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忻州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共70分,第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代诗的“有”与“无”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美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从“有”到“无”,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美体验是“忘言”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人就是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中的“溶尽”一词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唯一的词”。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1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d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技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司徒导之从子也 从:堂房亲属b之往观焉 之:到、去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使者 d使人耽之若是 是:这样5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b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c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d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孙绰、李充等文人雅士相聚集,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认为世人学习书法如果象张芝这样沉迷,也未必比张芝差。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5分)(2)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 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8.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5分)9.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暗示女主人公对男子的忍耐也是有极限的两句是“ , ”。( 诗经氓)(2)离骚中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是“ , ”。(离骚)(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很感人的两句是“ , ”。(赤壁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生也如跨栏人生也如跨栏。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 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北京奥运会在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这些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 及至“刘翔叔叔加油”,让他很感动,他不想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 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b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虽然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但大部分人仍能以宽容、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他。c因伤退赛的刘翔,面对挫折、责难、误解曾经情绪低落,甚至不想参加比赛,这样写更显内容客观、真实,刘翔的形象也更为丰满。d父亲的话有理解,有安慰,有疏导,也有期待,正是这番话,解开了刘翔的心结,使他彻底地战胜了自己。e作者采用“卒章显志”的笔法,于结尾处点明了文章主旨: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2)结合传记内容,简要分析刘翔能够在挫折中“跃上辉煌之巅”的原因。(6分) 答:_ (3)刘翔为什么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 (4)刘翔在挫折中跃起的故事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8分) 答:_ 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登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绵延不断,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b在2009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上,丁俊晖不孚众望,以十比八的比分击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希金斯,取得冠军,蓄势三年再次捧杯。c没有刘备与诸葛亮齐心协力,戮力同心,单凭小小的蜀国,怎能在强敌的威压下建立大好局面呢? d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么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拭目以待。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解决,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b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尽管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c房地产界的专家认为,全国性的平均房价的变动只是反映一个绝对水平,无法客观反映地域结构、房屋结构、质量改善等实际变化。d今年11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起到积极作用。14给下列一段话排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站在昆明湖边 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 皇家园林在这秋阳照耀下显得既庄严灿烂 又倒映在昆明湖如镜的水面上 天高日朗,缕缕白云飘在蓝天 又典雅秀丽 真是一幅“云淡风轻两无心”的悠闲画图 我看着天,看着云,看着这一幅园林美景 ab cd1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16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选用一个新的本体和两个不同喻体,另写两个句子。要求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请根据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忻州一中20142015学年下期期中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这类题型的解答,理清文本思路,理解作者观点是准确作答的前提,所以初读文段的目标就是平时上课经常训练的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另外,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解题方法策略,注意加强审题,做到选择时有理有据,才能心中有数,提高准确率。1【考试意图】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要概念有关的文句的理解。能够在阅读中对关键的慨念和重要句子根据上下文做出准确的理解,从而把握文意,达到阅读目的和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答案与评分标准】【答案】d 解析: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2【考试意图】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句子的理解及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如定语、条件、因果倒置等),同时选项之间的比较意识必须有。解题思路: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分析比对,看答案对原文的内容、中心是否归纳概括准确、恰当。【答案与评分标准】【答案】c 解析:“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不妥,“寻言”应该是“能够写出好诗”的必要条件,可改为“只有善于寻言才能写出好诗”。3【考试意图】分析综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层级为c级。【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作者的观点的理解与把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答案与评分标准】【答案】a 解析: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从最后一段可知,“文理能通、修饰能工”不是写诗的最高境界。答题建模:1、阅读第一遍,必须边读边画,画出重要的词语、句子,特别是中心句、段首句、理性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句子;2、阅读题干,确定阅读材料区间;3、分条与原文对照,辨别句子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不同点要特意关注;4、命题人特意在中心句、理性句设题,“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大部分出于此。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考试意图】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命题意图】本题在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属必考考点,可以督促学生实际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达到读懂浅易文言文的目的。解题思路:解答这一类题一是靠平时积累,二是可以采取代入法,结合原文考虑,力求通顺,合逻辑即可。【答案】4 b【分析】(“之”应为“王羲之”)本题考察的是单音节实词,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能力考察为c级5. 【答案】c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b。6【考试意图】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命题意图】分析综合文本内容,其前提还是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分清传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某件事的结果,某个结果的原因。而这些的准确判断,还应归结到对文本的准确理解。【答案与评分标准】 解题思路:逐项找到原文对应的句子或者段落,比对是否翻译理解错误。【答案】d【分析】(“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担任会稽內使,因母亲去世,居住在会稽郡境内”“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试卷的整合能力,及对文中重点实词的掌握。由文章的内容可以推知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考察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c。7【考试意图】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命题意图】能够通过教材的学习和积累,能翻译文言文中比较典型的句子。解题思路:以“字字落实”为第一原则,坚持“信、达、雅”宗旨,结合所积累的实词虚词,运用所学文言文语法,准确翻译。【答案与评分标准】【答案】(共10分)(1)王羲之曾经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写)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同志”、状语后置、“申”各1分,整体2分)(2)王羲之生性爱(喜欢)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善于鸣叫),他想购买却未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驾车前去观看。(“好”“市”“命驾”各1分,整体2分)8、【知识点】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背是“背对”之意,(1分)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远离家乡与大雁向南向暖归乡形成强烈对比,(2分)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远离家乡的愁苦心情。(2分) 9、【答案解析】题型为一字领全诗,也称为“诗眼”题。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表现“早发”之“早”。(每点2分)10【考试意图】考查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命题意图】注意易错、难写字的识记,平时要有意识的动笔书写。【答案与评分标准】答案: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改编自教材、考练。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答案】11.( 1)【考试意图】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d级。【命题意图】本题从文本的结构、主题、写法等方面设题,学生需梳理文本思路,观照上下文,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有准确的理解。【答案与评分标准】(1)(5分)e3分c2分d1分(d对“父亲”谈话内容的分析正确,但过分强调了“父亲”谈话的作用,视了刘翔的主观努力。a原文是“平了世界纪录”。b“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是当时一些人的过激评价,不是作者观点。)(2)【考试意图】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句子的能力。【答案与评分标准】(3)【考试意图】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引用的作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