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知识清单 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1 发现问题 1 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黄色 圆粒 2 f2出现的新类型是 黄皱和绿圆 3 f2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 重新组合 2 提出假说 1 f1 yyrr 在产生配子时 每对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因而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4种 基因型分别是 yr yr yr yr 2 f1的配子随机结合 共有16种结合方式 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图解如下 3 验证假说 测交实验4 得出结论 自由组合定律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适用范围1 实质 2 适用范围 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1 实验分析 2 结果分析 f2共有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知能拓展 1 f2中亲本类型是指表现型与亲本p表现型相同的类型 f2中重组类型是指出现的新性状组合类型 表现型与亲本p不同 2 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并不都是 3 3 16 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 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3 3 16 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 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1 16 9 16 10 16 例1 2017山东实验中学一诊 18 d d和t 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ddtt f1自交得到f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 4b f2中重组类型占3 8或5 8c f1自交 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d 另有两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 1 1 1 则两亲本基因型一定是ddtt和ddtt 解析f1自交后代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 2 1 2 1 4 a正确 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ddtt ddtt或ddtt ddtt 所以f2中重组类型占3 8或5 8 b正确 若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 1 1 1 则杂交亲本可能是ddtt和ddtt 也可能是ddtt和ddtt d错误 答案d 2 孟德尔遗传定律 的细胞学基础 3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比较 思维点拨非等位基因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两对非等位基因 a a b b 位置可包括 例2 2017山东潍坊上学期期末 13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f1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 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 解析f1形成配子时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 c正确 答案c 方法 先分后合法 分析自由组合类问题 解题思路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 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 如aabb aabb可分解为aa aa bb bb两组 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后 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利用乘法进行组合 1 根据亲代基因型分析子代 方法技巧 例3植物甲 aabbcc 与植物乙 aabbcc 杂交 1 植物甲和乙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分别为种 种 2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种类数分别为种 种 3 杂交后代中aabbcc的概率是 4 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a bbc 的概率是 5 杂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率分别是 6 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 解析 1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2 2 2 8种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2 1 1 2种 2 aabbcc aabbcc 后代中有3 2 2 12种基因型 有2 2 1 4种表现型 3 杂交后代中aabbcc的概率为1 4 1 2 1 2 1 16 4 杂交后代中a bbc 的概率为3 4 1 2 1 3 8 5 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 2 1 2 1 2 1 8 杂合子的概率为1 1 8 7 8 6 首先计算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概率 a b c a bbc 3 4 1 2 1 3 4 1 2 1 3 4 所以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概率 1 3 4 1 4 答案 1 82 2 124 3 1 16 4 3 8 5 1 87 8 6 1 4 2 根据子代分离比推测亲代基因型 思维点拨研究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若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3 1 则该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一纯一杂 即aabb aabb aabb或aabb 也可能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双杂合个体 如图所示 例4 2017河北衡水中学上学期三调 20 豌豆中 子粒黄色 y 和圆形 r 分别对绿色 y 和皱缩 r 为显性 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9 3 15 5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 yyrryyrrb yyrryyrrc yyrryyrrd yyrryyrr 解析f2中圆粒 皱粒 3 1 可推知亲本圆粒和皱粒的基因型分别为rr和rr f2中黄色 绿色 3 5 排除法可推知亲本黄色和绿色的基因型分别为yy和yy 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c正确 答案c 考点二性状分离比9 3 3 1的变式及应用 实例 南瓜有表现型为圆形 扁盘形和长形3种纯合品系 其遗传受a a和b b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现用这3个品系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结果如下 1 f2的性别分离比不是9 3 3 1 那么a a和b 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还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遵循 2 判断亲本基因型 实验1 aabb aabb 实验2 aabb aabb 3 在实验1的f2中重组类型占 5 8 其中纯合子占 1 5 4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可让f1植株与长形品种植株杂交 若后代中 扁盘形 圆形 长形 1 2 1 则与实验预期一致 5 f2的圆形植株中的纯合子占 1 3 若让f2中的圆形植株进行自交 后代中长形的比例应为 1 6 1 和 为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1 基因互作 2 显性基因累加效应 原理 显性基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 其表现型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 显性基因越多 其效果越强 表现 例5 2016课标全国 6 