- 药物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试卷(一)(解析版)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 必修四
- 小餐饮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 2024年高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应用文专攻20篇解析版)
-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