6分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 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 得到的f2植株中 红花为272株 白花为212株 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 得到的子代植株中 红花为101株 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解析根据题意 由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 f1全部表现为红花 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 白花 9 7 可推知红花与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假设相关基因用a a和b b表示 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错误 双显性 a b 基因型 4种 的植株表现为红花 b错误 单显性 a bb和aab 和双隐性 aabb 基因型的植株均表现为白花 所以f2中白花植株有的为纯合体 有的为杂合体 a错误 f2中白花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 比红花植株 4种 基因型种类多 d正确 答案d 思维点拨 实验数据 与 9 3 3 1及其变式 间的转化方法 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 许多题目给出的结果是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 如该题中红花 白花 272 212 对于不能看出比例的同学可通过以下3步完成转化 第1步先将f2相关数据相加得出总和 272 212 484 第2步将总和除以16 得每份的数量 484 16 30 第3步求比例 272 30 212 30 9 7 2 和 小于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例6 2017山东师大附中二模 18 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 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 红色宽叶 白色窄叶 白色宽叶 6 2 3 1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 6 解析根据题意可判断 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 用a a控制花色 b b控制叶形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a错误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b错误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aa纯合致死效应 c错误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 所占比例为1 12 1 12 1 6 d正确 答案d 3 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 以a a和b b两对基因为例 例7 2016宁夏银川育才中学第四次月考 28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 b c分别对a b c为显性 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 f1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1 1 1 1 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解析f1测交 即f1 aabbcc 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 而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1 1 1 1 说明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abc abc abc abc 其中a和c a和c总在一起 说明a和a 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b 方法1 模板应用法 巧解特殊分离比 实例模板 方法技巧 应用1 快速推断亲本基因型若f2表现型为9 3 3 1或其各种变式 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 f1的基因型为双杂类型 可写作aabb 亲本基因型均为纯合子 且有两种可能组合 aabb aabb或aabb aabb 根据表现型可判断出其中一种组合 应用2 熟知f2的基因型及纯合子比例如 实例模板 f2中的 紫 的通式为a b 白 的通式为aab 和aabb 所以表现型为 紫 和 白 的基因型分别有4种 3种 其中纯合子分别占1 9和1 2 应用3 明确f1自交和测交结果的对应关系f1的自交结果 9a b 3a bb 3aab 1aabb 与测交结果 1aabb 1aabb 1aabb 1aabb 的表现型是对应的 如 实例模板 中自交结果出现性状分离比9 3 4 其测交结果的分离比应随之改变为1 1 2 同理 若测交后代表现型出现1 1 2或1 3等特殊分离比 可以看作是aabb测交后代1 1 1 1的变式 那么aabb自交后代也应出现9 3 4或9 7等相应的变式 例8 2017吉林大学附中上学期月考 38 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 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a b和b 控制 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第 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c 第 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d 白花植株与第 组f1蓝花植株杂交 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 1 解析根据第 组f2株数中蓝花 白花 15 1 可判断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正确 由题意知白花基因型为aabb 蓝花基因型为a b a bb aab 其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分别是aabb aabb aabb b正确 第 组f1基因型为aabb或aabb 可知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c正确 白花植株与第 组f1蓝花植株 aabb或aabb 杂交 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 1 d错误 答案d 方法2与遗传规律相关的实验探究方法1 遗传定律的验证方法 2 鉴定个体的基因型的方法 1 自交法 对于植物来说 鉴定个体基因型的最好方法是让该植物个体自交 通过观察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分析推理出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2 测交法 如果能找到纯合的隐性个体 由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即可推知待测亲本的基因组成 3 杂交法 在特定的解题背景下 若生物自交或测交不能达到预期 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待测个体与某一已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杂交 通过观察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分析推理出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知能拓展解遗传实验类试题 四步法 第1步 根据实验目的明确有几种假设 第2步 结合所给材料确定交配方式 测交 自交 特定杂交 正交和反交等 第3步 分别分析上述假设的遗传情况 找区别 第4步 以 若 则 等形式书写实验结论 例9 2013课标全国 31 12分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 显性 和白色 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 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 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 将其自交 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 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 显性 和白色 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 显性基因分别用a b c d e f g h表示 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 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 则 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